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

看着大佬們着急的樣子,劉晉心裡笑了。

果然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在利益面前,誰都無法淡定。

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更別說王宮大臣了。

聽到劉晉手中僅僅只是長蘆鹽場的股份就價值上億兩銀子,他們都不淡定了。

以前大家都知道長蘆鹽場賺錢,但是大家並不知道這長蘆鹽場到底值多少銀子,現在好了,一上市,通過市值大概的就能夠知道它的價值。

說實話,現在長蘆鹽場的總市值也就是三億多兩銀子,這個市值還算合理,因爲長蘆鹽場是大明最大的鹽業商行,在大明海內外各地都擁有多個大型的鹽場,產出的鹽不僅僅滿足整個大明的需求,甚至於現在還不斷的出口到世界各地。

可以說是基本上壟斷了大明的食鹽買賣,也就是劉晉和朱厚照不想從老百姓的嘴巴里面賺這個錢。

要是讓以前的那些黑心鹽商來運營的話,這長蘆鹽場一年的營收和利潤翻個幾倍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以前的鹽商富甲天下,可絕對不是開玩笑的,老百姓吃鹽都吃不起的,一斤鹽隨隨便便幾十文錢,差不多相當於以前一天的收入,這鹽買的有多貴,可想而知那些鹽商就有多富了。

商行上市,通過股價來估算商行的價值,這就可以讓人一下子就看出商行價值的大小。

長蘆鹽場估計三個多億,連皇帝的眼睛都微微泛紅了。

“都可以,都可以~”

“天津證券交易所正需要大量優質的商行前來上市。”

“這埃及運河需要募集的資金非常龐大,當然是歡迎大家多多投資。”

劉晉笑着和劉健、李東陽回話。

接着提到埃及運河,劉晉就想起了一件事情,自己的學生童源一路西行,順利的抵達了埃及也是將埃及這邊的一些情況寫信回來。

“陛下、諸公,關於埃及運河,這是關係到我們大明全球利益的重大事情。”

“眼下,埃及馬穆魯克王朝這邊也是已經和我們大明簽署了相關的條約,不過埃及內部也是有人反對,而且反對者的勢力龐大,恐怕在後面可能會對修建埃及運河有所阻攔或者是破壞的行爲,臣以爲我們大明應該要提前就做好準備。”

想到這裡,劉晉也是向弘治皇帝和劉健、李東陽、張懋商量起來,雖然只有幾個人,但幾人只要商量好,基本上就可以定下來。

“嗯!”

“童源的奏疏,朕也已經看過了。”

“不僅僅是埃及內部的事情,此外在阿拉伯半島這邊,奧斯曼帝國也是虎視眈眈,一直想要吞併埃及,如果運河修通,涉及的利益龐大,到時候奧斯曼帝國難免也會利慾薰心的想要奪走這個埃及運河。”

“還有就是紅海地區,賊寇肆虐、盜賊繁多,經常打劫、敲詐我大明國王的商旅和船隻,運河一旦修通的話,過往的船隻、商旅將會更多,這些賊寇的存在會嚴重影響我大明商旅的安全。”

弘治皇帝鄭重的點點頭,童源的奏疏,他看過了,也是已經瞭解清楚了埃及這邊的情況,瞭解了遠離大明的非洲、阿拉伯世界的一些信息。

“陛下,臣以爲我大明應當在紅海、阿拉伯地區常駐一支大軍,剿滅賊寇,保護我大名的利益,同時也是可以威懾埃及,讓他們老老實實按照協議上面的內容來做事,如果他們要是敢背信棄義的話,我們不介意用武力來保護我們大明的利益。”

“同時也是可以威懾奧斯曼帝國,如果他們發兵攻打埃及,在關鍵時刻,我們還可以支援一二,以免埃及落入奧斯曼帝國的手中。”

張懋第一個站出來,作爲武將勳貴集團的代表,他當然是必須要主戰了。

大明帝國的大軍自從和奧斯曼帝國一戰結束之後,已經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沒有打仗了,這可不行,必須要找點事情幹,哪怕是剿滅賊寇也是可以的。

“陛下,臣以爲張公所言甚是~”

“埃及運河關係重大,這牽扯到我們大明在全球的利益,而且它需要投資兩千萬兩白銀,投資浩大,絕對不容有失,必須要做好完全的準備來。”

劉健也是站出來表示了支持。

嗯,文臣們現在也是挺好戰的了,也都知道對外擴張能夠給大明、給自己所帶來的諸多好處。

“陛下,在印度洋地區,我大明有諸多的藩國和殖民地,據統計,有將近千萬人移民到了這些藩國和殖民地。”

“這些地區關係重大,涉及到我大明方方面面,然而我大明朝廷在印度洋地區卻是並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證這裡的安全,維護我大明的利益。”

“臣聽聞,在東非地區,有些藩國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本地的那些土著仗着人多勢衆,時常都會進攻這些藩國。”

“所以臣以爲張公所言有理,我大明是有必要在紅海一帶駐紮一支軍隊用來保護我大明在這一帶地區的利益。”

李東陽也是站出來表示了支持,還順帶着提了下藩國這邊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的事情。

其實海外的藩國日子會不好過?

純粹就是扯淡。

這藩王在海外當起了土皇帝,小日子過的比在大明的時候舒服多了。

當然李東陽也並不是亂說,儘管非洲、天竺這邊的藩國、殖民地遍地開花,迅猛擴張,這些地區的本地土著也基本上都是戰五渣。

但還是有少數一些藩國的日子確實是不好過。

這些藩國一來藩王本身沒有什麼經濟實力,沒有足夠的資金,自然而然藩國就發展困難。

其次就是沒有足夠的人員跟隨,最大的藩國寧國也不過才十幾萬大明人,一些小的藩國,可能僅僅只有幾千大明人,佔着一小塊地方,人太少,本地的土著也是時不時會想着將大明人給趕出去,戰爭是時常都會發生的事情。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

他當然是知道這些事情了。

藩王們在海外過的不好,第一個想到的人肯定是弘治皇帝了。

弘治皇帝都已經不知道收到了多少藩王寫來的奏疏了,這些藩王一個個都向弘治皇帝哭訴,什麼自己窮啊,海外佔的地方鳥不拉屎的,沒有金礦也沒有銀礦,希望弘治皇帝能夠給點銀子給他們。

還有的說自己在海外被本地的土著欺負,好幾次都差點被土著給攻進城裡們,所以希望弘治皇帝能夠派遣軍隊去幫助他們。

也有的說自己的藩國人口太少,希望弘治皇帝這邊能夠幫忙從大明這邊強制遷移一些人口到他們的藩國去。

總之就是一句話,這些藩王出海建立藩國之後,他們更讓弘治皇帝不省心了,以前在大明的時候,也就是哭窮,要銀子、要鹽引、要地方稅收。

現在就不一樣了,一個個都是藩國的土皇帝了,要的就更多了。

偏偏弘治皇帝又是一個好家長,一向對於皇室都是很優待的,故而也是沒少自討腰包支援下自己老朱家的兄弟。

現在再次提到了此事,弘治皇帝也是沉思起來。

將這些藩王弄到海外去建立藩國,去蠻荒之地過苦日子,本身來說自己都有些對不住這些宗親了。

偏偏在海外,這些藩王的日子還不算太好過。

這就更讓弘治皇帝覺得自己對不起老朱家的兄弟了。

堂堂老朱家的子孫,大明的王爺,豈能在海外受那些未開化的野蠻土著的氣?

自己這個皇帝無論如何也是有必要替他們出出氣,關鍵時刻幫一幫他們,畢竟都是皇室宗親,都是老朱家的子孫啊。

“是有必要派遣一支大軍常駐此地以維護我大明之利益!”

弘治皇帝沉吟一番之後,也是非常鄭重的說道。

不管是爲了大明的利益,還是爲了大明藩屬國的利益,又或者是爲了自己在埃及運河上的利益,大明確實是有必要在這一帶地區彰顯自己的肌肉了。

“陛下聖明~”

劉健、李東陽、張懋、劉晉一聽,連忙拍馬屁說道。

“諸位愛卿覺得要派遣多少人常駐這裡比較合適?”

弘治皇帝笑了笑,然後又問道。

“陛下,這一帶地區都是一些未開化的蠻夷之地,當地土著極其的落後,戰鬥力低下,也只有阿拉伯半島上面的阿拉伯人具有不錯的戰鬥力。”

“所以臣以爲不需要派遣太多的軍隊,只需要派遣兩萬陸軍,三千海軍駐守這些地區就足夠了。”

“將大軍駐守在木骨都束北面的紅海出海口這裡,上可震懾紅海地區的賊寇,下可往東非地區支援諸藩國和殖民地。”

“往東還可以前往天竺,支援天竺地區的藩國,往北還可以對波斯灣地區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形成威懾。”

劉晉想了想也是提議道。

現在大明的軍隊別看有上百萬,但是真的分佈的很廣,主要是大明的地盤太大了,沒辦法,也只能夠這樣。

不過分出兩萬多人駐守到這裡,也是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364章,考察鹽市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753章,治權分離第49章,其心可誅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880章,日進斗金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1621章,去河中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820章,電氣時代似乎很快了第848章,兩條路線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22章,機會來了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1002章,影響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839章,四方雲聚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450章,雪糖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272章,夫人路線第237章,逛天津城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439章,熱淚盈眶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108章,真的是人蔘第421章,發銀子咯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1539章,審判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2114章,回大明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004章,牛痘預防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1004章,牛痘預防第1242章,輕鬆拿下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189章,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
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364章,考察鹽市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753章,治權分離第49章,其心可誅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880章,日進斗金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1621章,去河中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820章,電氣時代似乎很快了第848章,兩條路線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22章,機會來了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1002章,影響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839章,四方雲聚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450章,雪糖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272章,夫人路線第237章,逛天津城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439章,熱淚盈眶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108章,真的是人蔘第421章,發銀子咯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1539章,審判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2114章,回大明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004章,牛痘預防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1004章,牛痘預防第1242章,輕鬆拿下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189章,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