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風雨欲來(4K)

“胡教授,我叫陳十,耳東陳,數字十,我爸當時給我取這個名字的時候希望我以後考試分數能夠乘十。結果後來我在大學的時候有一次考試教授真的給我們的分數開根號乘十了。

我是新芯科技的助理工程師,去年上半年從申海交大研究生畢業之後加入的新芯科技,這次將由我全權爲您在華國的行程提供服務。”陳十說話的速度很慢,顯然考慮到胡正明不太常說中文。

胡正明在和關建英聊完後,要求要先到華國進行調研走訪。胡正明所希望的調研走訪不只是在長三角、燕京及燕京周邊和珠三角這些經濟發達、有半導體產業的地方調研走訪,他希望這次的走訪能夠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甚至是華國廣大的縣城。

對胡正明的要求,關建英只有也只能尊重,他們約定好平時通過郵件和電話溝通。在胡正明出去調研的時間裡,關建英會把華國半導體的情況通過郵件發給他。

同時關建英還從公司找了一個年輕機靈的小夥子跟着胡正明,防止胡正明出什麼意外,另外也是幫忙做一些瑣事。這個人就是陳十。

對陳十來說,有機會跟着大佬,尤其是新芯科技大老闆的老師,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下來。

在走之前,關建英特意囑託陳十:“費用方面趙莉應該和你說過,你把發票收好然後寄回來報銷就好了。

跟胡教授出去是個難得的機會,胡教授不僅是我們老闆的老師,更是芯片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對產業也有很深的研究,光是他的思考和眼界足夠給你很多啓發了,所以希望你珍惜這個機會。

然後就是這次出行記得一定要保證胡教授的安全,記得身份保密,保不準有人知道胡教授和老闆之間的關係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勒索老闆。

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發生意外之後先報警然後聯繫我。

第二就是聽胡教授的安排,他想去哪你就帶他去,如果他對一些華國企業感興趣,你提前和我說,我好幫你們聯繫人來接待你們。

最後這對你來說也是一個增長眼界的機會,讀萬卷書還得行萬里路,我在年輕的時候幾乎跑遍了全球。”

在申海金茂君悅酒店的門口,陳十和胡正明一人提了一個大行李箱準備出發,胡正明聽陳十自我介紹完之後笑了笑:“陳十是吧?

我叫胡正明,就是一個普通的老師,這次在華國旅遊需要麻煩你了,我年紀大了,對華國也不熟悉,很多地方需要麻煩你多費心了。”

就這樣,胡正明帶着陳十以鵬城爲起始點,開始了全華國範圍的旅行。

對胡正明來說,深入瞭解華國很重要,芯片產業不僅僅是芯片產業這一單一的結果,它需要結合實際去發展。

懸在空中的芯片產業,即便發展起來沒有買家,也是無法成功的。

胡正明過往四十年的經歷告訴他,芯片產業的發展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大環境共同做出決策。

來華國之後,他的身份將發生轉變,他將不只是新芯科技的董事長,他不能以辦企業的心態來看待問題。辦企業的話,只要說服了張忠謀,讓臺積電和新芯光刻機深度合作,那麼新芯科技能夠活得很好,短短一兩年時間就能夠藉着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在納斯達克上市。

甚至再把ARM整合進來,把A系列移動芯片賣給其他手機廠商,這樣的話,新芯科技完全可以享受高昂的溢價,在納斯達克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因爲和周新大量的交流,以及在阿美利肯觀測到的現狀,胡正明對於未來將會迎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並不懷疑,光是他自己的兩個兒子在使用Mphone之後,都減少了玩電腦的時間。

新芯科技背後是任何一個投資人,只要不是周新,那麼這一套組合拳下來,都能讓投資人十分滿意,胡正明也能在新的職業經理人生涯的第一份答卷上打上滿分。

問題在於,新芯科技背後是周新,盈利不是最重要的,而且新芯科技還需要引導整個張江科技園區的半導體產業發展。

新興投資和申海市方面圍繞投資半導體產業這件事聊得差不多了,新興投資和申海市共同成立芯片產業投資基金,新芯科技注資十億美元,申海市方面共計投資100億rmb,分十期投入,第一期將投10億rmb。

這些錢將全部投入到總部在張江的芯片企業裡去。

而胡正明將作爲這個基金投資企業的總把關人,由他來確定能不能投。

所以胡正明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不深刻了解華國,一定幹不好這件事的。

硅谷和張江的情況不一樣,阿美利肯和華國的情況也不一樣,599美元的手機阿美利肯有很多人能夠承擔得起,一個普通中產都能買得起,在華國,599美元的定價,只有極少數纔會願意買。

芯片產業也同樣如此,要結合華國的實際情況進行發展。

爲什麼彎彎會誕生臺積電,以及臺積電爲代表的芯片垂直分工模式,同樣是歷史結合實際情況發展導致的。

把事件再往前追溯,追溯到1977年的時候,當時彎彎的工研院打造了彎彎地區首個芯片製造的示範工廠。

採用的是7.5微米制程,彎彎的工研院研發出了與生產工序匹配的標準單元庫,大幅提高了良品率,在營運的第6個月這座示範工廠的良品率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七十,這代表着它的良品率超過了技術轉移母公司—阿美利肯的RCA公司。

正是察覺到這一產業分工的變化趨勢,彎彎的工研院纔會在1980年的時候,才決定以衍生公司的方式,設立彎彎第一家半導體制造公司聯華電子,將所有產品線技術包括解碼芯片、撥號器、計算機芯片以及電話芯片等以超低價授權生產的方式全部轉移給聯華。

幫助聯華電子在擁有研發能力之前就可以進行生產。

後來聯電旗下也衍生出了許多分支機構,如芯片設計領域的聯發科,面板驅動芯片的聯詠等。

這和周新免費把A系列芯片和IPod解碼芯片的詳細資料和知識產權轉移給新芯科技一樣。

彎彎當時遊說還在德州儀器工作的張忠謀加入。

張忠謀提出了一種專業代工模式來運營規劃中的六寸芯片 VLSI實驗工廠。

1987年,工研院電子所與飛利浦合作成立臺積電,張忠謀任董事長,後來並稱“彎彎芯片雙雄”的聯電與臺積電,就此全部成立。

聯電的模式是多點開花,臺積電則打定主意只做芯片代工。今天看來,二者都爲彎彎地區半導體產業的崛起起到了奠基作用,但是在當時,後者的出現卻委實有些尷尬。

因爲“對標硅谷”直到今天都是電子工業長盛不衰的準則之一,創立之初,投資人總會問張忠謀一個問題——如何跟英特爾競爭。

張忠謀表示“臺積電和他們不存在競爭,這是一個完全新的模式,我們甚至會合作”。

居然在硅谷沒有效仿的成功案例?投資人聽完反而更害怕了,他們不相信這種硅谷都沒有的模式能夠成功。

事實證明,臺積電開創的芯片代工和IP授權模式,徹底改變了世界半導體產業的版圖。

當時英特爾公司正積極尋求海外代工,通過關係渠道以及付出生產工藝改進的努力,臺積電獲得了英特爾的部分代工訂單,並迅速成爲世界芯片代工的龍頭。

1992年營業收入達正式超過了聯電。芯片代工模式也以一種新分工形態,在彎彎地區落地生根。

今天看來,臺積電的成功是內外合力的結果。

外部手機的發展需要將特定的工作交給專用芯片解決,而不是一塊CPU打天下。所以阿美利肯涌現出一批新興的半導體公司,博通、英偉達、Marvell陸續創立。芯片設計公司越來越豐富的產品,對外部芯片生產線有極強的需求,高通、博通甚至蘋果都需要將製造交給更具規模優勢和專業的芯片代工廠商,這成爲臺積電崛起的重要機會。

現在以阿美利肯爲中心的芯片設計和以彎彎地區爲主體的芯片代工生產加速了生產設計的分離,彎彎地區也作爲專業芯片代工承接了半導體產業的新一輪國際轉移。

歷史造就現在,現在影響未來,胡正明希望通過這次調研找到爲華國發展芯片產業的鑰匙。

受到瓦森納協定的影響,華國無法獲得最先進製程的生產線,那麼華國要以什麼方式。胡正明認爲需要結合華國的內需來判斷。

華國的芯片產業應該爲華國內需生產芯片,這樣才能把Mphone芯片製造轉移這一塊缺失環節給補上。

“陳十,我們出來也有兩個月時間了,你有什麼感想?”在去西北的路上,胡正明問道。

陳十說:“我從小到大一直都在申海長大,華國其他地方去的很少,最多也就是去過長三角地區的姑蘇和杭城。

從來沒有想過華國還有這麼多發展落後的地區,我的感受就是整個華國的發展嚴重不平衡。

如果說燕京、申海是第一流,長三角、珠三角的沿海城市們是第二流,那麼內陸的城市連三流都算不上。

更別說三四線城市們了,華國的發展太過於割裂了,希望今年我們真的能夠如媒體上所說的那樣順利加入WTO。

加入WTO之後華國能夠儘快發展起來。”

到了2001年9月的時候,其實加入WTO已經明牌了。

準確來說,在今年初的時候,華國官方就開始在媒體上鼓吹,時不我待,WTO的時間表已經非常明確了。

到了7月份的時候,外經貿部的官員公開表示,華國一定會在今年11月加入世貿組織。

要知道部長級的官員說話分量十足,更別說是在公開場合的表態了,因此外界都知道加入WTO的時間點。

芯片產業是一個需要和全球產業鏈配合的產業,因此新芯科技的員工們對加入WTO很關注,大家偶爾在吃飯的時候會聊這件事對他們的意義。

陳十對此自然也不陌生。

胡正明表示贊同:“是啊,華國的發展還是太慢了,人民太窮了,如何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應該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

我們需要針對現實情況開發一款足夠便宜的電腦,遵循低價優先的原則。”

在胡正明看來,華國人民需要的是最具性價比的產品。

2000年的時候全年華國的個人電腦年銷量突破了800萬臺,其中家用電腦的數量只有210萬臺,也就是說這800萬臺裡絕大多數是辦公電腦。

也就是以政府、國企、事業單位爲主採購的電腦。

而華國有着13億的廣闊市場,胡正明想打造一款能夠滿足華國用戶需求,價格最低的電腦產品。

儘可能在這款產品中採用國產芯片技術。

胡正明對和英特爾談判的心情愈發迫切,讓英特爾意識到華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然後爲華國設計一款定製化芯片,再讓英特爾把這一部分的芯片代工交給華國企業。

藉助華國市場,培育華國芯片企業,除了芯片外,一臺電腦涉及到的其他硬件,比如華虹半導體賣不出價的存儲芯片,2美元的價格賣給海外,還不如賣給華國本土的消費者呢。

胡正明心裡已經有了初步的整合方案,打造極致性價比的個人電腦。

周新如果知道胡正明是怎麼想的,一定會把一個人推薦給胡正明,那就是雷軍。

不如讓雷軍從2001年開始打造小米,只是現在是小米電腦,而不是小米手機。

到達甘省省會辦理入住之後,胡正明在酒店休息,陳十則是想着去外面逛逛。

胡正明一般睡得比較早,十點鐘就睡了。

結果他才躺下,就接到了一個電話:

“Chenming,看郵件,我剛剛轉發給你的郵件,雙子塔被撞了!”關建英語氣中帶着茫然和不安。

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254章 驚豔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34章 聖誕節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39章 發酵第254章 驚豔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40章 IPO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184章 發佈會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23章 CAAS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321章 合作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6章 蓄勢待發第56章 遍地大佬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05章 ipod發佈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340章 Mphone3第21章 看穿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340章 Mphone3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請假條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66章 吹捧第16章 蓄勢待發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309章 連環雷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31章 採訪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315章 優勢第264章 公有云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
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254章 驚豔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34章 聖誕節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39章 發酵第254章 驚豔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40章 IPO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184章 發佈會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23章 CAAS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321章 合作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6章 蓄勢待發第56章 遍地大佬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05章 ipod發佈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340章 Mphone3第21章 看穿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340章 Mphone3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請假條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66章 吹捧第16章 蓄勢待發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309章 連環雷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31章 採訪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315章 優勢第264章 公有云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