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

這也是大多數華爾街投資機構的共識,騰訊和阿里巴巴在硅谷的成功,華爾街的投資機構們不認爲是因爲二馬的能力有多出衆,又或者是騰訊和阿里巴巴這兩家來自華國的互聯網企業有什麼與衆不同的地方。

投資機構們認爲,它們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硅谷脫穎而出,完全是因爲周新的原因。實際上騰訊的戰略方向周新參與的會更多一些,對阿里巴巴,周新幾乎沒有干涉過。

要進軍硅谷,幫阿美利肯的傳統消費型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這個戰略方向也是傑克馬定下來的,周新壓根沒想到這一點,因爲周新對電商業務不感冒,對阿里巴巴是純粹的投資行爲。

所以華國的互聯網企業能在硅谷活下去甚至活得不錯,他們企業自身能力同樣重要,阿美利肯企業幾個月更新一個版本,對用戶需求只考慮投入產出比,先研判是否有必要,有必要之後再研判最後的收益是否能和產出媲美,開發效益是否夠高。

而華國的互聯網企業對於用戶需求,幾乎是有求必應,你今天提出的需求,不管是否合理,華國互聯網企業會幫你轉化成能實現的功能,甚至比你想的需求還要理解更深。

華國互聯網卷的程度要遠遠超過阿美利肯,因爲騰訊和阿里巴巴在硅谷的成功,導致現在華國的互聯網行業已經初現後世的那種卷王風範。

周新聽完後只是微微一笑,他對於自己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的時間線還是很得意的。

雖然華國互聯網提前了很多年開始捲起來,但是華國的互聯網也提前了很多年享受到國際資本帶來的紅利。

在這個其他行業普遍薪資水平在三千元的時代,程序員能開到上萬的薪酬。

更重要的在於,周新很大程度上讓華國的互聯網企業們提前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到海外來卷。

在原時空,爲什麼華國互聯網要一直到大概2016年之後纔有資本到海外來卷,是因爲在華國和在阿美利肯經營一家企業的成本不同,投資機構們給你投錢是按照華國企業的估值來投的。

比如說阿里巴巴在最開始從高盛手裡融了五百萬美元,五百萬美元在華國能支撐他們正常經營很久,換到阿美利肯去,這點錢可能只夠經營半年。

經營半年沒有看到成效,沒有資本繼續投錢給你,你的國際化嘗試就只能以失敗告終,而且還換不到什麼有價值的經驗。

現在不同的點在於,周新提前利用騰訊把華國互聯網企業的名聲給打出去了,無論是阿美利肯資本還是硅谷的互聯網企業都知道華國的互聯網企業充滿潛力,華國的互聯網從業人員任勞任怨。

進入千禧年之後的這三年時間裡,中關村和硅谷的合作方式多種多樣,有像阿里巴巴和騰訊這種直接由母公司出資在阿美利肯成立分公司的。也有像搜狐和雅虎這種,雙方合資在阿美利肯成立公司的。

還有像新浪和卓越網這種,新浪的互聯網業務被AOL全資收購,成爲了AOL在華國的分公司,而卓越網則是被亞馬遜收購。

雙方的融合程度在加深,整個互聯網行業瀰漫着一股不差錢的味道。即便在一線城市中的互聯網荒漠,程序員的薪酬待遇也是獨一檔的,只有芯片行業從業人員能夠相媲美。

周新說:“好了,我贊同你的觀點,你可以放手去做了,過去三年時間你應該也對公有云業務有很深的瞭解。

這個業務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擴張,它和IDC託管相比是一個更好的現金流生意,這樣的生意華爾街一定會感興趣的。

現在這個模式也已經跑通了,從後臺來看用戶增長速度越來越快,我們現在開始擴張能讓我們的競爭對手們措手不及的。”

能在公有云上和新雲競爭的廠商其實只有微軟和百度,因爲他們纔有能力和意願把這類業務給做起來。

公有云業務和更早的服務器租賃與託管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資源的動態分配以及服務器的自持。

成本主要有幾塊組成,場地、服務器、網絡資源、電力、像精密空調和USP電源之類的配套設備,人力成本,其中的成本大頭一定是服務器。

在最初擴張的時候需要大量資金,在主要城市建機房,等完成建設之後,賬面上的成本大頭說白了就是設備折舊,等設備折舊完成後,賬面上就是純利潤了,只要競爭對手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

競爭對手多,就會發生降價傾銷,對周新來說降價傾銷也無所謂,他看中的是新雲帶來的技術底蘊,以及大量服務器中所包含的芯片業務。

服務器對芯片製程的要求很低。一直到2023年芯片最先進製程已經來到了3nm,英特爾數據中心業務所推出的最新至強處理器,依然採用的是10nm製程。

因此周新想靠華爾街資本把新雲養起來,對他們來說這確實是一筆不錯的業務,然後靠新雲再把芯片代工業務給養起來。

這樣的話,新芯科技的芯片代工業務有Mphone、藍牙芯片、小米、新雲這幾塊支撐,哪怕發展到臺積電的規模也不用擔心沒有業務。

新雲算是補上了新芯科技芯片代工業務的最後一塊短板了,企業級芯片和普通家用電腦的芯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Pony,騰訊的移動類業務最近進展如何?”周新一般每個月會和Pony見一次,聊聊最近騰訊的業務動態以及發展方向。

Pony已經結婚,但是老婆還在鵬城,他常年兩邊跑,一個月回鵬城呆一週,處理那邊的業務。

當年騰訊創業時的創始團隊中,張志東常年留守在鵬城負責騰訊在鵬城業務的運營。

Pony說:“移動業務發展很快,微信的廣告業務營收今年應該能突破五千萬美元,增速驚人,因爲Mphone2可以開始使用3G網絡的緣故。

解除對圖片加載和視頻加載限制的微信,在和廣告投放方談判的過程中能有更多的議價權。”

微信和微博都是騰訊阿美利肯分公司的業務,騰訊在阿美利肯分公司在成立的時候股權結構進行了新的調整,周新掌握了阿美利肯北美分公司百分之六十五的股份,剩下百分之三十五給作爲員工的期權池,Pony以及騰訊部分來硅谷開荒的老員工肯定佔大頭。

Pony一個人就佔了接近百分之十二的股份,要知道光靠微博和微信業務,騰訊北美的估值超過五十億美元,真正上市的時候投資機構們認爲能超過百億美元。

Pony繼續說:“解開限制後,微信朋友圈功能用戶活躍度有一個爆發式增長,圖文結合的形式讓用戶有更強烈的表達欲。

因爲數據的正向反饋,讓我們決定對廣告定價提高百分之三十。

後續會隨着用戶活躍度的提升,再行調整。”

周新聽到百分之三十後說:“你們是不是因爲我的緣故才選這個數字?”

Pony尷尬一笑:“是也不是,主要我們不太能掌握這個漲價的幅度,所以選擇了30%這個適中的數字,按照我的想法我甚至想直接翻倍的。”

現在的騰訊對遊戲業務完全沒有興趣,他們在國內的業務主要靠賣qq秀,以及在qq空間裡投放廣告。

同時華國也在推微信和微博,但是進展緩慢,商業上的潛力還沒有兌現。

騰訊在阿美利肯的業務則以廣告投放以及企業qq銷售爲主,壓根沒有想過朝着遊戲業務去轉型。

倒不是說看不上游戲業務,而是因爲沒有時間,現在的業務模式已經夠豐富了,沒有動力再去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又不像原時空的騰訊找不到利潤增長點就要去吃土。

騰訊光是靠阿美利肯地區的廣告投放業務營收都超5000萬美元,去年華國最火的遊戲是傳奇,盛大靠傳奇全年營收也才4億rmb。

騰訊沒有想做遊戲的心,淘寶也沒有想做個人類電子購物網站的心,隨着華國加入WTO,做外貿實在太賺錢了,跟拿麻袋撿錢一樣快,阿里巴巴整個團隊心思全部放在怎麼做好橋樑上。

這裡的橋樑指促成華國製造廠商們和國外企業之間的合作,說直白一點就是把華國貨賣到全世界。

周新說:“其實步子邁大一些也沒什麼,智能手機業務發展迅速,可能你現在會覺得30%比較合適,等和廣告投放方簽了合同之後,你看到數據又會後悔,當時爲什麼沒把數字定在百分之五十,甚至是百分之百呢。

不過也無所謂,我們做的是長線生意,就算現在讓他們佔了點便宜,也不會怎麼樣。”

周新已經不太在乎這點利益,聽到五千萬美元的營收壓根沒有感覺,他在乎的是市場規模。

“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還是不願意讓微信進駐嗎?”周新繼續問。

Pony無奈道:“我們和他們溝通過很多回,他們一直都是模棱兩可的態度。

等我們想再往下推進的時候,他們又會顧左右而言他,像是第一次聽說一樣。”

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39章 發酵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327章 優勢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72章 終章第10章 離京前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63章 交易第239章 發酵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21章 合作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57章 關鍵鷹第321章 合作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205章 ipod發佈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17章 售價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90章 Matrix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52章 Mphone2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33章 達成合作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32章 宿敵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62章 行政手段
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39章 發酵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327章 優勢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72章 終章第10章 離京前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63章 交易第239章 發酵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21章 合作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57章 關鍵鷹第321章 合作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205章 ipod發佈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17章 售價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90章 Matrix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52章 Mphone2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33章 達成合作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32章 宿敵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62章 行政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