第641章 自盡

流賊人馬像潮水般殺來,只在轉瞬間,新軍的軍陣就被衝散了,精疲力竭,傷亡慘重的他們,再也無法保持戰力。

一片混亂中,唐廷萼、唐延機、唐正經三人顧不上同鄉唐延福屍體,只匆忙拿了自己包裹,就與十幾個新軍混在一起,拼命向外突圍而去,衆人也難以辯明方向,只知道衝,拼命衝,希望能衝出流賊的包圍圈。

他們拼命衝殺,此時敵我交混,流賊組織力並不高,很多還是雜亂無章的饑民,雖然人多,但空缺之處也多,突出重圍可能性不是沒有,可怕的是他們馬兵。

歷史上闖軍便是“城將陷,步兵萬人環堞下,馬兵巡徼,無一人得免”?做法,往往被圍城池的老百姓一個都跑不出去。

唐廷萼等看到營中兄弟,許多就算殺散眼前步賊,但一個個手持快刀弓箭的賊騎馳來,卻接連不斷的倒下,他們結陣無敵,但散亂奔逃,往往不是這些馬軍的對手。

這也是早前曹變蛟不敢讓步兵分散突圍的原因,平原之上步兵遇到騎兵,沒有陣列,那下場往往是非常可怕的,人腿也逃不過馬腿的追殺。

身邊人不斷失散,又遇到新的兄弟,然後又失散,唐廷萼三人奔到最後,身邊的一些新軍,已經不是最初那批人。

又在一波搏殺後,唐廷萼痛苦地發現,煤黑子唐正經也不見了。

噠噠噠……

催命般的馬蹄聲一直在響,遍野的賊騎。一直在追殺這些突圍的明軍們,還有他們的步卒與饑民,雖然東一片西一片,但黑壓壓的人潮,只需發現某處有突圍的官兵,便是成羣結隊涌上,呼喊追來。

許多明軍無力突出,最後只得倒在地上,聽天由命,還有一些人。在四周叫喊的投降聲中。嗚咽的拋卻兵器,撲倒在地,潰圍的那一刻,很多人信念也失去了。只麻木等待自己命運。

或許唐廷萼等人奔逃的是朝毫州方向。攔截的賊兵賊騎。沒有朝夏邑那方那麼的密集,不知衝殺了多久,眼前的人流越來越稀疏。又逃了幾裡,前方一片樹林,周邊高高的荒草,高過人腰,唐廷萼等人大喜,拼命脫離後方追趕的一波步賊,鑽進了樹林之中,幾個槍兵,還埋伏起來。

外面那波流賊趕到,大叫聲中,約有一百多個賊兵鑽了進來,幾個槍兵突然爆起,接連刺死幾人,嚇得這些賊大呼小叫,慌忙逃出樹林之外,餘下的人猶豫一陣,最終沒有追殺進來,只在外面放了把火,呼叫着,往別的方向明軍追去。

唐廷萼等人不敢多留,略略在林中潛藏一陣,又往外面奔逃,途中,又有人失散,偶爾一些明軍合入,他們不斷躲藏,河邊,草叢中,樹林內,都是他們潛藏的地方,流賊步兵越少,但躲藏時,他們死神般的馬蹄聲,仍時不時在耳邊響起,出了大衆步卒範圍,平野上,盡多流賊馬兵肆虐。

未時,他們潛藏在一片廢墟中,這裡原本是個村莊,但現在只剩殘屋斷牆,只在村口倒塌的牌坊上,隱約可看到大朱莊三個大字。

他們躲在村西北的龍王廟中,這裡一樣只餘殘垣斷瓦,看流賊蹄聲不斷,搜索隊一隊接一隊從莊附近奔過,各人都是暗暗心焦。

此時唐廷萼身邊約有七個人,連他一起三杆火銃,還有三把長槍,一把腰刀,那持腰刀是個火銃兵,但他什麼時候,手中的火銃都不見了。

七個人,也是分屬玉田鎮與遵化鎮,還屬不同的部總,不過軍職卻是唐廷萼這個甲長最高,衆人都下意識以他馬首是瞻。

此時每個人都是臉色蠟黃,各人身上衆多傷口,長時間的流血,讓他們身體越來越虛弱,唐延機左肩背上,被一個流賊狠狠劈了一刀,包紮的傷帶,已經被血浸得漉漉,剛纔甚至昏迷了一陣,醒來只覺喉嚨十分乾渴。

但他默默不聲,一手緊握長槍,一手顫抖着摸出自己的椰瓢,卻怎麼也遞不到脣邊,還是唐廷萼幫助着,才喝了幾口水,又從懷中摸出乾硬的熟馬肉,用力咀嚼着。

身邊的人,也是默默吃着炒米馬肉,還是唐廷萼開口,卻覺自己聲音十分沙啞:“剛纔我已經去摸過了……莊的西面不遠,有一條河,河水寬約百步……但這水很深,想涉過去不容易,但不過河,想遠離賊兵,就要繞很多路……”

身邊還是一片沉默,良久,那拿着腰刀的火銃兵說話,他聲音模糊,卻是失血太多太累緣故:“唐甲長怎麼說,就怎麼做……老實說,能活到現在,某已經賺了,就希望大帥能逃出去,好讓老爹也能拿到撫卹……”

唐廷萼檢查自己的火銃,又將火繩吹燃而起,說道:“好,那就過河……”

餘下兩個火銃兵也紛紛準備,潛藏時,他們都將火繩熄滅,但從潛藏地起身,危機四伏下,握着根空銃,沒有任何安全感,便是因此火光使賊看到,也顧不得了。

衆人正要行動,用力將口中馬肉吞下去的唐延機忽然道:“有賊來了!”

衆人一驚,又聽蹄聲響起,就見東面有十幾騎直往廢墟而來,其中一騎還停了下來,往地上摸了摸,他的聲音,便是遠遠這邊都能聽到:“……驢球子,有血跡,莊那邊肯定有官兵……”

又似乎有山西口音響起:“額們上,抓幾個活的,闖王見了,定是高興……”

他們紛紛抽出快刀,控騎往這方奔來,更可怕的是,這些賊騎後方不遠。還有一大股賊兵步卒奔來,怕不會少於三、四百人數。

“走,往河邊走!”

唐廷萼七人匆忙衝出破廟,急步往河水那邊衝去,後方流賊一片歡呼,那些步賊們,也紛紛加快腳步,趕了上來。

“踏踏踏……”

馬蹄擊打地面重鼓似的聲音,賊騎十幾匹快馬,已是圍了上來。唐廷萼猛地朝後。手中火銃一舉,轟的一聲大響,隨着銃口冒出的白煙,一個賊騎十分痛苦的摔落。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身旁唐延機也是猛的挺槍一刺。一把長刀從旁掠空。鮮血飛濺,一個流賊從旁被他刺下馬來。

還有兩聲的銃響,一火銃兵打中一流賊的胸膛。一人卻是打中一流賊的馬匹,那馬匹悲嘶一聲,加快速度遠遠奔逃出去。

破空的呼嘯聲,一杆標槍投來,打中那流賊胸膛的銃兵躲閃不及,被標槍當胸刺入,透體而出,另一銃兵旁掠過一賊騎快馬,那銃兵想舉起手中空銃格擋,但失血過多,早已是體虛無力,那流賊的馬刀劃過他的脖子,大片的鮮血噴涌。

不過雙方一接觸,十幾騎流賊就倒下四五個,就算明軍這邊只餘三、四人,他們也遠遠的不敢靠近,只取出弓箭,時不時射出一箭,或是投來一杆標槍什麼的。

後方的步賊,許多人也遲疑的放慢腳步,對這些新軍們,不論騎步,流營各人,實在是怕到了骨子裡。

他們只遠遠的呼降,不過在唐廷萼等奔逃時,又緊緊的追擊上來,餘下的賊騎們,或控馬若即若離追隨,或衝到步賊後方,呼喝在後督促。

腳步沉重有若千鈞,唐廷萼幾人跑得跌跌撞撞,已經有一個長槍兵撲倒在地,力竭而亡,看明軍只餘三個,後方呼降聲更爲響亮。

“新軍兄弟們,投降吧,闖王不殺你們。”

“是啊,不殺你們。”

又有人大喊:“都是窮人家的子弟,何苦爲無道官府賣命?”

那拿腰刀的火銃兵跟在唐廷萼後面,聽着,他眼中閃過神光,氣喘吁吁道:“投降?某家身爲官兵,豈可投降流賊?”

他大喝一聲:“寧死不降賊!”

他不願再逃,舉起手中腰刀,猛然返身衝去,轉眼間,就淹沒在步賊人潮之中。

唐廷萼咬了咬下脣,他咬着牙,拉着唐延機只是跑,拼命的跑,他手中的火銃,先前幾賊追近,狠狠掃擋開去,雖然迫住他們腳步,火銃卻敲得散亂不能使用,只得丟棄。

他拉着唐延機的手,看到了,河水快到了,不過前方卻出現一道溝渠,渠那方地勢比這邊高多了,原本渠上有幾塊木板,此時早已斷裂不能通行,而這方雜草叢生,荊棘密佈,通向河水,只有這條路。

後方流賊呼喝更爲惱怒急迫,特別是那些賊騎,原本還有些貓戲耗子心思,未想跑到這種地方,這種地形,人全部擁擠在一起,分散包抄都不行,眼見兩個新軍就要跑了,他們更是加快速度追上來。

“上去!”

唐廷萼狠狠一用力,將唐延機身體託到溝渠上邊,低低說道:“原諒哥哥沒照顧好你們。”

他一轉身,猛的扯出纏在腰間包裹,一個萬人敵出現在他的手中,這萬人敵採用靖邊軍新的火藥配方,威力猛勁,手中火摺子再一晃,往萬人敵一湊,立時滋滋的引藥點燃,火花四射。

堪堪衝到近前的大股賊兵立時頓步,他們個個面色雪白,一雙雙眼睛,只死死地盯着唐廷萼手中的萬人敵,很多人不由自主後退,或想藏到同伴的身體後面去。

唐廷萼靜靜看着眼前流賊,孃親,小妹,弟弟,還有懷孕的妻子,一幕一幕,掠過自己心頭,最後定格在先生的話語中,如洪鐘大呂一般迴盪:“形軀有盡,性靈不朽。”

唐廷萼大喝道:“大明萬歲!”

就那樣衝入人羣中,萬人敵猛的炸開,血霧與白煙騰起。

“廷萼哥……”

唐延機哭叫道,他拼命的逃,忘了一切,摔倒了。又爬起來,後背又中了一箭,仍然繼續的衝,他吼叫着,跳入了河水之中……

很多年後,幾個明軍的故事,仍然在這一片傳揚,不知什麼時候起,河邊出現了一座廟宇,陸續有鄉民或是附近百姓過來上香。廟宇不大。有時香火旺些,有時淡些,但一直保持着香火不滅。

▪тt kān▪c○

……

廣闊的平野上,到處是層層疊疊的屍體。這些死屍有明軍的。有闖軍的。有革左等營內的,還有各類的死馬殘肢,破損的盾車器械。殘破斷裂的旌旗武器等,橫七豎八的一直浸在血漬中。

混合了泥土的鮮血變成暗紅色的小溪,就象蚯蚓那樣一直蜿蜒爬行,死者流出來的鮮血,湮沒了李自成等人腳下的戰靴,他們在戰場各地一直轉着,看着流營的戰士,在佈滿死屍的戰場上來回搜索着,收羅明軍傷員,還有武器彈藥等。

新軍強悍的戰鬥力,給李自成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各家各營,都希望收羅一些逃不了的新軍,便是傷員也搶着要。

爲此,他們調來軍中珍貴的醫士郎中,爲那些神情麻木的明軍傷兵首先救治,與營中馬兵老營享受同一待遇,至於各家的受傷步卒與饑民,就看運氣吧。

雖然這些傷員個個沉默,沒有說降,也沒有說不降,但李自成等人並不介意,雖然不理解他們心中忠義,但各人認爲,仗打到這個份上,新軍已經盡了自己最大能力,活下去,轉換門戶,是理所當然的事。

況乎流營中,投降的官兵一樣不在少數,李自成自己的老營,骨幹也是邊軍叛卒降丁,往常高迎祥、馬守應的隊伍中,主力一樣是“夷漢降丁”,很多流營將領,本身就是官軍的一部分,所以李自成等人認爲,這些傷兵們,最後還是會投降的。

還有新軍的火銃,也是衆人渴望的,往日闖營戰後上交的是馬騾第一,弓夭鉛銃者次之,幣帛又次之,珠玉爲下,這次則是火銃第一,流賊遍野搜索,李自成更下了嚴令,敢私藏火銃與零件者,剮!

衆人轉着,戰場所到情形,都讓各人看了心寒。

左金王賀錦嘖嘖道:“老子也算看多了死人,但象這麼慘的仗,還是第一次見到。”

他說着,臉上卻是喜笑顏開的樣子。

此次從戰事爆起,一直到結束,雖各家傷亡不少,但好在死的大部分都是不值錢的饑民,還有一樣作爲炮灰消耗的步兵,經過殘酷的淘汰後,大可從饑民中選入大量步卒,然後各處掠奪馬騾,同樣可以從步卒內選入大量馬兵,各營戰鬥力,還是恢復得很快的,更別說此戰結果豐盛。

牛金星看着,臉上帶着解恨的神情,他撫須道:“可惜,一直沒找到明廷靖南伯的屍體,曹變蛟可能跑了。”

革裡眼怒罵道:“都怪那個王廷臣,最後一刻衝了進來,曹變蛟可能被他接應走了。”

闖營各人微微皺眉,賀一龍這是怪李過在外堵塞不力?

李自成微笑道:“無妨,曹變蛟、王廷臣二鎮新軍覆滅,就算他們帶殘部逃走,也不足爲慮。”

衆人走着,最後在一處地方停了下來,這處層層疊疊的屍體,屍體中間,一將持着大刀,怒目圓睜,身上傷口無數,卻仍然保持着屍身不落,一匹受傷的戰馬哀鳴着,用頭去挨擦那將屍體,這馬傷痕屢屢,打着哆嗦,眼見也活不了了。

闖營中有人認爲這將屍體,說道:“是遵化鎮新軍營副將孫謝忠,沒想到死在這裡。”

流營各人嘆道:“可惜一條好漢,不值啊。”

賀錦卻是盯着那馬匹,搖頭道:“可惜一匹好馬。”

突然間,屍堆中一個身體動了動,然後一個明軍緩緩爬起來,這人滿身滿臉的血,連一雙眼球一轉一轉都是紅色的,他先向旁邊看了幾眼,看到孫副將屍體時,大聲哀嚎幾聲,然後用力舉起手中腰刀。

他無比仇恨看着眼前人等,他脣邊溢着血,搖搖晃晃,又極力站穩,他口中嗬嗬有聲,卻吐不出一句完整句子,各人只依稀聽到內中有“殺賊……”幾個字。

李自成身邊一親衛上前,他大聲道:“兄弟。降了吧,跟着闖王,有的是前途。”

那明軍嗬嗬嘶吼,猛然向那親衛撲去,這親衛輕鬆的讓開,然後一刀劃過那明軍喉嚨,罵罵咧咧回來:“不識擡舉!”

流營各人評價:“傻,有活命的機會也不要。”

孫可望與身旁賀一龍大聲談笑指點,只有旁邊李定國重重呼了口氣,轉開了頭。

這時有塘馬奔來。大聲叫道:“稟報闖王。各當家的,李家樓那邊關帝廟內,兄弟們團團圍着,好象內中有一個大官。”

李自成等人起了興趣。說道:“去看看。”

……

廟宇頗大。但破舊非常。到處通風漏口,連門匾都不見了,此莊處於夏邑與永城交通要口。原本繁盛非常,從莊內外共達七、八個大小廟就可以看出,沒有一定財力,是無法建造如此多的廟宇的。

但一切都化爲泡影了,整個村莊成爲殘垣斷壁,眼前的關帝廟,檁條也糟朽得快要倒塌。

“去你媽的,吃銃子的流賊。”

一個黑壯的銃兵剛開銃打死一個流賊,左旁牆壁窟窿處,似乎又有了什麼動靜。

這銃兵還是看着窗外,但眼球咕嚕嚕轉到極點,他猛地一掄火銃,沉重的銃託,重重擊打在那賊伸進來的腦袋上,各種頭顱的零件飛得到處都是,夾着外間痛到極點的悶哼慘嚎。

外間的流賊,再也不敢嘗試攻進,只是外面團團圍着,不斷呼降,間中夾着威脅:“再不投降,額們就放火了。”

“跟着闖王打天下,不要爲無道官府賣命!”

“無道官府……”

玉田鎮新軍營撫慰蕭鳴鳳喃喃道:“官府無道,闖賊又很好嗎?”

他看着廟內,二十幾個傷兵,他們筋疲力盡躺着,能動彈的,沒有幾個,外間流賊投鼠忌器,沒有攻進來,但總有失去耐心的時候,真要攻,他們是不會在乎人命的,自己又豈能落於流賊之手?

看着廟中到處的柴草,他內心有了決意。

他看着廟內各人,緩緩說話,他受傷嚴重,連開口都是吃力,他極力道:“諸位戰到如今,個個皆無愧於心,蕭某不願降賊,也不願落於賊手,決意舉火焚廟,以盡忠義!當下是留是降,聽任諸君自決。”

廟內安靜了一會,有幾個明兵緩緩向外爬去,餘下的人,只是麻木的看着,那幾個人出去後,外間一片喧譁與喜悅,呼降聲叫得更爲響亮。

看着廟中餘下的人,蕭鳴鳳欣慰中又隱含悲痛,他看那黑壯的銃兵一拐一拐過來,老實不客氣一屁股坐在自己身旁,笑着拱手道:“還不知道兄弟高姓大名。”

那黑壯銃兵道:“老子叫唐正經,同鄉都叫我煤黑子。”

蕭鳴鳳道:“小兄弟不害怕嗎?”

唐正經道:“本來是怕的,但有這麼多人陪着,見了閻王爺,老子就不怕了。”

蕭鳴鳳哈哈大笑:“不錯不錯,有衆忠勇將士相陪,黃泉路上也不寂寞。”

他掏出自己火摺子,猛地一吹,扔在身下柴草堆中,立時乾燥的柴草,噼啪噼啪燃燒起來。

蕭鳴鳳哈哈笑着,高聲叫道:“大丈夫馬革裹屍,戰死沙場,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放聲高歌:“皇明御極,遠紹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威加夷獠,德被戎羌……”

熊熊大火中,廟內各人皆隨着他高歌而唱,火勢越大,最後整座廟宇,都籠罩在煙火之中。

外間圍困的流賊,目瞪口呆地看得這一切,很多人幾乎把心都跳出來,他們看着那廟噼裡啪啦燒着,一直到火光沖天,濃煙滾滾,也只是傻傻看着,不知移動一步……

事聞,贈蕭鳴鳳都指揮同知,賜祭葬,世蔭指揮僉事,詔曰:“忠臣烈士,當享祀廟以祭之,忠烈將士同附之。”

……

李自成等人猛地頓住,纔剛趕到,就見了這麼慘烈的一幕,李自成臉色鐵青,口中喃喃道:“新軍,朝廷的新軍……”

他厲聲喝道:“爲什麼不降?”

賀一龍也是驚叫道:“瘋子,曹變蛟部下,盡多瘋子。”

馬守應臉色蒼白,喃喃道:“還好,已經將他們滅了,若他們在開封,這仗,也不用打了。”

李定國緊緊握住拳頭,第一次覺得自己當年隨義父起軍,這麼多年下來,也不知是對,還是錯。

流營各將駐馬立着,個個心寒,就在這時,又有塘馬過來,大聲稟報:“抓到玉田鎮新軍副將楊少凡了。”

第576章 自刎第750章 聯軍第590章 希望(下)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793章 驚歎第634章 到了第181章 借錢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569章 歸化司第433章 關外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775章 涅槃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350章 陳永福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71章 報捷第569章 歸化司第753章 出關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243章 鉅鹿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415章 譁然第51章 鄧一腳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799章 擋兒嶺第363章 傳奇第192章 不負你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121章 轉移第668章 緩衝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417章 舉措第678章 交鋒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740章 預備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26章 外柔內剛第723章 怒了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19章 盤點第419章 銃劍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571章 譁然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561章 分錢第724章 對比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814章 衝陣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254章 肉搏第198章 留守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15章 譁然第91章 火藥沒了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308章 傳說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1章 火路墩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369章 福王第58章 吃驚第590章 希望(下)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676章 孫傳庭第712章 福星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387章 襲城第571章 譁然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377章 內應第607章 立寨第788章 全民
第576章 自刎第750章 聯軍第590章 希望(下)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793章 驚歎第634章 到了第181章 借錢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569章 歸化司第433章 關外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775章 涅槃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350章 陳永福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71章 報捷第569章 歸化司第753章 出關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243章 鉅鹿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415章 譁然第51章 鄧一腳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799章 擋兒嶺第363章 傳奇第192章 不負你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121章 轉移第668章 緩衝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417章 舉措第678章 交鋒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740章 預備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26章 外柔內剛第723章 怒了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19章 盤點第419章 銃劍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571章 譁然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561章 分錢第724章 對比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814章 衝陣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254章 肉搏第198章 留守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15章 譁然第91章 火藥沒了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308章 傳說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1章 火路墩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369章 福王第58章 吃驚第590章 希望(下)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676章 孫傳庭第712章 福星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387章 襲城第571章 譁然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377章 內應第607章 立寨第788章 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