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

乾清宮尚書房內,弘治皇帝和衆大臣在開小會,早朝現在是越來越走個過場,談論不了什麼國家大事了。

正是應了那句古話,重要的會議人少,人多的會議不重要。

大明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在這尚書房內討論決定出來的,至於早朝很多時候只是做一個通報, 實在是有些事情需要早朝討論的,這纔會放到早朝上去討論,大部分時候都是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的。

“陛下,朝鮮國燕山君請求我大明能夠出兵相助,他們在西非這邊節節敗退,丟城失地, 依然打不過西班牙艦隊了。”

佀鍾將一份奏疏遞送上去,這份奏疏是朝鮮國國君燕山君寫給弘治皇帝的奏疏。

名義上來說,大明天子也是朝鮮國、倭國、呂宋、暹羅、蘇祿五個藩屬國的天子, 這幾個國家的君王也是大明天子的臣子,每年都是要向大明帝國這邊朝貢的,時不時還要大明這邊覲見一番。

有什麼事情了,自然也是少不了要抱緊大明帝國的大腿來。

這不,朝鮮國和西班牙人爭奪西非殖民的戰爭,騰出來手來的西班牙實力強大,尤其是海上力量強大,打的朝鮮國在西非這邊是丟城失地,一塊塊殖民地重新被西班牙人給重新多奪回去了。

沒辦法,現在也只能夠找大明爸爸幫忙了。

弘治皇帝接過奏疏, 快速的看了起來。

“臣李?(long)啓奏大明皇帝陛下...西方蠻夷,不通教化、不識禮數, 妄圖與我東方文明世界爲敵, 爭奪我文明世界之殖民地與財富,臣雖極力相爭,但奈何我朝鮮國小力弱, 終不可敵也, 臣請皇帝陛下發大明天師爲臣做主,維護我東方世界之利益和秩序。”

“你們也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快速的看完,隨即也是照例將奏疏傳給劉晉、王守仁、朱輔、韓文他們這些大臣看看。

劉晉接過奏疏非常快速的看起來。

“好傢伙,這口氣和語氣和後世某些西方人的嘴臉是一模一樣啊。”

“自詡文明,其他人都是野蠻,張口閉口都是東方世界的秩序、利益、文明之類的。”

看完奏疏,劉晉是真的想笑了,

明明是兩個強盜在西非這邊爭奪殖民地和利益,燕山君卻是可以說的冠冕堂皇、義正言辭的,將西班牙人形容爲野蠻人,西班牙人同他們爭奪西非殖民地,那就是野蠻對文明的挑戰,是對文明秩序和正義的挑釁。

“陛下,西班牙和朝鮮國在西非殖民地的爭奪,對於我們大明來說並無什麼關心,從一開始我們大明就保持着中立的原則。”

“朝鮮國爭奪不贏,那是朝鮮國自己沒有本事,如果我大明介入的話,那還不如我大明直接將這些殖民地給全部搶奪過來更直接。”

劉晉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始終保持中立, 西非殖民地算是大明留給其它國家最後的一塊可以爭奪的殖民地了。

大明這邊沒必要參合其中,如果參合,那就是將所有的殖民地都給佔光了,這顯然是與初衷不符的。

大明佔領的土地已經足夠多了,西非這邊也還有大量藩國和殖民地,還是有必要留下一些土地給其它國家,讓他們去搶奪和瓜分,這樣纔不會眼紅大明的殖民地。

將來如果有後起之秀的強大國家,它們也只敢去和西班牙、朝鮮、波斯他們搶奪西非的殖民地,而不敢挑戰大明帝國的霸權。

歷史上德國崛起之後,因爲全世界的殖民地都被老牌的英法給搶奪乾淨了,故而德國和幾個後起之秀也是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目的就是爲了挑戰原有的殖民體系和秩序。

“是啊,陛下,劉公所言有理。”

“西非殖民地的事情,我大明沒必要參合其中。”

“朝鮮國和西班牙雙方的勢力其實是勢均力敵的,甚至於可以說朝鮮國的國力是要更強大的,人口更多,每年收到的稅收也多。”

“再加上和我們離的很近,朝鮮國的發展比西班牙是要好很多的,打不過只能說明朝鮮自己的不行。”

朱輔也是跟着表示了贊同。

“臣以爲,我大明可以適當的借款給朝鮮國,讓他們購買更多的軍火武器同西班牙人作戰,但我大明不宜介入其中。”

王守仁也是跟着說道。

毫無疑問,老王現在也是一個腹黑男,這房貸款,賣軍火武器也是已經玩的很溜了。

直接出兵介入的事情是吃力不討好,到處得罪人,背後借錢賣軍火武器對於大明來說那就是悶聲發大財的辦法了,是個人都知道該怎麼去做。

“陛下,西非之地,朝鮮國和波斯國是結成同盟的,西班牙和倭國是同盟,我大明介入的話,對藩屬國倭國來說也是不公的,且西班牙一直以來同我大明關係就非常不錯。”

韓文也是跟着說道。

“嗯,既然諸位愛卿的意見都一致,那就回復燕山君這邊,告訴他,借錢賣軍火武器都可以,但我大明不會介入其中。”

弘治皇帝見大家的意見都很統一,也是點點頭下旨道。

“是~”

重大臣一聽,連忙齊聲的回道。

這朝鮮國想屁吃呢,就因爲是藩屬國,我大明難道還有義務幫你們朝鮮國來搶奪殖民地?

想什麼呢,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縱然是朝鮮國和大明的關係是很不錯,但也不可能說出兵幫你們搶殖民地吧。

如果說朝鮮國本土被西班牙人進攻,大明不幫忙,這肯定是說不過去的,殖民地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能夠借款給你,賣軍火武器給你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

討論完朝鮮國的事情,其它的事情就沒有了。

現在大明國泰民安,國富民強,蒸蒸日上的,需要拿到尚書房來討論的事情並不多,大家每天開一個小時的會議也就差不多了。

“有件事情朕一直都想去,但是卻始終沒有去做。”

弘治皇帝看看衆人,想了想也是緩緩的將自己內心之中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說了出來。

衆人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這弘治皇帝都已經是皇帝,還有什麼事情想做而做不到的呢。

“朕一直以來都想要去大明各地,看看我大明的萬里河山,看看我大明的繁華鼎盛。”

“以前的時候,大明內憂外患,朕縱然是想去,也沒辦法去,因爲不可能拋開國家大事而去顧自己的那點事情。”

“但是現在,朕這樣的想法是越來越強烈了,朕想去大明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弘治皇帝看向外面,他雖然是皇帝,手握乾坤,享受着世間最尊貴的地位,但同樣也是猶如一道枷鎖一般將他牢牢的鎖在了這個皇宮之中,他頂了天也就是在京城各處走一走。

他從出生開始一直到現在,連北直隸都沒有出國,最遠也不過是去天津這邊走一走、看一看而已。

這大明的繁華世界也只能夠從書本上看一看,從報紙上聽一聽,自己卻是從來未曾去看過一眼。

以前的時候或許這個年頭還並不強烈,因爲大明內憂外患,他這個皇帝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沒辦法脫身去到處遊山玩水。

而且那個時候交通不便,他身體又不好,大臣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太子朱厚照又年幼貪玩,他也不放心。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已經具備了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條件了。

首先就是大明繁榮富強、國泰民安,國富民強,沒有內憂也無外患,他可以放心的多。

其次就是太子也已經長大成人,越來越成熟了,還有一大堆的孫子在哪裡,大明的國本穩固,縱然是自己在外面出了什麼事情,太子也可以順理成章的繼承大統,讓大明江山穩固。

再加上現在的交通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火車、汽車、公路、鐵路到處都是,弘治皇帝出行就方便多了,也更舒適多了。

另外就是無線電通訊的出現,即便是弘治皇帝不在京城,也依然可以遙控整個大明,隨時隨地的掌握大明的情況,指揮控制大明的一切。

所以弘治皇帝就想要出去看看、走走,看看大明的繁華盛世,看看大明的萬里河山,這其中其實還有一層的考慮。

弘治皇帝也是快要五十歲的人了,五十知天命,在古代平均壽命僅僅只有三十多歲的情況下,能夠活到五十多歲的話,已經算是不錯了。

弘治皇帝想趁着自己現在身體還不錯,能動能吃,能看能走的時候去看看這大明的河山,不然要是到了五十歲之後,身體可能大不如前的情況下。

到時候即便是想去大明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恐怕也是不行的,身體不高,大臣們是不會允許弘治皇帝外出的。

而且身體不好,出去了也沒辦法好好的感受大明的繁華盛世,想嘗一嘗當地的美食恐怕也是沒有什麼胃口,嘗不出什麼來。

所以想要出去看看的話,現在正是最好的時候了。

第43章,組建船隊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384章,抵達寶島第1222章,當家難第1480章,下場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45章,三閣老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298章,大渣男第2034章,還是要靠天子當和事佬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41章,琳琅滿目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269章,猜字謎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460章,衆生皆苦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1381章,兩腳車?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607章,戶部侍郎第879章,意義非凡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609章,稅改方案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2047章,大旱1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914章,切除腸癰手術(加餐)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469章,新軍制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845章,退股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364章,考察鹽市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851章,犒賞三軍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467章,富可敵國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2115章,全家福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82章,好巧啊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450章,雪糖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82章,建州女真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
第43章,組建船隊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384章,抵達寶島第1222章,當家難第1480章,下場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45章,三閣老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298章,大渣男第2034章,還是要靠天子當和事佬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41章,琳琅滿目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269章,猜字謎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2142章,戰爭時期什麼生意都特別好做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460章,衆生皆苦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1381章,兩腳車?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607章,戶部侍郎第879章,意義非凡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609章,稅改方案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2047章,大旱1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914章,切除腸癰手術(加餐)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469章,新軍制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845章,退股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364章,考察鹽市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851章,犒賞三軍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467章,富可敵國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2115章,全家福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82章,好巧啊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450章,雪糖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82章,建州女真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