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

張懋的行動總是非常迅速的,當然了他身爲國公爺,消息自然也是最靈通的,總是能夠先人一步進行佈局。

沒過幾天的時間,隨着朝廷這邊正式以袛報的形式,向整個大明兩京十三省公佈了水泥和水泥的製法,倡導大明各地興辦水泥廠,興修城市和道路。

頓時關於水泥的消息很快就席捲了整個大明,一時之間,在大明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創辦水泥廠的熱潮,其中最火熱的地區自然是京津地區。

京津地區這裡的人最先看到了水泥的強大,京城和天津之間的水泥馬路上面每天都車水馬龍,寬敞而平坦的水泥馬路,大大的便捷了天津和京師之間的往來。

大明第一條水泥馬路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京津地區有太多、太多的人僅僅只是爲了湊個熱鬧,看一看這神奇的水泥馬路都不辭辛苦的從偏遠地區來到水泥馬路上面。

再加上隨着朝廷查抄了諸多奸商的糧食,開始非常有序的進行賑災,原先聚集到京津地區的災民也是陸陸續續的開始返回自己原先的鄉里。

算下來,現在也差不多已經到了農忙的季節,冬小麥絕收,這春小麥的耕種卻是不能放下,不然到了冬天就又要再次捱餓了。

數以萬計的災民親眼見過這條神奇的水泥馬路,其中還有很多人甚至於親自參與了這條水泥馬路的修建,親自感受到了水泥的神奇和強大,這回到自己的鄉里之後自然而然少不了要和自己同鄉、同村之類的說一說。

以前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在打聽這水泥的製法,有大量的商人來天津這邊求購水泥,也想着用水泥來修建平坦、開闊的道路,用來修建房屋等等。

現在朝廷正式公佈了水泥的製法,同時還鼓勵大家興辦水泥廠,整個京津地區有實力的商人、士紳、地主等等自然是積極響應起來。

京城。

張氏兄弟這兩個活寶,一向都是無利不早起,這水泥的神奇他們也是見識過的,知道這水泥的重要性,很清楚這水泥未來必定供不應求。

所以和張懋一樣,早早就已經收到消息的張氏兄弟立刻就急匆匆的籌辦起了張氏水泥廠,地點還是設置在原先張氏煤業的旁邊,開始大規模的招募人手,修建迴轉爐,購買原材料,準備燒製水泥。

長寧伯周彧自然也是不甘落後的,消息一出,同樣也是拉上一些關係比較好的皇親國戚家族一起創辦了周氏水泥廠,地點也同樣是放在了周氏煤業附近,火急、火急的開始尋找原材料,按照袛報公佈的製法,準備燒製水泥。

因爲這一次是朝廷鼓勵興辦水泥廠,所以不僅僅是張氏兄弟、長寧伯、張懋等等這些皇親國戚、勳貴豪門,京城這邊有很多的商人,京城周圍的地主、士紳等等也都紛紛開始創辦水泥廠。

在京城周圍的西山、燕山等等地區,一個個水泥廠開始不斷的創辦起來,京城裡面有錢有勢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談論創辦水泥廠的事情。

需要那些原材料,這水泥如此燒製,如何研磨,如何保管,如何使用,這京城的人手緊張,非常難以招工,工人的工錢又漲了等等,這是大家現在討論最多的話題了。

水泥這個神器,大家都是看在眼裡面的,通往天津的水泥馬路現在都已經正式全線通車,大家都在這條水泥馬路上感受過它的便捷和好處。

而且京城這裡的人消息都非常的靈通,知道朝廷這邊未來會大規模的採購水泥用來修築邊鎮地區的長城和關隘,同時還計劃着在大明原先官道的基礎上大規模的修建水泥馬路,這意味着未來水泥的需求會非常的龐大,市場前景非常好。

自然而然大家都看上了這個買賣。

整個京城,在短短几天的時間內,大大小小的水泥廠一下子就成立了上百家,幾乎京城這邊的有點家底的門府都參與其中。

上百家的水泥廠,它需要的原材料何等龐大,需要的工人數量又非常的多,一時之間製造水泥相關的材料也是開始水漲船高。

有聰明的商人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商機,轉頭又開始去開採製造水泥所需要的石灰石,石灰石是製造水泥的主要原料,市場需要非常的旺盛。

伴隨着大量水泥廠的創辦,京城這邊的老百姓也是很快發現,錢更好賺了。

大大小小上百家水泥廠需要用人,相關的開採石灰石也需要用人,再加上衍生出來的相關其它行業等等,整個水泥產業需要的工人實在是太多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一個個水泥廠招人的吆喝聲。

這熱熱鬧鬧的場面掩蓋了前幾天纔剛剛籠罩過來的陰雲,讓人很快就忘記了那些被抓起來的幾十個大臣,畢竟天大的事情也沒有自己賺錢發財重要。

天津。

作爲水泥最先出現的地方,聚集在天津這邊的人自然再熟悉不過了,天津港口、天津造船廠、天津海事學院、天津水泥廠這幾個劉晉經營的地方,現在更是已經成爲了天津這邊最熱鬧,也是必須要去的地方。

如果有人經過天津,必然少不去要去天津港口這邊,看看捕魚船回港時的盛況,一船船海魚,各種各樣的海鮮讓整個天津都充滿了魚腥味,海魚堆成小山一般的場面,那更是無數人一輩子難以忘記的畫面。

除此之外,天津港口這裡的碼頭、港口、燈塔、建築等等全部都是用水泥建成的,非常整齊、大氣、雄渾,特別是天津港口這裡還用水泥鋪了一個巨大的場地,必然少不了要上去踩一踩、看一看。

旁邊的天津造船廠,規模浩大的造船船塢,每天都有新船下水,龐大的造船廠廠房給人的衝擊感非常的強烈。

還有造船廠的家屬小區這裡,同樣用水泥鋪路,新式別墅樣式的兩次小洋房更是和這個時代的建築形成鮮美的對比,無論怎麼看讓人覺得更加的敞亮、舒服。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水泥的基礎上,沒有水泥自然也就沒有現在的這一切,天津人都很清楚,所以這鼓勵興辦水泥廠的袛報一出,整個天津的商人、士紳等等都興奮起來,開始有模有樣的學着天津水泥廠的樣式辦起了水泥廠。

……

“恩師,現在整個天津這邊已經新建了一百多家水泥廠,我們天津水泥廠這邊繼續擴產的話,將來會不會賣不出去?”

童源找到了劉晉,面帶憂愁的說道。

“放心,這水泥再大的產量都不怕,就一百多家水泥廠而已,以其它水泥廠的規模,產量能夠有多大,隨便用來修路都不夠。”

劉晉聽了臉上不僅僅沒有任何的不悅,反而露出了笑容。

水泥這東西在後世的產量都是用萬噸來計算的,需求量一直非常的龐大,這修橋鋪路也好,建房造樑什麼都是少不了它的身影,身爲建築的基礎,它的用處實在是太廣泛了。

大明這邊的需求同樣非常的旺盛,這走慣了水泥馬路的人是絕對無法忍受黃泥路的泥濘,這住過了敞亮房屋的人也肯定是無法忍受土房子的潮溼、昏暗。

劉晉相信水泥很快就會火遍整個大明,到時候這水泥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龐大,現在這點水泥廠,數量聽起來似乎很嚇人,但是這規模都很小,產量非常有限,根本就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況且縱然是市場有競爭,劉晉又豈會害怕和人競爭?

“有恩師的話,我就放心了。”

對於劉晉的判斷,童源是越來越深信不疑了,既然恩師說沒有問題,那自然就沒有問題了。

“第二波去朝鮮的船回來了沒有?”

劉晉笑了笑,接着想了想問道。

“還沒有,不過估計着這幾天應該就要回來了。”

童源仔細的算了是說道。

“嗯,等他們回來之後,差不多也該出發前往黃金洲了,我讓你準備的東西都準備的怎麼樣了?”

劉晉微微點頭,算算時間,現在都已經是五月了,這些人也都歷練的差不多了,現在災荒也已經穩定,朝廷手中了有糧食,饑荒問題得到解決,也不需要他們再去補魚了,所以也差不多該讓他們出發前往黃金洲了。

“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妥當,唯獨這脫水蔬菜的數量還不夠。”

童源想了想回道,劉晉讓他準備了很多東西,像黃豆、臘肉、大米、麪粉等等這些東西就不用說了。

爲了能夠讓船隊順利的抵達黃金洲,劉晉還發明瞭一種蒸餾器,能夠將海水蒸發成淡水,這蒸餾器的打造也是頗爲不易。

除了這蒸餾器之外,還有脫水蔬菜,這脫水蔬菜也是爲了解決船員補充維生素的需求,在沒有後世技術的情況下,這脫水蔬菜的產量非常有限,到現在也一直都沒有準備到足夠的數量。

“嗯,加緊去辦吧,他們回來之後,也是要讓人和家屬團聚一段時間的,還有時間。”

劉晉滿意的點點頭說道。

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426章,搞事情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98章,發工錢第602章,納妾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879章,冰城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575章,葡萄牙人第420章,論功行賞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11章,折中(求訂閱)第295章,再次啓程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413章,都瘋了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325章,被發現了第695章,瓊州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76章,將計就計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71章,流民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185章,火車熱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249章,銷售宣傳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330章,殷商後裔?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421章,發銀子咯第483章,真來了
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426章,搞事情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98章,發工錢第602章,納妾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879章,冰城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575章,葡萄牙人第420章,論功行賞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11章,折中(求訂閱)第295章,再次啓程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413章,都瘋了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325章,被發現了第695章,瓊州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76章,將計就計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71章,流民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185章,火車熱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249章,銷售宣傳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330章,殷商後裔?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421章,發銀子咯第483章,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