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

對嫺熟的政客而言,他們不會追求一次性達成所有目的,只需要比之前有所進展即可。

對於以動作緩慢的象黨來說尤爲如此,他們不急於一時的目的。

在Bush看來,周新作爲硅谷的代表人物,作爲互聯網的旗幟,在白宮晚宴上表達對他提出政策的認可,到這個地步已經夠了。

他作爲白宮的主人,Bush很自信自己能夠在白宮呆滿八年,現在開了這個頭,未來可以慢慢把政策朝着對象黨有利的方向引導。

畢竟聯邦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裡偏向象黨的佔多數,更準確的說象黨在整個聯邦司法界都佔據強勢地位。

在去年Bush和戈爾之爭中,雙方就佛羅里達州選票的爭議一直從地方法院打到了聯邦最高法院,最後還是Bush取勝。(在二十年後引起巨大爭議的保守派黑人大法官托馬斯正是Bush他爹任命的)

在和Bush吃完飯之後,Bush通過自己的Mphone發了一條微博:

“很愉快的一個夜晚,能夠和硅谷的標誌性人物Newman一道共進晚餐,我們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有着驚人的一致。”

在這條微博裡並且配上了和周新的高糊合照。

Bush發了這條微博後,周新在下面簡短評論了一句:“感謝招待,我喜歡白宮的晚飯。”

幾乎第二天白天一大早,比爾蓋茨打了個電話過來:“Newman,之前我們一直沒有聊過在政治上的傾向,你是更傾向於象黨嗎?”

昨天晚上Bush的微博發出之後,周新的微博裡就收到了大量私信,問他關於政治方面立場的問題。

周新預料到今天會有人來找他問這件事,比爾打電話過來倒是沒有出乎他的意料,“沒有,我一直沒有特別的傾向,我持中立的態度。

我是華國人,無論是象黨還是驢黨對我來說沒有區別。”

比爾嚴肅道:“我也猜你不會有類似的傾向,我這麼多年來對象黨和驢黨的支持力度差不多,沒有特別偏向於任何一邊。

因爲對於我們這個級別的富豪來說,不明確站隊對我們來說最有利。

當你選擇了一邊,這一邊不會也沒有能力提供給你你想要的東西,而且另外一邊還會不斷打壓你,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比爾蓋茨一直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性,最多是在2016年的時候明確表達了對象黨候選人的反感。

之前外界一直認爲比爾蓋茨更加傾向於驢黨,但是他一直都同時向雙方捐贈高額政治獻金。

周新聽完後回答道:“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我會去白宮吃飯只是出於對白宮主人這個位置的尊重,而不是代表我支持Bush,更不代表我站在象黨一邊。

我不太關注政治上的事情,這離我一個華國人來說太遙遠了。”

比爾蓋茨問:“昨天晚上吃飯Bush和你聊了什麼?”

周新簡要講了一下具體情況後,比爾蓋茨在電話那頭嘆氣:“你被Bush坑了。

他從開始聊到微博到後面提到希望對言論進行控制,一直在給你挖坑。

你不應該表態,更不應該幫他想辦法的,Bush明顯想要出臺管理互聯網輿論的法規。但是互聯網之前一直崇尚的精神就是自由。

互聯網用戶們對於被管理有着天然的反感,更別提被政府管理了。bush未來推出類似的法規,勢必會引來支持率的下滑,並且很難在具體的州推廣。

但是有你站臺就不一樣了,這也是爲什麼他要在微博上說你是硅谷的旗幟,旗幟都支持他了,那麼他推行新的法規有了最大的支持者。

疊加最近的世貿雙子塔被撞,互聯網上的不當言論被傳統媒體所攻擊,讓Bush的行爲有了天然的正當性,加上你的支持,這套法規有很大概率順利推行下來。

而你作爲影響互聯網自由的人,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說不定你會淪落到和我一樣的下場,成爲各種陰謀論的背後主使。到那時,說不定以我爲主使的陰謀論和以你爲主使的陰謀論還可以進行一輪聯動。”

比爾蓋茨說完後,周新迅速意識到自己犯了什麼錯誤,他把二十年後的思維代入到了現在,互聯網言論被監管,這在20年後看來天經地義,無論是華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是如此。

只是規則不同、劃線不同和管控力度不同罷了。

但是在當下,並沒有類似的法規出臺,也沒有什麼機構來管理互聯網空間裡的言論。

他不應該把這個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完全沒有讀懂Bush的潛臺詞,我只是出於幫他想辦法的角度。”

比爾蓋茨調侃道:“哈哈哈,這件事只是小事,原來Newman也會犯錯,之前我還以爲你從來不會犯錯,雖然才20歲出頭做事已經和四十歲的中年人考慮一樣全面了。

我幫你詳細分析一下,其實從一開始Bush就在給你暗示,我管理不到所有的白宮工作人員。

所以未來我們的對話泄露給媒體也是白宮的工作人員做的,和我無關。他們知道我要做的互聯網言論管理這件事,是Newman給我出的主意,這不是我泄露的。

然後外界會認爲Bush要做的事情得到了你的支持,並且是你給他出的主意,連互聯網之王都認爲互聯網言論應該被管控,其他人難道比互聯網之王對於互聯網更有見解嗎?”

在同等級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比在普通人面前炫耀有成就感得多。

比爾蓋茨繼續說道:“不過這件事是小事,網友們的反對只是一時的,只要你的產品足夠優秀,他們還是會繼續使用你的產品。

別站在一邊這纔是大事,象黨和驢黨不要選任何一邊。硅谷的高級經理人他們可以選,但是對我們來說,我們最好別有明顯的傾向,當然這是我的經驗,是我作爲朋友的勸告。”

周新問:“好的,我明白了,我感覺Bush挺憨厚的,沒有想到他的話裡有這麼多的門道在裡面。”

比爾蓋茨說:“Bush在外界的宣傳一直都是憨厚老實,通過不擅長考試來反覆打造他的這一形象,但是實際上他非常精明,尤其在和人打交道這件事上。

他能夠很快讓你覺得和他很熟,讓你覺得和他關係很好,實際上他對他認爲對他有幫助的人都是這樣。我有的時候覺得Hillary都沒有Bush有心眼。

另外既然聊到這裡了,我再多說兩句,即便你真的要站在驢黨和象黨中的一邊,驢黨也對你更有利,因爲驢黨的勢力範圍集中在金融和互聯網領域。

因爲他們牢牢控制着紐約州和加州,牢牢控制着硅谷和華爾街。如果你站在象黨一邊,驢黨會有很多辦法讓你難受。

以NewPay爲例,NewPay的潛力到了今天,其實大家都非常清楚了,無論是線下支付還是電子支付本身NewPay都具備極強的潛力。但是驢黨可以通過電子支付領域的法律、讓華爾街加大對其他電子支付軟件的扶持等各種手段來讓你難受。

反而如果你站在驢黨一邊,象黨拿你的核心業務沒有一點辦法,即便象黨佔據着白宮,他們也對你沒有辦法。

當然不站隊最好,即便要站隊也別選象黨,這是我作爲朋友給你的忠告。”

周新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天真,他現在只是有錢,在阿美利肯的影響力和實際可以調動的社會資源遠不如比爾蓋茨。

即便是比爾蓋茨,都不會公開站隊,他又怎麼能夠保證站在象黨一邊,象黨能夠保住他呢。

剛剛比爾蓋茨提到的NewPay也間接點醒了他,如果驢黨在他們控制的加州和紐約州這兩個地方對NewPay加以限制,然後再扶持另外的支付軟件,那麼NewPay將無法保持現在的壟斷勢頭。

啓動反壟斷調查則是更加直接的辦法,反壟斷調查不需要走聯邦法院,地方法院就可以辦到,之前微軟被起訴就是哥倫比亞地區的地方法院進行的起訴。

周新在和比爾蓋茨聊完後,很快向Clinton基金會捐了一百萬美元,並通過摩根大通的渠道向驢黨那邊表示自己沒有任何站隊的意思。

很快阿美利肯頒佈了《愛*國*者*法》和《國*土*安*全*法》,其中包含授權政府對互聯網進行監*督管理的條文。

政府,執*法*機*構可以依法監*控所有“和國*家*安*全有關”的互聯網信息,並採取屏蔽等措施。

法規頒佈後,迅速引起了輿論的關注,要知道周新在互聯網領域的成功,影響到太多互聯網公司以及互聯網創業者的利益了。

在他們看來,阿美利肯人對Newman的追捧簡直和瘋了一樣,只要是Newman推出的互聯網應用,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應用,都能獲得大量的追捧,連定價接近600美元的電話都有超過三百萬的用戶。

硅谷一直調侃,Mphone是買應用送手機。

因此上面兩條法規推出後,在有心人的引導下迅速引發熱議。

“獲得成功後的Newman已經不再酷了,他已經背離了互聯網自由的精神,他開始和華盛頓方面深度勾結在一起。”

“這不是我認識的Newman,Newman給Bush提的建議嚴重影響到互聯網原本的秩序,政府不應該能做這些。”

甚至在硅谷部分人在NewPay、Matrix、拳頭遊戲這幾家公司聚集的園區樓下示威抗議,表示對Newman的不滿。

和比爾蓋茨猜的沒有太大的出入,周新和Bush吃飯時表達的意思被做了一定程度的修飾後被紙質媒體們爆了出來。

“.我認爲言論是有限度的,我確實贊同政府對於言論的管控,但是我不贊同沒有邊界的管控,應該有明確的規定以及具體的案例來對他們做這件事的邊界加以限制。

無論最早成立拳頭電子社區的時候還是後來做Quora的時候,我們整個團隊都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言論治理上,我們有明確的規則約束用戶的言論。

我一直都沒有給用戶無限的自由,包括驗證碼也是對用戶進行管理。但是無論是拳頭遊戲還是Quora,在我執掌的時候,都會將屏蔽的內容、被封鎖的言論進行存證,並且有明確的抽查機制,確保不發生錯誤操作。

因此媒體公佈的言論和我的真實想法有所出入,我更不是完全贊同最新頒佈的兩則法規,我只贊同他們中的一部分”

周新在個人主頁上發了一篇相關解釋的長文,並且附帶了拳頭遊戲和Quora的服務條款中的內容,來向用戶們說明,他的想法自始至終都是如此。

長文發表後,並沒有讓互聯網上的指責聲平息,因爲有耐心看完的用戶是少數,大部分用戶只在乎情緒的宣泄,在意的是自己的權利被侵犯需要找到一個出口來攻擊。

將現實中的種種問題歸結於資本,歸結於xxn總是容易的,深刻挖掘問題背後的本質是困難的,甚至把本質說出來都是不被允許的。

當然在阿美利肯同樣如此,馬斯克收購推特都無法隨心所欲,無法把推特之前的騷操作具體細節大量推送給用戶。無法揭示問題的本質,而只能停留在種族和性別上,圍繞着跨性別問題進行爭吵。

周新的說法只能讓一小部分的用戶認同。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也會淡忘這些,只留下一個標誌性的記憶:這件事最早是因爲Newman導致的。

這件事還沒有完全過去,蘋果秋季發佈會就要開始了,喬布斯要推出第一代ipod和蘋果音樂商店。

蘋果選擇在位於庫佩蒂諾的園區內舉行低調發佈會,庫佩蒂諾在舊金山灣區的南部,是聖塔克拉拉縣西部的一座城市。

周新作爲蘋果的第一大股東,手上有着蘋果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自然被邀請來參加了ipod的發佈會。

並且未來Mphone還將和Ipod進行深度的合作,無論是搭配購買還是應用上的交互,都將進行合作。

喬布斯甚至希望周新來講兩句,即便周新這段時間正處於風口浪尖上。

但是周新依然是硅谷的明星人物,最具號召力的企業家,喬布斯希望藉助周新的名氣爲ipod站臺。

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完本感言完本感言第255章 E3展會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252章 Mphone2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96章 質疑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64章 公有云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309章 連環雷第230章 訪談2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27章 優勢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309章 連環雷第6章 輕鬆拿下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13章 驚訝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232章 宿敵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7章 售價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372章 終章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329章 上市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19章 含金量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89章 A1E芯片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37章 反擊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0章 再見老友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45章 訪談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
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完本感言完本感言第255章 E3展會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252章 Mphone2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96章 質疑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64章 公有云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309章 連環雷第230章 訪談2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27章 優勢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309章 連環雷第6章 輕鬆拿下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13章 驚訝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232章 宿敵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7章 售價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372章 終章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329章 上市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19章 含金量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89章 A1E芯片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37章 反擊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0章 再見老友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45章 訪談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