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

對於周新來說,遊戲只是手段,提高拳頭遊戲客戶端的下載率以及爲NewPay找到新的支付場景纔是目的。

納斯達克泡沫破裂愈演愈烈,無論是哪個領域、不同規模的互聯網公司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原本在和雅虎談合併一事的ebay被叫停,亞馬遜的市值下跌了80%。

無論是ebay還是亞馬遜都需要對投資人負責,需要找到新的故事讓華爾街興奮。還有什麼比電子支付更好的故事嗎?

亞馬遜、ebay還有其他的電子商務公司都通過不同的渠道向NewPay進行各種暗示和明示,希望收購NewPay,如果NewPay不接受收購,他們需要重新考慮目前的合作關係。

周新需要籌備,一旦亞馬遜和ebay把NewPay從電子支付渠道中踢出去,quora又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NewPay還有什麼應用場景可以存活。

雖然目前這樣的事情還沒有發生,ebay和亞馬遜自研的電子支付軟件,用戶人數少、使用體驗不佳,他們暫時還無法擺脫NewPay,但是未來可就不好說了。

尤其最近周新從彼得·蒂爾口中聽說,ebay正在和馬斯克創立的電子支付網站X.com談收購。

這讓周新很有緊迫感,他需要有一款網絡遊戲來幫助NewPay找到新的支付場景。

拳頭線上遊戲商店一直以來的支付渠道都只有NewPay,但是這還不夠,因爲對大多數用戶而言,單機遊戲的購買頻率是很低的。

以後世的steam爲例,同時在線用戶突破三千萬大關,每月活躍用戶數是1.32億,但是全年總計購買數也是1.376億。

也就是說用戶的年平均購買遊戲數低於1。這裡採取的樣本數據是steam的每月活躍用戶數,不包括註冊賬號但是不使用的用戶。

網絡遊戲會帶來更加高頻的支付次數,光是全球的網絡遊戲,就足以支撐起一款電子支付軟件。

再加上NewPay深度介入阿里巴巴的跨境貿易後,NewPay可以活的很好。

拳頭遊戲客戶端和NewPay可以看做是網絡遊戲的基礎設施,周新現在要做的就是讓遊戲製造商們看到到網絡遊戲的盈利價值。

只有一款《雲頂之弈》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網絡遊戲支撐起拳頭遊戲和NewPay。

因此《雲頂之弈》只是千金買馬骨裡的馬骨。

在挑選遊戲的時候,有很多選項,但是考慮到網絡延遲和電腦性能問題,最後選中了《雲頂之弈》,這也是爲後續的英雄聯盟做準備。

自走棋的模式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刀塔自走棋一經推出便迅速爆火。

後來幾乎所有MOBA類遊戲都推出了自己的自走棋,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決戰平安京、300英雄等等。

自走棋儼然成爲當時遊戲廠商們的跟風對象,就好像FGO火了之後大量二次元手游出現在市面上。

連做《黑神話悟空》的開發商,都基於他們的手機遊戲赤潮推出了赤潮自走棋。

而《雲頂之弈》作爲自走棋大戰中的常青樹,一直活了下來而且活的不錯,甚至拳頭內部逐年往《雲頂之弈》上傾斜資源。

周新和火烈鳥遊戲的名氣,以及手握拳頭遊戲這樣現在堪稱壟斷的線上發行渠道,加上拳頭遊戲專業論壇,周新手上可以打的牌太多了,這些都決定了《雲頂之弈》不可能失敗。

光是堆宣傳資源,都能把它推火,更別說自走棋模式本身就是經過市場驗證的模式。

後世如果刀塔自走棋是steam創始人旗下公司做出來的,絕對比不知名小廠做的要火得多。

同時火烈鳥遊戲之前推出的兩款遊戲,都堪稱年度佳作。

這就好比米哈遊接連做了《崩壞》和《原神》兩款備受好評的遊戲,再推出《星穹鐵道》的時候,玩家們自發的熱情足以帶來第一波的受衆。

當然後面能不能持續火爆,還得看遊戲本身的品質。

周新敢說《雲頂之弈》爆火之後,會有其他遊戲廠商也推出自己的自走棋。

比如任天堂的寶可夢IP、世嘉的三國志系列,這些知名ip,自帶足夠多的角色,天然就適合轉型做自走棋。

玩法沒有任何門檻,是最容易抄襲的。後世刀塔自走棋火之後,V社官方都出了中文名叫刀塔霸業的自走棋,和刀塔自走棋有大量相似之處。

但是周新絲毫不介意被抄襲,只要你們的遊戲通過拳頭遊戲登陸就好。

巴不得多一些網絡遊戲來支撐起NewPay的支付場景。

“終於開服了,我已經饞了十多天了。作爲從憤怒的小鳥開始就成爲拳頭遊戲忠實支持者的玩家,你們知道我有多渴望《雲頂之弈》嗎?”

老玩家們,兩年的時間好像也沒有很老,總之知道火烈鳥歷史的玩家,還是習慣把它叫做拳頭遊戲。

加上拳頭遊戲和火烈鳥遊戲的實際控制人都是周新,不僅僅玩家們這麼認爲,外界同樣這麼認爲。

“我每天晚上睡覺前下載《雲頂之弈》的玩家對局,然後第二天下班回家之後看,我對它的策略已經爛熟於心了,誰也阻止不了我沖天梯!”

“我作爲麻將愛好者,我感覺它很像麻將和國際象棋的結合呢,不愧是Newman,把華國的國粹和西方的主流棋類運動結合在了一起,光是看上去就充滿了吸引力。”

千禧年的5月15號這天是週一,雷克斯作爲拳頭遊戲的忠實粉絲,他這一天特意請了假等待雲頂的開服。

就他所知,這樣的人不少。

上午十點正式開服前,雷克斯坐在電腦前瀏覽着拳頭遊戲雲頂之弈板塊的帖子。

該遊戲還沒有正式推出,但是該板塊在拳頭遊戲的板塊熱度排行榜上已經迅速衝上了前三的位置。可以在該板塊裡看到不少和他一樣的玩家,特意請假在家等待服務器開服。

大量討論遊戲本身的帖子充斥其中,還有一些參加過E3展會,排隊體驗過這款遊戲的玩家現身說法。

“這是一款完全創新的遊戲類型,是的,它和之前的遊戲都截然不同。

《雲頂之弈》將策略、卡牌收集和棋盤遊戲元素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遊戲體驗,我第一次體驗的時候給我帶來了無比新鮮的感覺。

它兼顧了策略性和深度、學習曲線、競爭性和遊戲節奏。

它的遊戲玩法強調策略和深度。我剛上手的時候主要考慮棋子之間的羈絆,想盡可能多得湊出羈絆來。後面發現還需要考慮陣容之間的剋制關係,棋子的站位。

等到第二次玩,經濟管理也成了決定勝負的因素。E3展會結束後我回家看遊戲錄像,發現經濟的管理,和什麼時候花錢是比羈絆更重要的事情。

雲頂之弈的遊戲規則和玩法相對獨特,但是新手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就能夠理解和適應。想要精通或者掌握這款遊戲,卻存在着一定的難度,和上面談到的策略性深度類似,你需要考慮的點太多了。

除了你之外同時存在7名競爭對手,你不僅僅需要考慮自己的策略,同時還要針對其他人的策略,來調整你的策略。

排名機制和每一輪的對戰,更是讓整個遊戲充滿了競爭性,也給遊戲賦予了格外的吸引力。

在E3現場等待的時候,我會覺得《雲頂之弈》的遊戲節奏太慢了,每一局完整下來要三十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排隊輪到我上場之後,我又覺得時間怎麼這麼短,我還沒有好好體會它的精妙之處就已經結束了。

總之這是我今年玩過最有趣的遊戲。”

相比抖機靈的帖子,雷克斯更喜歡閱讀有一定信息密度的帖子。

他在瀏覽論壇的同時,不時地瞟右下角的時間,九點五十五分的時候就已經把拳頭遊戲打開了。

結果他發現,登陸按鈕已經亮了起來。“怎麼回事?就已經可以登陸了嗎?”

他點擊之後,發現真可以登陸了,比原本的時間早了五分鐘。

雷克斯很快沉迷到了遊戲當中,中午的時候只是啃了幾口麪包。

又一盤,眼看着即將勝利,對手成功追出了三星五金卡,讓他一局的努力就要白費。

現在大家還不習慣投降不讓對方爽,雷克斯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小英雄戰敗,然後屏幕上打出第二名的字樣。

他發現玩這個遊戲最痛苦的莫過於第二,你是第八名你只會想着趕快進入下一把,你是第二名,會一直對差一點第一耿耿於懷。

這局第二之後雷克斯冷靜下來,看了眼時間都已經到了下午六點了。

“中午只吃了麪包,難怪肚子開始餓起來了。”他心想,“晚上還是出去吃點什麼吧,剛剛這把實在太不爽了。”

在走之前看了眼拳頭遊戲的論壇,他發現去《雲頂之弈》板塊已經迅速登上第一了。

玩家們紛紛在裡面討論遊戲本身,由於有視頻在前,遊戲本身完全達到了他們的期望。

“剛剛那把差一點就贏了,雖然分到手了,但是爲什麼這麼不爽呢?”雷克斯看到和他一樣遭遇的玩家發帖會心一笑。

“大家買了通信證嗎?我看通信證9.9美元,一共能夠獲得4個棋盤,還有一些小小英雄和對應的進攻特效,我有點想買。

單買棋盤都需要9.9美元了。”雷克斯還沒有注意,收費環節在哪裡。

在他看來這麼好的遊戲居然是免費,簡直難以想象。

看到這個帖子後,雷克斯又回到遊戲界面,這才發現主頁的月票購買介紹。

月票,和後世的雲頂門票類似,買了之後會隨着你完成任務,獲得對應的積分,積分解鎖獎勵。

最多可以獲得4個棋盤和一些其他物品。

這種機制決定了,一定程度上保證玩家們的遊戲時長。

雷克斯再看了下其他的定價,棋盤有三個等級,定價從9.9美元到29.9美元不等。

通過月票獲得的棋盤,前3個都是商店定價9.9美元的棋盤,最後的大獎是商店定價19.9美元的棋盤。

雷克斯已經心動了,他都打開了支付界面,想着再看一眼論壇裡其他玩家的回覆。

“買,我都已經買了,和單純買棋盤相比,月票要划算太多。”

“這樣一款遊戲作爲收費遊戲發售,9.9美元的定價也太便宜了吧,反正我買了。如果大家都不買的話,以後Newman不做遊戲了怎麼辦?”

論壇裡不僅有這樣不理性的聲音,也會有理性的聲音存在,只是理性的聲音同樣是號召大家買:

“我仔細看了《雲頂之弈》月票積分升級的規則,按照它的規則,你每天玩一把就能夠解鎖全部獎勵。所以我打算買,9.9美元這麼多東西完全不虧。”

雷克斯看的已經心動了。

這樣的誘導付費貼有不少是官方人員裝作玩家發出來的,也有玩家自己發的。

總之整個論壇營造的氛圍就是,這麼好的遊戲,不爲它花錢天理難容。

當天全美玩家同時在線人數超過9萬人,離10萬人只差一點。

這些玩家裡付費率高達20%,也就是說大概有2萬人付費,這還只是第一天。

“還好我們臨時採取了CDN技術,在主要的大城市都部署了服務器節點。

不然今天還真會被玩家們把服務器和寬帶資源擠爆。”約翰遜顯得心有餘悸。

在開服前,周新反覆和他們說保證網絡穩定性和流暢的重要性,讓他們在洛杉磯、舊金山、紐約、芝加哥等等,這些主要大城市都得部署服務器,然後做並聯。

通過冗餘和負載均衡、緩存和內容分發網絡等技術來保證網絡不出問題。

“這纔是開始,當口碑發酵之後,玩家們只會越來越多。而且歐羅巴地區的玩家同樣是問題。

這邊還需要繼續擴容。”周新說。

周新最關注的是《雲頂之弈》爲NewPay能夠增加多少新用戶和支付次數。

他對遊戲本身獲得的成功並沒有那麼看重。

不過在做《雲頂之弈》的過程中,周新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搶先一步把公有云給弄出來。

公有云、英偉達、拳頭遊戲、半導體產業,這幾個完全可以串成一條線。

簡單來說互聯網公司都需要用到硬件資源,他們需要有足夠的服務器資源來承載他們的互聯網服務,以便於提供給用戶調用。

和集成電路的發展類似,最早是公司自建機房,從服務器到存儲再到網絡全部由互聯網公司自己承擔這些費用。

用戶少的時候就用電腦先撐着,用戶多了就和風投聊,拉來投資就買服務器建機房。

再到後來就變成了服務器託管的模式,有專門的數據中心來幫忙做這件事,你直接去租服務器就好了,他們還會針對你的需要臨時幫忙擴充網絡帶寬。

互聯網的泡沫誕生大量互聯網公司的同時,也誕生了大量的服務器運營商,包括Equinix、Rackspace、Verizon、AT&T等,都提供類似的業務。

再後來就是公有云,公有云相當於你要什麼雲服務就給你什麼,以前你只能按照服務器型號購買服務器資源。

比如8核16G的服務器,你只能買這個型號的,哪怕你一開始只需要4核8G就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而有了公有云服務之後,你想要幾核就幾核,想要多少G就多少G,完全個性化的服務,加上全包的服務,讓互聯網公司的創業成本大大降低。

全包的服務是指原本你採取服務器託管的方式,服務器運營商只幫你管硬件,系統層面的運維工作還是需要你來做。而到了公有云服務之後,運維工作同樣包給公有云廠商了。

你只需要部署服務就可以了。

公有云業務並沒有那麼高大上,這同樣是有着悠久歷史的概念。

在90年代,以前主要提供專用網絡的電信公司開始提供虛擬專用網絡服務。通過切換他們認爲合適的流量以平衡服務器使用,電信公司藉此來更有效地使用整體網絡帶寬。

而云計算擴展了雲的邊界,以涵蓋所有服務器以及網絡基礎設施。

隨着計算機的普及,研發人員們探索了通過分佈式爲更多用戶提供大規模計算能力的方法他們嘗試用算法來優化基礎設施、平臺和應用,確定CPU要執行的任務的優先級,並提高最終用戶的效率。

雲的概念被完整提出是在94年,原本在2002年亞馬遜就會推出彈性雲計算服務。

這樣的雲服務可以最小化前期的IT基礎設施成本。

相當於你一個人把其他公司的服務器都接管過來,你需要多少服務器就從我這裡買多少對應算力、帶寬和存儲空間的虛擬服務器資源過去。

這需要海量的服務器,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芯片,芯片就是算力。

把雲計算做好,意味着他未來在華國構建的芯片供應鏈有了買家。

matrix和公有云兩條腿走路,足以支撐起華國的芯片發展到7nm。

而和拳頭遊戲、英偉達同樣有很大的關係。

《雲頂之弈》火了之後,會有很多公司也想做網絡遊戲,但是做網絡遊戲意味着大量的基礎設施需求。

和對中小企業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成本。

但是他們又希望進入網絡遊戲領域,那怎麼辦?從周新的公有云這裡購買虛擬資源就完事了。

同時他們要走拳頭遊戲的渠道,通過拳頭遊戲購買雲服務,給予一定的折扣。

有足夠多的網絡遊戲放在周新的公有云上的話,周新可以找英偉達定製專門針對網遊優化的GPU。

GPU算力到了某個地步之後,順勢引爆虛擬幣,再開始搞AI。

簡直完美,周新迅速把計劃在腦海裡過了一遍後,發現沒有太多的漏洞。

他心想,看來貝索斯的路又要被我給先走了,如果亞馬遜沒有云服務,市值至少砍三分之一。

後世亞馬遜的雲服務佔比全球第一,屬於是做的最早,做的最好。

而且現在做公有云正是好時候,納斯達克泡沫破裂,這些依賴於互聯網存在的服務器託管商也將大量破產。

“約翰遜,你記得和AT&T那邊溝通,我們的網絡帶寬至少還需要增加百分之五十。

從數據上看,我們已經獲得了階段性成功。

但是不能大意,後續持續關注玩家反饋的BUG,以及遊戲本身的平衡性問題。

這種遊戲最重要的就是平衡性,每一種玩法都需要有一定的勝率,不能有某一種玩法特別破壞平衡的現象產生。

另外我們可以加大互聯網營銷的投入,既然它的數據表現不錯,那麼我們就要讓更多的玩家看到,來體驗我們的遊戲。”

把雲計算、拳頭遊戲、英偉達、集成電路這些連成一條線之後,周新更加堅定了要把雲頂之弈做成金字招牌的想法。

“王博士,你好,久仰大名,老闆讓我來親自邀請您,他表示之前一直知道您在計算機分佈式計算上有着深厚的造詣。

這次特地想要邀請您去阿美利肯工作,他有了全新的想法,要成立一家偉大的公司,表示這家偉大公司的創立需要你的支持。”吳世強說完之後,把電腦屏幕轉向王堅,示意讓他看。

“老闆的原意就是這樣,我並沒有誇大的成分,我知道您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高級研究員。

但是和我們老闆願意提供給你的首席技術官職位,以及期權激勵相比,微軟的工作不值一提。”

吳世強的話裡充滿了真誠。周新在互聯網大會上答應了十億美元的投資,在那幾天裡這些錢自然是沒有投完。

但是這證明了新興投資在華國是會投錢的,明知道互聯網寒冬還沒有度過的時候也願意真金白銀支持華國互聯網行業發展。這導致新興投資現在在華國的互聯網界炙手可熱。

這也導致吳世強頗有些春風得意的感覺。不過對於周新分配下來的任務,他還是很上心。

吳世強親自出馬,把王堅找來面談。

王堅是未來阿里雲的技術負責人,也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技術官。周新打算提前把他給挖來,主持公有云業務的研發。

本來王堅只是B計劃,排名第一的人選沒有來,才啓動的B計劃。

遊戲只是手段,如果大家覺得雲頂火不了,大家可以替換成任何你覺得在當時能火,硬件設備又能夠支撐的遊戲。

而且說實話我也沒咋玩過雲頂,我玩的比較多的自走棋是赤潮自走棋,不知道大家玩過沒。

選擇雲頂也是因爲它確實一直到今天都有比較高的熱度,說明有可取之處。

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54章 驚豔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341章 意外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34章 聖誕節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86章 支付令牌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49章 條件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11章 定價第315章 優勢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65章 趨勢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0章 再見老友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189章 A1E芯片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53章 雙線操作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23章 上市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0章 離京前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189章 A1E芯片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6章 輕鬆拿下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05章 百人會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312章 價格戰第297章 畢業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41章 意外第1章 天時地利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完本感言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236章 懲罰措施
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54章 驚豔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341章 意外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34章 聖誕節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86章 支付令牌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49章 條件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11章 定價第315章 優勢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65章 趨勢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0章 再見老友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189章 A1E芯片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53章 雙線操作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23章 上市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0章 離京前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189章 A1E芯片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6章 輕鬆拿下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05章 百人會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312章 價格戰第297章 畢業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41章 意外第1章 天時地利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完本感言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236章 懲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