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

波斯灣茶陵。

李家已經佔領這裡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了,整個遷移過來的李家,上至李兆蕃和李兆淳,下至普通的李家人都非常的忙碌。

修建可以停泊船隻的港口和碼頭,建造居住的地方,勘探整個茶陵的地理情況,摸清楚這裡的一切來,以便接下來開展殖民活動。

“大哥,本地原先的那些部族都表示願意臣服於我們李家,不過這些阿拉伯人肯定都是嘴服心不服,想要讓他們真正臣服於我們李家,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我們突然用武力佔據這裡,殺了不少他們的人,他們肯定是對我們懷恨在心。”

“而且他們將我們視爲異教徒,都在詛咒我們下火獄,將來肯定是還會生出很多的事端來。”

李兆淳來到李兆蕃的房間,喝口水,整個人都覺得舒暢無比。

這裡天氣炎熱,淡水非常的稀缺,能夠喝上一口清甜的淡水,絕對是無比舒暢的事情。

“懷恨在心沒有關係,只要我們手中有刀劍,我就不信還有不怕死的。”

“現在我們還需要利用他們幫我們修建港口和城市,等我們穩定下來了,以後再從我們大明這邊大量的移民過來,到時候再想辦法將他們給統統的掃出去。”

李兆蕃笑了笑,沒有在意這些事情。

這裡本地人的數量並不多,整個半島上面本地人也僅僅只有不到三萬人,而且還四分五裂,分成不同的部族,彼此之間以往都是仇人,爲爭奪採珠取和耕地、淡水資源互相殺戮。

李兆蕃根本就沒有將他們放在嚴重,真正在意的是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

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纔是這個地方真正能夠威脅李家茶陵的龐然大物,當然李家背後是大明帝國,他們如果動李家的話,還要考慮會不會遭到大明帝國的報復。

“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這邊怎麼說?”

想到這裡,李兆蕃也是問道。

“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這邊目前都還沒有任何的表示,不過我們佔的地方他們一直以來都並不在意,估計會默認我們在這裡殖民活動。”

李兆淳回道。

“涼他們也不敢對我們怎麼樣。”

李兆蕃微微點頭,很是自信的說道。

大明帝國強大的威懾力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波斯灣距離大明帝國的南雲省、河中省並不遠,這裡都有大明帝國的駐軍,只要有必要,大明帝國的大軍隨時可以一路殺到波斯灣這裡來。

在南面的紅海這裡,大明帝國還有一支紅海軍,紅海軍的戰艦不僅僅在紅海這邊巡邏,時常還會巡邏道波斯灣這邊來,也是可以支援過來的。

另外在地中海的愛琴海之中,大明帝國也有殖民地,還有地中海艦隊駐守,可以從西邊一路殺過來。

東面這邊,整個天竺都被大明的藩國、殖民地給瓜分,只要李家開口了,他們也是會樂意幫忙的。

這就是李兆蕃自信的原因所在,因爲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大明帝國在撐腰,故而一佔領這裡,他就立即派人去通知了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向他們宣告了李家在這裡的殖民地。

“我這邊也已經基本上摸清楚了這裡的情況。”

“這裡的耕地不多,不過爲此我們李家人生活所需的耕地還是足夠的,糧食不用擔心,而且我們也還可以從天竺這邊購買。”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淡水,這裡的水資源實在是太少了,我們兩萬人在這裡,而且以後人口肯定是還會不斷增長的,如果水的問題不解決的話,我們始終難發展起來。”

李兆淳拿着地圖開始詳細的說起來。

“根據我們從本地人這裡獲得的情況來看,淡水主要是依靠綠洲之中的泉眼來獲取,量非常有限,此外他們還會從海上獲得淡水。”

“海水獲得淡水?”

李兆蕃一聽,頓時就驚訝的問道。

“對,確實是從海上獲取淡水。”

“這波斯灣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海中海的現象,來自阿拉伯海的海水將大量波斯灣海底涌現出來的淡水給包裹住,本地人乘船利用竹竿就可以從海上獲取一些淡水。”

“如果不是親眼見到的話,我也是不敢相信這一切。”

李兆淳點點頭說道:“也正是因爲這種鹹淡水的交匯,故而才讓這裡的珍珠、珊瑚、漁業資源非常的豐富。”

“以珍珠來說,我們茶陵以及周圍的這些島嶼、島礁之中有大量的天然母貝,種類有好幾種,產出的珍珠質量非常高,每年有兩次採集的季節,未來我們李家想要從殖民地裡面獲取收益的話,這採珠業一定要壟斷在我們手中。”

“這樣一來的話,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憑藉壟斷的優勢,和南洋聯合商行、張氏兄弟一樣,控制數量、擡高價格,獲取更豐厚的利潤。”

李兆蕃仔細的聽着,現在李家可謂是窮的叮噹響了,欠了一屁股債,迫切的需要能夠給李家帶來源源不斷財富的資源。

珍珠看來目前是這裡唯一能夠有希望給李家帶來財富的東西了。

“不過這裡的珍珠採集規模有限,每次採集的數量都不多,而且這珍珠採集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每次採珠季都會有人因爲採珠死亡。”

“我們李家想要壟斷這裡的珍珠買賣,一方面是要控制源頭,接下里還要吞併西邊的巴林諸島,壟斷所有的珍珠源頭。”

“第二個方面,還是想辦法提高珍珠的產量,最好是嘗試看看能不能進行人工養殖,天然的珍珠價格是高,但產量太少,一年也沒多少。”

李兆淳一邊說也是一邊搖頭。

即便是有珍珠這樣的資源,但是產量太低,對於李家來說,依然難以滿足龐大的胃口。

“先試試看能不能人工養殖吧。”

李兆蕃微微點頭,說實話,並不是很指望這個珍珠了,產量太低,而且全世界範圍內產珍珠的地方有不少。

南洋、倭國、澳洲、錫蘭島都有天然的珍珠產出,此外大明廣西合浦縣更是有着悠久的養珠歷史。

珍珠在大明沒有大規模的海外殖民之前,還是比較值錢的,那個時候,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有錢的士紳、地主,都喜歡珍珠飾品。

用珍珠做成簪子、項鍊、手串等等都是比較昂貴,甚至於珍珠還是重要的貢品之一,四方藩屬國都有上貢珍珠給大明天子。

但是自從大明大肆在海外擴張和貿易之後,大量的珍珠就開始涌入大明,雖然依然深受歡迎,價格卻是下降了很多。

總的來說,這珍珠雖然也是發財的一個項目,但並不能滿足李兆蕃的胃口。

“這裡有沒有發現一些金礦、銀礦什麼的?”

李兆蕃想了想問道。

“沒有,這裡要是有金礦、銀礦的話,早就已經被開採殆盡了。”

“這波斯灣和黃金洲不同,這裡的歷史非常悠久,比起我們大明的歷史來絲毫不差,歷史上這裡也是誕生了很多強大的帝國,像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等。”

李兆淳微微搖頭,這裡的金礦、銀礦,還能夠得到自己李家來開採?

想多了,如果有,早就被人給發現了,給挖光了。

“唉,真是選錯了地方。”

“要水沒水,要耕地沒耕地的,都是荒漠,甚至於連資源都沒有什麼。”

李兆蕃嘆口氣,現在是真的沒得選了。

“早知道還不如去西非這邊了,聽說朝鮮人和倭國人在西非這邊建的幾塊殖民地很是肥沃,種什麼都長的很好。”

“我也聽說了此時,非洲很大,土地很多,資源也多,不過稍微深入內陸地區的話,各種各樣的疾病就特別多,很多人都死在了非洲上面。”

“這裡雖然各個方面不好,但現在也是我們李家的殖民地了,還是儘量先想辦法來解決諸多的問題吧。”

李兆淳也是點點頭,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了,再羨慕又能如何?

要怪就怪李家下手太遲了一些。

如果早些年跟着劉晉、張懋他們出海搞殖民地的話,那還不是滿世界的好地方任你挑。

“現在我們李家能夠佔着這裡也已經不錯了,要是再過上幾年的時間,到時候就更沒有地方了,現在出海搶殖民地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這倒也是~”

“你說,這裡水資源短缺,但是海水很多,船上的時候我看到了那種海水淡化的蒸餾器,你說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大規模的將海水淡化成爲淡水。”

“如果這可以實現的話,那以後就不用擔心沒水了,這海水還是很多的。”

“海水淡化爲淡水?”

“這恐怕不行吧,不過也難說,可以讓人去研究、研究。”

“嗯,我們現在要做的一個是壟斷這裡的珍珠買賣,另外一個還是要看看能不能做奴隸買賣的生意,奴隸買賣的利潤極高,這裡的人都白人,在我們很受歡迎,如果這個買賣可以做起來的話,來錢快多了。”

“奴隸買賣的生意可沒那麼容易插手進去的,寧國、大商行可都分的差不多了。”

“倒也是,什麼都難啊,我們出來的太遲了。”

第515章,抵達呂宋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443章,殖民計劃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713章,大平原第1440章,偷襲第51章,海納百川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657章,不夠賣啊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293章,魚溪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469章,新軍制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490章,石見銀礦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469章,新軍制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93章,朱厚照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306章,開爐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363章,價格戰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264章,鯨魚進京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281章,驚喜萬分第33章,挖坑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70章,皇帝也窮啊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602章,納妾第140章,一鏡難求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133章,有點涼涼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652章,解放軍戶
第515章,抵達呂宋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443章,殖民計劃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713章,大平原第1440章,偷襲第51章,海納百川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657章,不夠賣啊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293章,魚溪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469章,新軍制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490章,石見銀礦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469章,新軍制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93章,朱厚照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306章,開爐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363章,價格戰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264章,鯨魚進京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281章,驚喜萬分第33章,挖坑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70章,皇帝也窮啊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602章,納妾第140章,一鏡難求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133章,有點涼涼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652章,解放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