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

大明京城皇宮尚書房內。

和往常一樣,弘治黃帝召集重要大臣開小會議,劉晉、王守仁、韓文、鍾藩、楊一清、蔣冕、朱輔等重要的文武大臣。

佀鍾年老體衰,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也是在不久前辭職歸鄉養老了,韓文接替入了內閣,同時原先工部侍郎的鐘藩得以升遷爲工部尚書,蔣冕任吏部尚書,楊一清擔任戶部尚書。

“陛下,楚國楚王自覺慚愧在軟禁之地自殺,留下遺詔傳位給其中朱榮?,妖僧慧明在大軍攻城之日,自殺而亡,楚國上下展開滅佛.....”

朱輔向弘治皇帝詳細的彙報起楚國這邊的事情來。

這一次楚國的事情也是震驚了全天下,不僅僅給楚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讓楚國元氣大傷,也是一下子驚醒了海外的諸多藩國和殖民地。

自古以來野心勃勃之人就多如牛毛,這個慧明原本還只是一個和尚,卻是因爲楚國篤信佛教,對他信任有加,結果卻是釀成了今日之局面。

但還有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

那就是伴隨着大明對外的擴張和與世界各地之間的往來越來越密切,外部的思想、文化、宗教等等也在不斷的影響着大明。

慧明所創辦的唯一派來說,原本佛教裡面是沒有唯一派的,這個唯一派當中的諸多教義等等都是吸取了歐洲、中東等地區的教派思想。

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神權大於王權的思想,想要利用宗教建立起一個神權國家,這樣的思想顯然是吸取了外面的宗教思想才演變出來的。

大明的強大文明在不斷的對外輸出,同樣的,外部的思想和文化也是在不斷的向着大明這邊產生影響力,尤其是宗教方面。

一直以來大明人對宗教都是比較寬容的,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和限制,故而各種各樣的宗教都可以在大明這邊獲得生存的土壤。

也幸虧是有劉晉早早地就預感到了這一點,故而纔會嚴厲的禁止外來宗教的傳播,否則現在的大明可能絕對不僅僅只是楚國出事如此簡單了。

可能出事的地方就很多了,而且也將更加的嚴重。

“諸位愛卿如何看待此事啊?”

等到朱輔彙報完畢,弘治皇帝沉吟之後問道。

衆人一聽,頓時就微微一愣了,這楚國的事情,我們有什麼看法?

當然是沒有什麼看法了,事情不都是已經平息下來了嘛,不久這樣過去了嘛。

“王守仁,你說說看?”

弘治皇帝掃了一圈,點名王守仁問道。

“陛下,楚國之事,其根源在於楚王一味篤信佛教,放任慧明胡作非爲,終釀成大禍!”

“我大明當要求各藩國、各殖民地以楚國爲鑑,以防再出現此類事情。”

王守仁想了想說道。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事實上像楚國這種情況的還真有不少的藩國和殖民地,因爲藩王、殖民地東家信佛、信教什麼的,被和尚一頓忽悠就大肆的支持,只不過沒有到楚國這種程度而已。

“韓文,你說說~”

弘治皇帝又看向韓文問道。

“陛下~”

“這些年來,我大明蒸蒸日上,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佛門寺廟之類的也是變的日益奢華起來,以京城的法華寺爲例,每月都定期舉辦佛法大會,名爲佛法大會,實則是斂財大會,每一次信衆都會捐贈數額龐大的錢財和貨物,少則十幾萬兩,多則幾十萬兩銀子都是有的。”

“一座寺廟一年的收入多達幾百萬兩銀子,有的人隨隨便便都要豪擲萬兩白銀給這些寺廟。”

“這些寺廟規模越來越大,裝飾的越來越奢華,往往還會借給佛陀塑金身的名義,再想辦法斂財,又有燒頭香等等之類的斂財手段。”

“很多時候老百姓辛辛苦苦在工廠裡面工廠一月也不過幾兩銀子,卻是要給寺廟捐香油錢捐出一二兩銀子來。”

“寺廟所收集的龐大錢財,除了少部分用於寺廟的日常開銷之外,大部分的錢財最終都落在了這些和尚的手中。”

“這些和尚表面上一個個是得道高僧,暗地裡面卻是吃肉喝酒,有老婆孩子,甚至於很多和尚寺廟都購置了大量的豪車、奢侈品等等。”

“臣以爲,寺廟、僧衆的過度發展、壯大以及瘋狂的斂財,這極大的影響了我大明的繁榮昌盛!”

“同時也是會給真正的佛門子弟帶來極其惡劣且嚴重的影響,朝廷理應對所有的寺廟、道觀之類的進行嚴厲的管束。”

“限制其規模、人數,嚴厲禁止其大肆斂財,對寺廟徵收重稅,對於違背僧侶要求的僧侶予以嚴厲的懲處。”

韓文站出來,非常嚴肅的向弘治皇帝彙報起大明的寺廟情況。

這大明人是越來越有錢了,日子也是越來越好過了,這寺廟也都跟着膨脹起來,各種各樣的法會搞不停,又是興建寺廟,又是給佛陀塑金身,還有搞什麼頭香、大香等等,總之就是變的法子在哪裡不斷的斂財。

至於信衆呢,現在也是有錢了,這出手也是大方多了,以至於寺廟這裡收斂的錢財非常的龐大、可觀。

可是偏偏寺廟不需要交稅,這些和尚一個個吃的滿嘴流油,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小日子過的別提有多舒服了。

還帶着越來越多的人跑到寺廟裡面去當假和尚,影響越了越惡劣。

“還有這樣的事?”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老百姓賺錢是很不容易的,弘治皇帝去工廠裡面看過的,工人們辛辛苦苦的幹一個月也不過才幾兩銀子而已。

可是這些和尚呢,坐着張張嘴就來銀子了,而且還是大把、大把的來銀子,這小日子過的別提有多舒服了,這可不行,這是妥妥的吸血,以大家的信仰來吸血。

“陛下,確實是有這樣的事情。”

“我夫人就信佛,每月都要去禮佛,以前的時候每次去花個幾十兩銀子就足夠了,然而現在,寺廟裡面每月都要做法會,又或者是塑金身、建寺廟等等,連燒香都分等級了,最大、最長的香,一根就要十兩銀子,還分了很多的鼎,花錢多的就可以離的更近一些,花錢少的,和尚都對你沒有好臉色。”

“這每個月去寺廟禮佛的時候,至少都是要花個幾百兩銀子了,多的時候要花幾千兩銀子,比以前的十倍還多。”

朱輔站了出來說道。

雖然幾百兩銀子對於朱輔家來說根本就是毛毛雨了,但是這和尚斂財的手段實在是讓人覺得噁心。

佛門本應該是清淨之地,這大家願意捐點香油錢,讓寺廟可以正常運行就可以了,然而現在的佛門已經變了,變的越來越看重錢財了,還想盡辦法來斂財,這就變味了。

“京城各個寺廟的法會什麼的我也是有所耳聞,確實是比以前要多很多,而且現在燒香也確實是分很多的等級了。”

“本來只是信佛,心中尋求慰藉,卻變成了這些和尚們的斂財之道。”

“臣以爲理應進行嚴厲的管制!”

鍾藩也是站出來表態道。

藉着這個事情,必須要狠狠的肅清一番大明內部的這些寺廟、和尚,可不能讓他們一直這樣無序肆意發展下去。

“陛下,盛唐之時,佛門鼎盛,大小寺廟數不勝數,大量青壯不興勞動,而是進入寺廟爲僧坐享其成。”

“這嚴重的影響了當時的大唐王朝,導致可用之民日益減少、可徵之財越來越少,和尚甚至於初入朝堂、皇宮,霍亂朝綱,影響極其的惡劣。”

“這也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原因,任何的宗教都是一樣的,本質並無區別,僧衆都是不事生產卻是可以坐享其成,所依靠的都是信徒的供養。”

“當規模在很小的時候,對國家的影響並不大,可是一旦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比如楚國這種,那對於國家的影響就非常巨大。”

“我大明之所以能夠有今日之盛世,所依賴的是陛下您雄韜偉略、文治武功,同時也是朝中諸公兢兢業業、守牧有功,更重要的是我大明百姓勤儉節約,勤奮勞作,這纔有了我大明今日之盛世。”

“那些寺廟佛陀又做了什麼?他們於我大明毫無功勞,卻是坐享其成,大肆斂財,嚴重影響我大明之繁榮鼎盛,臣以爲理應嚴厲的管制!”

劉晉也是站了出來說道,還舉了唐朝的例子來說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影響的惡劣性,這大明能夠有今日,靠的從上至下的努力,而不是什麼佛陀的保佑,更和那些和尚沒有任何的關係。

唐朝繁榮鼎盛,寺廟也是發展的極其旺盛,結果呢?

結果唐朝由盛轉衰的時候,這是和尚又做了什麼貢獻?

什麼都沒有,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還進一步發展,以至於出現了滅佛的事情。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頓時也是陰沉起臉色來,大明的繁榮昌盛可是弘治皇帝的根本,誰都不能動這個。

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878章,長見識了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305章,開始鍊鋼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547章,真便宜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56章,環境?森林?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450章,雪糖第1937章,高考1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331章,小公舉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347章,經濟治國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557章,中轉點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103章,回家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163章,回港第698章,勢如破竹第337章,狂人唐寅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978章,去西班牙過新年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25章,孫夫子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244章,倭國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672章,轟然倒下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388章,規矩真多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284章,鄉試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51章,海納百川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021章,威尼斯商人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
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878章,長見識了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305章,開始鍊鋼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547章,真便宜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56章,環境?森林?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450章,雪糖第1937章,高考1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331章,小公舉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347章,經濟治國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557章,中轉點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103章,回家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163章,回港第698章,勢如破竹第337章,狂人唐寅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978章,去西班牙過新年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25章,孫夫子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244章,倭國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672章,轟然倒下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388章,規矩真多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284章,鄉試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51章,海納百川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021章,威尼斯商人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