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

魏家屯距離天津僅僅只有不到四十公里的距離,和劉晉的老家下河屯一樣,也是一個依山靠海的村子。

村子不算小,有三十多戶人家,但是因爲靠海,地很少,而且很多還是鹽鹼地,根本就沒有辦法種糧食,所以這魏家屯也是周圍一方有名的光棍村,只有閨女嫁出去,少有姑娘嫁進來的那種。

此時魏家屯村中的曬穀場這裡,聚集着十幾個魏家屯的年輕後生,這十幾個年輕後生一個個留着短髮,鬍鬚剃的乾乾淨淨,身上穿着的衣服款式也是一樣,衣服上面赫然還有這‘天津港口’的字樣。

衆人聚集在一起,似乎在商量着什麼事情。

“我們魏家屯是周圍十里八鄉有名的光棍村,上一輩打光棍的人足足有幾十個,到了我們這一輩可不能再這樣了。”

魏曉明看了看身邊的同村人,非常鄭重的說道。

這一次的饑荒,魏家屯的衆人也是早早的就逃荒到了天津這邊,正好趕上了天津港口這邊建設大招工,所以也是有幸一起招了進入。

這魏家屯雖然窮,但是人比較樸實,肯賣力做事,所以魏家屯的這十幾個年輕後生都被留在了天津港口這邊做事。

現在饑荒過去了,天津港口這邊也是開始陸陸續續的給自己的員工放假,因爲離得近,所以這些人也是一起相約回到魏家屯這裡。

魏家屯是回來了,只是魏家屯非常的窮苦,這裡的房屋大多數都是泥土房,非常的低矮不說,很多都還是殘破不堪,村裡面的道路什麼的也是非常的泥濘,這讓已經習慣了天津這邊生活的衆人很不適應。

所以,魏曉明也是將去天津的衆小夥召集起來,準備着和大傢伙商量下,一起想辦法來改變魏家屯的樣貌。

“曉明哥,你還怕娶不到媳婦?”

魏相看了看魏曉明笑着說道。

十多個人在天津港口裡面做事,只有這魏曉明當上了管事,這天津港口的管事,薪酬待遇自然是不用說了,一個月足足五兩銀子的月錢,在這個時代妥妥的屬於高薪行列了。

“我當然是不用擔心娶不到媳婦,可是村裡面其他人呢?”

“我們這樣大的年輕小夥子,村裡面足足有上百個,可是到現在爲止,娶到媳婦的連一半都沒有。”

“我們這些人也算是去外面見過了世面,也都是上過夜課的,現在也算是翻了身,自然也是不用擔心成家立業的事情,但我們不能忘記了魏家屯的父老鄉親,忘記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你們說是不是?”

魏曉明看了看魏相,對着衆人說道。

“曉明哥說的對~”

“曉明哥能夠當管事,這覺悟就是不一樣。”

“曉明哥你就說咋辦吧,我們都聽你的。”

其他人一聽,頓時就連連點頭。

“我們魏家屯靠海,以前不能下海捕魚,所以靠海不僅僅沒有任何的優勢,反而成爲了我們村的致命點。”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朝廷允許我們下海捕魚了,所以我就尋思着我們是不是可以將我們村的這個優勢給發揮出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靠這大海來發家致富。”

魏曉明看了看衆人,想了想說道。

“你是說我們下海捕魚?”

“可是這下海捕魚要有漁船啊,天津造船廠這裡的漁船我也是知道的,這一艘要賣兩萬兩銀子呢,我們可買不起。”

“是啊,這船太貴了,錢是真的賺錢,出海一天都可以捕撈超過十萬斤的海魚,這出海捕魚也不是什麼難事,我們天天在港口這裡看多了。”

“我們就是把自己賣了也籌集不到兩萬兩銀子啊。”

聽到魏曉明的話,衆人立刻就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出海捕魚是個不錯的想法,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在天津港口之中工作,他們看過太多、太多的海魚了,旁邊又是天津造船廠,他們沒事的時候也會去造船廠看看,所以對這一塊是極爲熟悉的。

可正是因爲太熟悉了,所以他們才覺得魏新這個提議實在是不太現實,捕魚船太貴了,他們根本買不起。

“這捕魚船我當然也是知道的,我們一時半會肯定是買不起漁船的,但是我們可以學一學天津港口這邊嘛,我們也建一些碼頭之類的用來停泊船隻,到時候,我們可以收停泊費,村裡面的人也是可以幫忙給船隻卸貨之類的。”

魏曉明微微一笑,很是自信的說道。

“建碼頭?”

“開港口?”

衆人一聽,頓時就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對,修碼頭,至於開港口這個就有點遠了,我們現在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實力去建港口,大家先集資建一兩個小碼頭,吸引一些船隻過來停泊靠岸。”

“等以後我們有資金了,我們就可以建更大的碼頭和港口,到時候我們再用水泥鋪路,聯通永平府,這港口的生意就成了,以後我們魏家屯就可以和天津港口這邊一樣,坐着收錢了。”

魏曉明緩緩地將自己心中的規劃和藍圖說了出來,他的話也是讓在場的這些人一個個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氣。

這魏曉明的想法實在是太讓人吃驚了,誰都沒有想到這魏曉明竟然想着以後將這魏家屯建成和天津港口一樣的地方。

這天津港口是什麼地方,這可是現在大家心中的天堂,錢好賺、又幹淨、整潔、連大家說話的聲音都比其它地方好聽。

魏家屯又是什麼地方,這可是十里八鄉最窮苦的地方,可是魏曉明現在竟然想着將這魏家屯打造成和天津港口一樣,這實在是異想天開了。

“曉明哥,這個計劃是不是太大了,已經嚴重脫離了給咱們青壯娶媳婦的事情了。”

魏相忍不住說道。

“就是啊,這根本就不可能,天津港口這裡,劉公子和太子都不知道砸下去了多少銀子纔有了現在的樣子,我們哪裡有那麼多銀子?”

“可不是嘛,這也太異想天開了。”

其他人也是跟着紛紛搖頭,魏曉明的計劃太龐大了,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我也知道這需要很多銀子去辦。”

魏曉明聽了大家的話,也是點點頭說道。

“我對我們下河屯周圍一帶進行過研究,我們這裡距離永平府府城並不算太遠,直線距離也就是幾十公里的距離,這一點非常類似於天津和京師之間的關係,兩者離得近,如果我們這裡能夠打開局面的話就可以輻射整個永平府。”

“另外我們下河屯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別,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很像一個馬蹄形,這是書上所說的天然港口,同時這裡是水深,很適合用來打造港口。”

“另外一點大家也是知道的,現在海洋捕魚非常的興盛,以前僅僅只是劉公子麾下的船隻在捕魚,但隨着天津港口裡面造出來的漁船不斷的賣出去,這捕魚的船就非常多了。”

“以前僅僅只有十幾艘漁船出海捕魚,現在都已經有二十多艘了,而且這天津造船廠的速度大家也看到過的,每天都有新船下水,我估計着,這以後出海的船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天津港口就會變的越來越忙。”

“這樣意味着如果我們這裡也建有碼頭的話,我們就有機會分一部分的船到我們這裡來靠岸卸貨。”

“我們不一樣非得要和天津港相比,但是靠着這樣讓我們下河屯人過上好日子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魏曉明顯然不是無的放矢,事先就已經做了充分的研究,將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考慮的非常周全了。

“聽曉明哥你怎麼一說,我頓時覺得這個可行。”

“我看也是,天津港這裡卻是忙多了,每天出海、回港的船越來越多,這海魚也是非常的暢銷,應該是可以的。”

“不愧是管事啊,曉明哥這見識就是不一樣。”

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531章,招工難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75章,張氏兄弟第430章,牽連甚廣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1041章,黑海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520章,都該殺第565章,淞滬買地第45章,三閣老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249章,銷售宣傳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414章,魔神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2169章,火爆的電話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169章,招工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151章,天津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687章,讀報先生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32章,地理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166章,萬木匠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48章,大買賣第948章,時過境遷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339章,會試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658章,崑崙奴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786章,簡直神了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954章,沒人願意過苦日子第1938章,高考2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753章,治權分離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2209章,賺翻了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29章,逛京城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2010章,榮歸故里
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531章,招工難第1436章,好地方都讓你們佔光了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75章,張氏兄弟第430章,牽連甚廣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1041章,黑海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520章,都該殺第565章,淞滬買地第45章,三閣老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249章,銷售宣傳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414章,魔神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2169章,火爆的電話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169章,招工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151章,天津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687章,讀報先生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32章,地理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166章,萬木匠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48章,大買賣第948章,時過境遷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339章,會試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658章,崑崙奴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786章,簡直神了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954章,沒人願意過苦日子第1938章,高考2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753章,治權分離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2209章,賺翻了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29章,逛京城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2010章,榮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