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

黑土省上雲鎮,李大早早的就起來了,妻子的肚子越來越大了,做家務已經變的越來越累了,李大很疼自己的老婆,所以也是早早的起來準備早飯。

儘管才移民過來沒有多久,但是李大對於未來的生活並不需要擔心什麼, 因爲這裡房子是新建起來的,儘管是木頭的房子,但也相當的不錯了。

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也都非常的豐富,連鹽巴都給移民們每家每戶準備了100斤,至於糧食更是足足準備了上千斤的大米,另外還有不少的臘肉、鹹魚, 即便是什麼都不幹, 家裡面的糧食也足以吃到明年。

朝廷的安家費也是發放下來,一個人三十兩銀子, 李大家兩口人拿到了六十兩銀子的安家費,再加上家裡面還有兩匹馬、幾頭羊,全部都在後院的馬圈、羊圈裡面關着。

這裡的土地非常多,又非常的寬闊,故而在設計移民小鎮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粗放,家家戶戶的佔地面積都挺大的,不僅僅建造了用來住的房屋,還有用來放雜物、柴火的柴火間、雜物間,院子後面還有羊圈、馬圈可以用來關羊和馬。

家家戶戶的面積都挺大的,不像李大家在山裡面的時候,想要找塊平地那是極難的,都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斷的去開墾、平整出來的。

小鎮之外, 則是廣袤廢物的原野,現在都還是一片荒地、草木茂盛, 用來放牧自然是最好的, 原先也是屬於克里米亞汗國的境內, 是遊牧區域,水草豐美。

當其實這裡是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的,土地是黑土地極其的肥沃,又非常的平整、開闊,水資源又豐富,除了冷一點之外,根本就沒有其它的任何毛病。

李大簡單的煮了一鍋粥,再蒸了一塊臘肉,切成片給自己媳婦補補身子。

如果是在大山之中,想要弄點肉食吃的話,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你需要會狩獵才行,如果不會狩獵的話,那是很難弄到肉食的。

家裡面養點雞也不容易,因爲山裡面的黃大仙、老鷹、狐狸之類的特別多,總是會光顧你家的雞舍。

所以想要吃肉,想要在山裡面過的好,除了會農活之外,還有有一門手藝, 會木匠、會打獵什麼的,都是可以的。

當李大將早飯煮好的時候, 他媳婦也已經起來,兩人高高興興的吃完了早餐,李大也是牽出自家的馬兒,套上馬車的套索,載上自己的媳婦慢慢悠悠的出了小鎮,去自己的土地上看看、轉轉了。

移民小鎮的土地都是規劃的整整齊齊、方方正正,一大片的田地都是屬於一家人的,李大家的土地離上雲鎮並不算遠,僅僅只有幾裡地,坐着馬車很快就到了。

放開套索,讓馬兒自己去吃草,李大也是拿出了鐮刀開始割草,這些草是帶回去餵養的,家裡面的羊現在都很瘦,需要好好的餵養、餵養,等過幾個月肥一些了,再殺了給自己媳婦吃補身子,估計着到時候孩子也差不多要生了。

這裡水草豐美,李大很快就割了慢慢的一車草,接着再看看眼前的這幾百畝,全部都是自己家的,只是現在發愁的時候,自己該如何來開墾這片土地了。

就靠自己一個人、一個鋤頭的話,猴年馬月才能夠開墾完。

“媳婦,怎麼大的地,一直慌着也是怪可惜的,我們是不是來種點什麼,哪怕是種點菜也好。”

李大和自己的媳婦商量着來做點什麼事情,這忙碌慣了的人,總是閒不住的。

這移民過來的這些天,每天就是牽着馬出來吃吃草,溜達下,然後割草回去餵養,這日子過的實在是太閒了。

這讓他們很是不習慣,畢竟山裡人都忙碌命,只有一直勤奮才能夠在山裡面活下去,那麼是沒什麼事情也要給自己找事情做。

“我也是這樣想的,回頭去移民署這邊看看有沒有什麼種子,哪怕是先種點蔬菜什麼的也好。”

“移民署那邊的人說什麼今年已經過了播種的季節,要是早兩個月的話,還可以種小麥。”

“可是現在正是六月的,一年中最忙的季節,這不種點什麼東西的話,實在是有些過不去啊。”

李大的媳婦也是跟着說道。

“對,對~回頭問問去。”

李大點點頭表示了贊同。

等到馬兒吃飽了,又再次套上馬車慢慢悠悠的往回走。

路上剛好經過田三娃的田地,看見田三娃和他媳婦正在勤奮、賣力的翻地。

“三娃~”

李大揮揮手喊道,田三娃一聽,也是停下來,笑着走了過來。

“三娃,你這開墾土地是要種什麼啊?”

“準備種點土豆和番薯,還有就是種點蔬菜,這一天天的就吃稀飯和鹹魚什麼的,人都吃膩了。”

“土豆和番薯?”

“對,這個東西據說是什麼黃金洲傳進來的,產量高的很,雖然現在已經算是過了種植的季節了,但移民署這邊說了,現在種的話,多少還有點收穫,所以我就想着,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就種點看看。”

“即便是今年沒有什麼收穫,也可以給明年的種植積累點經驗,也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我們山裡人哪裡能夠閒得住啊。”

田三娃笑着說道。

“對,對,我也是這樣想的,正想去移民署這邊要點種子什麼的看看能不能種點東西。”

李大一聽,頓時就連連點頭表示了贊同。

“移民署那邊說了,這黑土省的氣候和遼東省的氣候差不多,冬天的時候比較冷,和我們老家是有很大差別的,這裡種不了水稻只能種小麥、大麥、玉米、土豆、洋蔥、甜菜、大豆、油菜、向日葵之類的。”

“現在過了主要的季節,到了明年的話,到時候我們就有的忙了,幾百畝土地,再加上外面那些無主之地,這要是都可以開墾出來,種上各種莊家的話,那就絕對不愁吃喝了。”

“這裡的土地極其的肥沃,種什麼就有什麼,不像我們山裡面的土地,貧瘠的很,種什麼都被長不好。”

“可不是嘛,聽說啊,以前這裡是什麼韃靼人的牧場,專門用來放牧牛羊的,嘖嘖,多好的土地啊,全身黑土地,他們竟然用來放牧牛羊,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所以啊,這才被我們大明人給佔了這片土地。”

“我聽移民署那邊的人說了,說是明年的時候,朝廷還會調撥一批什麼耕地機過來,到時候耕地直接用那個什麼耕地機就可以了,說那個機器很厲害,一天就可以耕地上百畝地呢,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機器可以如此的厲害。”

“我也聽人說了,說什麼在河中省和南雲省這邊,耕地機和收割機都非常的普遍,他們收割麥子、水稻等時候,那個收割機只是過一遍,麥子、水稻就收割完了,速度快得很。”

“河中省這邊,往往一個人一年要種幾百畝的田地呢,他們田地多到種不完,然後將田地劃分成一個個片區,今年種一塊,明年這塊地就不種了,讓它長草什麼的,然後將牛羊糞便之類的弄到裡面去增肥,到了第三年、第四年的時間纔來種這塊地,所以莊家長的極好,收成很高。”

“真的假的?這好好的地不種,爲什麼荒上一兩年啊?”

“說是爲了什麼保持土地的肥力,說年年耕種的話,土地的肥力會流逝得很嚴重,所以荒一兩天,再通過增加牛羊糞便什麼的來補回田地的肥力。”

“這樣啊,可是這好不容開墾出來的田地荒一兩年的話都要長很多雜草的,而且又要重新開墾。”

“可不是嘛,但是他們說了,說有耕地機的,開墾田地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們上雲鎮這裡有不少南雲省人和河中省人,到時候啊,我們就跟他們多學學,這外面啊和我們山裡面不一樣,種地都是學問呢。”

“這倒也是,我們山裡面就種水稻,這裡卻是種不了水稻,要種那個什麼小麥之類的,我們都不懂,到時候就要多學學。”

“是要多學學,南雲省的人離這裡是最近的,那些人算算本地人了,對這裡最瞭解了,到時候多跟他們學學。”

“也不知道這個耕地機、收割機是什麼樣的,竟然那麼厲害。”

“據說啊,連舂米都有機器呢,又快又好.....”

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1969章,大招工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60章,對外擴張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358章,取銀子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491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84章,鄉試第209章,羣臣激憤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1447章,金島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795章,吃和穿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426章,搞事情第558章,大明魚溪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274章,海貨行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1713章,大平原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905章,巴布爾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2000章,大糧倉第1630章,一團糟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936章,世道好第54章,蜂窩煤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589章,朱秀,出列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84章,大明上國第67章,超級火爆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9章,練字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492章,遠征倭國
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1969章,大招工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60章,對外擴張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358章,取銀子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491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84章,鄉試第209章,羣臣激憤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1447章,金島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795章,吃和穿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426章,搞事情第558章,大明魚溪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274章,海貨行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1713章,大平原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905章,巴布爾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2000章,大糧倉第1630章,一團糟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936章,世道好第54章,蜂窩煤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589章,朱秀,出列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84章,大明上國第67章,超級火爆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9章,練字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492章,遠征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