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

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嘯,天空飄着小雪花,溫度非常的低。

一般這個時候,大家都喜歡窩在家裡面,俗稱貓冬,而很少有人會到外面去走動,但此時,從天津、京城、永平府等各地通往塘沽的官道上面,一輛輛四輪馬車在飛速的轉動,馬車的裡面坐着一個個衣着不凡的商人。

這些商人有的是做布匹生意的,有的是做海魚生意的,還有的是做糧食生意的,更有一些是做水泥買賣的,總之各行各業都有,大多數都是和劉晉麾下諸多產業有往來的商人。

現如今,劉晉麾下的諸多產業越做越大,自然而然也是帶起了諸多供應商、銷售商等等,劉晉這邊沒少賺銀子,跟劉晉做買賣的這些人一個個也都跟着賺的盆滿鉢滿。

其中最賺錢的自然要屬做海魚買賣和做水泥買賣的。

天津港口每天都有一船船的海魚回港,每一次有漁船回來,立即就會掀起一片歡呼之聲,有時候如果回來的是鯨魚,更是讓人興奮若狂,僅僅只是簡單的將天津港口這裡的海魚販賣到京城就不知道養活了多少商人,多少車馬行的人。

至於現在大熱的水泥那就更不用說了,水泥這個建築神器,需求量越來越多,作爲天津水泥廠的銷售商,水泥的熱銷也是讓這些銷售商跟着賺的盆滿鉢滿,唯一的煩惱就是產量跟不上,以至於大家做的最多的事情就催貨。

此時衆人冒着嚴寒,告別了家裡的小暖爐和嬌滴滴的美人往塘沽這邊趕去,是因爲劉晉的邀請,劉晉邀請大家去塘沽這裡看一看長蘆鹽場,順便看看大家有沒有興趣來經營長蘆鹽場出產的鹽。

在衆多的馬車當中,張天豪的身影赫然也在列,他是私鹽販子,也是一個鹽幫的幫主,以前就經常在永平府昌黎縣一帶收購私鹽、販賣私鹽。

劉晉弄出來的雪鹽當初就是賣給了張天豪,靠着這個,劉晉才弄到了第一桶金。

“當初就覺得這個劉晉非池中之物,這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而已,他就一飛沖天了,待到明年春闈金榜題名,入朝爲官,估計很快就能夠真正飛黃騰達吧。”

張天豪坐在馬車裡面,思緒萬千,腦海中想起了去年秋天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劉晉,當時的劉晉還是一個小小的秀才,據說還被鎮上的唐老虎差點給害了。

誰能夠想到現在,劉晉不僅僅高中舉人,更是在京津地區這裡打下了一片龐大的產業,還和當今天子、太子殿下有着聯繫,關於劉晉的事情,早就已經在永平府昌黎縣這裡傳開了,成了無數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張天豪本以爲劉晉劉公子應該是已經忘記自己這個小人物,畢竟他張天豪是一個上不了檯面的私鹽販子。

販賣私鹽那可是大罪,一旦被官府給抓到了,基本上都只有死路一條,儘管他一直以來多有打點,但終究是上不了檯面的。

沒想到這一次卻是收到了劉晉的邀請,邀請他過來參觀長蘆鹽場。

朝廷這邊新出的關於私人開辦鹽場的事情,他張天豪當然知道,但是他並不認爲會對現在的局面有所改變,畢竟一年需要繳納兩百萬兩白銀的鉅額稅收,這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夠辦起來的,即便是辦起來了,他也覺得這樣的鹽場肯定是要血虧的。

卻是沒想到劉晉竟然去辦鹽場了。

“也不知道劉公子的鹽場到底如何,這上繳了兩百萬兩白銀的稅收,想要賺錢的話,這產出來的鹽怕是要堆成一座高山才行吧。”

張天豪想到這裡就忍不住搖搖頭,儘管他也知道劉晉劉公子的能耐,但是他還是覺得劉晉辦個鹽場可能是要虧錢的。

“希望劉公子能夠辦的成,這以後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從鹽場拿鹽了,再也不用去當那個偷偷摸摸的私鹽販子了。”

作爲私鹽販子,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和江淮地區的鹽商一樣,光明正大的從鹽場裡面拿鹽,僅僅只是過一手賺的銀子就夠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敢的數字。

爲此,他一直以來都在努力,大力的培育自己的族人,辦私塾,將族內的小孩子都送去讀書,寄希望於將來能夠出一兩個有能耐的大官,能夠爲張家遮陽蔽日,讓張家也能夠插手鹽場的鹽。

身爲私鹽販子,他太清楚這鹽的買賣是何等的暴利了,他做私鹽買賣的,收上來幾文錢一斤,辛辛苦苦的販賣都已經是暴利了。

那些從鹽場拿貨的鹽商,成本幾乎爲零,又光明正大,大規模的販鹽,在極短的時間內,一個個鹽商都富可敵國,成就了現在聞名天下的徽商。

現在劉晉邀請自己過來,毫無疑問也是爲了鹽的買賣,這是他做夢都想要插足的生意,所以收到了邀請,幾乎第一時間內就馬不停蹄趕來。

等張天豪來到塘沽的時候,立即就發現,這裡已經雲集了幾百號商人,將長蘆鹽場用來招待的大廳給擠滿,他甚至於從中還發現了一些熟人。

“各位,各位~”

衆人並沒有等待太久,滿臉笑容的劉晉就帶着童源、李繼業等長蘆鹽場的管事走了出來。

作爲長蘆鹽場的負責人,李繼業也是笑着站立出來對着衆人說道。

隨着李繼業的話落下,衆人也是立即安靜下來,一個個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面,靜靜的等待着李繼業的下文。

張天豪一下子就看到了劉晉,和去年還是一樣,文文靜靜的一個書生樣子,臉上掛着淡淡的笑意,而劉晉也是一下子認出來了張天豪,對着張天豪笑了笑點點頭。

“諸位~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冒着嚴寒來到我們長蘆鹽場,參加我們長蘆鹽場的經銷商招標大會。”

李繼業聲音洪亮,也是沒有浪費時間的打算。

“想必很多朋友都已經知道我們長蘆鹽場的背景,我們長蘆鹽場是朝廷正式批准成立的大明第一傢俬營鹽場,所以在我們長蘆鹽場出去的鹽,它雖然是私鹽,但是它是受朝廷各方保護的鹽,大家大可放心這一點。”

“另外我在這裡透露一點,長蘆鹽場的股東當中,不僅僅有劉晉劉公子,更有當今的幾位國公,而且還有當今天子和太子殿下的股份,所以大家可以絕對放心,不會因爲販賣我們長蘆鹽場的鹽而觸犯國法。”

李繼業非常鏗鏘有力的介紹了下長蘆鹽場的背景,說到弘治皇帝和朱厚照的時候更是恭敬的對着京師的方向一拜,以此來顯示對弘治皇帝和太子殿下的尊重。

聽到這裡,很多原先還弄不清楚狀況的人頓時煥然大悟,接着也是紛紛點頭。

鹽這個買賣嘛,誰都想要去做,誰都想要插一手,因爲裡面的利潤實在是太驚人了。

但是整個大明的鹽基本上都是被徽商和江南地區的大商人給壟斷,少數一些山西的池鹽、四川的井鹽什麼的,產量低,遠不能和江淮地區的鹽相比。

他們這些北方地區的商人根本就很難插進鹽的買賣當中,因爲一直以來,大明的官場當中南方士林的力量就非常的龐大,想要插進鹽的買賣當中,首先在官場上你要鬥得過的南方人。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官辦的鹽場當中,大部分都集中於江淮地區,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自然也是這些地區的人先得利。

北方的北直隸和山東雖然也靠海,但是因爲這些地區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開發早,沒有大量的森林和樹木,在以煮鹽爲主的時代,開辦鹽場的耗費太大,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鹽場。

這現象也是一直持續到嘉靖年間,隨着曬鹽法的出現,北直隸和山東這邊才慢慢的出現一些私人鹽場。

所以北方的商人、士紳等等都很想插手鹽的買賣,只是一直插手不進去。

現在聽到李繼業的話,大家頓時就一個個放下心來,感情這長蘆鹽場的背景如此之大,還有什麼可怕的,有朝廷的認可,畢竟兩百萬兩白銀不是白交的,更是背景驚人,誰敢來找長蘆鹽場的麻煩?

這可是當今天子和未來天子的產業,除非是活膩了,不想在大明混下去了,否則誰都不會來找長蘆鹽場的麻煩。

“現在唯一需要擔憂的就是這長蘆鹽場的產量了,產量不行的話,如此多的人來分,能夠分到手的就沒多少了。”

張天豪此時也是放下心來,有如此硬的背景,又是朝廷認可的鹽場,大可以放心的去販賣這長蘆鹽場的鹽了。

接着他看了看在場的幾百號商人,頓時就覺得這競爭的壓力依然很大,一個鹽場的產鹽量是非常有限的,人一多,能夠分到的蛋糕就少了。

不單單是張天豪如此想,在場的其他商人也都是如此想到,很快就有人站起身來說道:“不知道你們鹽場的產量有多大啊?我們怎麼多人,夠不夠分啊?”

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551章,一面倒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527章,一本萬利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28章,京師第571章,天竺第535章,價格飛漲第73章,招工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1133章,有點涼涼第1306章,氣壞的酸臭腐儒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796章,五萬騎兵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72章,以工代賑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1576章,必須想辦法分一杯羹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977章,關於年貨第78章,朕好心痛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91章,水泥馬路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2111章,大明天子的賀禮1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599章,與民同樂第483章,真來了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41章,收徒第287章,撒錢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1820章,電氣時代似乎很快了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839章,四方雲聚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960章,述職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1001章,衝突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477章,慌了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318章,黑煤礦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57章,人與自然
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551章,一面倒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527章,一本萬利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28章,京師第571章,天竺第535章,價格飛漲第73章,招工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1133章,有點涼涼第1306章,氣壞的酸臭腐儒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796章,五萬騎兵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72章,以工代賑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1576章,必須想辦法分一杯羹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977章,關於年貨第78章,朕好心痛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91章,水泥馬路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2111章,大明天子的賀禮1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599章,與民同樂第483章,真來了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41章,收徒第287章,撒錢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1820章,電氣時代似乎很快了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839章,四方雲聚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960章,述職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1001章,衝突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477章,慌了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318章,黑煤礦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57章,人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