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

老白牛:最近網絡出了點問題,678,遠程計算機沒有反應,寫好都要到網吧去發,極爲不便。

……

隨後崇禎帝拿起洪承疇彈劾薊鎮前營參將馬甫名,薊鎮左右參將陳龜圖、謀孫田、遊擊潘吉溪、葉齊榜諸人的奏摺,又有對山海關總兵馬科,密雲總兵唐通的彈劾奏摺。

“……是役也,馬甫名、陳龜圖、謀孫田驕橫怯陣,至沒主將,今日失,事大誰貽之?臣請重處各將,以警將來,則議論分明人心震肅。……鎮臣馬科、唐通,徒以血氣之勇憤驕自貳,失兵卒千餘,然二將驍勇肯戰,乞令馬科,唐通戴罪御虜,立功自贖,再或專僨決難輕貸……”

拿起奏摺時,崇禎帝眼中閃過寒光,薊鎮兵一戰而潰,皆是馬甫名、陳龜圖等人怯懦,治軍無方的緣故,最後連累到白廣恩陣亡,一鎮主將戰死。

大戰結束後,洪承疇、王承恩,張若麒三個大員都彈劾薊鎮諸將,前線總兵,沒有一個人爲他們求情的,可見這些薊鎮官將如何的招人痛恨。

從奏摺上看,薊鎮的正兵營還是死戰的,只是諸營皆潰,無力迴天,總兵白廣恩血戰而死。

雖說薊鎮兵潰敗,白廣恩也有責任,不過他當場戰死,就一切了結了,死者爲大,任何非議罪過者,都有刻薄之嫌。

馬甫名雖然也死了,不過他是潰逃衝陣時被靖邊軍殺死的,自然不能與白廣恩相提並論。

馬甫名算是馬科的族親,如果是在往日,馬科早爲馬甫名求情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馬科自身難保,而且薊鎮兵的潰敗,也犯了衆怒,一鎮總兵都被連累身死,讓在松山的各總兵都有兔死狐悲之感。

現在大明士卒兵將桀驁。動不動就譁變,動不動就要挾上官,處理那些薊鎮將官。也有衆人殺雞儆猴的想法在內。

趁着王鬥在,強悍的靖邊軍在,各鎮將士不敢輕動,此時不處置。更待何時?

崇禎帝也是這個想法,他登位來,文官殺了不少,武將卻難得輕動,也有怕引起士兵喧變的擔憂。所以趁這個機會,他也決定好好處理一批人。

他說道:“洪承疇彈劾之奏,朕言,朕以天下事委督撫,所議戰守之策,一切馭夷方略,官將處置,悉聽以便宜從事。着緹騎於文武將吏之失事者。悉之逮捕入京。馬甫名雖死,也奪之官爵,兵部議罪。馬科,唐通二臣,各降官職,詔停其俸。充爲事官,望彼引以爲戒。勿以國家公事而瀆君父不報,尸位素餐則罪不可逭。”

值事太監筆走龍蛇。將崇禎帝旨意擬定書寫。

閣內的陳新甲等人,都是面色嚴肅,這次處理的薊鎮官將不少啊,幾乎薊鎮隨軍的參將遊擊都一掃而空了。

這些人中,未必沒有年年對陳新甲,張四知諸人孝敬的人員。不過對上位者而言,丟棄幾個沒價值的小卒是常態,這個關鍵的時刻,皇上震怒,陳新甲等人自然第一時間與這些犯官撇清干係。

……

還有,白廣恩戰死,薊鎮之位空出,任何人爲薊鎮總兵,也是個問題。

總兵一般需要廷推,不過廷議紛紛,不是一時而決的事情,前線緊迫,萬餘薊鎮兵將無人統領,久之,必出紛亂,所以薊鎮總兵的位子,需得加快定下來。

放在往日,內閣各臣定然爲一鎮總兵的缺額人選搶破腦袋,各鎮自認有資格的兵將,在消息傳到的時候,肯定也早活動開了。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任了薊鎮總兵後,就要前往錦州前線血戰,薊鎮之位,立時成了燙手山竽,各人惟恐避之不及。

兵兇戰危,特別錦州附近雲集數十萬的韃虜,兇險萬分,沒見到白廣恩都當場戰死了?這個時候選個自己親近的官將,不但不是福,反而是禍害了。

被選定的人選,他們肯定不會感激自己,相反,還會心生怨恨。

各人沉吟未決中,張四知雙目閃動,忽然道:“臣請任忠勇伯爲薊鎮總兵!”

在各人驚訝地看向他時,張四知道:“現宣府鎮有二大將,忠勇伯王鬥,與鎮朔將軍楊國柱,二將皆爲國之重柱,同居一鎮,實是浪費。而薊鎮爲九邊各鎮之首,左控山海雄關,西扼居庸要塞,實爲京畿之北地屏障,當以敢戰大將鎮之。崇禎年起,東奴北虜,數次破口,多從薊鎮起,王鬥勇冠三軍,他的靖邊軍戰力不用說,有他在薊鎮,便如戚帥當年,京畿北地,當固若金湯!”

張四知剛說完,陳新甲立時道:“臣反對!”

李日宣與李待問沉默不語,只是看向張四知的眼中,帶了一絲的冷笑。

崇禎皇帝也眉頭一皺,心想:“張卿糊塗了!”

張四知的用意,閣中各人如何不明白?他或許是揣摩到崇禎皇帝的心思,對王鬥久居宣府鎮,感到不安。畢竟宣府離京畿近在咫尺,王鬥勢力越大,特別在宣鎮東路越發根深,所以想尋個由頭,將王鬥調走。

甚至以後讓王鬥不斷在各鎮中調來調去,如此,王鬥沒了地盤,就沒有軍閥藩鎮之憂。

而沒有地盤,就沒有養兵錢糧來源,內閣大臣更好控制,這樣一個敢戰的大將,這麼一隻敢戰的軍隊,以後只能緊緊依靠朝廷,便如戚繼光當年一樣,爲國出力,文武相得,君臣相得,流傳到後世,也是一樁美談。

只是這種做法,萬曆年可以,天啓年可以,甚至崇禎初年都可以,現在卻不可以。

畢竟現在的武將哪比當年?朝廷是可以用這個名義給王鬥下達命令,說起來名正言順,堂堂皇皇陽謀,只是王鬥萬一不聽呢?朝廷沒辦法不說,還何等尷尬,介時權威何在?

而且這樣的旨意,或是朝廷文令一下達,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朝廷對忠勇伯起了猜忌之心,雙方之間的溫情面沙就等於赤裸裸撕破了。後果極爲難料。

要知道,王斗的手中,可有兩到三萬強悍的靖邊軍。這些年一系列戰事下來,各人都可以估算出其軍隊的戰鬥力,除了楊國柱等新軍,一萬靖邊軍。不說可抵十萬大明軍隊,五萬那是板上釘釘的。

這麼強悍的軍隊,萬一心懷不滿,甚至犯上作亂,他們還近在京畿。想想就不寒而慄,東奴北虜,都沒他們那麼可怕。

對崇禎帝來說,他何嘗沒有這樣的心思?他何嘗看不出王斗的根本在宣府鎮東路,沒了東路,他與他的軍隊,都若無根的浮萍。只是今時不同往日,他必須考慮這樣做的一系列後果。

比起左良玉等人。王鬥對朝廷。對皇帝的態度,己經極爲恭順,讓他打東奴就打東奴,讓他去打流寇就打流寇,可謂強軍的典範,文臣武將的楷模。所以他一直安撫懷柔爲上,力圖君臣相安。止住王鬥任何可能的不軌念頭。

張四知的提議不但不合時宜,甚至有可能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所以崇禎皇帝看向他的眼神極爲不悅,大明現在內憂外患,還嫌不夠亂嗎?崇禎帝越發覺得張四知這個內閣首輔不合格,沒有一點的大局方略。

而且說實在,就算王鬥乖乖聽令,率靖邊軍前往薊鎮,崇禎帝也不放心。

好歹宣府鎮到京師,還有居庸關與八達嶺屏障,而薊鎮到達京師,千里平川,沒有絲毫阻攔,萬一王鬥有什麼想法,從薊鎮過來,取京師有如探囊取物。

張四知初時還心中暗喜,可能迎合了皇帝的心意,爲自己的廟算自得,只是一看崇禎帝的臉色,立時心中一突:“難道自己猜錯了?”

再看陳新甲冷笑,李日宣與李待問面無表情,不發一言,更是面色一白,心下暗恨,好個李日宣,好個李待問,前兩日,還與自己在這個問題上達成默契,轉眼間就背後一刀,真是虛僞之輩,恨啊。

同時心中忽然有心灰意懶的感覺,未任內閣首輔人人稱頌,坐上這個大位後,明刀暗槍,就層出不窮,家鄉父老,還罵自己是“大閨女生的”,他再是戀棧權位,也產生了引咎歸去的念頭。

崇禎帝收回在張四知身上的目光,淡淡道:“薊鎮總兵之職,待錦州之戰後再議。今查鎮朔將軍,宣鎮總兵楊國柱,老成歷練,辦事實心,着令薊鎮兵馬,由楊國柱代爲統管,節制戰後,再當決意。”

陳新甲,李日宣,李待問三人同聲道:“皇上聖明。”

同時各人心中一動:“薊鎮兵由楊國柱代爲統管?皇上的意思是……”

張四知也出言歌頌,只是他心神不定,不免慢了一拍,心下更是惶恐。

崇禎帝心下嘆息:“張卿,畢竟年事己高。”

……

談完薊鎮之事,前線將士如何功賞是個問題,特別此戰又是王鬥立下大功,按他的功勞,都可以封侯了,或者加封爲大將軍。特別這仗纔開始打,王鬥就立下如此大功,等仗打完怎麼說?

不過說實在,就算陳新甲現在與王鬥結成同盟,若加王鬥爲大將軍,他肯定也是堅決反對的。

明朝的大將軍之位極重,不經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同意便可徵調大軍,還可統兵數十萬,權重可殺三品命官,內閣大臣見了大將軍都要下跪,有若事實上的大都督。

靖難時李景隆掛徵虜大將軍印平燕時,建文帝曾親自爲其推車,可見大將軍之位的顯赫。

封王鬥爲大將軍,讓自己見了他就叩頭?還是王鬥以後不經自己同意就調兵遣將?打死陳新甲也不同意。

對內閣各員來說,封賞王鬥爵位還好說,反正只是虛位,只是現在大戰剛開始,若王鬥封侯後,再殺幾個清國的王公貴族,難道還要封公封王不成?

所以功勞如何擬定,不說內閣各員頭痛,崇禎帝也是頭痛。

第742章 過溝第483章 馬科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491章 攻山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426章 集結第249章 看誰狠!第156章 隨軍第619章 野心第477章 錦州危第206章 昌平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69章 成親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824章 完了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468章 戰果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105章 射殺第67章 扮象第244章 防線第796章 起兵第746章 庫存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29章 分解第773章 真男人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683章 老胡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22章 小人多第755章 堅定第44章 變化第763章 惡之花第52章 衝突第745章 羅剎第736章 煉獄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490章 序幕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568章 完善第791章 顫慄第53章 畜場械鬥第63章 伏擊第246章 滿江紅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738章 磨坊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327章 滅之第656章 費用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758章 聯絡第260章 援兵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812章 恐懼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345章 離去第30章 震驚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419章 銃劍第818章 碾壓第192章 不負你第420章 採購第691章 君子津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91章 火藥沒了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447章 土袋第145章 處決(下)第572章 公審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81章 我的理想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515章 及時第65章 爭奪第90章 女營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67章 扮象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158章 嬰孩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749章 城下町
第742章 過溝第483章 馬科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491章 攻山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426章 集結第249章 看誰狠!第156章 隨軍第619章 野心第477章 錦州危第206章 昌平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69章 成親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824章 完了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468章 戰果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105章 射殺第67章 扮象第244章 防線第796章 起兵第746章 庫存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29章 分解第773章 真男人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683章 老胡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22章 小人多第755章 堅定第44章 變化第763章 惡之花第52章 衝突第745章 羅剎第736章 煉獄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490章 序幕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568章 完善第791章 顫慄第53章 畜場械鬥第63章 伏擊第246章 滿江紅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738章 磨坊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327章 滅之第656章 費用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758章 聯絡第260章 援兵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812章 恐懼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345章 離去第30章 震驚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419章 銃劍第818章 碾壓第192章 不負你第420章 採購第691章 君子津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91章 火藥沒了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447章 土袋第145章 處決(下)第572章 公審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81章 我的理想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515章 及時第65章 爭奪第90章 女營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67章 扮象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158章 嬰孩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749章 城下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