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

黃金洲蓬萊城,伴隨着新一天的到來,這座黃金洲最大的城市又開始變的喧囂起來,港灣裡面停泊的船隻紛紛升起風帆,準備迎風出海,或是南下前往南黃金洲運輸大雨林(亞馬遜雨林)的紅木或者是南黃金洲大草原(潘帕斯草原)的牛羊馬匹和羊毛。

還有北上的船隻,有沿着北黃金洲中間西比河前進運輸糧食的船隻, 源源不斷將大平原的糧食運輸到蓬萊城來。

也有前往北境的船隻,運輸北境的人蔘和漁獲,北境這裡的天然漁場,產量極其的驚人,漁獲極其的便宜,大量的返銷回大明的本土或者是銷往歐洲和西非殖民地、藩國這邊。

上好的鮭魚、鱈魚、鰻魚, 產量極大, 肉質又極其的鮮美, 營養豐富。

作爲黃金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心城市,蓬萊城這裡雲集了整個黃金洲的物產,同時因爲又處在東西貿易的節點上。

一方面又源源不斷來自大明的貨物運抵這裡,另外一個方面又有大量的歐洲、中東貨物運輸過來,匯聚於此,造就了蓬萊城的繁華和熱鬧。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這座在空地上建起來的城市,它的人口規模就已經突破了百萬,成爲了這片新大陸上最大、最繁華、最熱鬧的城市。

在這裡, 你可以看到衣冠楚楚,前呼後擁的大明人,你也可以看到衣着簡陋, 甚至於只是用一塊布遮羞的殷商後裔,你也同樣可以看到從歐洲過來,神情低落的歐洲奴隸, 甚至於你也可以看到從西非這邊過來的崑崙奴。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種各樣的奇蹟。

有落魄的探險家, 壓上了全部身價組織探險隊去尋找黃金, 可能最後窮困潦倒只能夠回去大平原(北美平原)這裡耕種家裡面的幾千畝土地,帶着幾十個妻妾過上鄉下人的貧窮生活。

也有可能在山窮水盡的時候,走大運發現了大金礦,然後一夜暴富,爲黃金洲的探險傳奇增添了新的故事。

來到這裡的大明人,幾乎都是爲了追求財富而來,探險家是這裡最讓人着迷的職業,無數十幾歲的少年,從小練習騎馬射箭開火槍,爲的就是長大自己之後能夠像自己的父親一樣成偉大的探險家。

在這片土地上,人們是極富有冒險精神的,他們走遍這片大陸的每一個角落,只爲尋找那些能夠一夜暴富的東西。

至於在大明這邊一直以來所被人看重的土地、功名,在這裡並無什麼太大的市場。

因爲這裡的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西比河的兩岸,廣袤的大平原,幾乎是無限的廣闊,從蓬萊灣一直延伸到了最北面的寒冷地帶, 一望無際的廣袤平原, 土地極其的平坦開闊, 又非常的肥沃。

只要是大明人都可以在這裡隨便的開墾土地, 你開墾多少出來都是屬於你的私人土地,隨便耕種,甚至於大明官府這邊都沒有任何興趣來收伱的糧食,因爲糧食在這裡根本就不值錢。

你隨便找塊地,把麥種或者是玉米種、番薯什麼的種下去,你根本不需要管理什麼,你都可以獲得豐收。

這裡糧食的產量可能比遼東、河中還要更多,然而黃金洲這裡的人口卻僅僅只有不到千萬人,而且大部分都還是小孩子,根本就消耗不了那麼多的糧食。

故而釀酒業在這裡也是極爲的興盛,黃金洲出產的美酒暢銷歐洲。

土地多到沒人要,沒人去開墾,大家喜歡做的事情是去探險,找到黃金和白銀就可以一夜暴富,誰還來辛辛苦苦的種地?

至於功名,它一直以來都是土地、做官捆綁在一起的,土地沒人要,功名的價值就縮水了一半,再者黃金洲的孩子一般都是上新式學校,傳統的私塾在這裡的市場不大,畢竟讀書人看起來之乎者也、搖頭晃腦的,總是和探險家的精神相悖。

另外黃金洲這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混血的,父親是大明人,母親是殷商後裔又或者是從歐洲這邊過來女奴所生。

這殷商後裔民風彪悍,只有歐洲人那也都是強盜,再加上探險家精神、航海精神的父親,在這樣的環境下,黃金洲的人更願意選擇讀新式學校。

因爲新式學校所學的東西更有用,更全面,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等,無論哪一樣都是非常實用的。

而儒家傳統的那一套東西,根本就不實用,四書五經讀完,你連數都不會算,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有毒沒毒你也不知道,還怎麼探險?還讀個屁。

伴隨着陽光的照射,蓬萊城變的熱鬧喧囂。

有成羣結隊去上學的孩子,又忙碌的大人,還有街道上不斷開張的商品。

“賣報~賣報~”

“大明日報,太子妃昨日誕下一子,天子大悅,冊封爲大明皇長孫!”

“黃金洲報,北黃金洲布政使調往西域任布政使,呂宋布政使陳有糧將成爲新的北黃金洲布政使。”

“近日,印加帝國再度爆發疫情,南黃金洲布政使宣佈對印加帝國所在區域進行封鎖,控制,除糧食運輸可以進入之外,一律不得隨意進出。”

“蓬萊城水泥廠正式於昨日正式開始投產,預計年產水泥將超過100萬桶,有望徹底解決黃金洲水泥短缺的問題。”

“探險隊再傳喜訊,有探險家在南黃金洲發現大型金礦,天津遠洋貿易行重金拿下!”

“長運金礦爆發奴隸叛亂,軍隊已前往鎮壓叛亂。”

“......”

也和大明其它的城市一樣,有賣報的少年騎着自行車在街道上不斷的吆喝,吸引着大量的人前來購買報紙。

在黃金洲這裡,甚至於已經有了本土發行的黃金洲報,報道的都是黃金洲本土相關的一些新聞消息。

新一天的忙碌,喧囂熱鬧的城市,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斷的運轉着。

蓬萊城商行雲集的東大街這裡高樓林立,一棟高樓就是一個商行,在這裡雲集了整個大明海內外諸多實力強大的商行。

天津遠洋貿易行、四海商行、三公商行、張氏兄弟商行、大明第一銀行、寧國商行、楚國商行、西洋聯合商行、南非商行、倭國島津商行、朝鮮李氏商行等等。

這裡隨便出來一家商行,那都是大明赫赫有名的超級大商行,當然這些也都是這些大商行在黃金洲最爲重要的分部,負責整個黃金洲的商貿。

伴隨着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鑼鼓聲和喧囂聲,東大街這裡一棟嶄新的五層大樓揭開了自己的牌匾。

“大明石油商行黃金洲分行!”

周圍路過的人紛紛齊刷刷的看了過去,頓時就是一陣疑惑。

“石油商行?”

“什麼是石油?”

“這石油又有什麼用,還有這個石油商行有什麼背景?”

衆人那是一陣的疑惑,而和其它商行又有所不同的是,這個石油商行開業之後,也沒有和其它商行有什麼走動,而且我行我素的樣子。

本來嘛,這做生意、做買賣的,自然還是要多和其它的商行、商人們或許多往來,這樣纔好做買賣,你這個石油商行卻是一副高深莫測、高冷無比的樣子,這讓很多人也是看不懂了。

不過看看石油商行這大樓的裝修,那是非常的氣派,也非常的奢華,比起一般的商行來顯然是更有實力,更財大氣粗的。

只是大家始終搞不懂,這個石油到底是什麼油,又能夠又什麼用,畢竟掛的招牌就是石油商行,肯定是跟這個什麼石油有關的。

石油商行內,前不久才從大明本土抵達黃金洲的文永正站在窗戶旁邊,看着眼前蓬萊灣港口碼頭的繁華與熱鬧。

“這石油真的會有大用處嗎?”

“還有連我們大明本土都很少有的石油,這黃金洲會有很多?”

文永正腦海中仔細的思索着,他畢業於大明理工學院地理專業,這一次也是被任命爲這個大明石油商行黃金洲分行的行長,攜帶者大筆的銀子,前來黃金洲這裡跑馬圈地的。

對於新涌出來的石油,他去詳細的瞭解過,始終覺得這個石油可能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用處,關鍵是現在石油的產量很少,非常難以尋找,想要找到石油絕對不容易的事情,想要他們這些專業的人士和運氣才能夠找到石油,當然前提是土地下面有石油。

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503章,興王第371章,鹹魚產業第865章,賺錢利器第380章,遭遇倭寇第34章,黃金洲第571章,天竺第1367章,就是這樣硬氣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950章,南州城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476章,要你命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714章,攻打暹羅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2104章,正德朝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135章,漲、漲、漲第298章,大渣男第1956章,滅佛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888章,腸癰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5章,孫夫子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148章,大買賣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292章,傻鹿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1904章,燈光秀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513章,彈劾第936章,世道好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539章,審判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819章,電燈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233章,還有大魚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
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503章,興王第371章,鹹魚產業第865章,賺錢利器第380章,遭遇倭寇第34章,黃金洲第571章,天竺第1367章,就是這樣硬氣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950章,南州城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476章,要你命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714章,攻打暹羅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2104章,正德朝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135章,漲、漲、漲第298章,大渣男第1956章,滅佛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888章,腸癰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5章,孫夫子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148章,大買賣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292章,傻鹿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1904章,燈光秀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513章,彈劾第936章,世道好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539章,審判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819章,電燈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233章,還有大魚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