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

陳進現在面臨的危機比他原本要面臨的危機嚴重得多,在原時空中他靠着漢芯騙取了大批的科研經費,這些科研經費中的很大一部分通過各種手段轉移到了他個人賬上。

現在漢芯一號纔剛剛推出,他也只是從交大這裡獲得了少量的科研經費,周新和摩托羅拉出來聯手舉報他之後,從官方層面騙取經費顯然不可能了,去從事原行業的工作也不太可能。

像原時空那樣跑回阿美利肯,手上沒有多少錢的陳進會被摩托羅拉起訴的傾家蕩產,後世爲什麼摩托羅拉沒有起訴他,一是因爲陳進的成果沒有轉化爲商業價值,二是因爲摩托羅拉在最初壓根不知道這回事。

只知道陳進和漢芯系列芯片造假,但是不知道漢芯系列芯片是拿摩托羅拉芯片改頭換面的。這件事過了好幾年才被扒出來。

陳進現在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怎麼把當下的局面給混過去。

在陳進辦公室裡,其他人都跑的差不多了,大家都知道幾乎不可能翻案,所以都縮在寢室想把這次的風波躲過去。

反正被點名批評的是陳進還有鑑定委員會的大佬們,我只是小兵,總不可能連我也一起追責吧?陳進研發團隊的成員們大部分抱着這樣的想法,沒有獎學金就沒有吧,本來周新名下獎學金的申請難度就比較高。

至於工作,文憑在這裡,不能去新芯系企業,還可以去其他國企。

但是有兩個人確實是跑不掉,分別是胡立勇和付宇卓,他們兩個也屬於被點名批評的對象。

其中付宇卓也是神人,他是漢芯一號系統結構的負責人,在做完漢芯一號之後又繼續去做863重大專項中的DSP芯片。漢芯也是DSP芯片。

後來漢芯被揭穿之後,他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依然在交大混的風生水起,一路當上了交大微電子系的副主任。更扯的在於後來嚴曉浪和付宇卓在科研教學上還有合作,在2016年的時候兩人負責的項目拿了國家級的二等獎。

嚴曉浪是漢芯一號鑑定委員會的成員之一,863計劃中集成電路團隊的負責人。

至於胡立勇,胡立勇短短一年時間,從2002年到2003年靠着漢芯忽悠了六千多萬的民間資本投資到漢芯半導體,胡立勇是漢芯團隊裡核心成員,專門負責企業運營管理。

後來漢芯被揭穿後,胡立勇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然後在15年的時候搞了個巨如集團,專門做點對點網絡借款業務,集資了40億元,大部分巨如集團的投資者利息帶本金全部血本無歸。

所以漢芯團隊裡的人才不少,基本上除了人精還是人精,後來漢芯被揭穿造假對他們沒有造成任何負面影響。因此說一句科研亂象自漢芯始絲毫不爲過。

現在可不一樣,漢芯一號纔開完新聞發佈會就被打假,胡立勇前腳找民間投資者聊,後腳周新就開新聞發佈會披露漢芯造假,大大小小新聞版面全是這件事,胡立勇還怎麼拿漢芯去忽悠投資人?

胡立勇現在就一個念頭,後悔,自己爲什麼要到漢芯這個坑裡來,本來以爲是個機會,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拆穿了。

胡立勇最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漢芯是騙局,他最開始以爲陳進確實有技術,加上他是復旦經管學院畢業,不太瞭解技術,他看陳進談到技術侃侃而談,又和各路大佬談笑風生。

胡立勇以爲陳進確實在國外留學的時間裡掌握了某些先進技術,結果後來陳進和他混熟之後,陳進纔給他透露真相,幫他們把摩托羅拉logo磨掉換成漢芯logo的公司都是胡立勇去找的。

付宇卓就更不用說了,他同樣很瞭解漢芯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陳教授,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和校領導通氣,溝通出一個解決方案來,先把眼下的危機度過,我建議陳教授你一個人把責任全部攬過來。

明顯你作爲漢芯團隊的負責人,方案也是你提出來的,周新和摩托羅拉的親自下場,讓我們不可能反駁,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主動把責任擔起,不影響到交大和鑑定委員會涉事專家的名譽。”

胡立勇現在和未來都能騙那麼多錢,對人性的把握過於到位,“狡辯不現實,找說辭能夠把事情解釋清楚同樣不現實。

如果漢芯和摩托羅拉的芯片有差異,哪怕只有一點點差異,我們都能解釋過去,但是他們之間只有logo上有差別,這是說不過去的。

等交大或者申海市那邊找到我們,他們也會讓你把責任全部攬過去,不如主動承認錯誤,把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只是在迴應之前先和學校領導通氣,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關於未來的承諾。”胡立勇說。

他們三人還在樓上的辦公室討論,他們發現樓下聲音越來越大,胡立勇走到窗戶邊上看了一眼,發現樓下已經有大量學生聚集起來,仔細一聽,他們在喊陳進滾出來。

胡立勇意識到不對,繼續留在這裡可能會被衝動的學生羣體揍一頓:“陳教授,好好想想我的建議,我有點急事先走一步。”

陳進還沉浸在悔恨和慌亂中,他的理性告訴他胡立勇的建議是唯一的出路,現在也只有他有這個能力幫大佬們背鍋,這也是他當前唯一的價值了。

但是感性告訴他憑什麼,大家都簽字了,憑什麼我一個人背鍋。

陷入糾結中的陳進壓根沒有意識到樓下學生是來找他的,加上這兩天零星有學生在下面罵他,他都習慣了,還特意和保安說了別放不認識的學生上來。

付宇卓顯然沒有胡立勇反應那麼快,等到下面學生都衝上來敲門之後他才意識到不對。

“你們想幹什麼?都給我出去,出去!”陳進見門被強行打開,衝進來十來個學生之後說道。

“陳教授,我們是來敦促你儘快迴應最近在媒體上關於漢芯一號造假的事情,直面問題而不是每天躲在辦公室等着保安把飯送上來。”

付宇卓心想這裡應該沒有我的什麼事吧,我還是不說話了。

陳進勃然大怒,胡立勇都只敢給我建議,你們憑什麼指揮我:“這件事和你們無關,你們趕緊給我出去!”

其他同學顯然沒有這麼客氣:“陳狗,你自己做的齷齪事嚴重影響了整個交大的聲譽,我們同樣是交大的一份子,這件事怎麼和我們無關?

因爲你的行爲導致交大在申海高校圈裡明顯低人一等,現在連二工大的學生都能嘲笑我們交大了!

你趕緊出來給我道歉。”

整個辦公室衝進來的學生越來越多,大家把陳進團團圍起來,然後陳進被押到交大操場,期間還有學生給陳進踢黑腳。

最後是校領導來才把陳進給救出來,這也成爲了當天的新聞,申海各大高校BBS上全部都是陳進被押到操場上的圖片。

“臥槽看上去就很爽,可惜我今天在新芯實習,不然我也要給陳狗來上一腳,本來我實習轉正都板上釘釘了,結果現在新芯的hr告訴我,他們內部還要再討論一下。”

“大家還是太仁慈了,換我在,校領導來也沒用。”

“我就想知道陳進最後是怎麼解釋漢芯一事的?”

“想啥呢,明顯這幫專家和陳進還沒有對好口供,沒有對好口供之前他怎麼敢在公開場合具體解釋。”

“周新真的太厲害了,開新聞發佈會訓斥這幫專家還有交大,雖然我是交大人,但是不得不說像漢芯這種行爲就是應該被唾棄。”

“我有朋友就是漢芯團隊裡的研發人員,只不過他是個碩士,在整個研發團隊裡屬於底層,他說其實大家都隱約感覺到不對勁,在3月以前漢芯的研發都非常不順利,3月之後研發進度突飛猛進,某一天陳進突然拿個芯片說已經研發成功了。

除了團隊裡寥寥幾個人之外,其他研發人員都沒有見過漢芯一號的原型圖,現在他才知道原來是造假。”

“確實漢芯研發團隊裡有不少人不知道具體情況被裹挾了,大家不敢舉報很正常,畢竟萬一是真的那就別混了,所以還是有錢有權好啊,在遇到這種事的時候能夠調動的資源太廣了。

沒看新聞申海的二號人物和新芯科技見面,生怕新芯科技搬走。”

“這不廢話嗎,張江園區能否打造成硅谷就看周老闆在張江園區投多少資源,新芯搬走張江園區離爛尾就不遠了。”

“大家看看周新今天晚上要接受央*視的遠程採訪。”

交大BBS裡對於今天發生的陳進被打事件討論非常熱烈,很多學生後悔沒有趕上這趟熱鬧。

在這段時間裡看熱鬧不嫌事大,最想把水攪渾的是沿海省份的媒體們。

集成電路產業的潛力以及價值大家都很清楚,這是能夠帶動上下游企業一起發展的行業,帶來的GDP少說也有數百億美元。

之前新芯在申海好好的,沒有搬遷的空間,現在不一樣,工廠不好搬,但是研發中心和總部可以搬吧?

對此最上心的就是鵬城了,因爲本來鵬城的電子製造業就很發達,只是他們之前停留在低端的電子製造業,更多還是屬於組裝性質。

新芯科技搬過來就不一樣了,新芯科技可以撬動的產業經濟足以讓鵬城再上一個臺階,極大程度的完善鵬城電子製造業在中高端的不足。

鵬城方面也是和新芯溝通最頻繁的,有領導親自帶隊來申海調研新芯科技,試圖挖牆腳。

這也導致申海方面給交大施壓,讓他們儘快解決此事。

加上陳進被一羣學生押到操場上,甚至在中途捱了黑腳,這件事被媒體報道之後,很多人產生了應激反應,準確來說是PTSD犯了。

學生太多了,這幫人只有把矛頭指向周新,之前輿論認爲周新的行爲再正確不過了,面對漢芯這種造假行爲就是應該揭露出來,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把事情糊弄過去。

順便再批判一下國內的科研機制就更好了。

現在PTSD犯了之後,他們開始說是不是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周新也在輿論開始轉向的時候接受央*視遠程採訪,全程直播,周新在收到邀請之後要求必須全程直播,不然他不參加。

這場採訪屬於臨時推出的,佔據了晚上八點的黃金檔,雙方几乎是寒暄了一句就進入正題了。

“周先生,您知道最近華國新聞全部都是關於漢芯,關於陳進,您當時是怎麼想到開新聞發佈會這種方式的呢?”

“我在知道這件事之後是很憤怒的,這件事涉及到的很多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輩,其中有我在燕大唸書時給我上過課的教授,有我在創辦新芯的時候交流過的業內一線專家。

他們能給漢芯站臺,能夠讓漢芯通過技術鑑定,這件事對我造成了極大的震撼,我不明白他們爲什麼要這麼做,他們都已經功成名就了,爲什麼要做出這種事情來?

這就好比我爲了一百萬美元去欺騙別人一樣。爲什麼要開新聞發佈會。其實我有很多渠道可以和官方和交大和申海方面反應,我是華國人,我很瞭解我通過這種方式反應之後,事情會怎麼解決。

無非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陳進被解聘,漢芯絕口不提,這樣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如果說漢芯造假陳進要負50%的責任,那鑑定委員會專家也有50%的責任。

通過私下反應,他們不會受到任何懲罰。甚至陳進換個名頭又可以開騙了。

我敬佩鑑定委員會專家們在之前爲華國科研做出的貢獻,前提是沒有造假,但是不代表他們能夠因爲貢獻而不受懲罰。

這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規則,法律不會因爲一個人做了善事而不懲罰他做的惡事。

新聞發佈會你可以看成是把監督權交到大家手裡,而不只有我一個人知道、監督、追蹤漢芯造假的事情,我希望讓廣大民衆一起來監督這件事最後的結果。”

越寫越覺得漢芯事件太扯淡了,鑑定委員會的成員一個都沒有受到影響。

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27章 優勢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96章 質疑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319章 含金量第89章 產業升級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370章 真Mphone4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3章 一口回絕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0章 離京前第113章 Quora金選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319章 含金量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184章 發佈會請假條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64章 公有云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21章 合作第324章 估值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69章 被坑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123章 CAAS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6章 riot拆分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123章 CAAS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123章 CAAS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6章 蓄勢待發第338章 引爆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57章 關鍵鷹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209章 模式創新(5K)
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27章 優勢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96章 質疑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319章 含金量第89章 產業升級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370章 真Mphone4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3章 一口回絕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0章 離京前第113章 Quora金選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319章 含金量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184章 發佈會請假條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64章 公有云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21章 合作第324章 估值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69章 被坑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123章 CAAS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6章 riot拆分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123章 CAAS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123章 CAAS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6章 蓄勢待發第338章 引爆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57章 關鍵鷹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209章 模式創新(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