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

京城機械研究所,朱厚照熟門熟路的帶着劉晉來到專屬於自己的實驗室,在這裡,他有一個人數超過一百人的研究團隊,幫忙負責和一起研究朱厚照想要研究的機器。

“老劉,你看,這就是我研究出來的蒸汽耕地機,非常的威武霸氣吧,我給它取一個特別牛叉的名字,叫大將軍耕地機!”

朱厚照指了指一輛停放在空地上的蒸汽耕地機非常自豪的向劉晉介紹起來。

“……”

聽到朱厚照所說的大將軍耕地機,劉晉頓時就無語了,不過依然還是饒有興趣的仔細觀察起來。

整個蒸汽耕地機和後世的一些耕地機相比自然還是相差太遠,不過依然能夠看到一些雛形,核心還是蒸汽機,後面拖着一個特製的大犁,蒸汽機帶動前進,拖動犁來犁地。

同時蒸汽機的設計上面和後世的蒸汽機差不多,結構基本一致,一個大鍋爐再加上活塞,活塞做功產生動力。

“厲害吧,看看這個犁,足足有六個犁面,同時相當於有六個犁在耕地,也就是現在的蒸汽機動力不行,要不然還可以給它增加更多的犁面,一下子耕種更多的地。”

朱厚照敲了敲整齊耕地機的犁,非常得意的介紹道。

“現在最大的蒸汽機能夠有多少力量了?”

劉晉一聽,便連忙問道。

蒸汽機的損耗其實還是非常嚴重的,依靠蒸汽產生的推力其實還是相當有限,遠不如內燃機和電機。

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說,這蒸汽機絕對是最先進、最牛叉的存在,不過力量依然還是非常關鍵的東西。

力量如果不夠強的話,它的實用性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蒸汽火車和輪船,絕對是需要大功率的蒸汽機才能夠帶動的。

另外這個蒸汽耕地機,其實也是需要大馬力的蒸汽機來帶動,耕地可是力氣活,特別是如果想要深耕土地的話,那更是需要大馬力。

“現在最大的蒸汽機已經能夠做到十二匹馬力了。”

得知消息,急匆匆趕來的任思恆連忙回道。

他是京城機械廠的廠子,也是京城機械研究所這邊的負責人,現在主要的工作和精力都是放在蒸汽機的研究、改良和運用、推廣上面。

“十二匹馬力,倒也相當不錯了。”

wWW ⊙ttκд n ⊙¢ ○

劉晉一聽,頓時就微微點頭,十二匹馬力,這力量可以說已經非常大了。

“蒸汽機的力量增加倒是並不難,真正難的還是穩定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們製造出來的蒸汽機穩定性和可靠性還有待提高。”

“另外,這蒸汽機力量之間的轉換效率太低了,也是我們接下來需要不斷的提高的一個方向,還有這機械力量之間的轉換,同樣也是如此。”

說到蒸汽機,任思恆就有說不完的話,他是這方面的專家,一直以來都在研究蒸汽機,對蒸汽機的情況可謂是非常的熟悉。

“慢慢來,不要急~”

“慢工出細活,關鍵是要多總結,多發現,多摸索,找出不足的地方,不斷實驗新的方法去解決這些不足的地方,日積月累、厚積薄發,我們總能製造出越來越強大的機器。”

劉晉笑了笑鼓勵道。

機器的研究和科學的進步其實都是一樣的,需要的是長年累月,一代又一代人不斷的去摸索和探索才能夠有進步,然後慢慢的厚積薄發,最終迎來飛躍式的發展和突破。

“聽說這蒸汽耕地機開始大賣了?”

接着劉晉將話題轉移到蒸汽耕地機大賣的事情上面來。

“對,殿下研究出來的蒸汽耕地機現在銷售非常的火爆,訂單爆滿,我們京城機械廠都生產不過來了。”

任思恆點點頭說道:“起初的時候,我們這個蒸汽耕地機銷售非常的難,根本就沒有人願意花一百多兩銀子來購買我們的蒸汽耕地機。”

“後來我們想了一些辦法,舉辦了一些推廣活動,同時也是以地價出租了一些耕地機給人使用。”

“效果非常不錯,當大家見識到蒸汽機耕地機的強大和神奇之後,向我們定購蒸汽耕地機的人就非常多了。”

“特別是我們北直隸以及遼東地區,單單是北直隸這裡,我們就接到了一萬多輛訂單,同時在遼東這邊,也有幾千輛訂單。”

“不過在大明南方,銷售非常差,根本賣不出去。”

“北直隸和遼東銷售火爆,南方根本賣不出去?”

劉晉一聽,頓時就皺着眉頭仔細的思索起來

“這其中的原因你們有去調查嗎?”

“有,我們做過一些調查,北直隸和遼東這邊的土地多是平原,非常適合蒸汽耕地機去耕種,而且因爲都是種小麥,田都是乾田。”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北直隸這邊因爲京津地區的發展,導致了北直隸這裡農村地區的大量人口涌進了京津地區的工廠、作坊、商行等等做工。”

“所以以前那些地主老財們的田地沒有人耕種了,而蒸汽耕地機的出現也是讓他們再次看到了耕種土地的希望。”

“至於遼東地區這邊則是因爲地廣人稀,家家戶戶都佔有很大的田地,蒸汽耕地機的出現,可以大大的方便他們耕種田地,開墾荒地,所以銷售非常的旺盛。”

“在南方就不一樣了,南方都是水田,而且大部分的地區,田地都非常的小,並不適合我們這種蒸汽耕地機的工作。”

任思恆點點頭說道,在這方面顯然也是下了功夫就研究的。

“原來如此~”

劉晉一聽,頓時就明白了。

這北直隸是因爲人都去工廠、作坊上班了,沒人種地了,畢竟辛辛苦苦種地一年都還吃不飽飯,還不如去工廠做工,包吃包住不說,一年下來,收入比種地多很多,誰還去種地啊。

這地主們的地沒人種了,總不能慌了吧,還是一樣要想辦法去種些東西的,而蒸汽耕地機的出現,也恰好迎合了這個需求。

而且北直隸的這些地主們,他們都是有錢人,一百多兩銀子一臺的蒸汽耕地機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很貴,可是對於他們這些地主們來說,那就是小意思了。

所以在北直隸這邊,蒸汽耕地機的銷量是最好的。

至於遼東,那是因爲遼東這邊地廣人稀,大家的田地多,靠人力是種不過來的,蒸汽耕地機的出現,也是讓大大的節省了人力,能夠讓他們開墾出更多的田地出來,銷量自然就好。

“你這邊讓人送一批蒸汽機去西域的河中地區,另外再弄一批蒸汽機去澳洲和黃金洲,哪裡同樣也是地廣人稀,肯定能夠大賣的。”

想了想,劉晉就對任思恆說道。

黃金洲這邊的土地那絕對是更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種的,後世白頭鷹的機械農業那可是出了名的強大。

河中地區這邊移民剛剛遷移過去,正是開墾土地的時候,有了這個蒸汽機耕地機的話,肯定是可以大大的節省人力和時間,開墾出更多的田地出來。

“是~”

任思恆一聽,連忙點頭記下來。

接着想了想說道:“其實這蒸汽機耕地機的銷售還不算是最火爆的,真正最火爆的還是我們的蒸汽紡紗機和蒸汽織布機。”

“因爲我們的蒸汽機紡紗機和蒸汽織布機的效率比起舊式的紡紗機和織布機速度要快很多,並且還不用受到地理限制,所以一推出來就受到了紡織廠和紡織作坊的喜歡,訂單都已經排到幾年後了。”

“蒸汽紡紗機和蒸汽織布機受歡迎這是預料中的事情,關鍵是我們一下子生產成千上萬的蒸汽機產品出來,我們能不能保證產品的穩定性以及如何保證快速的對故障產品進行維修。”

劉晉一聽,也是微微點頭,早就預料之中的事情。

蒸汽機在紡織領域肯定是最受歡迎的,也是最先應用的,這個時代,人們消費的最重要的一個東西就是布匹。

大明如此龐大的人口每年需要的布匹數量都是極其的龐大,特別是隨着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布匹的銷量需求量就越來越大,此外還有更加廣袤的海外市場。

一直以來,紡織行業都在追求更快、更好、更高效的機器,蒸汽動力帶動的織布機和紡紗機肯定會大受歡迎。

“這確實是目前我們非常頭痛的一個問題,因爲我們機器的穩定性不算高,經常出故障,而且這維修起來也是非常的麻煩,所以我們也是在頭痛着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

任思恆一聽,也是鄭重的點點頭。

蒸汽機的出現,給大家帶來了強大力量的同時也是帶來新的考驗,蒸汽機的穩定性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時出故障了,該如何快速的維修,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任思恆帶着整個研究所的團隊也是研究了很多,傷透了腦細胞,目前來說,依然還是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PS:解決這個問題,好像是要工業化、標準化生產吧~

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737章,就回本了?第338章,誰會贏?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515章,抵達呂宋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802章,發兵西域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42章,開業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12章,賣鹽第1797章,摩托車開售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2104章,正德朝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532章,淞滬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51章,天津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20章,分銀子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884章,回京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328章,反思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78章,朕好心痛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558章,孩子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332章,吃香的傻熊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
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737章,就回本了?第338章,誰會贏?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515章,抵達呂宋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802章,發兵西域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42章,開業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12章,賣鹽第1797章,摩托車開售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2104章,正德朝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532章,淞滬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51章,天津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20章,分銀子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884章,回京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328章,反思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78章,朕好心痛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558章,孩子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332章,吃香的傻熊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