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

弘治皇帝想要去大明各地遊歷一番的計劃在得到了劉晉和王守仁兩個內閣大臣的支持之後,隨即也是在早朝上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還得到了大臣們的同意。

接下來弘治皇帝也是進行了一系列的部署,首先就是安排太子朱厚照監國,內閣大臣佀鍾、王守仁和六部尚書、五軍都督輔助太子處理國家大事,內閣首輔劉晉則是隨弘治皇帝出行。

隨行人員的安排上,弘治皇帝也是真的一切從簡, 只帶了幾十個宮廷侍衛和幾十個錦衣衛、東廠的秘密番子,幾個小太監專門伺候弘治皇帝,和幾個記錄皇帝日常的文官。

除了帶的人少之外,弘治皇帝還讓所有人都傳便衣,來了一個微服私訪,打算真的是到處好好的看一看,感受下大明各地的風土人情了。

也不打算通知各地的官府了,想到哪裡就去哪裡, 玩到哪裡就算哪裡了。

當然, 這也是劉晉所希望的,皇帝出行,如果真的要大張旗鼓的話,搞個幾千人,上萬人都是小意思了。

歷史上秦始皇東行泰山封禪,那可是有十萬大軍護送的,沿途所過之處,早早的就被清理的乾乾淨淨,可以說嚴重的影響了所到之處百姓的生產、生活了。

弘治皇帝就完全沒有必要了,現在大明歌舞昇平,國富民強的,想要刺殺他這個皇帝的人應該是很少的。

秦始皇當時就不一樣了,他滅了六國,六國的遺老遺少們對秦始皇是恨之入骨,想要刺殺秦始皇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出行,每次都是浩浩蕩蕩,有着龐大的大軍保護, 對沿途所過之處,也是提前就進行了清場,甚至於連自己乘坐的龍輦都進行了諸多的改造,加強了防禦。

所以弘治皇帝即便是身邊只帶了幾十個人,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京城通往天津的寬敞水泥道路上面,二十幾輛奔馳汽車快速的形勢在道路上面,後面還遠遠的跟着幾輛大貨車,不知道的人肯定還以爲是某個商行的車隊。

畢竟汽車是非常貴的,特別是奔馳汽車,一直以來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消費的東西,這一下子二十幾輛汽車,也就只有那些大商行才能夠配的起了。

弘治皇帝坐在其中的一輛汽車上面,饒有興趣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這條大明最早的水泥公路,修建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了。

如果放在後世,20年的水泥路估計着早就已經爛的不行,後世的豆腐渣工程,別說是20年了,就是下一場雨就可以讓新修的道路變的坑坑窪窪, 很多時候都只是表面糊了一層水泥皮子,地下的沙土都沒有夯實。

但是在大明這裡, 工程質量往往是跟性命掛鉤的,從朱元璋制定出嚴格的工程管理辦法和追責制度之後,工程質量就相當的嚴格。

修建道路的工人、工程師、所用的材料、那個工廠生產的等等幾乎所有的信息都是要刻在道路上面的,要專門立碑來詳細記錄這些事情。

一旦這個道路出了問題,到時候官府這邊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對相關的責任人進行追責,極其討厭豆腐渣工程的朱元璋,在這方面非常的嚴,動不動都是丟腦袋的。

這條修建了近20年的水泥道路,它的質量依然非常的好。

道路上竟然沒有一絲的坑坑窪窪和破損的地方,道路中間和兩邊的綠化帶,經過多年來的生長,種植的樹木也都已經變成了參天大樹,爲過往的行人提供休息的陰涼之所。

得益於大明這些年來的迅猛發展,水泥道路所帶來的便捷交通和大量的客源,道路的兩邊到處都是一排排的房屋,各種各樣的客棧、茶樓、飯店之類的是隨處可見,生意也是相當的火紅。

因爲這條道路上面的人流量非常大。

不僅僅有快速往來的汽車、四輪馬車,自行車等等,連走路的行人都非常的多,這條貫穿大明最繁華的兩個城市的道路,它每天通行的人次都要達到幾十萬人次。

源源不斷龐大的人流量給道路兩邊的小店帶來了滾滾的生意,累了要坐下來歇息下,喝杯茶水什麼的,餓了要吃些飯菜什麼的,累了、困了,晚上了也需要客棧住一晚什麼的。

這條道路養活了沿途地區成千上萬的人。

也是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自己的房屋修建在道路的兩邊,離道路更近一些,交通更加的方便,同時也是能夠順帶着做點小生意什麼的。

“這樹都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了!”

“這道路的兩邊也是房屋成羣,商店雲集啊。”

“當年朕去天津的時候,這兩邊的這些樹木啊,還都只有一點點高,道路兩邊都很少能夠看到村莊什麼的。”

弘治皇帝是看的津津有味,仔細的想一想,自己似乎已經好像有好些年沒有出來走一走,看一看了,上次去天津都還是在弘治十幾年的時候吧。

“陛下,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

“這條京津水泥公路聯通的是我大明最繁華的京城和天津兩座城市,每天通過這條道路往來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

“這交通便捷,又可以做點生意什麼的,自然而然也就會吸引大量的人在道路兩邊安家落戶了。”

和弘治皇帝同乘一車的劉晉也是笑着回道。

“是啊,要想富先修路!”

“看看這兩邊的房屋,一棟棟都修的很漂亮,再想想以前,我大明百姓的房屋,還都是那種土房子,破破爛爛的。”

“現在看來,我大明的百姓是真的富裕起來了。”

弘治皇帝深表贊同的點點頭。

對於一個地方來說,道路就是帶動富裕的紐帶,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道路就是活絡經濟的經脈,讓各地之間的貨物能夠快速的不斷流轉。

沒有現在大力興修起來的便捷交通,也就沒有現在大明的繁榮鼎盛了。

以前的時候,北方發生饑荒,想要運個糧食賑災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北直隸基本上都已經無人種糧了,但是北直隸這邊卻不會缺糧。

因爲有鐵路、有公路、有汽車的運輸,分分鐘都可以從遼東給你調糧過來。

弘治皇帝太清楚交通的重要性了,這些年來,大明並不算沒有發生災荒。

事實上因爲大明這邊獨特的地理和氣候,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大明的降水基本上都是南澇北旱或者是南旱北澇,很少說有風調雨順的時候。

乾旱、洪澇、蝗災幾乎是每年都在上演,但是現在對於大明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弱了。

大明在各地大搞基建,其中的重點就是歷朝歷代都重視的河提、大壩、水庫之類的,這些工程的存在極大的降低了自然災害的影響。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爲現在大明的交通條件已經起來了,你河南大旱,我立即就可以從遼東、河中、西域、山東、南直隸、湖廣等地給你調糧過來,糧食一家給你發個幾百斤,夠你吃到明年。

玉米、番薯、土豆之類的再給你發幾百斤,這東西便宜的很,又好種,產量又高,都沒人要的東西了。

再大的災荒都架不住朝廷如此大手筆的賑災,縱然是地裡面乾旱到顆粒無收,老百姓也是可以坐在家中悠閒的抱怨着幾個月不下月。

這放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但這就是大明現在的現狀,自然災害對大明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甚至於已經到沒有什麼太大影響的地步了。

種地人的百姓越來越少,大量的人口都遷移出去了,剩下的人當中又有大量的人進入了工廠、作坊之中工作,工廠和作坊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就更小了。

所以搞基建的事情,弘治皇帝歷來都是極其的重視和支持的。

縱然是修往四川的鐵路要耗費數億的龐大資金,弘治皇帝也是要修的,因爲四川的鐵路一旦通了,那就等於是打通了西南地區的命脈了,受益的可是整個雲貴川地區。

縱然是疏通長江河道,在長江流域地區大建港口、碼頭,大修堤壩,修建長江大橋之類的,耗資巨大。

弘治皇帝依然也是要修的,因爲長江航運一旦發揮出來,受益的湖廣、江西就可以起飛了,到時候就可以形成沿長江帶經濟了,這些地方發力了,大明南方就可以起飛了。

基礎建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對於基建還剛剛開始的大明來說更是如此了,道路所到之處,沿途的百姓都可以跟着富裕、發展起來。

弘治皇帝感嘆不已,同時內心之中還是有一點點的小成就,自己這些年勵精圖治總算是有了結果和回報。

看看沿途的房子,看看大明老百姓的生活,這比起以前來那可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了,大明人現在是真的富裕起來了,尤其這京津地區的老百姓,單單是看這房屋就能夠看得出來,都過上好日子了。

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515章,抵達呂宋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306章,開爐第714章,攻打暹羅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952章,反響(加餐)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751章,喚醒狼性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536章,西域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02章,唱大戲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426章,搞事情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84章,大明上國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679章,思想控制第99章,喜滋滋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841章,旁門左道?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296章,傻眼了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272章,夫人路線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78章,朕好心痛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1956章,滅佛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22章,機會來了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2114章,回大明第519章,發財了第243章,第一站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2033章,窮啊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8章,雪鹽第558章,大明魚溪第121章,人手問題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323章,生意火爆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325章,被發現了第469章,新軍制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252章,火爆銷售‘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
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515章,抵達呂宋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306章,開爐第714章,攻打暹羅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952章,反響(加餐)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751章,喚醒狼性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536章,西域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02章,唱大戲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426章,搞事情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84章,大明上國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679章,思想控制第99章,喜滋滋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841章,旁門左道?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296章,傻眼了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272章,夫人路線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78章,朕好心痛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1956章,滅佛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22章,機會來了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2114章,回大明第519章,發財了第243章,第一站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2033章,窮啊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8章,雪鹽第558章,大明魚溪第121章,人手問題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323章,生意火爆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325章,被發現了第469章,新軍制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252章,火爆銷售‘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