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考察鹽市

天津長蘆鹽場。

隨着天氣慢慢的變熱,長蘆鹽場這邊的產鹽量也是開始直升攀升,每天產出的鹽堆成一座座小山,一車又一車的運貨馬車排成了長龍,將這裡的鹽發往各高官蘆鹽場的鹽,質量上等,價格非常的便宜,所以非常受歡迎,所到之處,其它的鹽全部滯銷,唯有長蘆鹽場的鹽銷售極其的火爆。

“各地的鹽竟然開始降價了~”

長蘆鹽場的總管事李繼業現在的重點就是放在市場的開拓上面,因爲採用的是經銷商制度,所以長蘆鹽場對各地的經銷商有着極強的控制力,同樣的也保持着極爲頻繁的聯繫。

對市場的風向和變化極其的敏感,任何關於鹽相關的事情,很快就能夠迅速從各地匯聚到長蘆鹽場李繼業這裡,以便長蘆鹽場這邊及時的做出反應和調整。

這一點也是和銷售的政策有關,因爲長蘆鹽場的經銷商銷售長蘆鹽場的鹽,他本身是沒有任何定價權的,價格都是長蘆鹽場這邊說了算。

比如昌黎縣這裡,長蘆鹽場這邊根據這裡的實際情況,將鹽的售價定爲四十二文錢一斤,這裡的經銷商就必須按照這個價格來銷售,而且還不能缺斤少兩,更不能滲沙子、泥土之類的。

長蘆鹽場這邊會時不時都派人到各地去調查,一旦發現了有人缺斤少兩或者是擡高售價之類的,長蘆鹽場這邊立即就會取消對方的經銷商資格,換別人來做。

價格是長蘆鹽場這邊說了算,長蘆鹽場這邊都已經給所有的經銷商計算好了利潤點,不管是賣四十文一斤,還是買三十文一斤,經銷商的利潤點都是不會變的。

所以很多時候經銷商更喜歡價格能夠賣的更低一些,因爲這樣的話銷售量就會更大,他們的利潤自然就更大。

這樣的一個制度下,市場上面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各地的經銷商都會第一時間內派人聯繫長蘆鹽場這邊,向長蘆鹽場這邊進行反饋。

李繼業看着各地反饋回來的星系,目前長蘆鹽場已經進入的地區,基本上都開始降價,而且降價的幅度非常大。

原先賣三四十文錢一斤的鹽現在只賣二十文一斤,各地的經銷商都在紛紛向長蘆鹽場這邊請示,他們也希望能夠跟着降價,以保護住自己的市場來。

“這似乎很不尋常,各地的幾乎都是差不多同時降價的,這極爲不合理。”

李繼業仔細的分析,很快,他就敏銳的嗅出了其中不尋常的地方。

“此時,必須立即向劉公子彙報~”

沒有猶豫,李繼業馬上就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劉晉很早之前就已經交代清楚了,一旦市場有變要立即及時向劉晉彙報,而他一直以來都在等待市場的變化。

長蘆鹽場的鹽肯定會嚴重損害原本鹽商的利益,而鹽商必然會做出反應,用出各種各樣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畢竟自古以來關於利益的爭鬥都是最殘酷的。

很快,李繼業就帶着人騎馬直奔京城,京津之間有水泥馬路,騎馬一趟也僅僅只需要不到兩個時辰。

京城劉晉的府上。

“各地的鹽都在大降價?”

聽完李繼業的彙報,劉晉也是微微沉吟起來,鹽商的反擊比自己預想之中的要遲很多,而且從現在來看,對方是要自己打價格戰了。

打價格戰,劉晉根本就不怕他們,長蘆鹽場的產鹽量,他們恐怕還不知道有多可怕,等到夏季的時候,長蘆鹽場產出的鹽足夠供整個大明使用,即便是將到幾文錢一斤,劉晉也不怕,大不了不賺錢就是了。

真正讓劉晉所憂慮的是這鹽商還會用出一些其它的手段出來,劉晉現在家大業大,又有了官身,對方真要針對自己的話,也更容易多了。

“看來以後還是要儘量深居簡出,每次出去也要帶足足夠的人手了。”

劉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人身安全,明朝中後期有幾個皇帝都死的不明不白,有人就推測極有可能就是因爲皇帝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才被不明不白給弄死的。

儘管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根據,但是劉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自己的小命纔是最重要的,命沒了,什麼都沒了。

連皇帝都敢給你不明不白的給弄沒,弄死自己就更容易了。

“走,去京城鹽市看看~”

想了想,劉晉還是決定親自去鹽市這邊看一看,瞭解清楚下市場上面的情況,才能夠更好的應對這一戰。

很快,劉晉帶着李繼業就來到了京城的鹽市。

說是鹽市,其實就是一條專門賣鹽的街道,整條街道上面的店鋪都是賣鹽的,有來自四川自貢的井鹽,也有來自山西的池鹽,當然還有來自江淮地區的徽鹽,當然也少不了來自長蘆鹽場的雪鹽,大明各地產出的各種各樣的鹽全部匯聚於此。

像井鹽、池鹽、青鹽顯然都是屬於高端市場的鹽,一向也是京城達官顯貴們的首選,價格高,市場銷售量不大,利潤非常驚人。

來自江淮地區的徽鹽則是市場上原本銷量最大的鹽,當然質量也是最差的鹽,顆粒非常大,雜質多,味道苦澀,但是價格一向也是所有鹽當中最便宜的。

對於這些東西,劉晉早就已經很清楚,不過身邊的李繼業還是詳細的和劉晉仔細的說清楚,怕劉晉弄不清楚。

“李氏徽鹽~”

來到鹽市,劉晉非常隨意的看了看,選擇了一家鹽店走了進去。

這家李氏徽鹽,主打的自然是徽鹽,賣的鹽都是來自江淮地區的徽商的鹽,當然,除了這徽鹽之外,其它種類的鹽也有,也算是兼顧了各個層次的市場。

店鋪佔地不小,各種各樣類型的鹽擺放的整整齊齊,店裡面的小二都顯得無精打采,因爲生意非常不好,即便是現在他們的鹽已經降到了二十五文錢一斤,可是上門的客人依然門可羅雀。

反觀對面的張氏雪鹽店,生意卻是非常的火爆,對方賣的鹽是長蘆鹽場的雪鹽,質量好,價格實惠,現在幾乎是已經將中低端市場都給搶光了。

“這位公子,您需要點什麼?”

見劉晉、李繼業等人進來,店裡面的小二頓時來精神了,連忙熱情的上前招呼起來。

“我們家公子辦了個工廠,用工比較多,所以想要過來採購一些鹽。”

李繼業連忙回道。

“好~好~貴客這邊請~”

小二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連忙招呼劉晉到一旁的會客間休息,同時也是趕緊去通知自己的老闆過來,這工廠的單子,那都是長期的大單子,只要談好了,以後定期去送貨,收錢就可以了。

“這位公子,在下李才,是這間小店的老闆,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老闆李才收到消息也是立即從後面走來,滿臉笑容的和劉晉打招呼。

“在下金流,在京城這邊開了個小工廠,想要過來採購一批食鹽。”

劉晉笑着回道,隨便編了個名字就應付了對方。

“原來是金公子,失敬、失敬~”

李才腦海中仔細的回一下京城這邊姓金的大人物,一時半會也想不起來,但臉色卻是依然滿臉笑容,對方衣着不凡,身邊都跟着一羣護衛,這樣人來頭不小。

“不知道公子需要那種鹽?”

想了想,李才也是笑着問道。

“最便宜的就行了,開工廠又不是做善事,用那麼好的鹽幹嘛。”

劉晉不假思索的回道。

“那您是真的來對了地方,我店裡面的鹽是整個京城最便宜的鹽,只要二十五文錢一斤,整個京城就沒有比這更便宜的鹽了。”

李才連忙說道。

“二十五文錢一斤?”

“這是什麼鹽?人能吃嗎?”

劉晉一聽,裝着微微有些吃驚的問道。

“能,當然能~”

“趕緊取一些鹽過來給金公子看看。”

李才連連點頭說道,接着對自己的小二吩咐道。

很快有小二取了一碟子鹽過來,劉晉仔細的看了看這些鹽,和其它的海鹽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顆粒大,結成團,顏色微黃,輕輕的取下一點嘗一嘗,劉晉也是微微的皺眉,味道非常的苦澀。

“這鹽怎麼和我平時吃的不一樣,這也太難吃了吧?”

劉晉連忙問道,當然他是清楚的,只是現在裝着不懂而已。

“金公子,這是最便宜的鹽,當然不能和您平時吃的鹽相比了,您平時吃的鹽肯定是上好的井鹽、池鹽或者青鹽,這些鹽都要幾百文一斤,這種鹽,它是產自江淮地區,一斤只要二十五文錢,便宜的很,自然不能比。”

李才滿臉笑容的說道,心裡面卻是鄙視起來,又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公子哥,還開工廠,說不定就要賠到姥姥家去。

“這樣啊,那給我先來100斤吧,後面如果用的不錯的話,我讓人再來買。”

劉晉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想了想也是說道。

“好嘞~好嘞~”

李才一聽,頓時就高興的笑了起來,果然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連討價還價都不會,不過纔買100斤,太少了。

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480章,下場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191章,水泥馬路第2130章,去研究電影第995章,倫敦條約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2150章,熱氣球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413章,都瘋了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1867章,黃金灣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45章,三閣老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1413章,述職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481章,大買賣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222章,當家難第1367章,就是這樣硬氣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2000章,大糧倉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491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50章,持續火爆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603章,黃金熱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586章,開戰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
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480章,下場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191章,水泥馬路第2130章,去研究電影第995章,倫敦條約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2150章,熱氣球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413章,都瘋了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1867章,黃金灣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45章,三閣老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1413章,述職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481章,大買賣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222章,當家難第1367章,就是這樣硬氣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2000章,大糧倉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491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50章,持續火爆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603章,黃金熱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586章,開戰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