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產品聯動(6K)

Mphone以一種緩慢而又穩定的態勢在全美蔓延開。

元旦在阿美利肯發售,預計將在二季度在歐洲和楓葉國發售。從發售第一週結束後在楓葉國已經可以從黃牛手上買到貨了。隨着口碑的發酵,從黑市上流通到楓葉國的Mphone越來越多。

和歐洲有着很多國家,任何一條法案的通過都涉及到十來個國家的扯皮,電子支付的落地需要經過冗長的審批不同,楓葉國在2000年年底的時候通過了名爲NBPSP的法案。

對電子支付商既沒有嚴格的監管,也可以讓電子支付渠道們提供類似銀行的服務,NewPay的牌照已經在申請中了,在華爾街金融機構的促進下,NewPay楓葉國的牌照即將獲批。

也就是說NewPay在楓葉國獲批之後,楓葉國的消費者們在黑市上買到的Mphone能夠獲得完整的用戶體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閹割掉的體驗。

谷歌的Pixel系列手機在華國爲什麼難用?因爲它賴以生存的谷歌生態在華國被閹割掉了,完全被閹割掉的生態實在是難以吸引用戶。

“Newman,Mphone很有創意,我很喜歡這款產品,它和其他的手機都如此的不一樣。”喬布斯說。

自從Mphone發佈後,喬布斯老是有事沒事就來Matrix找他,周新對此有些厭倦了。

周新很欣賞喬布斯,欣賞他對工業美學的堅持、創新精神、完美主義以及親手開創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

但是這不代表周新喜歡每週都要和喬布斯見上兩三面。

周新回答道:“Mphone是應用的載體,應用體驗程度的重要性要在硬件之上。

每個細節都要追求完美,從手感的握持感到打字的正向反饋,再到屏幕的細膩程度,我對Mphone硬件上的細節要求很高。

但是要求更高的是軟件,我要求他們必須要儘可能的簡潔,既要簡潔又要清晰,儘可能地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

剛剛喬布斯說得很喜歡這款產品,周新不懷疑這點,因爲本來就借鑑了未來iphone的設計語言。

而且周新也敢肯定,喬布斯一定有在使用Mphone。作爲同樣想做手機的企業家,光是站在瞭解競品的角度出發,他也會大量體驗Mphone。

只是周新在推特上搜索過,沒有搜到喬布斯的推特號,他知道對方有推特號,但是沒有去做實名認證。

也就是說對方不想給Mphone借用自己的名氣,周新對喬布斯的小心思瞭如指掌。

“很多雜誌把Mphone稱作智能手機,Newman,你怎麼看待智能手機的生態。

是完全靠企業自身去研發應用,還是和其他企業合作,大家一起來研發應用。

開放端口給這些企業?”喬布斯問。

這是因爲現在來看,應用的數量不會很多,硬件也不支持一款手機上有太多應用。

這就好比八十年代個人PC剛流行的時候,麥金塔電腦只預裝載了表格處理軟件,就能夠在市場上大受歡迎。而到了九十年代,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預裝的ie瀏覽器廣受詬病。

再厲害的人也很難擺脫歷史的侷限性。

喬布斯同樣如此,他看Mphone的應用都是自行研發,沒有對其他互聯網企業們開放許可,也沒有傳出過要和其他互聯網企業合作的消息。

在喬布斯看來,Mphone完全可以和雅虎合作,這樣會有更多的受衆。

因此他問這個問題是想搞清楚,完全自己研發是不是有什麼好處。

周新想了想說:“我覺得全部自己研發更好一些。

這樣你能夠掌握每個應用的進度。手機的內存和存儲空間有限,每個應用都非常寶貴,每個應用都要吃掉大量的內存和存儲空間。

我更希望自己能夠把控所有細節。

以微博爲例,換做是其他互聯網公司來做微博,我和他們之間的合作就不可能細到,連每一條微博的字數都加以限制。

而我自己來做這件事,那我就可以把控所有細節,從每條微博140個單詞的限制,到頁面佈局要怎麼調整,再到每個按鈕要怎麼規劃會更合理。

我說的只是Mphone的情況,換做是其他互聯網公司來做應用,說真的我不放心。”

周新停頓了片刻後繼續說:“爲什麼一條微博140個單詞如此重要?

因爲手機屏幕的限制,決定了我們當時在做字數限制的時候,要求每條微博用至多滑動一下就能夠看完。不能更多了。

一條微博需要滑動的越多,那它就不是移動端應用,而是電腦端的應用劣質地平移到手機上。”

周新說到喬布斯心坎裡了,作爲有極強控制慾的企業家,喬布斯也希望掌握所有細節。

這種自己一手包辦所有APP,在喬布斯看來太酷了,這就是他想要的模式。

喬布斯聽得連連點頭:“確實是這樣,很少有互聯網公司能夠理解到你的意思。

即便來回反覆溝通,他們對於伱想達到的效果依然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而開發過程中的默契需要長時間磨合出來的,自己來主導手機應用的開發確實要更合適一些。”

周新說:“是的,在我看來,從之前的手機到Mphone,最大的區別在於驅動方式。

之前手機吸引用戶的點是硬件,現在是軟件,說白了Mphone爲什麼能夠賣出比其他手機更高的價格,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生態。

微博、微信和NewPay構成的生態,共同構築了足夠吸引使用者的生態。

因此手機軟件的重要性也就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那麼手機軟件越重要,就越需要親自來把控軟件的呈現效果。”

喬布斯拿出一個白色盒子遞給周新:“蘋果即將推出的音樂播放器,內置的是新芯半導體設計的解碼芯片。

這是樣機,你可以試試。

我們內部把它命名爲IPod。”

說完喬布斯又拿出一個IPod,然後和Mphone一起放在桌上:“銀色的Mphone和IPod,有種是一個系列的感覺。

我認爲Mphone可以和IPod做一次聯動,把這兩款產品一起打包發售。

提供給用戶打包購買的選項。Mphone定價599美元,IPod定價也許是199美元,用戶同時購買這兩款產品的話,只需要支付699美元。”

周新看着和他記憶中非常相似的iPod,然後說:“好主意,iPod可以放到Matrix的門店發售,Mphone同樣可以放在蘋果的線下門店裡發售。

Mphone和IPod還可以在對方的官網上發售。我們需要充分利用各自在目標人羣裡的優勢,去推廣IPod和Mphone。”

周新在念IPod時候的熟練程度讓喬布斯懷疑對方是否會認真閱讀蘋果的每份董事會文件。

“另外蘋果在和NewPay聊合作,我們未來會基於iTunes推出音樂商店,用戶們可以在蘋果的音樂商店裡購買歌曲,購買歌曲之後再進行下載。”喬布斯說。

原本蘋果的音樂商店,也就是iTunes的商店功能要在2003年推出,03年的時候電子支付方案已經非常成熟。

用戶在使用iTunes音樂商店的時候只需要有一張具有阿美利肯賬單地址的有效信用卡即可,蘋果會把信用卡和Apple ID進行綁定,綁定之後就可以通過Apple ID直接完成付款了。

在沒有Apple ID的國家,則是採取購買蘋果點卡的方式,比如霓虹的消費者早期,就只能通過購買iTunes Japan點卡的方式完成支付。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了NewPay這麼成熟的支付工具在前,對喬布斯和蘋果來說,沒有必要再讓用戶將信用卡和Apple ID綁定,只需要給音樂商店增加NewPay支付的選項即可。

周新說:“沒問題,NewPay對於支持互聯網服務,成爲互聯網服務的支付渠道已經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這在NewPay內部都已經成爲了一套標準化的流程。

我們對此已經很熟練了,而且NewPay對所有類似的請求來者不拒,NewPay從創立起,一直都是抱着服務者的心態,去對待我們的每一個合作者。”

也正因如此,其他的電子支付公司,在NewPay面前都不是一合之敵。當你的競爭對手實力比你強大太多,又有比你更好的服務態度,你很難能夠戰勝對方。

如果不是出於避免被某一家電子支付綁架,被NewPay所裹挾,其他的電子支付公司將沒有半點生存空間。

像亞馬遜、ebay這些電商,又或者是雅虎、AOL、MySpace這些互聯網服務商們,都擔心只有NewPay一個電子支付選項,進而被NewPay捆綁,才讓馬斯克的X.com成爲另一個電子支付渠道。

喬布斯目光炯炯地望着周新說:“其實IPod和Mphone之間可以展開更加深度的合作。

比如Mphone內置蘋果的音樂商店和音樂軟件,用戶可以將歌曲分享到微博裡。

然後用戶可以通過Mphone上的蘋果音樂商店購買音樂,購買音樂之後直接通過Mphone下載歌曲,再通過藍牙傳輸到iPod裡。”

周新聽完之後發現,喬布斯已經意識到移動互聯網的精髓之一——分享,用戶之間的分享是移動互聯網時期廣告的主要模式。

博主們通過短視頻、圖文、長視頻等各種不同的形式,分享他們對產品的偏好,進而推銷給消費者。

分享是本質,在表層的體現,就是在微博上添加歌曲鏈接,用戶可以點擊購買。

周新想,對方應該是從微信鏈接跳轉到NewPay領券想到的,既然微信、NewPay和手機瀏覽器之間可以互相跳轉,那麼內置的其他應用也可以和微博互相跳轉纔對。

周新說:“我認爲這樣的合作是可行的。

只是有一些問題,那就是下載速度有所限制,目前Mphone的2G網絡下載速度是十多kb,而一首歌少則幾mb,按照唱片CD的格式的話,一首歌是60MB,這下載速度太慢了。

Mphone完成下載之後再通過藍牙功能,同步到IPod裡就更慢了。

它完全無法體現效率優勢。”

喬布斯說:“我想過這個問題,對用戶來說,他不需要隨時盯着Mphone看,他在走路的過程中可以下載歌曲,然後到了地方之後再進行藍牙傳輸。

藍牙傳輸的速率是128KB每秒,我們採取了全新的編碼方式,蘋果音樂商店購買的歌曲文件,會比傳統格式的音樂文件更小,大概是3到5mb。

如果是3到5mb的話,下載速度無非是300秒到500秒,對用戶來說五到十分鐘的時間不算久。

加上藍牙傳輸的時間也不會超過10分鐘。”

喬布斯會有這樣的念頭,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在於硅谷對產品的思潮變了。

準確來說,從周新到硅谷搞事以來,人們對互聯網產品的思考越來越系統化。

以前人們對於互聯網產品的系統化,只是簡單的堆砌,比如把門戶網站、郵箱系統、搜索引擎、博客等堆砌在一起,它們之間是缺乏關聯性的。

而周新把quora和NewPay完美捏合在一起之後,讓互聯網從業者們意識到,產品之間是可以有聯繫的。

今年Mphone發售之後,微信、企業qq、NewPay和微信之間的聯動,進一步給了互聯網企業們新的想法,他們已經開始有產品矩陣的概念,互聯網產品之間應該是可以互相產生正面影響,通過聯動的方式豐富體驗。

喬布斯對Mphone、IPod之間合作的思考也是基於這樣的思潮下的產物。

喬布斯繼續說:“如果只是價格上的優惠,購買iPod和Mphone兩款產品,能夠享受50美元,或者100美元的優惠,這樣的促銷效果在我看來是比較有限的。

反而如果能夠形成軟件上的關聯關係,就像微信和NewPay一樣,那麼這套組合拳對用戶的吸引力會更足。

對於Mphone來說,Mphone沒有音樂播放器功能,IPod能夠很好的成爲Mphone的補充部分。”

周新聽完之後若有所思,這也是一條路徑,是一條可行的路徑。

在蘋果還沒有推出iphone之前,Matrix和IPod可以是合作關係,未來即便蘋果推出了iphone,他本人也是蘋果的大股東,同樣可以是合作關係。

只是合作的程度逐漸降低,而不是加深。

周新說:“我認爲可行,但是有一點,那就是蘋果的音樂商店需要給每一首歌評價系統。

也就是說用戶在購買歌曲之後,可以在Mphone上的蘋果音樂商店裡對這首歌進行打分和寫評價,類似於拳頭遊戲的評分系統。

這樣的話可以給用戶更好的體驗,他花了錢如果購買的歌曲無法讓他滿意,那他至少能有評價的權力。”

喬布斯點頭:“可以,我之前也有想過。”

周新說:“具體的合作得看Mphone內存情況,蘋果開發應用需要時間,iPod也還沒有推向市場。

我們需要根據用戶使用內存和存儲情況,來決定什麼時候讓蘋果音樂商店登陸Mphone。

如果這一代的內存情況不容樂觀的話,那蘋果音樂商店將在下一代的Mphone上成爲內置應用。”

當喬布斯在積極尋求和Matrix合作的時候,其他的電子支付公司是哀嚎一片。

因爲他們發現,自己的產品隨着時間和NewPay之間的差距不是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

亞馬遜和ebay推出的電子支付軟件,很難和零售商們合作的,因爲線上購物平臺們本身就是在搶線下購物的市場,作爲直接競爭關係,零售商們不太能接受這種資敵行爲。

更別說亞馬遜支付和ebay支付的用戶就沒有多少,他們壓根不具備吸引零售商的點。

而對於其他沒有電子商務公司在背後的電子支付公司,像馬斯克的X.com、Square來說,他們同樣很難談下來。

因爲和零售商談,你需要有硬件設備,需要有支付方式。

二維碼只是線下支付的一種方式,是Mphone和NewPay聯手給出的解法,實際上解法不止一種。

比如彼得·蒂爾和馬克斯·列夫琴搞的康菲尼迪,就是支持掌上電腦之間完成轉賬支付,這也是一種解法,只是這種解法不太友好。

因爲有掌上電腦的商家是少數。

對於其他背後沒有大樹的小電子支付廠商們來說,他們想擴展線下電子支付渠道實在太難了,幾乎不可能。

隨着Mphone的推出,NewPay也在電子支付賽道上呈現出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態勢。

馬斯克專門請彼得·蒂爾一起吃飯,希望聽聽他的建議。

馬斯克和彼得·蒂爾認識,如果不認識原時空康菲尼迪也不會和X.com合併成paypal了。

“彼得,恭喜你,我最近和高盛某位副總裁吃飯的時候,聽他和我說,華爾街給NewPay的估值已經超過五百億美元了。

如果是納斯達克泡沫破裂以前的話,給NewPay的估值能超過一千億美元。

當年康菲尼迪選擇被NewPay收購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馬斯克說。

彼得·蒂爾內心暗自得意,因爲他在NewPay的股份佔比接近1%,按照五百億美元的估值,也就是說他手裡NewPay股份價值在5億美元。

而且他知道,他要是願意出手的話,有的是願意以更高溢價收購NewPay股份的企業。

光是NewPay背後的股東代表們,就不止一次向他表示過這種意願。

彼得·蒂爾回答道:“主要還是因爲Newman對產品有着遠超常人的洞察力。

當我們還不知道該如何推廣電子支付的時候,Newman已經找到了大量支付場景來帶動NewPay的推廣。

和Newman相比,我只需要管理好企業就可以了,在創業的過程中,這是最沒有難度的事情。”

彼得·蒂爾說完後,馬斯克內心苦笑,正是因爲面對的競爭對手不是彼得·蒂爾,而是Newman,他才一點信心都沒有。

如果NewPay是彼得·蒂爾的企業,那馬斯克有信心和他掰掰手腕,即便NewPay佔據了場面上的主動。

至於Newman,馬斯克罕見的沒有自信,準確的說是最開始自信滿滿,隨着兩年時間過去了,越來越沒有自信。

當市場上,你成立的時候,對方已經有超過一百萬的用戶。當你有一百萬的用戶時,對方的用戶已經突破兩千萬了。

等到你去找對方合作過的互聯網公司們挨個談合作,挨個想要分一杯羹的時候,對方已經打通線下支付渠道,甚至專門做了一款硬件來推廣電子支付。

在馬斯克看來,Mphone很大一部分目的在於推廣NewPay。

事情的動態變化纔是讓馬斯克失去信心的關鍵。

“是的,Newman是產品領域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有着我們所難以理解的想象力。”馬斯克說。

現在硅谷已經不說周新有洞察力了,因爲光有洞察力壓根做不到這些,他們認爲這是想象力,天馬行空而又能夠完美落地的想象力。

再洞察也想不到即時通訊工具發優惠券,然後通過移動電子支付來使用優惠券。

彼得·蒂爾說:“我有時候回想起當年我和Newman最開始認識的時候。

那時候康菲尼迪剛成立,而NewPay也只是爲拳頭遊戲商店服務的電子支付軟件。我想那個時候,Newman應該就已經有完整的藍圖,關於電子支付未來要如何發展的完整藍圖了。

從線上到線下,從電腦支付到手機支付,Newman沒有半點的猶豫,他都是直接告訴我們,這麼做就好了。

從來不會和我們討論,我們應該選擇A方式還是B方式,他永遠是信心滿滿的告訴我們,這麼做就對了。

在做康菲尼迪之前,因爲在耶魯教書的經歷讓我有機會和很多創業者聊天,他們大多是耶魯的學生。

他們普遍反應的問題就是,創業像是在迷霧裡走路,你很難知道朝着哪個方向前進,不會踩到陷阱或者遇到野獸,而是能夠採摘到香甜的果實。

在NewPay工作的這兩年多時間裡,我好像從來沒有在迷霧中的感覺,Newman就是我們的指南針一樣。”

馬斯克聽完之後露出羨慕的眼神,然後無奈道“有NewPay在前,X.com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沒有迷霧一般的感覺。

因爲我們只需要沿着NewPay走出來的路走就好了。

問題在於NewPay把果實都摘走了,留給X.com的只有葉子和枝幹,在電子支付領域X.com半點後發優勢都沒有享受到。

這是幸運也是不幸。”

彼得·蒂爾說:“換個角度思考,X.com已經是市佔率排名第二的電子支付企業了。

這說明你們做得不錯。”

馬斯克搖頭:“不,NewPay估值超過500億美元,而X.com的估值連5億美元都沒有。”

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43章 NewPay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265章 趨勢第6章 輕鬆拿下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53章 雙線操作第311章 定價第266章 吹捧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24章 估值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37章 反擊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33章 達成合作第67章 酸了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38章 焦頭爛額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297章 畢業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53章 雙線操作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96章 質疑第372章 終章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7章 售價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7章 反擊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88章 規模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47章 攪局者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53章 雙線操作第242章 翻舊賬第365章 第三招第298章 回國第10章 離京前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38章 焦頭爛額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6章 riot拆分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31章 閒聊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321章 合作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66章 吹捧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
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43章 NewPay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265章 趨勢第6章 輕鬆拿下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53章 雙線操作第311章 定價第266章 吹捧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24章 估值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37章 反擊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33章 達成合作第67章 酸了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38章 焦頭爛額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297章 畢業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53章 雙線操作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96章 質疑第372章 終章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7章 售價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7章 反擊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88章 規模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47章 攪局者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53章 雙線操作第242章 翻舊賬第365章 第三招第298章 回國第10章 離京前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38章 焦頭爛額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6章 riot拆分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31章 閒聊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321章 合作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66章 吹捧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