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金融危機

周新的到來改變了很多,同樣沒有改變很多,因爲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比原本要更加深遠,所以上一屆獲勝者在這一次大選中失敗的沒有任何懸念。

象黨沒有絲毫還手的餘地就被驢黨搶走了白宮,Obama在進入到11月之後沒有任何懸念地順利成爲白宮的新主人。

對周新來說,看着答案下注毫無難度,Obama上臺後,他也能從中獲得對應的政治利益。

政治獻金不是白給的,而且這應該也是周新最後一次下注了,等下一屆的時候,他想下注,別人也未必敢收。

Obama上臺後沒多久,NewPay收購阿美利肯某家區域性大型銀行很快獲批,等危機過去,給NewPay帶來的潛在收益不會低於300億美元。

原本只有華爾街傳統勢力才能染指的蛋糕,NewPay靠着投機也順利分了一杯羹。

現在不是一個好時機,因爲現在還還沒有到危機的高峰,很多資產的價格不是最低點。

在1992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全美有181家銀行破產,銀行破產簡直司空見慣,而去年的時候僅有3家銀行,今年到目前爲止也不過25家銀行破產,這些銀行屬於不那麼美味的蛋糕。

如果NewPay願意再等等,等到明年,全美會有106家銀行破產,創下30年來的最高紀錄。

但是周新對這些數據並不知道,包括NewPay的高管們,都認爲現在能分到蛋糕已經不錯了。

這說明,如果你不是業內人士,即便是重生,你也只能記住標誌性事件,買在相對低位,而做不到在最低點入手。

NewPay收購道格拉斯國民銀行後,NewPay缺的最後一塊拼圖就齊了。

“老闆,這次併購完成後,NewPay已經具備和高盛、大小摩根掰手腕的能力了。”沃倫·詹森很感慨。

他也有新的想法,擔任新興投資的CEO,薪酬高,接觸到的人都很牛,不是華爾街的高管就是華盛頓的肉食者,要麼就是硅谷的新貴,這樣的生活很棒。

自己還不用做決策,周新會告訴他大的趨勢是怎麼樣的,對新興投資養着一幫頂級投資經理,知道大的趨勢,金融危機的大致時間點,足夠他們賺到超額利潤了。

更別說,周新還會講一些具體的策略。

有地位、有錢拿、輕鬆,對普通人來說簡直是神仙工作,但是看着NewPay發展起來的沃倫·詹森顯然不滿足於此。

他在新興投資CEO的位置上乾的太久了,已經對這份工作產生厭倦了,他想要新的機會,想要去新的崗位上一展身手。

新興投資CEO,這份工作再好,那也是看門狗性質的工作。

沒錯,他瞄準的對象就是NewPay,他是NewPay第二任CEO,他去了新興投資,才把位置讓給的彼得·蒂爾。

要是他不走,這位置還是他的。

NewPay,電子支付的壟斷者,全金融牌照持有企業,業務遍佈全球,在全球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國家,都是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電子支付機構,在霓虹、阿美利肯、楓葉國都掌握着至少一家中型銀行。

沃倫·詹森想回NewPay任職,這樣的頂級金融機構,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要想回NewPay,只有得到周新的支持纔可以。

周新聽完後沒有什麼情緒波動,這給他帶來的興奮還不如新芯和住友化學達成的一攬子收購方案。

這主要是因爲周新一直做好了NewPay要被接管的準備,NewPay發展得再好,未來控制權也會被別人奪走。

雖然控制權被奪走,他依然是NewPay的創始人,有創始人身份加大股東,正常來說,肯定是會有話語權的。

但周新面臨的情況又不一樣,華盛頓能把NewPay從他手裡通過行政手段奪走,他不敢去阿美利肯的情況下,話語權也早晚有一天會喪失殆盡的。

比爾蓋茨離開微軟後,把手上大部分微軟股票都變現了,他人在阿美利肯也對微軟沒有太多權力,充其量算是吉祥物。

那就更別說周新了。

正是因爲NewPay是一個龐然大物,所以周新需要提前做好失去它的準備,他已經能很冷靜客觀的看待NewPay的發展了。

“道格拉斯國民銀行,我之前看彼得給我的郵件裡有提到,主要經營地區在密蘇里州的銀行,但他們有全北美包括楓葉國展業的牌照,是他列出收購名單裡,排名第一的銀行。

看來白宮分給了我們一塊不錯的蛋糕。”

沃倫·詹森身爲周新在阿美利肯的操盤手,他對於周新通過各種手段給Obama以及驢黨多少政治獻金瞭如指掌。

因爲大選中的政治獻金是要公佈的,從明面上看,周新不過捐了1000萬美元給Obama,這個數字不算什麼,很多華爾街的金融大佬們,捐兩千萬的不在少數。

但周新除了明面上以外,還通過各種各樣的殼給Obama錢,總共加起來一共是三千萬美元,如果把新興投資和NewPay的錢算上,那已經超過五千萬美元了,已經進入前三的行列了。

沃倫·詹森作爲實際上的操盤手,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利益交換:

“老闆,這是一筆交易,我們幫助Obama獲得了他想要的,他也需要幫我們獲得我們想要的。

真誠地說,我覺得他給的還不夠,如果不是出於對華國資本的警惕,我們能開出的價格比美洲銀行更高。

美林應該被新興投資收購纔對。”

雷曼兄弟銀行破產是金融危機的標誌性事件,美林銀行被收購同樣是標誌性事件。

美林證券是全球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地位不會比高盛差到哪裡去。

但是因爲金融危機期間的鉅額虧損,他們被美洲銀行以 500億美元的現金收購。

新興掏不出這麼多現金,但是美洲銀行同樣掏不出,他們能拿出這麼多現金完全是財政部爲美洲銀行提供了高達450億美元資金和債務擔保,相當於美洲銀行自己只需要掏50億美元。

這點錢新興投資完全拿得出來。要知道美林證券有貝萊德一半的股權,就是後世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美林在此時管理的總資產規模超過了1萬億美元。

“哈哈華盛頓怎麼可能允許美林證券被華國人收購,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要學會知足,能夠收購道格拉斯國民銀行已經夠了。”周新倒是很樂觀,因爲他知道,無論如何美林都不可能輪到他。

要知道美林證券的口號可是“美林看好美利堅”,如此愛國的口號,那可比眼裡只有錢的高盛要根正苗紅得多。

華盛頓怎麼可能允許這樣一家金融巨頭被華國人收購。這就好比華國不會允許華爲被外資收購一樣。

NewPay能收購道格拉斯對周新而言,已經是意外之喜了,他不太看重收購銀行的規模,最重要的是展業規模,道格拉斯的銀行許可是全國展業,展業範圍還包括了楓葉國。

在NewPay的加持下,它能發揮出1加1遠大於2的效果。

沃倫·詹森本來想提彼得在NewPay呆了太久,他又覺得這個時機提不太合適,因爲NewPay剛剛完成收購道格拉斯,正面臨着整合新的業務,擴張新的業務版圖。

雖然詹森認爲NewPay能收購道格拉斯,他的功勞至少佔了百分之八十。

“Obama上來之後很有想法,保爾森沒有被Obama趕走,根據我得到的消息,保爾森依然會在新的內閣佔有一席之地。

他們之前制定的高達7000億的救市計劃得到了Obama的認可,象黨也支撐不住了,這一方案應該會很快通過國會。

我們抓住了難得的時間窗口,順利完成了道格拉斯的收購。

另外根據華盛頓的消息,聯邦政府打算給花旗銀行超過三千億美元的債務做擔保,同時給花旗提供兩百億美元的補助和兩百五十億美元的授信額度。

可以說,聯邦爲了讓花旗銀行不爆,已經用盡了所有辦法,我們在得到消息之後已經提前在上週的時候買入了50億美元花旗銀行的股票,預計在聯邦救助政策公佈後,會爲我們帶來超過百分之三十的收益。”沃倫·詹森說。

這就是大銀行和中小銀行的區別,大銀行,各國政府都是會想盡辦法保證你不垮,中小銀行則不然,因爲大銀行會引發系統性風險。

在華國也一樣,存錢往大銀行存,利率是低了點,但是安全係數高了不止一個等級,在存量時代,和搏高回報相比,保住本金最重要。

這則消息同樣是驢黨回報周新的一種手段,比如說召集金融領域的知名人士們召開內部會議,然後把聯邦下一步打算幹嘛透露給大家,大家再根據內幕消息去交易。

這種明面上的操作即便被曝光也無所謂,我們只是討論危機應對措施,我們並不是只討論了這一種危機應對措施,只是最後聯邦選擇了這一種,我們在開內部會議的時候並不知道聯邦會選這一種。

至於伱問我爲什麼能通過結果倒推過程,根據下一步聯邦的政策去做這樣的交易決策,問就是水平,問就是大師的眼光。

橋水基金,就是後世世界上最大的對衝基金,他們最近被紐約時報一頓曝光,說他們是騙局。

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利歐,寫了一本叫《原則》的書,這本書裡講了他的各種交易思維,但是實際上達利歐和橋水的優勢是他和各國政要的關係,這些關係讓他能知道甚至是影響華盛頓的決策,從而做出正確的交易決策。

國內自媒體報道,說什麼橋水基金是龐氏騙局,實際上紐約時報的原文明明是“橋水不是龐氏騙局”,紐約時報那個作者只是認爲橋水是騙局,橋水的經營策略和宣傳不符,這是虛假宣傳。

連頂級大佬都靠內幕消息來做交易策略。

包括像高瓴資本投資隆基綠能,三年浮虧51億rmb,甚至因爲扛不住虧損搞違規減持,15億元的股份離奇消失。

“我覺得有的時候別迷信大人物們的講話,他們並不一定言行一致。”沃倫·詹森作爲新興投資的CEO和周新的代表,出席參加在燕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的燕京國際金融論壇年會。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金融危機:對世界與華國的影響-重建國際金融體系新秩序”。

今年因爲雷曼兄弟的破產,華國搞了各種各樣的論壇,來分析金融危機,包括金融危機中的種種現象,糧食危機、股市暴跌、佔領華爾街運動等等。

人大搞了,清華搞了、網易財經、搜狐財經等等,從學術界到媒體都搞了討論金融危機的論壇,搜狐財經聯手《企業管理》雜誌專門請了貨幣戰爭的作者來聊金融危機。

那個訪談裡,問宋爲什麼金融危機爆發後,黃金和白銀價格應該漲,但是爲什麼不漲。

宋回答說黃金白銀本身是貨幣,價格下跌不代表需求量下降,將大量現金變成黃金和金條囤積起來是超級富豪們正在做的事情,需求傳遞到價格上來需要有時間。

而實際上黃金的走勢從2006年年中,金融危機初露苗頭就開始漲了,從560點一路飆升到了2008年年初超過1000點。

然後從2008年纔開始劇烈波動,即便到2008年年底的最低點也沒有跌破700點,宋對黃金這類最重要的貴金屬走勢都不瞭解。

不過寫金融玄幻小說的作者能來聊金融危機,本身也挺玄幻的。

這次燕京搞的這個是規模最大,官方站臺地位最高的論壇。

吳世強和沃倫·詹森參加,其中沃倫·詹森只會在第一天出席,而吳世強會參加完全程。

沃倫·詹森除了要在開幕式上作爲企業代表發言外,還要參加下午的一個訪談。

在訪談中,主持人問他對金融危機看法,他就提到別迷信大人物們的講話。

“金融危機對很多企業來說是危機,但它同樣蘊含大量的機會,大量優質資產都跌到了合適的位置,大量行業面臨着重新洗牌。

危機孕育着希望,冬天總會過去,春天總會到來。

所以我認爲金融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對未來的信心。”

隨便寫寫,鴉還是想用一些筆墨把金融危機給寫過去,因爲這是標誌性事件了,改變了太多。

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85章 Mphone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162章 約會(6k)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34章 聖誕節第321章 合作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63章 交易第6章 輕鬆拿下第106章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43章 NewPay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244章 結果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38章 焦頭爛額第164章 在申海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105章 百人會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164章 在申海請假條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17章 售價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255章 E3展會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297章 畢業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37章 反擊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62章 約會(6k)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252章 Mphone2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57章 關鍵鷹第232章 宿敵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30章 再見老友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331章 採訪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請假條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340章 Mphone3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192章 野望(4K)完本感言第164章 在申海第47章 反響強烈第323章 上市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72章 終章
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85章 Mphone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162章 約會(6k)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34章 聖誕節第321章 合作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63章 交易第6章 輕鬆拿下第106章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43章 NewPay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244章 結果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38章 焦頭爛額第164章 在申海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105章 百人會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164章 在申海請假條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17章 售價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255章 E3展會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297章 畢業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37章 反擊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62章 約會(6k)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252章 Mphone2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57章 關鍵鷹第232章 宿敵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30章 再見老友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331章 採訪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請假條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340章 Mphone3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192章 野望(4K)完本感言第164章 在申海第47章 反響強烈第323章 上市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72章 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