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

在崇禎帝封王鬥爲忠勇伯,掛“徵虜將軍”印不久,此事就在整個北國傳得沸沸揚揚,特別京師內外的茶樓酒肆,更多天爆滿,佈滿了議論此事的人。

京城中事,向來就是四面透風,就算官府有何事要保密,不久也會從各種渠道傳得街知巷聞,根本談不上秘密二字。所以王鬥封伯掛印消息,以飛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傳遞開去。

崇禎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宣府鎮城,東北郊演武場。

宣府鎮號稱“九鎮之首”,素有“九邊衝要數宣府”之說,鎮城教場也非常出名,明時徐渭有歌:“宣府教場天下聞,個個峰巒尖入雲。不用弓刀排虎士,天生劍戟擁將軍。”

教場閱兵臺建在半山腰上,背靠莽莽羣山,下可俯視平整廣闊的教場重地,遠可眺望浩大氣派的宣府鎮城,可謂佔盡地勢之利。雖然鎮城南關不遠外還有一個演武場,不過那種小場地,卻沒有多少鎮城官將願意前去操演。

此時閱兵臺上,站滿了頂盔披甲的各式將官,皆是全神貫注觀看下方軍士操演。教場上口號震天,大隊大隊的長槍手或在練習列隊行進,列陣刺殺之術。或是大羣鳥銃兵不停的訓練射擊,硝煙瀰漫,銃聲震耳。

看着下方操練的軍士,楊國柱臉上露出欣慰又感慨的神情,從崇禎十二年醞釀開始,一直到現在,自己的一萬新軍終於操練出來了。

爲了這隻軍隊,自己付出多少心血?不但所獲錢糧全部投入,每日出“鎮朔府”,便是直奔教場,甚至有時吃住都在教場上,軍中的衣食住行,所耗精力真是難以數說,所幸。軍隊終於練出了。

這隻軍隊,完全仿效王鬥舜鄉軍,入伍的。皆是良善青壯,每人,都分有部分田地,五年後還可退役。分得全部五十畝田地,傷殘者撫卹終身。將士所用甲冑,兵器,所有鳥銃,皆是自己出錢精工打製。種種花費。使他當年分到的大量白銀財帛,全部砸到這隻軍隊上。

爲免華而不實,久經戰陣的楊國柱還以戰練兵,讓這隻軍隊分批剿匪見血,甚至還出塞幾次,與蒙古遊騎交戰,最大程度的鍛鍊戰力,如此。終於軍成。

楊國柱將新軍分成三營。皆步卒,軍中設有鎮撫,撫慰諸官,內以血戰老軍任甲長,隊官,把總。千總,將官等。加上正兵營,麾下戰兵計一萬五千人。

不但如此。正兵營多爲百戰老軍,由於分得大量馬騾,這五千老軍一色馬軍,雖各人軍紀沒有新軍那麼肅嚴,但戰力卻不用說。

望着下方教場,不但楊國柱欣喜,身旁諸將皆是眉眼聳動,心花怒放,強軍練成,沒人不喜。

楊國柱中軍親將郭英賢更裂着大嘴,大聲歡笑:“奶奶的,這些新兵蛋子總算操出來了……看着還行,就是花費大了點……”

郭英賢此言一開,身旁衆將都是七嘴八舌道:“對啊,花費確是大,馬軍不說,光這些新兵的軍餉,一年實打實就要十幾萬兩銀子,還有鳥銃火藥,鉛子一打,就是錢啊。”

“是啊,子藥太貴了……”

楊國柱的新軍當然不能如王鬥那樣不給軍餉,暫時也沒什麼殺敵所獲,都是每月實打實給餉。

爲避免軍官吃空餉,喝兵血,楊國柱還按照戚家軍作風,將軍餉分到每個小兵手上,由自己親自發放,雖有些將官暗中不滿,不過楊國柱堅持下來。效果是明顯的,這些新軍兵精糧足,士氣非常高昂。

一萬五千人的軍餉是一個大花費,還有許多,如鳥銃兵的火藥彈丸等……楊國柱也私設火藥廠,專門製作火藥。

王斗的方法是來自後世的集硝法,簡單又便宜,而楊國柱,只能按照此時大明的火藥生產方法來。

此時的火藥製作昂貴,提硝之時,需要加入大量的灰水、明膠、雞蛋清、蘿蔔等物,才能吸附與去除內中的雜質,花費不少。

這也是當時許多軍頭不願意使用火器的原因,質量有問題不提,還需連續不斷的投入,哪如隨便召來一些兵,給把腰刀長矛的,省時省力。而且這樣來兵快,造成的聲勢大,別人聽說你有幾十萬大軍,一下就嚇倒了,就算不能打,嚇唬人也可以嚇倒一大批。

便如左良玉,後來號稱百萬大軍,其實內中可戰之軍不過兩、三萬,但朝廷就是依以爲重,任其跋扈無禮也無可奈何。

各將議論紛紛,皆嘆養軍不易,鎮內給的糧餉就這麼多,維持一萬五千人的兵馬太難了,不知怎地,話題忽然轉到王鬥頭上去:

“唉,也不知王將軍怎麼練兵的,他軍中一半的鳥銃兵,他的火藥哪來的?”

“他的軍隊不用給餉,節省花費不少,可能錢都用在火藥研習上吧。”

“他的鳥銃百步可破重甲,我們的鳥銃遠遠不如,應該是子藥問題,大帥,能否向東路購買一批銃彈?”

“總鎮早有這個想法,不過王將軍領兵在外,東路那些人可不能作主……”

聽到各將七嘴八舌的提到王鬥,楊國柱心中複雜,他的新軍中,一樣使用定裝紙筒彈藥,然威力遠遠不能與舜鄉軍使用的鳥銃相比,應該是子藥問題。

提到王鬥,郭英賢叫道:“我這老弟,現在可大出風頭了,聽說他領軍南下,在洛陽打得闖賊十幾萬大軍狗一樣奔逃,我這小兄弟,真不簡單哪。”

提起這個話題,衆將官又是好一陣興奮的議論,都言王鬥回來,肯定會封賞了,成爲都督府大員。

楊國柱忽然有些疲憊,正想進後面的校樓休息一下,忽見一親衛匆匆奔來,言教場外有京師公館子弟向大帥稟報重要情報。

楊國柱讓親衛去將人領進來,心中疑惑:“是什麼事,如此着急?”

那公館人員卻是楊國柱在京師所設,專門彙報京師各種動態。消息傳遞比邸報還快,有若塘報,當時各督撫總兵皆是如此。

很快。那公館子弟進來,向楊國柱稟報,他是楊國柱心腹家丁,閱兵臺中諸官將也皆是楊國柱麾下大將。事無不可對人言。

楊國柱開始還神情平靜,越聽越是動容,又仔細詢問那家丁,最後呆立良久,賞了家丁幾兩銀子。讓他下去休息。

閱兵臺己是炸開了鍋,衆將七嘴八舌:“王鬥襄陽大捷,斬殺獻賊,皇上特旨嘉獎,掛印封伯,還賜軍號營號?”

“封伯,這恩賞太重了,大帥身爲鎮朔將軍。還沒有封伯呢。”

“是啊。大帥身爲榮祿大夫,左都督,王鬥同樣如此,世官上己是平級!”

“不然,王鬥掛徵虜將軍印,任宣府鎮團練總兵官。駐節東路,仍然要受大帥節制。大帥軍務更尊。”

“大帥軍貴,王鬥位尊。封伯後,他現在算是勳貴了。”

“確實,朝廷尚爵,凡官員拜揖,一品官見公侯伯駙馬,一品官居右行兩拜禮,公侯伯駙馬居左荅禮便可,王鬥現在地位尊榮。”

“斬殺獻賊,這是驚世奇功,皇上最恨獻賊,王鬥封伯,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衆將只是爭論,很多人神情異樣,王斗升左都督,封伯爵,軍力又衆,宣府鎮出現兩大強勢總兵,二虎可否相安無事,處之泰然呢?

當然,他們中多人,曾與王鬥並肩殺敵,有着深厚的戰友情誼,這話不好說出口,只不過這心思,很多人臉上都可以看出來。

楊國柱也是神情複雜,看着東路方向久久出神:“王鬥他……封伯了。”

只有郭英賢沒心沒肺,沒那麼多想法,只是吸着冷氣:“這小子,封伯了?”

他忽然想起一事,裂開大嘴直笑:“張國威那小子,仗着有張總督的撐腰,與紀巡撫鬥來鬥去,等紀巡撫女婿回來,有樂子看了。”

提起這事,臺上各將均露出興災樂禍的神情。

宣大總督張福臻到任後,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料各鎮暮氣重重,各樣地頭蛇的陽奉陰違讓張軍門疲於奔命,結果一事無成。

看在王鬥面上,各方都給面子,威望大增的紀巡撫勞勞把住宣府鎮,不讓張福臻的觸角伸進來。張軍門雄心壯志,正想大幹一場,以報聖恩,紀世維的態度,讓張福臻極爲不滿。

正好宣府鎮都指揮使,“僉書官”,宣府鎮地頭蛇之一,副總兵張國威投靠,張福臻大喜,不免對其另眼相看,人力物力,各方面大力支持,以爲千金買骨之效。

有了宣大總督的支持,張國威不斷給紀巡撫下絆子,給臉色,將自己對王斗的怒氣,一骨腦的發泄到紀世維頭上。

當然,他或許被王斗的軍力實力嚇倒,雖王鬥不在,也不敢對東路怎麼樣。不過下面的人不爭氣,或是領會錯了張都指揮使的意思,又垂涎東路的富足,麾下一個千總,竟領着自己部下人馬,假搶賊匪,縱兵劫掠保安州附近一個屯堡。

事情的發展很有戲劇性,還沒出動保安州舜鄉軍正規軍,該千總便被當地守屯的屯丁打得潰敗。

這下捅破馬蜂窩了,不但東路兵備馬國璽大怒,宣府鎮巡撫紀世維大怒,東路的舜鄉軍更是大怒,數千大軍集結,就要進鎮城討個公道。一時宣鎮氣氛緊張。

假搶賊匪,縱兵劫掠,這種事情,不管鬧到哪兒,張國威等人都沒有道理,何況道理往往在強權這邊?

第741章 暴雨第517章 後路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99章 不屈第278章 嶽託,你等死期到了!第679章 舌戰第813章 拼命第525章 密議第691章 君子津第48章 納捐309章 觀聞第100章 值得第34章 首戰之威第484章 放肆!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3章 你信不信?第378章 除奸第76章 法與情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39章 水車第120章 大敵第43章 形勢第7章 白甲第366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第495章 渡河第26章 外柔內剛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774章 越急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773章 真男人第458章 安排第14章 升賞第734章 掩護第330章 密謀第762章 無知第282章 俘獲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571章 譁然第825章 盡滅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115章 得勝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103章 登城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776章 忠與順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28章 列隊第12章 誇功遊街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94章 紀小娘子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780章 轉機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72章 貧窮第539章 離去第775章 涅槃第756章 追諡第584章 鐵廠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683章 老胡第725章 洪流第561章 分錢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428章 中暑第101章 來臨第712章 福星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712章 福星第517章 後路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206章 昌平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660章 清洗
第741章 暴雨第517章 後路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99章 不屈第278章 嶽託,你等死期到了!第679章 舌戰第813章 拼命第525章 密議第691章 君子津第48章 納捐309章 觀聞第100章 值得第34章 首戰之威第484章 放肆!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3章 你信不信?第378章 除奸第76章 法與情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39章 水車第120章 大敵第43章 形勢第7章 白甲第366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第495章 渡河第26章 外柔內剛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774章 越急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773章 真男人第458章 安排第14章 升賞第734章 掩護第330章 密謀第762章 無知第282章 俘獲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571章 譁然第825章 盡滅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115章 得勝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103章 登城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776章 忠與順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28章 列隊第12章 誇功遊街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94章 紀小娘子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780章 轉機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72章 貧窮第539章 離去第775章 涅槃第756章 追諡第584章 鐵廠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683章 老胡第725章 洪流第561章 分錢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428章 中暑第101章 來臨第712章 福星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712章 福星第517章 後路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206章 昌平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660章 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