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

開封城這裡,李大、田三娃、包老二、丁老四等人一邊跟隨着隊伍前進,也是一邊好奇的看着眼前這個繁華、熱鬧非凡的城市。

這裡的人非常多,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馬路上都是忙碌的四輪馬車、汽車、黃包車、自行車等等。

人們的衣着也是非常的漂亮,一個個穿的都很好看,特別是一些女人穿的花枝招展的, 讓這些從山裡面出來的山民,一個個看的眼睛都直了。

再看看城裡面的樓房,非常的高大,就如同在大山裡面的山腳下仰望高山一般;街道兩邊的商鋪琳琅滿目,裡面的商品看的人眼睛都花了。

街道上面的行人,有人剪掉了長髮和鬍子,留着短髮, 穿着緊身的衣服和褲子,看起來就好看多了。

同時細心的李大很快也是發現了, 街道上面有很多的女人,她們似乎好像和大明人是不一樣的,大明人黑眼睛黑頭髮的。

而這些女人,她們一個個金髮碧眼、高鼻深目、皮膚雪白,差別非常大。

找人問問這才知道,原來這些人並不是大明人,而是從歐洲或者是西亞、中東等地區販賣過來的奴隸。

外面的人如果娶不到媳婦的話,還可以花一些銀子去買一些女奴隸來到老婆,小妾什麼的,用來開枝散葉。

同時在街道上,大家也都能夠看到很多混血的小孩,比例竟然還不低, 一個個的和大明小孩子們玩在一起、嬉戲打鬧,講着流利的大明話。

眼前的一切都給李大這些山民形成了巨大的衝擊。

在他們的世界之中,一直以來都是以大山爲伴, 人煙稀少,人很少,彼此之間也都差不多, 都很清苦。

可是現在所看到的世界,它是如此的繁華而熱鬧,這裡的人們生活無比的富足,人們穿的很好看,吃的東西也很好吃。

這一路走來,即便是官差們安排的吃食很一般,可是比起他們家裡來依然要好很多,關鍵是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都是可以敞開肚皮來隨便吃。

原來道路是可以筆直、筆直、平坦無比的,原來土地是可以很平、很平的,原來大家出行是可以坐四輪馬車、騎自行車、坐汽車的。

這一切的一切對於李大他們這些山民來說都是如此的新鮮,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在不斷的衝擊着他們的世界觀。

然而這還僅僅只是開始。

等到他們登上火車,坐在火車上面,一邊聽着汽笛聲的嗚嗚聲,一邊看着窗外的景色在倒退的時候,他們也是再一次的震撼了。

第一次乘坐火車,也是第一次感覺到這出遠門似乎好像也並不是什麼太累的事情,只要坐着就可以了。

不像他們山裡面, 去哪裡都是走不完的山路, 彎彎曲曲、上山下坡,以至於人人都練就了一雙結實的大腿。

“這火車可真是夠神奇的話,我們就這樣坐着,它自己就會走。”

田三娃看着窗外的景色,忍不住讚歎起來。

“可不是嘛,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出門竟然可以坐這樣的火車,我們就這樣坐着就可以一天走上千裡的路,而且這晚上它竟然也能夠走,而不需要停下來。”

丁老四也是跟着感嘆道。

“看看這外面的田地,多大、多平、多開闊啊。”

“我們山裡面的田地,都很小,也不知道將來分配給我們的田地是否也是這樣平整的土地。”

包老二看着外面的田野,都已經開始暢想起將來的生活來了。

出來的時候,大家還充滿了惶恐不安,充滿了對未知生活的害怕,但是真正到了外面,見識了外面的繁華世界,現在又開始憧憬起未來的生活。

火車載着一車的移民馬不停蹄的向着南雲省這邊前進,一路上,李大他們看過了平原的開闊,也是看到了西域雪山的聖潔,也見到了草原的寬廣。

足足花了幾天的時間,李大等人乘坐的火車也是終於抵達了南雲省的西極港,在這裡,李大他們又遇到了更多的一同前往黑土省的移民。

這裡面還有大量的南雲省本地的人,這些人長相上和大明人也是完全不一樣,但也都基本上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大明話。

西極港這裡,衆多來自大明各地的移民們聚集在一起,等待着登船前往黑土省。

“各位,各位~”

“南雲省西極中學的學生在這裡舉辦公益活動,大家如果想要寫書信回家的可以讓他們代寫,然後郵寄回自己的家鄉。”

在等待登船的時候,有上千的學生來到港口這邊,人人都帶着筆和信紙,同時也是有專門的郵差來到這裡,拿着鐵皮喇叭對着衆多要前往黑土省的移民喊了起來。

聽到郵差的話,衆多移民們頓時就騷動起來,一路走來,離家鄉和親人越來越遠,現在終於有機會可以寫書信回去了,這讓他們也是很激動。

李大也是如此,來到一個學生這裡,李大自己不識字、也不會寫字,這寫書信也是還頭一回,也都不知道該說寫什麼。

好在這裡的學生人不錯,也是和李大解釋起來,於是在這個中學生的指導下,一份特別的書信也是寫好了。

“爸媽,我和媳婦都很好,一路走來,我們有吃有住的,沒餓過肚子,外面真的很大,竟然有很多地方的地非常、非常的平坦、開闊,還有城裡面的人很多、很多,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四隻輪子要幾千兩銀子的汽車。”

“我剛剛纔坐完火車來到這個叫南雲省的地方,馬上要坐船前往黑土省,再過幾天就可以抵達我們移民的地方了。”

“一路上聽人說了,我們移民的地方很不錯,地非常的平坦開闊,不用走彎彎曲曲的山路,還有哪裡的土地都是黑土地,據說非常的肥沃。”

“另外,這外面,人們都會種番薯和玉米,家裡面也是可以鎮上買一些回去試試種下,聽說產量很高,這樣就可以吃得飽,不用餓肚子,而且也不挑地,旱地也可以種。”

“你們二老要保重身體,不要太累了,幾個弟弟如果將來在山裡面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也可以到外面來。”

“在外面,如果娶不到媳婦,還可以花錢去買歐洲女人當老婆,我在開封的時候就看到了很多。”

“等我到了黑土省,安頓好了之後,我再寫信給你,到時候再告訴你的我的具體地址,這樣你就可以寫信給我了,李大!”

信的內容很簡單,李大大致的說了下外面的世界,但是又有很多東西想說又沒有辦法表達出來。

寫完信,拿着信來到郵差這裡,叫上五十文錢,蓋上一個印戳,這封信郵差就會寄到鳳縣小鎮的林家鹽鋪這裡,自己父親去鎮上的時候就能夠收到。

一封信略微的緩解了一下子思鄉、思親之情。

很快,衆多的移民又紛紛登上了前往黑土省的船隻,再經過了幾天的顛簸之後,也是終於抵達了黑土省。

當抵達卡法城之後,黑土省移民局這邊就對所有的移民進行了詳細登記,同時也是在這裡進行同一的打亂分配。

將漢民和其它部族的移民混合起來,其中最多的就是來自南雲省的移民,南雲省現在也是大明重點移民的地方之一,上百萬的高加索人、格魯吉亞人響應了朝廷的號召選擇移民前往黑土省。

分配之後,李大和田三娃分到了一個叫上雲鎮的地方,這個地方是涅河(原先的第聶伯河改名而來)中下游旁邊的一個小鎮。

這個小鎮周圍幾百裡的範圍內都荒無人煙,沒有任何的人呢,一個個小鎮之間彼此相隔都很遠。

這裡的移民模式也是採用了和河中省一樣的模式,以一萬人爲一個小鎮,修建小城,建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將所有的移民集中安置。

大家居住在一起,這樣一來如果有什麼事情的話,也可以更好的互相幫助、協助,也方便朝廷對這些移民進行管理和支持。

分配完小鎮之後,李大、田三娃兩家人還在卡法城這裡分到了屬於自己的馬匹,一人一匹馬,李大家分到了兩頭,儘管馬匹看起來似乎好像很一般,但好歹也是馬。

接下來前往上雲鎮的時候就不需要再走路了,可以騎着馬跟隨着隊伍前往上雲鎮,免去了走路的辛苦。

再經過了好幾天的騎馬趕路,李大和田三娃等衆多的移民也終於抵達了上雲鎮,在這裡,他們也是在第一時間內就分配到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所有的房子都是統一修建的,全部都是木頭建造的,裡面也是配齊了生活、勞作所需要的用具。

當然了,對於移民來說,他們最關心的自然還是屬於自己的土地。

等到上雲鎮移民署的官員告訴他們,除了分配給他們的土地之外,上雲鎮外面的廣袤土地都可以耕種,想要多少的土地就去努力的耕種多少土地,只要開墾出來就是屬於你的。

而看着外面一望無際的原野,李大和田三娃也是陷入狂熱之中,這裡的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PS:求票票,各種求~

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1369章,這就是橫掃天下的大明鐵騎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474章,新兵入伍第948章,時過境遷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62章,爆倉了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070章,大明的強勢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1855章,黃金洲過年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43章,組建船隊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716章,大城條約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1967章,有鐵路就是好啊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04章,換了個人第612章,有官做了第608章,明朝的財政問題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3章,母親王氏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85章,規矩真多第66章,真是好用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39章,會試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559章,淘金第1799章,過年回家2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1414章,硬槓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
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1369章,這就是橫掃天下的大明鐵騎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474章,新兵入伍第948章,時過境遷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62章,爆倉了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070章,大明的強勢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1855章,黃金洲過年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43章,組建船隊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716章,大城條約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1967章,有鐵路就是好啊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04章,換了個人第612章,有官做了第608章,明朝的財政問題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3章,母親王氏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85章,規矩真多第66章,真是好用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39章,會試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559章,淘金第1799章,過年回家2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1414章,硬槓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