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

“麻煩請仔細闡述一下這個項目,我剛剛聽完之後你的表達內容都是概念上的描述,而缺乏實質的想象力。”

李靜宜此時已經從伯克利拿到了碩士學位,進入高盛成爲一名全職的投資經理。

作爲華國女性,從建國初就開始接受婦女能頂半邊天教育,李靜宜自然不滿足於以服務另一個人爲畢生目的的生活,並且爲了避嫌,她甚至都沒有在新興投資工作。

李靜宜的學歷背景和實習經歷足以支撐她進入高盛,當然能進高盛之後直接從投資經理開始做起,不用從助理開始幹起,背後自然有周新的緣故。

面前這位帶點書呆子氣質的年輕男子剛剛說了一大堆關於人們爲什麼會熱衷於匿名社交,爲什麼POSTSecret能夠大獲成功。

李靜宜聽了有十分鐘都不知道面前這位男子要打造的產品是什麼。

如果是周新,肯定一眼能夠認出對方,FB的創始人扎克伯格。

但是李靜宜顯然不知道對方是誰,會見扎克伯格也是因爲對方的學歷、履歷和背景看上去不錯,被李靜宜認爲有可能是有價值的潛在投資對象。

李靜宜不希望獲得太多來自周新的幫助,這也導致和其他投資經理相比,她的資源太少。

李靜宜的人脈夠多夠廣,整個灣區數得上名號的大咖她都認識,別人也認識她。問題是大咖們的創業項目,輪不到她來投資。

除非周新幫她,李靜宜又不想這麼做,周新幫她獲得投資項目的話,那還不如到新興投資工作呢。

扎克伯克呢喃道:“女士,我只能告訴你我的創業項目是基於匿名的社區軟件,我會以POSTSecret爲對象打造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匿名軟件。

但是更多的消息我無法告訴你,因爲這涉及到商業機密。”

進入工作狀態的李靜宜能夠迅速抓住重點,“你剛剛提到匿名社交,提到PostSecret,我爲什麼要投資你,而不是直接去投資PostSecret呢?

POSTSecret也有手機應用。

更重要的在於你透露的信息太少,我無法通過這麼少的信息做判斷。”

因爲移動互聯網的火爆,以及校園內Mphone的普及,這導致當前大學生創業者最喜歡做的就是手機應用。

換句話說,網頁不夠酷,不符合當下的潮流,是過去的產物。

扎克伯格面露難色,老實講互聯網應用很多時候就是創意爲王,尤其對於小創業者來說,你在初期沒有利用創意獲得足夠的優勢,那麼後面就會被其他互聯網公司利用你的創意來圍剿你。

但是不說,又拿不到投資,如果只是做網頁,完全可以先做出來有了初始用戶之後再找投資,手機應用則不行,因爲手機應用涉及到的面太多,他一個人搞不定,忽悠同學幫忙也不行。

因爲在扎克伯格的設計裡,他們在初期就要接入電子支付軟件,從一開始扎克伯格就已經想好了這款手機軟件的盈利模式。

正是因爲周新的出現,導致現在硅谷的創業公司們非常講究盈利模式,尤其在納斯達克泡沫破裂之後,盈利模式變得愈發重要。

扎克伯格能找到李靜宜也是因爲彼得·蒂爾。

在原時空中,彼得·蒂爾是臉書的首位投資人,他投資臉書是因爲扎克伯格在哈佛唸書的時候做了一個爲女同學長相打分的網站,正是這個網站讓彼得注意到了扎克伯格。

而現在彼得·蒂爾掌管着NewPay這個遍佈全球的電子支付巨頭,他沒有精力去做投資人,但他還是注意到了扎克伯格。

鑑於和周新、李靜宜良好的私人關係,彼得·蒂爾把扎克伯格引薦給了李靜宜。

也是看在彼得·蒂爾的面子上,李靜宜纔會聽面前這個書呆子氣十足的年輕人講這麼久,結果對方講的概念進一步證明了他的氣質和實際很符合。

“不知道你是否瞭解我之前做過的網站——Facemash”

說完後,扎克伯格簡單介紹了一下這個網站,作爲女性李靜宜顯然不喜歡別人對她的長相評頭論足,哪怕她長得好看。

一個職業的投資人,需要儘可能避免個人的感性因素影響理性決策,李靜宜沒有打斷對方,而是聽對方繼續說下去。

扎克伯格在說完Facemash之後繼續說:“POSTSecret的匿名社交是被動的匿名社交,他們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用戶,用戶說什麼,用戶發表什麼內容,社區的熱點話題由用戶來決定。

這樣做的弊端在於,再多的用戶數,也無法保證每天都有充滿爆點的內容。

而我要打造的匿名社交軟件則是由我們來打造話題,讓用戶圍繞我們的話題進行討論,當然用戶自己發起的話題如果足夠有意思,我們也會採納。

我很贊同Newman在今年Mphone開發者大會上提到的‘碎片化時間’的概念。

之所以要做手機應用而不是網頁,正是因爲我們發現手機應用能更好的去搶佔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我們和POSTSecret相比的一大特點就是我們自己來設計話題。

我們打算先從全美高校開始,我很清楚阿美利肯大學裡的年輕人喜歡討論什麼,喜歡聊什麼,他們會對什麼樣的話題感興趣。

通過構建一個匿名社區,讓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發表觀點和看法。”

很明顯扎克伯格不打算再做臉書模式的社交網站,這是因爲微信和朋友圈足夠成熟,導致臉書這類網站沒有那麼大的市場。

當互聯網正在走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同時有微博和微信,再去做臉書等於找死。

即便是同學錄功能,用戶在使用臉書找到想找的同學,最終還是會轉到微信上進行聊天。

因此扎克伯格這次創業瞄準的目標是匿名社交,也就是微信沒有覆蓋的區域。

扎克伯格見面前這位華人女子面無表情,似乎在思考,他繼續說:“我們已經想好了清晰的盈利模式,這是我們和其他創業者最大的區別。”

說完這一句之後扎克伯格也保持沉默,李靜宜說:“我需要先看看你們之前做過的網站,也就是你剛剛說的Facemash,我會在一週之內給你回覆。”

對方要的並不多,50萬美元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這點錢李靜宜自己就能決定投給對方。

要知道高盛每年在硅谷租了15萬平方米的辦公場地,每年租金高達1200萬美元,而這塊辦公場地一直處於閒置狀態,沒有人去使用。

高盛在灣區的辦公室在舊金山,也就是說高盛每年花1200萬美元打水漂。

錢對李靜宜來說是小事,只是她進入高盛之後還沒有開始投資項目,她希望能夠第一個項目有一個好的開端,對方的匿名社交能否做到,李靜宜並不是那麼的有信心。

等和扎克伯格聊完回到車上,李靜宜看見Mphone上有一條新的微信消息,她打開後發現是周新發來的微信紅包,紅色的封面加上華國文字的恭喜發財,充滿了華國元素。

“怎麼樣,有沒有覺得這個創意特別棒。”

李靜宜點開紅包後發現是200美元,回了幾條消息過去:“確實很有創意。”

“問題是老外能懂恭喜發財是什麼意思嗎?”

周新:“看來你太久沒有看電視了,微信紅包的廣告宣傳片充斥着各大電視節目,在廣告宣傳片裡做了詳細解釋。”

“對華人來說肯定吸引力十足,但是對於其他族裔的效果我持懷疑態度。”

“沒辦法最近工作太忙了,一直沒有開張我壓力巨大。”李靜宜回覆道。

周新:“要不要我幫你看看你手上的項目哪個有投資價值?”

李靜宜發了個搖頭的表情,然後說:“我先靠自己試試看吧,實在不行再問你。”

發完後她呆坐在車裡,在思考這個項目,老實說對方的學歷、經歷加上是彼得·蒂爾推薦過來的,這個項目足夠靠譜。

包括Facemash這個網站,李靜宜在來聊之前也看過,她知道這是一個什麼類型的網站,因此她是傾向於投資這個項目,但是匿名社交,李靜宜總感覺未必能做起來。

因爲微信牢牢掌握着移動互聯網時代即時通訊第一的寶座,即便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拒絕微信進入他們的平臺,這也無法動搖微信的地位。

做匿名社交軟件,能打敗微信和微博嗎?加上手機版Quora同樣支持匿名功能,李靜宜對項目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

等晚上回到家裡,李靜宜還在回工作郵件時,她看到又來了一封郵件,是扎克伯格發來的:

“李女士,我還想多說幾句,我們的產品打算先以波士頓爲起點,因爲這裡有大量大學,是全美高校最多的城市,我們打算先攻佔這裡的大學生羣體”

扎克伯格在和李靜宜聊完後,找彼得·蒂爾聊了聊,對方讓他儘量抓住這個機會:“李女士的明面身份只是高盛一個普通的投資經理,但是她同時還是Newman的女友。

這個身份導致她有能力給你提供大量你意想不到的資源,這也是爲什麼我推薦你去找她的重要原因。”

扎克伯格在知道李靜宜的另外一層身份之後,對於獲得對方的投資才變得熱切起來,本來他考慮的是拿不到高盛投資也沒什麼,他還有別的關係網絡可以依賴,再不濟去找哈佛校友拉投資也是一條路。

李靜宜在書房看郵件的時候,周新走到她背後,看到發件人的名字:扎克伯格,然後周新再仔細瞄了兩眼郵件開頭的內容後說:

“看上去還不錯,至少知道抓住年輕人。”

李靜宜本就有傾向的天平,聽完後徹底倒向另一邊:“是嗎?

我也覺得這個項目不錯”

簡單描述完之後,李靜宜說:“我只是很好奇他所說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PostSecret這麼久都沒有找到匿名軟件的盈利模式,他真的發現了嗎?

如果匿名社交軟件有除了廣告外的盈利模式的話,那麼POSTSecret的估值遠不止這麼多。”

周新笑道:“無非就是付費會員的模式,付費之後匿名軟件會給會員提供一些額外的服務。

最常見的玩法應該是解鎖匿名身份,比如說我們兩個在匿名軟件上認識,它要求互相回覆了100句話就能解鎖對方的真實身份。

而會員的要求降低爲50句。

只是付費人數會對軟件用戶質量有很高的要求,女性多男性纔會願意付費。”

周新很好的揭示了社交軟件興起的本質——解決人類的基本需求。

無論是微信漂流瓶、微信抖一抖、陌陌、Soul都是如此。

李靜宜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周新,然後親了對方一下後說:“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的軟件如何能競爭得過PostSecret。

當大家都知道匿名軟件的盈利模式後,競爭對手纔是大問題。”

周新無奈道:“這不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

你才投多少錢給他嘛。”

李靜宜說:“五十萬美元,30%的股份。”

說完後李靜宜反應過來,但周新的話已經傳到了她的耳邊:“對嘛,才160萬美元的估值。

即便POSTSecret和它競爭,它只要產品自身做的足夠好,拿到POSTSecret十分之一的估值也大賺了。

這點估值哪需要考慮那麼多。

爲什麼現在華爾街這幫投資機構不管電子支付軟件的大小,哪怕只有幾千個用戶,他們都搶着投嗎?

還不是抱着廣撒網,只要有一條魚被其他互聯網公司收購,他們也賺到了的想法。”

第二天在簽完投資協議後,李靜宜把周新關於盈利模式的想法和扎克伯格說了,聽完後扎克伯格大驚:

“你一天就能想到我們的盈利模式嗎?”

他轉念一想,估計對方是請教了Newman,這讓他對Newman更加佩服了,他們整個寢室思考了很久的盈利模式,Newman一聽就猜到了。

李靜宜說:“我是聽我朋友說的,我認識一個非常厲害的產品經理。”

扎克伯格心想果然如此,然後說:“我們的盈利模式大致是這樣,但是絕對不止這麼簡單。

我們還設計了大量細節,讓用戶能夠做到差異化付費。”

簡單說一下昨天寫的不好烏鴉承認,但是昨天那個沒有用AI,裡面的內容全部都是基於小說的世界線,AI怎麼可能幫烏鴉基於小說時間線來寫新聞稿。

另外之所以寫那個內容屬於是寫報告寫多了職業病犯了,後面會盡量減少相關內容。

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35章 聖誕節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90章 Matrix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30章 高估第340章 Mphone3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35章 聖誕節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90章 Matrix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184章 發佈會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06章第244章 結果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64章 在申海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26章 riot拆分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341章 意外第312章 價格戰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264章 公有云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298章 回國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55章 E3展會第196章 銷量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86章 支付令牌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57章 關鍵鷹第67章 酸了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315章 優勢
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35章 聖誕節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90章 Matrix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30章 高估第340章 Mphone3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35章 聖誕節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90章 Matrix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184章 發佈會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06章第244章 結果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64章 在申海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26章 riot拆分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341章 意外第312章 價格戰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264章 公有云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298章 回國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55章 E3展會第196章 銷量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86章 支付令牌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57章 關鍵鷹第67章 酸了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315章 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