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

“我們編寫的歷史教科書都是按照我們華夏民族的歷史來編寫的,原本用在我們漢人的教學上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是,最近這幾年,隨着我們在大明各邊疆地區開始新式學校,招收來自各個部族的學生,我們就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歷史教科書並不適用於各個少數部族。”

“我們收到了很多來自各個邊疆地區少數部族學生的書信,在書信之中,他們都希望我們能夠重新編寫歷史教科書,講述清楚他們的歷史,也講述清楚他們部族和華夏民族以及我們大明之間的關係。”

姜明將現在所遇到的問題也是給說了出來。

“不適用於少數部族的人?”

劉晉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確實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

現有的歷史教科書是根據華夏民族的歷史來編寫的教科書,參照的是流傳下來的各種史書所編寫的教科書。

用於漢族子弟的教學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爲這本身就是自己的歷史。

可是對於大明境內各個少數部族的學子來說,他們學習之後知曉的是華夏民族的歷史,對於自己部族的歷史並不知曉。

這也就會造成了這些學子的迷茫,因爲不知道自己的部族歷史,不知曉過去的事情,對於未來就會迷茫。

“劉公,我們收到過來自南洋幾省、西域、南雲等省份的大量的書信,這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在書信之中,來自各地的少數部族學子,希望我們能夠在歷史教科書當中適當的提到和講述他們部族的歷史,最好是能夠講述清楚他們和我們漢人之間的關係。”

旁邊帝國理工的董知夏教授也是跟着點點頭開口說道。

“你們怎麼看此事?”

劉晉沉思一會,想了想問道。

“我們也正爲此事頭痛~”

“我們大明生活的大大小小部族有成百上千,有的部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也有記錄自己歷史的書籍,尚且能夠查找出相應的一些典籍來知曉過去的歷史。”

“但是大部分的部族,僅僅只是有自己的語言,甚至於都沒有自己的文字,更別說詳細記錄歷史的書籍,根本就無法說來寫出他們的歷史。”

“再者如此多的部族,我們也不可能在歷史教科書上面寫清楚他們的所有部族過去的歷史,也沒有必要每一個部族的歷史都去寫。”

姜明想了想回道。

“是啊,我們爲此也是專門派人前往西域、草原和南洋等地,進行過詳細的考察,大部分的部族都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和典籍,只有口口相傳的一些神話故事之類的,可信性並不高。”

王石松也是跟着說道。

“他們的書信能夠給我看看嗎?”

劉晉想了想說道。

“當然可以,我們只帶了一部分過來~”

“劉公請看~”

聽到劉晉話,姜明也是趕緊拿出了一些書信遞給劉晉。

劉晉非常快速的看了起來,大概的看了十幾分書信,頓時就露出了笑容,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些少數部族學子寫這書信的原因了。

其實說到底也是非常簡單,無非就是現有的歷史教科書沒有講清楚他們部族同大明華夏之間的關係,讓他們覺得非常失落,沒有歸屬感。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帝國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讓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子民都深以爲榮。

相比起漢人來,各個少數部族的人更是以身爲大明子民而驕傲,對大明的認同感更強,特別是一些飽受欺凌,漂浮不定的一些部族。

自從成爲大明天子的子民之後,他們獲得了安定,獲得了富足的生活,同樣也是獲得了尊嚴,成爲了一個強大帝國的子民,這種自豪感,讓他們比起漢人來都更加的強烈。

可是現在新式學校的教科書之中並沒有說清楚他們同華夏民族之間的關係,也是沒有講述清楚兩京十三省之外發生的諸多事情。

畢竟以前的歷史,最多也就是涉及西域,至於南洋、南雲、西北、河中、黃金洲、澳洲等地根本就沒有涉及。

故而歷史教科書之中就沒有提及這些地方,這讓他們就感到了失落,也就有了大量寫信過來要求修改歷史教科書的事情了。

弄清楚了事情的起因,劉晉就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其實這件事情歸根結底來說,還是因爲新式學校注重大一統的教育,新式學校裡面的學生,無論是漢人學生,還是少數部族的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給所有人灌輸的思想都是忠於大明,忠於天子。

大明是偉大的,天子是偉大的,能夠身爲大明人,身爲大明天子的子民那是無比驕傲的事情。

這樣是思想宣傳和灌輸之下,向心力極高,民族意識逐漸淡化,大明人的意識逐漸凸顯和強化出來,也就有了對於過往彼此之間關係的認知要求了。

“歷史教科書確實是該改一改,修一修了~”

“以前都是從三皇五帝開始寫,我覺得可能還要再往前寫寫,比如寫一下我們人類起源的這個問題進去。”

劉晉想了想笑着說道。

“人類起源?”

姜明、王石松、董知夏等人一聽,頓時就思索起來。

“對,人類起源的問題~”

“歐洲、中東,甚至於天竺這邊,他們都認爲是神創造了世界,是神創造了人類,所以人人都要信仰神,敬重神~”

“在我們東方,我們有自己的神話故事,是盤古劈開了混沌的世界,並且犧牲自己創造了整個美麗的世界,之後再有女媧補天、造人。”

“這不管是歐洲西方這邊,還是我們東方這邊,其實對於人類起源的認識都是來源於神話傳說,但這虛無縹緲,並無真憑實據。”

“我們應該用科學和理性的角度去研究,研究我們人類的起源。”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

腦海中想起了後世關於人類起源的諸多研究,其中得到最廣泛認可的就是人類起源非洲,是由猿人進化而來的。

“此外還應該去研究各個部族的歷史,歷史上各個部族之間征戰不斷,部族不斷的遷徙,像漢朝時期的匈奴人,被漢朝打敗之後就不斷的往西遷移,之後在現在的西域、中亞、西亞等地開枝散葉。”

“還有唐朝時期的突厥,在被唐朝大敗之後,突厥也是在不斷的往西遷移,故而現在西亞、中亞、西域等地大量的部族都自稱是突厥人的後裔。”

“甚至於連奧斯曼帝國,他們都自稱是突厥人的後裔,再比如蒙古人,當年成吉思汗征戰四方,疆域版圖極其的遼闊,大量的蒙古人遷移到世界各地去,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汗國,子孫後代遍佈全世界,有大量的人都是蒙古人的後裔。”

“還有在黃金洲這邊的殷商後裔,說他們是殷商後裔,和我們大明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很多人都覺得這一點很荒謬。”

“但事實很有可能真的是這樣!”

“他們不僅僅長相上我們大明人沒有任何的差別,甚至於圖騰上面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處。”

劉晉看了看在場的這些教授,繼續說道:“歷史非常的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人們所期望的歷史!”

“就比如黃金洲的數以百萬的殷商後裔,儘管他們分成了數不清大大小小的部族,甚至於還有阿茲特克王國和印加帝國這樣的龐大國家。”

“但是現在他們只相信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和我們大明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和我們是一家人,他們流淌着和我們一樣的血脈,同樣的高貴,是太陽神的後裔。”

“正是因爲有這樣的認同感以及共同連接的紐帶,所以我們大明在黃金洲的統治越來越穩固,我們大明移民和當地的殷商後裔之間有着越來越多的共同認知,彼此之間矛盾變的更小,互相之間的融合更加的融洽。”

“他們認同自己是大明人的一份子,同時認爲自己是大明天子的子民,並以此爲榮。”

“故而其它都顯得不重要了。”

“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也是應該這樣去寫,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所有部族的人都是炎黃後裔。”

“當然,這一點並不是空穴來風,胡說八道的,必然匈奴、突厥、蒙古人的遷徙可以證明這一點,匈奴、突厥和蒙古人,他們的祖先也是從中原地區遷移過去的,從炎黃之中分出來的,故而進過漫長曆史的衍變才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歷史的真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統一,特別是對於現在大明境內的少數部族來說,他們更希望的是能夠獲得身份和血緣上的認同感。

所以歷史教科書就應該這樣去寫,這纔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同樣劉晉也清楚,這樣去寫的作用,對於促進大明的統一和團結無疑是有着非常巨大作用的。

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18章,怎麼辦?第1331章,小公舉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174章,我明白了第82章,好巧啊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420章,論功行賞第23章,狼吞虎嚥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525章,蘇祿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615章,各方反應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069章,青黴素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341章,改土歸流第340章,殿試第209章,羣臣激憤第704章,西班牙第2129章,留聲機賣脫銷了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203章,美味海鮮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406章,舉國之戰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71章,流民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390章,獎懲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217章,頂不住了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908章,我們不僅僅有鎧甲,還有火槍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814章,大明威武第480章,拼了第247章,房地產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713章,割地賠款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531章,招工難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497章,恐怖火槍
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18章,怎麼辦?第1331章,小公舉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174章,我明白了第82章,好巧啊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420章,論功行賞第23章,狼吞虎嚥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921章,黑土省的變化第525章,蘇祿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615章,各方反應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069章,青黴素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892章,海陸聯合打擊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341章,改土歸流第340章,殿試第209章,羣臣激憤第704章,西班牙第2129章,留聲機賣脫銷了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203章,美味海鮮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406章,舉國之戰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71章,流民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390章,獎懲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217章,頂不住了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908章,我們不僅僅有鎧甲,還有火槍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814章,大明威武第480章,拼了第247章,房地產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713章,割地賠款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531章,招工難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497章,恐怖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