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政治的博弈

乾清宮走水的事情開始持續發酵,先是宦官李廣因爲懼怕而飲鴆自殺,接着廠衛從李廣家裡面搜出了大量的金銀財寶,田契、房契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搜出了一份賄賂清單,上面清清楚楚的寫着朝中上下給李廣送錢的文武大臣。

弘治皇帝大怒,下令徹查此事,一時之間整個京城都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特別是那些給李廣行賄過的文武大臣,更是如此。

一輛輛四輪馬車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急速的行走,裡面都是一位位焦急的文武大臣,他們在拼命的走動。

三位內閣閣老的府上,建昌伯壽寧候的府上、周太后孃家長寧伯周彧的府上,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來客,所有人來的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讓三閣老、張氏兄弟、周彧上書諫言給弘治皇帝,不要將這件事情給鬧大,大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揭過這一次。

原本歷史上弘治皇帝是在張氏兄弟的建議下最終沒有徹查此事,不了了之,因爲牽連甚廣,文武大臣足足有上百人都牽連進來,上至尚書、公侯,下至地方軍政要員,如果一旦要徹查的話,還不知道多少人的烏紗帽要丟掉。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邊總制王越就是因爲李廣的一案,屢次被御史彈劾,最終鬱憤不平,氣極而死。

從這裡也是可以看出,明朝的這些文臣們就是一個尿性,逮到這些武將勳貴們就是拼命的往死裡整,即便是這個王越,他其實也是個文官,但管的是三邊的事情,所以那些御史就跟瘋了一樣,天天尚書彈劾王越。

至於李廣案當中的那些文臣什麼的,這些御史就選擇性的忽略了,特別是弘治皇帝都不追究的情況下,那更是如此。

不過因爲劉晉這個穿越蝴蝶的到來,李廣一案的事情,弘治皇帝竟然沒有聽從張氏兄弟的建議,而是繼續非常強硬的下令蕭敬繼續徹查此案,這讓整個朝野上下的文武大臣們一個個人心惶惶,提心吊膽。

誰都不知道弘治皇帝到底會怎麼想,怎麼做,名冊已經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中,僅僅是靠着這個弘治皇帝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收拾名單上的人。

而弘治皇帝也是接着這個事情,再次拋出了關於私人開辦鹽場的事情,這一次,滿朝的文臣當中,雖然還有人跳出來反對,但是聲音已經很小,而且還有人出動出來替弘治皇帝說話。

什麼允許私人辦鹽場,一個鹽場每年可以收到兩百萬兩的稅銀,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應該要大力支持什麼的。

更是有人痛陳鹽政弊端,直言原先的鹽政朝廷和老百姓都沒有得到實際的好處,唯獨養肥了那些鹽商,認爲弘治皇帝此舉有意義改變現有的鹽業局面,朝廷可以收到稅銀,老百姓也可以吃到更便宜的鹽,更是給弘治皇帝戴上了千古聖君,堪比堯舜的大帽子。

所以關於私人開辦鹽場的事情,經過了幾次朝議之後也是正式以袛報的形式昭告天下,原先鹽鐵都是朝廷專營的局面開始改變。

朝廷允許私人開辦鹽場,不過卻是非常硬性的規定了,任何人開辦的鹽場每年必須繳納兩百萬兩白銀的稅銀纔可以允許開辦。

可以說這一手棋,弘治皇帝是下的極其的漂亮。

利用李廣一案的事情,將朝中文武大臣的把柄牢牢抓住,聰明的人就會清楚自己該怎麼做,自己的把柄落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上,弘治皇帝隨時都可以收拾你。

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還去反對弘治皇帝這邊的提議,當然允許開辦私人鹽場的提議肯定不會是弘治皇帝自己提出來的。

Wшw●тт kǎn●co

他隨便找個官員提出來就可以,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其實就是弘治皇帝的意思就行了。

所以聰明人都知道在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很多來自江南地區的官員,原先一個個都是最堅決反對的,因爲私人鹽場的開辦,嚴重的損害了江南地區鹽商、大家族的利益。

他們最喜歡的事情還是維持住現有的局面,維持住現有的秩序,如此才能夠靠着鹽這個東西吃的腦滿肥腸,富可敵國。

可是現在,他們縱然是知道這一點,也是不得不同意弘治皇帝的提議,因爲是自己的烏紗帽重要還是背後利益集團的利益重要?

他們很清楚該怎麼去做,弘治皇帝要一意推行的東西,如果是以前,大家還可以一起噴弘治皇帝一臉的唾沫,然後什麼都不懂,只相信文人的弘治皇帝就會乖乖接受,大家還能夠獲得一個敢於直諫的美名。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弘治皇帝啓用了廠衛的力量,還撥款了幾十萬兩銀子給廠衛,用來壯大廠衛的力量。

弘治皇帝手中掌握了很多的信息,更是對文臣有了間隙,不再像原先那般相信文臣,因爲他知道了這些文臣們的真實面目。

李廣案一事情,更是將大量官員的小尾巴給牢牢的抓在手裡面,這個時候還像以前一樣跳出來,那簡直就是找死。

自己的小命自然是比什麼都重要,這是毫無疑問的,至於背後利益集團的利益,現在也是已經顧不了太多了。

上次官倉失竊的案子都還沒有結束,現在又多了個李廣行賄案,來自江南的官員可謂是遭到了重大的打擊,而且頭上更是有劍懸着,隨時都會要了自己的小命。

這就是政治!

以前的弘治皇帝信賴文臣,手中有廠衛的力量都不用,所以眼睛裡面所看到的是朝野遍賢臣,荒野無遺賢,以爲朝中的諸公都是正直之輩,都是賢能之臣。

所以事事都聽這些文臣們建議和安排,再加上性子軟弱,又是一個老好人,所以也就被這些文臣們安排的妥妥當當的,文臣們的日子就過的非常舒服。

特別是那些江南地區的官員,一方面靠着現在有的體制拼命的爲背後的利益集團服務,讓那些鹽商吃的飽飽的,另外一個方面還可以不斷鞏固江南士林在朝中的力量,這也是到了明晚期的時候,東林黨能夠獨霸朝局的重要原因了。

因爲劉晉這穿越蝴蝶的影響,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重新重用廠衛的弘治皇帝獲得了大量的信息,任何的決策都是建立在大量信息的基礎上,所以他也是看清楚了很多的東西。

不再一味的相信文臣,開始慢慢的重用武將勳貴,所以也就有了後面這一系列的巨大變化。

沒有太多心機的弘治皇帝竟然也是能夠下出這樣的一招秒棋出來,靠着李廣一案,成功的實現了自己的原先根本就不可能實行的意圖。

消息很快就隨着袛報傳遍了整個大明,江南地區的鹽商一片嗚呼哀嚎,都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好日子即將到頭。

私人開辦鹽場的開始,這意味着現有鹽鐵製度將會慢慢的發生鉅變,他們將失去賴以生存的根本。

至於一些有實力,又沒有插進鹽業的人則是歡欣鼓舞,終於可以將自己的手插進鹽這個暴利的行業之中。

武將勳貴集團,北方的士紳豪族對此可是早就已經垂涎三尺,一直苦於沒有機會,現在機會來了。

不過辦一個私人鹽場硬性規定了一年要繳納兩百萬兩白銀的規定也是讓大家躊躇不定,這個數額實在是太大了。

這也是來自江南地區官員們爲什麼會同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爲他們覺得沒有人能夠做到,辦一個鹽場上繳兩百萬兩白銀之後還能夠賺錢,除非這出來的鹽賣到天價。

而私人鹽場的一旦賣到天價,它就根本沒有辦法和他們背後的鹽商競爭,價格非常關鍵,既然豎立了競爭,到了市場層面就看誰的價格更便宜了,老百姓纔不會關心那麼多,他們只關心價格。

這也是一個政治的博弈,我們可以同意弘治皇帝你的提議,但是這兩百萬兩銀子的硬性規定也是條件,是他們爭取的條件。

他們相信縱然是有人能夠插足進鹽業,也休想在裡面賺到一分錢,最終還是能夠維持住他們現有的利益。

當有了劉晉這個穿越者就不一樣了,隨着政策出臺,劉晉也是在第一時間內就向朝廷這邊申辦私人鹽場,兩百萬兩的白銀也是當天就一箱子、一箱子的送到了國庫之中。

這又讓江南的鹽商、官員們微微傻眼,接着緊張起來,劉晉這個攪屎棍,有他在的領域絕對沒有什麼好事情,原先的一切都會被巔峰。

讓劉晉進入到了鹽業領域,鬼知道會發生什麼。

不過還沒有等到從這個事情當中緩過氣來,劉晉和太子朱厚照將會私人掏腰包爲弘治皇帝建造乾清宮的消息又是再次傳遍了整個京城。

大家一方面感嘆劉晉和朱厚照財力雄厚的同時,也是爲公佈出來的新的乾清宮議論紛紛,新的乾清宮將採用水泥、青磚來建造,完全不同於原先的乾清宮。

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2040章,南洋公主長大了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532章,淞滬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288章,少女懷春第32章,地理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45章,三閣老第961章,當場貶職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573章,真心便宜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1413章,述職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904章,燈光秀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1001章,衝突第161章,觀星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429章,朝野震盪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65章,百姓苦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550章,勸說第118章,怎麼辦?第629章,熱議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905章,巴布爾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602章,納妾第962章,各有不同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61章,觀星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106章,魁北克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687章,讀報先生第31章,比數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295章,再次啓程第687章,讀報先生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
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2040章,南洋公主長大了第1232章,也只有他想得出來第532章,淞滬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288章,少女懷春第32章,地理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45章,三閣老第961章,當場貶職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573章,真心便宜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1413章,述職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904章,燈光秀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1001章,衝突第161章,觀星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429章,朝野震盪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65章,百姓苦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550章,勸說第118章,怎麼辦?第629章,熱議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905章,巴布爾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602章,納妾第962章,各有不同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61章,觀星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106章,魁北克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687章,讀報先生第31章,比數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978章,嶄新的樓房第295章,再次啓程第687章,讀報先生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