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

京津鐵路上面,金石基正看着窗外的景色,整個人陷入了思考之中。

他是朝鮮燕山君派遣來大明的公使,常駐大明,主要就是維護朝鮮和大明之間的關係,當然日常就是收集大明天子的喜好,然後傳消息給朝鮮國這邊,讓朝鮮國進貢的時候添加上去。

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對於這個身份,朝鮮上下的思想覺悟都是很高的,上至燕山君,下至普通的老百姓對此都沒有覺得有任何的不妥,甚至於還以此爲榮。

整個世界很大,能夠成爲大明藩屬國的卻是沒有幾個。

而且成爲大明的藩屬國對於朝鮮國來說,也是有諸多的好處的,至少來說,這朝鮮人到大明各地經商、遊玩、務工等等都是非常自由的。

單單是京津地區就有大量從朝鮮、倭國過來的勞工,每年都可以從大明這裡賺到大量的銀子寄回國內。

如果願意移民到大明的海外去,還可以享受和大明公民同等的待遇,可以說,大明天子對他們是恩待遇加,這藩屬國的身份可是有實打實的好處。

作爲常駐大明的公使,金石基需要時刻關心大明這邊的動靜,火車如此巨大的動靜,他早就已經很關注了。

等到這火車一通車,他也是立即就過來體驗一番這個火車。

“宗主國大明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

“這幾年在大明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都讓臣覺得這個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鉅變。”

“火車這個東西,它實在是太神奇了,依靠蒸汽機車的拖動,一次性可以運輸兩千人或者是二十多萬斤的貨物。”

“並且還能夠保持每個時辰八十里的速度,如此可怕的運載能力,如此可怕的速度,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大明帝國國土龐大,南北東西都非常的浩瀚,帝國對於偏遠地區的統治並不穩固,但是有了這個火車之後,大明帝國將會牢牢的掌控每一寸土地。”

“此時此刻,在我的身邊,幾乎所有的大明人都在討論修建鐵路的事情,而大明帝國這邊也是出臺了五年鐵路規劃,準備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內,在大明的大江南北修建五條主要的幹線。”

“而今年,他們將要募集資金修建京城通往河中地區以及京城通往浙江杭州的鐵路,每一條鐵路所需要的資金都超過五億兩白銀。”

“大明帝國實在是太富裕了!”

寫到這裡的時候,金石基都忍不住感嘆一聲。

修一條鐵路想要花費五億兩白銀,五億兩白銀,這是何等龐大的數字,對朝鮮國來說這就跟天文數字差不多了。

可是對於大明帝國而言,這並不算什麼,大明帝國可以一次性修兩條這樣的鐵路,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每年都要開工建設新的鐵路幹線。

如此強大的國力,真是讓人歎爲觀止。

“我們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所有的一切都應該要向大明帝國學習,我們不僅僅要學習大明帝國的語言、文字、文化,同樣我們也應該和大明帝國一樣,大修鐵路。”

“據我所知,大明帝國這邊明年就會規劃一條從天津到遼東地區的鐵路,如果我們朝鮮國能夠修一條南北貫通的鐵路連接上大明的鐵路來。”

“這畢竟極大的帶動我朝鮮國的發展,搭上大明帝國前進的火車飛速前進。”

“但修建這樣的一條鐵路,需要的資金需要上千萬兩白銀,恐怕我們朝鮮又很難一次性拿出來。”

“故而臣建議,我們可以效仿大明建立相應的證券交易所,公開募集資金修建鐵路,鐵路它是劃時代的東西。”

……

在金石基隔壁的幾個車廂這裡,幾個倭人坐在一起,留着頭髮,穿着大明的服飾,一口大明話說的非常流利。

“真是不可思議啊!”

“這火車一次性可以運兩千人,還能夠以每個時辰八十里的速度前進,這乘坐火車出遠門竟然可以如此的輕鬆愜意。”

“喝喝茶、看看書,和三五好友一起聊聊天,累了還可以看看外面的風景。”

牧力看着窗外的景色再看看身邊的同僚,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他原本是倭國幕府將軍麾下的一個大臣,姓木村,但自從倭王被大明天子賜姓改名之後,倭國成爲大明的藩屬國,倭國上下也是迅速的掀起了一股改姓、改名、學習大明文化的熱潮。

木村家經過了深思熟慮,詳細的查閱了諸多典籍之後,木村家決定改姓爲牧,木村力也是改名爲牧力。

他身邊的幾個同僚也是如此,柳生家的人改姓柳,武田家的人改姓武,上杉家的人改姓上官。

不僅僅是改姓,倭國從上至下,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改了姓並且還取了漢名,翻倒在普通的老百姓,什麼都不懂的,依然還是用倭名。

“大明的五年鐵路規劃,你們都看了吧?”

柳奇看了看牧力、武原、上官榮說道,牧力是幕府將軍派遣到大明的代表,柳奇背後的柳生家卻是效忠於倭王,他是倭王派遣到大明的代表。

倭國本來是處於戰國時代,內部各個大名之間征伐不斷,但是自從大明的介入之後,形式又有了新的變化。

大名之間的爭鬥現在也是逐漸的衍變成了倭王和幕府將軍之間的爭鬥,有大量的大名開始向倭王效忠,並且認爲倭國就應該學習大明,建立起之上而下的中央集權制度。

但這很顯然是不符合幕府將軍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幕府的強烈反對,也是逐漸形成了倭王和幕府之間的鬥爭。

這種鬥爭變的越來越厲害,幾乎席捲了倭國上下,在最近幾年的時間內接連發生了幾次戰爭,但雙方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你有什麼話就不妨直說。”

牧力看了看柳奇,淡淡的說道。

雙方分屬不同的陣營,但是到了大明這裡,他們又都是倭人,在大明人的眼中,可不會分你是倭王派的還是幕府將軍派的。

“大明帝國如此的強大,都已經能夠製造出火車這樣劃時代的東西出來,並且還準備進行轟轟烈烈的大建設。”

“可是我們倭國呢,我們依然還沉浸在內部的鬥爭之中,不斷的消耗我們的國力。”

“大明即將要募集資金的京河鐵路,長一萬公里,需要五億兩白銀的龐大資金,我們倭國能夠拿得出來嗎?”

“很顯然,我們是拿不出來的。”

“爲什麼大明帝國可以變的越來越強大,他們的國土越來越大,國民越來越富裕,可是我們倭國呢,這些年來,大家都能夠看得到,因爲我們倭國的內鬥,我們不僅僅沒有跟上宗主國的發展,我們甚至於連朝鮮國都比不上。”

“諸君,我們倭國不能在內鬥下去了,我們必須要全面學習大明,建立起強有力的中央王朝,由倭王來帶領我們,全面向大明帝國學習,跟上大明帝國的步伐。”

“否則遲早有一天,我們會遠遠落後於這個時代,落後於大明帝國,甚至於在未來我們連朝鮮人都不如。”

柳奇說這話的時候都顯得憂心忡忡。

他清楚的看到了倭國現在所面臨的情況,那就是沒有統一,倭王和幕府在不斷的爭奪,各自背後的大名也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彼此內鬥不息。

這極大的消耗了倭國的國力,儘管這些年跟隨着大明的發展,倭國也是獲得了很多的好處,有很多大名靠着經商也是賺了很多錢。

然而因爲內鬥,倭國的發展始終跟不上大明,甚至於連朝鮮都跟不上了。

“柳奇,爲什麼一定要以倭王來建立起強有力的王朝,而不能以幕府將軍爲中心呢?”

“一直以來,倭王也只是名義上我們倭國的君主,但所有的大權都掌握在我們將軍的手中,即便是要統一倭國,那也是要以我們將軍爲中心纔可以。”

牧力一聽,立即反問道。

這倭王一方的人總是喜歡用嘴遁,想要靠着一張嘴就來說動自己,有些東西可並只是靠嘴就能夠解決的。

“難道你們還看不到大明帝國的強大嗎?”

柳奇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問道。

“我們當然看到了大明帝國強大,所以我們才覺得更應該向大明帝國學習。”

牧力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來到了大明,他才真正體會到了大明的強大,無論是方方面面都強大無比,大明的鋼鐵廠,一天生產出來的鋼鐵比整個倭國一年的產量都要大,隨便一個造船廠一個月造出來的船比整個過倭國的船都要多。

大明帝國的強大毋庸置疑,要不然倭國也不會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大明,成爲大明的藩屬國了。

“既然要向大明帝國學習,那爲什麼不學大明帝國建立起強大的中央政權來?”

“幕府它已經腐朽了,不符合時代發展了,我們應該學習大明帝國,建立起以倭王爲首的強大帝國!”

柳奇看着幾人,痛心疾首的說道,嘴遁的活力持續輸出,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

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385章,忙碌建城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328章,反思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2150章,熱氣球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768章,大搞基建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502章,一把利刃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360章,沒有贏家的戰爭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2114章,回大明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550章,勸說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298章,大渣男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2章,賣鹽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30章,一對三第7章,精煉鹽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552章,單月稅收破億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1549章,買房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663章,晉商(加餐,四千字大章)第429章,朝野震盪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219章,有貓膩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1474章,我們不服
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385章,忙碌建城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328章,反思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2150章,熱氣球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768章,大搞基建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502章,一把利刃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360章,沒有贏家的戰爭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2114章,回大明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550章,勸說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298章,大渣男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2章,賣鹽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30章,一對三第7章,精煉鹽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552章,單月稅收破億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1549章,買房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663章,晉商(加餐,四千字大章)第429章,朝野震盪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219章,有貓膩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1474章,我們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