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銀圓

王鬥看着手上這白花花,圓滾滾的東西,這是一枚銀圓。

整體,製作得非常精美,圖案自然清晰,色澤細膩豐富,上有“皇明宣府鎮造”,下有“折金花銀一兩”,中間則是“崇禎通寶”字樣,錢文秀逸,筆畫端莊。

背面,則寫着“壹圓”兩個大字,然後是日月浪濤圖案,邊上,還有“含銀九成五”幾個小字。

王鬥指尖輕輕撫摸,感受上面的花紋圖案,還有邊緣的齒紋,又在旁邊銀箱抓了一把,任其落下,發出鏘鏘的悅耳聲音,銀箱內,白花花的光澤炫人眼目。

中間無孔,提早來到大明的這些銀圓,幾乎每枚外形、成色、重量一致,一枚就可當一枚使用,這也是王鬥爲了避免因成色、重量不符標準,甚至流通時只能按重量計值,不能按枚計值,失去銀圓流通意義防止的。

而且,這些銀圓的含銀量,還皆是含銀九五,與大明折色銀差不多,可謂非常的優質。

雖說,此時不能使用機器衝壓,有些銀圓間,略略有些差異,不過能達到如此精美與標準,已經非常不錯,到時民間接受與普及,不是問題。

“譁!”

“譁……”

王鬥看向旁邊的杜勳與朱之馮,二人也是愛不釋手的玩弄着,杜勳手上抓着一把銀圓,不時左手落右手,右手落左手,陶醉地聽着銀圓相互撞擊間,發出的悅耳聲音。

朱之馮則是抓着幾枚銀圓左看右看,反覆體會手感,還時不時學王鬥樣子,對着邊角吹幾下,傾聽傳入耳內的聲音。

他手上的銀圓,雖大小相同。然每個面額又是不同,共有一圓、五角、一角、一分四等面值。

這前三等,爲銀圓。依成色劃分,含銀量各不同,背面都有標記,後一等卻是銅圓。

銅色紫紅。大小、圖案文字什麼,與一枚銀圓差不多,只不過正面下方。寫着“每枚當制錢十文”幾個大字,背面寫着“壹分”兩個大字,一樣鑄造得精美優質。

朱之馮撫摸着銅圓,看上面“每枚當制錢十文”字樣,又感受着重量,嘆息道:“如此好錢,不說每枚當制錢十文。便是二十文,小民們也願意換啊。”

杜勳點頭道:“在京師,這樣一枚銅圓,至少可換小平錢二十五枚到三十枚。”

大明鑄錢,初明太祖朱元璋時。只交由工部的寶源局負責,那時每年鑄錢不多,而且大力奉行寶鈔政策,對銅錢控制嚴格,三番兩次的停鑄,禁用,所以雖那時民間私鑄猖獗,然總體而言,銅錢是很值錢的。

然到了明神宗萬曆時期,因援朝戰爭,取得鑄錢權的戶部,大力設置鑄錢爐,全國各處紛紛效仿,最後整個大明有多少錢爐無法統計,特別大量的私錢,輕劣錢摻入官錢充數,讓許多官爐紛紛關門大吉。

天啓與崇禎年間,一樣私錢氾濫,各省錢局濫錢惡錢,賺取利潤,崇禎元年,開鑄崇禎通寶,每文重一錢二分五釐,鑄作精良,然因朝廷財政幾近崩潰,不久後,就沒有維持下去。

後來鑄的各官錢,皆是徑小輕薄,爲戲稱爲跑馬錢,這時的錢制是最複雜的,各地錢局大肆濫鑄,加上全國氾濫的私錢,種類達到百餘種。

與歷代一樣,崇禎通寶以小平錢爲主,便是面值一文的小錢,當然,還有折二錢、折三錢、折五錢、折十錢等大錢,便是當二文、五文、十文等錢使用。

大明規定,當十等大錢,至少要錢重一兩,含銅要達到多少,然而卻很少辦到,天啓年間,曾開鑄當十錢,然因官私所鑄大,很快下令停鑄,並由朝廷出白銀,回收當十錢。

各人手中的銅圓,成色好,外形美觀,含銅量高,份量足,如杜勳所說,壹分面值銅圓,在外間換二十五文錢,很輕鬆。

至於銀子搞成這個形狀,朱之馮等倒不以爲意,大明計算銀兩,向來只看成色與重量,形狀什麼是不管的,便如碎銀子,便是從一錠銀子中剪下來的,一剪刀下去,是什麼形狀?

大明的官銀折色銀,鑄成元寶樣子,只是方便統計罷了。

反覺得這樣一枚一枚,使用方便,不必再稱重量,看成色,與民便利。

“朱公,現大明制錢過多過劣,百姓深受其苦,便讓他們佔點便宜,又有什麼?”

王鬥正色說道。

朱之馮點點頭,宣府鎮也有錢局,鑄幣不算違制,加上王鬥搞的銀圓與銅圓,精美料足,與百姓有大益,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難得沒有爭吵,就得到朱之馮的大力支持。

他知道,銀圓等一出,可能又會有人大罵王鬥。

罵其邀買人心,圖謀不軌等等,反正雞蛋裡面都要挑出骨頭,想到這裡,他也爲王鬥感到憤憤不平,覺得大明許多人已經歇斯底里,這對國朝是沒有好處的。

當然,銀圓與銅圓該造多少,朱之馮心中沒數,現在大明各處錢局,都是開工猛造,談不上什麼統籌。

在朱之馮心中,還是錢幣造得越多越好,這樣,更多的百姓,可以享受到精美錢幣的好處,最後,自己想辦法,將宣府鎮錢局,交到朝廷的手中去。

只有王鬥知道,錢幣的發行,不是簡單的事,太多太少都不好,特別太多了,大明寶鈔就是前車之鑑,所以,如與糧票發行一樣,銀錢司各員,也有經過仔細的核算。

此時,銀錢司新任大使,便是民政司原商科主事田昌國,他因表現突出,被王鬥委以重任,大明許多武官打仗不行,然種田與經商,那可是一把好手,田昌國更是其中代表。

廳中衆人,都對銀圓與銅圓前景看好,當然,發行後,不會沒有問題,比如火耗,還有宣府鎮與外間氾濫成災的私錢,對王鬥來說,轄內的火耗問題好解決,私錢,還有將面臨的假錢,就要靠重拳打擊了。

在大明內,鑄錢獲暴利,是普遍現象,這時的鑄錢用銅,每百斤銅料,銷售後至少可得錢一萬六千餘文,然百斤銅料成本不到一半,利潤率差點達三倍,如果鑄錢者心術再壞一點,鑄造次質銅錢,那麼獲得的利潤還會更高。

所以說,從明太祖開始,民間私自鑄造錢幣的人就越來越多,儘管死罪日報,終不能止,發展到現在,越發氾濫,還盡是官將,豪紳,宦官等控制參與,私錢商勢力越來越大。

雖說爲多少減少阻力,也因爲數額大,需要銅料非常多,又趁機爲小面值的糧票通行打開道路,宣府鎮現不發行面值一文的小平錢,然質優的銀圓與銅圓,損害這些私錢商的利益是免不了的。

面對暴利誘惑,很多人可能又會開始造假,發行假銀圓與假銅圓。

這是大的方面,便是小的方面,那些賣銀秤的,賣銀剪的,因爲銀圓不需剪開稱重計算,可能都會有所怨恨。

宣大的假錢等打擊,除王鬥協調王樸,山西巡撫蔡懋德,大同巡撫衛景瑗等人外,更重要的,讓新成立的三晉商行參與打擊。

他們商行下,有專門的武力,雖說商行內部,不免有異樣心思人等,然大部分,是與王鬥站在一起的。

宣府鎮,特別鎮城一帶的豪紳官將,王鬥則請杜勳處理,銀圓等發行,不是沒有鑄錢局的功勞,又加上事前商議,銀圓銅圓發行,杜勳等人,會有一定分潤好處,所以杜勳心下,頗爲熱衷。

嘩嘩地玩着手上銀圓,聽聞王斗的話後,杜勳不動聲色一動,再看他手中,那些銀圓已經不見了,不知去哪。

他尖聲道:“永寧侯不必多說,爲國爲民,咱家義不容辭!有哪個敢喧鬧造假的?仔細咱家剝了他的皮!”

最近整改市容官道,雖然很多大戶官紳對杜勳怨恨,但杜勳也因此撈了不少錢,爲了錢,杜勳認爲自己可以連命都不要,區區怨恨,算什麼?

朱之馮低着頭,撫摸手中銀圓,心想:“若有一日,戶部也發行銀圓,並推廣向全大明,那朝廷錢制無憂。”

……

三日後,宣府鎮城,總兵府邸邊上的銀錢司庫房內,高瘦的田昌國,看着庫內一個個銀箱,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打開庫房,把銀圓搬出去。”

一箱箱白花花的銀圓,不斷運出,開始在全鎮兌換,引起轟動,早聞銀圓之利,一見之後,果不其然。

便是在東路,也有許多軍民兌換銀圓銅圓,雖然普遍接受糧票,然一代代觀念下來,銀子,在衆人心中份量還是非常重的,換幾個在家裡總沒錯。

特別若出去到鎮外,那銀圓與銅圓的使用,就更加重要了。

而且這銀圓銅圓,一枚就是一枚,使用便利,清楚明白,質量又非常優良,爲何不兌幾個放在家裡?

三月初一日,東路保安州城,幾年過去,這裡變化更大了。

惠民坊一家臨街宅院內,一個三絡濃密鬍鬚,四方臉,年約五十,穿着團領衫,顧盼間銳氣逼人的士紳,正靜靜看着下方排隊兌換銀圓的州民,他的手上,同樣抓着幾枚銀圓。

幾個文人打扮的人,也站在他身旁張望。(。)

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59章 烏合之衆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762章 無知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103章 登城第117章 新編制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723章 怒了第382章 勝利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624章 攻寨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106章 斬獲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749章 城下町第426章 集結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813章 拼命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459章 打響第382章 勝利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590章 希望(上)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175章 馬上風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511章 難支第47章 豬圈第441章 前沿第381章 決戰(上)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264章 突圍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42章 修牆第534章 杖斃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57章 原則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419章 銃劍第70章 舊日上司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713章 崩潰第87章 不留情第45章 堡成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723章 怒了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551章 說服第590章 希望(下)第53章 畜場械鬥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271章 整編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33章 飛槍第665章 發佈第509章 右臂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756章 追諡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464章 勇氣第495章 渡河第786章 大略第628章 凹凸陣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544章 優勢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817章 光復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804章 六部分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730章 傾瀉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
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59章 烏合之衆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762章 無知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103章 登城第117章 新編制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723章 怒了第382章 勝利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624章 攻寨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106章 斬獲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749章 城下町第426章 集結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813章 拼命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459章 打響第382章 勝利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590章 希望(上)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175章 馬上風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511章 難支第47章 豬圈第441章 前沿第381章 決戰(上)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264章 突圍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42章 修牆第534章 杖斃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57章 原則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419章 銃劍第70章 舊日上司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713章 崩潰第87章 不留情第45章 堡成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723章 怒了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551章 說服第590章 希望(下)第53章 畜場械鬥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271章 整編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33章 飛槍第665章 發佈第509章 右臂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756章 追諡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464章 勇氣第495章 渡河第786章 大略第628章 凹凸陣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544章 優勢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817章 光復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804章 六部分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730章 傾瀉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