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

“華夏曆1751年?”

“繼承的是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江山,延續的是秦漢的風骨,唐宋的大氣?”

“可以,可以,這個不錯,非常不錯,就該這樣。”

朱厚照一聽,仔細的想了想頓時就開心的笑了起來。

沒錯,沒錯,就是這樣的。

朕繼承的可不僅僅是大明的江山,更是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江山,傳承的是炎黃血脈。

果然還是劉晉會拍馬屁,其他的官員也就是知道吹點什麼文治武功什麼的,除此之外也就沒有什麼可拍的。

但是劉晉就不一樣了,這拍馬屁的功夫就完全不一樣了,直接就拍到自己的心窩子裡面去了。

“嗯,劉愛卿說的有道理,我大明延續的是華夏數千年的江山,延續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血脈,傳承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傲骨!”

“使用華夏曆也是可以的。”

朱厚照滿意的點頭說道:“諸位愛卿覺得如何啊?”

“陛下,劉公所言非常有理,我大明之所以能夠有今日的輝煌,那是因爲我們延續了炎黃的血脈,傳承了華夏的文明,繼承了我們炎黃子孫自強不息的精神。”

“我們有秦漢的風骨,也有唐宋的海納百川,我們是全世界最優秀,最偉大的民族!”

“使用華夏曆來紀念不僅僅可以表示我們大明的正統性,而且也可以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民族偉大輝煌而悠久的歷史。”

“不過臣以爲歷代君主的年號也是非常重要的,臣以爲可以華夏曆和年號並用。”

王守仁站立出來,表示了贊同,同時也是給予了補充。

“嗯!”

朱厚照聽完滿意的點點頭。

“臣等以爲劉公、王公所言甚是,我大明乃是華夏正統,傳承炎黃子孫的血脈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其他的大臣也是跟着紛紛開口表示贊同。

這種事情嘛,說大,那是大事了,因爲這關係到了大明朝的定性問題,說小嘛,其實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無非就是以後多使用了華夏曆來計算年份而已,並不是什麼大事。

這劉晉也好,正德皇帝也罷,大家都可以看得出來,對於這個華夏曆都是願意接受的。

因爲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說,使用華夏曆的好處有很多的。

首先計算年份的時候會非常的方便,直接加減就可以了,眼前的時候萬曆多少年,弘治多少年,正德多少年。

這如果對於歷史不是很懂的,恐怕真的有時候不太好計算年份。

其次劉晉所說的很有道理,這大明朝不僅僅是大明朝,它更是繼承了華夏的歷史,繼承了炎黃的血脈,延續的是這個偉大民族幾千年的歷史。

“既然大家都覺得這個辦法不錯,那以後就使用華夏曆和年號一起來計算年份,史官這邊去好好的推算下,從始皇帝建立大一統開始到現在到底過去了多少年。”

“此外,還必須要去仔細的研究秦朝之前的歷史,夏商周時期歷史,制定出一個完整的華夏曆史表出來,編寫一部完整華夏曆史,使用華夏曆和年號來編寫史書。”

“如果可以的話,還要編寫全世界的歷史,將全世界各地的歷史都囊括其中,畢竟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

朱厚照見大家沒有意見,也是下旨道。

“是!”

史官們一聽,頓時一個個都一臉興奮,這下子又來大活了,這不僅僅是要推算曆史時間,而且還要根據華夏曆和年號來編寫完整的史書,這可是一個大活啊。

這歷朝歷代,編史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天子對此都非常的重視,現在朱厚照也是接着華夏曆的引入開始重新命人編寫華夏幾千年的歷史。

像以往的史書往往都並不連貫,很多時候都是單獨的記載某個朝代,像《漢書》就是單獨記載漢朝的歷史。

《資治通鑑》是少數將諸多朝代都編寫在裡面的史書,故而地位非常高,還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以供後人仔細的研究古代的歷史,推敲古代歷史上發生過的諸多大事。

史官們一個個苦着臉,覺得這下子有事情做了,但一個個也都還是很樂意去做這個時期的,自古以來編書、寫書,尤其是編寫歷史書,那都是大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編寫者往往能夠跟着青史留名。

像司馬遷編寫《史記》被後人尊爲太史公,還有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也是讓司馬光留名後世。

總的來說,在古代編寫史書那都是青史留名的好事,是史官們都爭着搶着去做的事情。

尤其是這種天子下令編寫的史書,因爲是動用朝廷的力量來編寫,故而經費充足,還可以從各地調閱、查詢諸多的資料等等,這編寫出來的歷史就更具有權威性。

“陛下聖明!”

羣臣也是齊聲的拍馬屁了。

編史可是大事啊,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以大明朝現在的強大國力和實力,繁榮盛世來說,這也確實是該去編寫歷史了,別的不說明朝的永樂皇帝就花了很多的銀子去命人編寫《永樂大典》,這部書的內容不僅僅囊括了歷史,還包括了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釋藏道經、戲劇、農藝等等,可以說涵蓋了華夏幾千年歷史的知識財富。

現在正德皇帝要重新按照華夏曆來編寫史書,這必然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肯定也是會將這華夏幾千年來的歷史以及諸多方面的智慧和知識財富都囊括在其中的。

大家都已經非常的期待,期待着這樣的一部恢弘巨着的誕生了。

早朝很快就結束了。

這新年第一次上早朝基本上都沒有什麼事情,不過按照慣例正德皇帝還是召集了重要的大臣到尚書房這裡去議事。

“劉晉,你這個華夏曆的提議非常不錯。”

“我大明就該如此,延續的是秦漢的風骨,唐宋的海納百川,傳承的是我們華夏數千年的歷史,就該用華夏曆來計算。”

尚書房內,朱厚照一臉興奮的和劉晉說起來。

接着又對戶部尚書童瑞說道:“這個編書的銀子要留出足夠的預算出來,不要怕花錢,這書要好好的去編寫,用華夏曆去編寫的話,可以更加直觀的讓人知道我們華夏的歷史傳承,同時也你能夠讓後人學習我們華夏幾年前歷史所積攢的龐大財富。”

“可以向永樂大典學習,將諸多方面都囊括其中,同時還要多諸多的歷史進行考證,記載一些歷史建築和重要的地點在裡面。”

“還有我大明現在幅員遼闊,疆土廣袤,部族衆多,這裡面也應該還要去囊括各部族的歷史,記載各地的歷史。”

“要詳細的去尋找相關的記載和記錄,爭取編寫出一部完整的歷史出來。”

“如果可以的話,甚至於要去編寫全球的歷史,看看同時期全球各地的人都在做什麼,最好是能夠有配圖什麼的。”

“這編寫完成之後,還要多刊印出來傳播到全大明各地,甚至於全球各地,以後我們的歷史就要以此爲準,像學校裡面學習歷史,就要以這個歷史爲準,所以一定要權威,要可信,要嚴謹。”

此時此刻的朱厚照非常的認真也是非常的嚴肅,別看他平時一副嬉皮笑臉、吊兒郎當的樣子,但是在面對歷史這個問題上,那是必須要嚴肅的。

自古以來史官的刀筆都是無情的,歷朝歷代,爲了客觀、真實的記載歷史可是死了很多的史官,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崔杼弒君這件事情上,他接連殺了幾個史官,但依然還是記錄了他弒君的事。

漢武帝威逼利誘司馬遷給自己寫的好一些,但司馬遷就是不從,該怎麼寫就怎麼寫,史官都還是很硬氣的。

聽到朱厚照的話,大家頓時就面面相覷了,這不僅僅是要寫華夏的歷史啊,竟然還要編寫全球的歷史。

“陛下,這如果編寫全世界的歷史,這恐怕花費就會非常巨大,並且還需要大量的人手和官員。”

王守仁想了想說道。

“這銀子要花,不要省,歷史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我們大明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實力,那就該去做這個事情,現在可不是以前,這全世界的歷史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黃金州的殷商後裔,他們到底是不是和我們同種同源,這個也是需要歷史去好好的考究一番的,並且撰寫出相關的史書出來,以此來記載和證明這件事情。”

朱厚照想了想非常堅定的說道。

不就是花銀子嘛,現在大明有的是銀子,不就是需要人手嘛,這天下想要當官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該花錢的地方還是要花的,這永樂大帝節衣縮食,省吃儉用也都要寫出《永樂大帝》來。

自己現在難道還不能輕輕鬆鬆的編出一部史書來?

不就是要求多一點,範圍大一點嘛。

“嗯,這部書呢,名字就叫華夏大典!”

“編這個書,不僅僅是書寫我們的歷史,也是要寫全球的歷史,這樣才更加符合我們這個時代!”

朱厚照沉吟一番之後又說道。

“是,陛下聖明!”

大家還能夠說什麼,也是齊聲的說道。

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294章,金子第609章,稅改方案第751章,喚醒狼性第319章,鹽山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7章,商議第537章,羊毛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002章,影響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533章,足球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133章,有點涼涼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504章,無情屠戮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67章,超級火爆第1795章,吃和穿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384章,抵達寶島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842章,都有用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583章,應對方法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25章,孫夫子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1721章,迅速風靡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558章,大明魚溪第851章,犒賞三軍第325章,被發現了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1319章,無法無天的孫家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497章,恐怖火槍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
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294章,金子第609章,稅改方案第751章,喚醒狼性第319章,鹽山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7章,商議第537章,羊毛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002章,影響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533章,足球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133章,有點涼涼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504章,無情屠戮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67章,超級火爆第1795章,吃和穿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384章,抵達寶島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842章,都有用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583章,應對方法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25章,孫夫子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1721章,迅速風靡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558章,大明魚溪第851章,犒賞三軍第325章,被發現了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1319章,無法無天的孫家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497章,恐怖火槍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