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

歷史已經被他改的一塌糊塗,原本今年金融危機會結束,等到明年依然會有金融危機的餘波,但那都是小問題。

從金融從業人士到具體的產業以及個體上,都會慢慢進入到一個信心修復期,緩慢重建對經濟的良好預期。

現在周新不敢保證,今年金融危機會結束,佔領華爾街運動從去年開始興起,中間被強行壓制下去一段時間,今年隨着次貸危機演變成金融危機又開始在華爾街爆發。

雷曼兄弟銀行的破產,讓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組織者們認爲他們的行動更加具有正當性。

華爾街在過去數十年時間攫取了太多利益,勞動羣體賺1美元,華爾街要賺其中的70美分,聯邦再抽20美分,他們只能獲得自己十分之一的勞動剩餘。

尤其是經歷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鐵鏽帶工人羣體,他們是這次佔領華爾街的主力。

原本大家一個人工作,能夠養活一大家人,現在一個人打工只能勉強養活自己。爲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正是因爲華爾街從中作祟。

他們不管自己的理念是否正確,也不管所謂勞動價值1美元,自己只能獲得10美分的理論是否有實際的數據作支撐,他們只從個體的感受出發,把問題一切歸因爲華爾街。

當然華爾街是否通過資本運作剝奪了大量勞動剩餘,那顯然存在這類行爲,並且每次金融危機有人破產,同樣有人靠這個大發橫財。

股神巴菲特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金融危機的時候,就逆勢併購了大量破產小公司,世紀之交納斯達克泡沫破裂的時候威爾伯·羅斯也大量收購併購重整鋼鐵行業。

這只是典型案例,他們利用美聯儲爲了救金融危機而放水的政策規劃,預計金融危機遲早會過去,然後找銀行獲得低成本資金,靠這些資金去收購低價的優質資產,等金融危機過去,這些優質資產都將爲他們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把負債覆蓋綽綽有餘。

因此不僅僅是普通人被華爾街剝削,傳統行業的企業家們同樣面臨剝削,每次金融危機的潮汐對他們來說都跟渡劫一樣,沒渡過就要面臨階級滑落。

互聯網金融導致了這次金融危機波及到了更多的普通人,更多的中產階級因爲被捲入次貸危機而返貧,返貧後他們轉而支持佔領華爾街運動,Obama的上臺並不能讓佔領華爾街得到緩解。

而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佔領華爾街運動在手機社交媒體上大肆傳播,讓阿美利肯人從行動或者從心理上支持他們的行爲。

這也導致佔領華爾街運動離結束看上去還遙遙無期。

原本歷史上佔領華爾街運動是阿美利肯警方通過防爆警察清場後強制結束了這一運動,但現在Obama剛剛上臺,他不可能在剛上臺的時候採用這種過激行爲來影響自己的聲望。

除非他四年之後不想繼續選了。

佔領華爾街對阿美利肯的形象來說是損耗,是負面影響,但從整體出發,對Obama和驢黨來說是好事,無論是金融危機還是佔領華爾街都是Bush和象黨搞出來的。

佔領華爾街持續越久,對象黨形象的打擊就越嚴重,兩年後的中期選舉,象黨的損失會更大。

因此從兩黨政治的角度出發,驢黨控制下的紐約,完全不急,現在的阿美利肯派系和政黨利益遠遠大於國家利益。

周新的直覺告訴他,這其中有可能有問題,因爲美林這塊蛋糕,按照常理來說怎麼着都輪不到NewPay。

他希望得到更加準確的判斷,白白放過又覺得過於可惜。

因此周新把吳世強喊來,給他做參謀,他還是想盡量多問問其他人的意見。

吳世強在阿美利肯工作過,雖然是華國銀行的小角色,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即便放到華爾街去,無論是能力還是經驗都算得上是一號人物了。

人是經歷決定的,天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個體之間的天賦差異不大,再說吳世強天賦也不差。

“.受到次貸危機演化的金融危機影響,分析人士認爲,今年四季度霓虹經濟還可能面臨更加嚴重的下滑霓虹經濟和財政政策大臣與謝野馨19日在記者招待會上公開表示霓虹經濟的衰退還看不到趨勢扭轉的信號。

他還認爲目前世界經濟減速的大背景下,未來霓虹經濟會進一步下滑,並且暗示2009財年霓虹經濟可能出現負增長。”

“歐盟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歐盟經濟自去年三季度正式進入衰退以來,今年依然面臨進一步的下滑”

電視機裡申海衛視的財經類新聞瀰漫着一股濃厚的危機信號,所有媒體都在渲染着一股現在大環境不好,大家需要做好心理預期的氣氛。

你的生活艱難,不是你的問題,是大環境不好,別太過悲觀,日子總還是要過下去。

但是當你想問是誰的錯,要怎麼樣才能改變這樣的危機到來,別說媒體們不知道,他們就算知道也不會說實話。

“情況大概是這樣,我想聽聽伱的意見。”周新問。

因爲周新在張江的緣故,吳世強大部分時間都在申海,有需要的時候纔去燕京,他聽完之後,意識到自家老闆顯然是對這筆收購動心了。

如果不是動心了,周新是不會來問他的意見的。

在周新偌大的事業版圖裡,他的地位連前五都算不上。

“我認爲這取決於價格、美聯儲願意給予支持的力度和美林證券的真實情況。

我們需要知道美林當前的風險敞口和未來的潛在風險,需要知道它的資產負債情況,需要對它的流動性有一個認知。

我覺得完全可以先口頭答應下來,然後提出我們的條件,然後找會計師事務所對美林進行全面審計。”

在這種時間點,會計師事務所都快要沒飯吃了,這種大單能接在四大全年項目中都排得上前幾。

“然後是價格,美林的價格是否合適,還有沒有議價空間。

我認爲其實議價空間是很大的,不然保爾森不會這麼着急。

另外我在來的路上也找人問了一下,之所以美林不想賣給美洲銀行有非常多原因,價格只是其中之一。

還有像美林有1.7萬的財富顧問,說白了就是銷售兼諮詢,這幫人美洲銀行是會全部裁掉的,美洲銀行有自己的財富顧問,他們不需要美林的這幫人。包括美林總部同樣會大換血,幹活的人會留下,領導層會全部清洗一遍,哪怕現在不清洗,等過段時間同樣會清洗。

美洲銀行只想要美林這個招牌,和它的資產負債,美林的人,美洲銀行是能幹掉就幹掉。

雙方圍繞價格僵持不下,內在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爲美林證券的管理層不想賣。”

吳世強的內幕消息是真的,原本美洲銀行收購美林之後,先是把管理層全部清洗出局,然後是基層員工,最後到了2013年的時候,美洲銀行直接把美林給解散了,僅僅保留了它作爲零售券商和投資銀行業務的名稱,屬於是把美林吞了個一乾二淨。

甚至到了2019年的時候,美洲銀行宣佈要逐步淘汰美林這個持續了104年的招牌。

“最後是美聯儲的支持力度,美林要一千億美元,那不可能,誰也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拿一千億美元的現金去收購美林。

無論是高盛還是大小摩根都做不到,他們都需要靠美聯儲的支持。

NewPay要想收購美林的話,同樣需要美聯儲的支持,就看美聯儲的支持力度有多大了。”

周新聽完後有了完整的想法,他點頭:“好,我知道了。”

“該死的奧尼爾,誰讓他做出這樣的決定,美林怎麼可能就這樣被收購,還是被美洲銀行。”

美林被美洲銀行收購有點類似中信建投被華國銀行收購,如果不是行政干預,這是雙方都無法接受的事情。

“次貸危機如此明顯的時候,高盛高管紛紛取消假期去處理次貸危機的時候,奧尼爾在哪裡?他在高爾夫球場一個人一輪接一輪的揮杆。

這是職業態度有問題,自己給美林造成了難以挽救的損失,現在想通過出售美林來解決問題,這是不可能的。”

“美洲銀行甚至開出了侮辱性的報價,500億美元,奧尼爾爲了解決問題居然還心動了!”

美林的內部董事會上,董事代表們很晚才知道奧尼爾打算把美林賣給美洲銀行,大家全部都對這一決定不滿。

因爲價格太低,窟窿是你奧尼爾捅出來的,損失要我們來承擔?這不是在搞笑嗎。

奧尼爾是美林的CEO,他在2004年擔任CEO以來,把之前的高管全部趕出了美林,組建了完全屬於自己的班底。

至於董事會代表們爲什麼會允許他這麼做,因爲他在執掌美林期間裁了2.4萬名僱員,關掉了南非、楓葉國、袋鼠國、霓虹和新西蘭的業務,把美股的交易量降低了75%,幾乎取消了商業票據、短期融資和機構債券的承銷。

這是節流,開源方面大量參與到次級貸款和對衝基金中去套利,在04-06期間爲美林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當時沒人認爲這些是不良資產。

種種手段讓美林的財務數據無比漂亮,這是奧尼爾權力的源泉,也成爲現在摧毀他的稻草。

董事會的代表們再也無法忍受奧尼爾的行爲,攜手把他驅逐出了美林,當年他是如何趕走之前的高管的,現在他被以同樣的方式驅逐出去了。

趕走奧尼爾不能解決問題,美林仍然在危機邊緣。

“NewPay成爲美林證券的潛在買家

根據最新消息,美林在給出報價後,美洲銀行對收購美林的意願明顯減弱,當雷曼兄弟銀行破產成爲美林的參考案例後,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均認爲美林會妥協,接受美洲銀行開出的報價。

在這個時候,NewPay董事長彼得·蒂爾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中表示,NewPay對美林證券很感興趣,NewPay希望通過收購美林證券幫助其互聯網金融業務進入新的臺階。

根據某美林證券內部高管的消息,美林在驅逐斯坦·奧尼爾之後,確實有和NewPay接洽,雙方目前在籌備第一次的正式談判。”

對美林來說,NewPay下場屬於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多一個買家,他們就多一點議價的權力。

不然雷曼兄弟的前車之鑑就擺在眼前,標普剛剛纔把美林股票降級,負面消息纏身的美林是真撐不住了。

由於NewPay有意願收購美林的利好消息,美林證券的股票總算穩住了,哪怕標普降級,也沒能阻止美林證券的股票逆勢翻紅。

“我們認爲收購美林有助於NewPay更加了解一線投資者想要什麼。

NewPay一直以來都是通過手機應用和網頁與投資者進行溝通,和具體的人相比,這樣的企業形象是沒有溫度的。我們希望通過收購美林進一步完善我們的互聯網金融體系,幫助到更多的投資者。”

“你說的沒錯,美林的固定收益部門因爲抵押債券和次級抵押債券貸款產品,帶來的鉅額虧損是不確定因素。

所以我們現在只是一個意向,具體的收購意願需要等我們和美林詳細溝通之後才能確定。”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們對此持樂觀態度,美林因次貸危機損失慘重,損失是暫時的,比起損失,我們更看重美林的價值。”

彼得·蒂爾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的時候,向外界傳遞了NewPay對美林的看好。

不傳遞這種正面消息是真怕,怕其他金融機構搗亂,讓美林直接倒閉,那時候再收購就啥都晚了。

別說這沒可能,雷曼的破產就和高盛拒絕和雷曼交易有很大的關係,高盛拒絕和雷曼兄弟交易可以算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彼得·蒂爾的公開表態後,美林瞬間變成香餑餑,因爲美洲銀行並不是不想收購美林,他們只是想付出最小的代價完成收購。

現在出現了競爭對手,美洲銀行自然也會提高報價。

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67章 酸了完本感言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330章 高估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23章 一口回絕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113章 Quora金選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252章 Mphone2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35章 悲哀第26章 riot拆分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42章 翻舊賬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21章 看穿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57章 關鍵鷹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62章 約會(6k)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40章 Mphone3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3章 驚訝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252章 Mphone2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105章 百人會第40章 IPO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7章 反擊第6章 輕鬆拿下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86章 艱難的抉擇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232章 宿敵第31章 閒聊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64章 在申海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35章 聖誕節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315章 優勢第244章 結果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29章 上市第84章 發佈會上第6章 輕鬆拿下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63章 交易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
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67章 酸了完本感言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330章 高估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23章 一口回絕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113章 Quora金選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252章 Mphone2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35章 悲哀第26章 riot拆分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42章 翻舊賬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21章 看穿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57章 關鍵鷹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62章 約會(6k)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40章 Mphone3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3章 驚訝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252章 Mphone2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105章 百人會第40章 IPO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7章 反擊第6章 輕鬆拿下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86章 艱難的抉擇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232章 宿敵第31章 閒聊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64章 在申海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35章 聖誕節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315章 優勢第244章 結果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29章 上市第84章 發佈會上第6章 輕鬆拿下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63章 交易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