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

尚書房內,弘治皇帝看了看眼前的幾位重臣說道:“這長江大橋一事,大家怎麼看?”

剛剛早朝上面,關於要不要修建長江大橋,大臣們也是爭論不休,主張修建的也有主張修建的道理。

長江天塹,嚴重的阻礙了長江南北之間的往來,修建長江大橋溝通南北,對於促進南北之間的往來非常具有幫助,而且現在鐵路都已經修到了南京,想要繼續往南修建的話,就必須要修建一座大橋。

反對修建長江大橋的大臣則是覺得風險太大,長江上修建大橋,這長江可不是小河、小溪的,河面非常的寬,江水翻滾,想要在上面修建大橋,難度非常大,而且施工極爲不宜。

況且這大橋投資巨大,需要五千萬兩白銀,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世紀工程,要知道即將通航的埃及運河,它的總投資也不過兩千萬兩白銀而已,這造一座大橋卻是耗資五千萬兩白銀,這簡直就是用銀子來堆一座大橋出來。

這橋如果能夠建起來還好,如果一旦建不起來,或者是建起來之後很快有倒掉的話,如此龐大的財富砸進去,可都是打水漂了。

朝中反對的大臣很多,都覺得這個風險太大了,技術上存在太多難以攻克的難題了。

“陛下,臣以爲修建此橋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長江天險,江水又深、又急,河面非常寬,修建此橋,可謂是前無古人。”

“況且所需資金實在是太大了,五千萬兩白銀,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劉健首先站出來,他是反對修建此橋的,覺得風險太大,投資太大。

“陛下,劉公所言有理,長江天險,非人力所能克服,長江大橋的修建風險太大了,這成功還好,一旦失敗的話,恐怕會遺臭萬年啊。”

李東陽也是跟着說道。

他們兩個對於修建長江大橋都是持保留意見的,這其中並不蘊含任何的黨派之見,純粹就是覺得這個投資大、風險大,難以修建。

“陛下,在長江上修建大橋,雖然是前無古人之事,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真的無法在上面修建大橋,也正因爲以前從來沒有人在上面修建過大橋,所以我們就更應該開歷史之先河。”

“當然,這能不能修,我們說了都不算,因爲我們都不會造橋,也不懂造橋,在這方面,臣以爲還是應該多聽聽那些懂造橋、修橋的人來說一說,最好是能夠派遣一支考察團前往長江這邊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論證,進行相關的實驗,這樣才能夠得出準確的答案。”

“如果我們有技術可以修建此橋,那我們就應該勇於去開創新的時代,投資雖大,但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當然,如果確實是無法修建此橋,那我們還是應該謹慎出發,將這件事情交給後人去做。”

劉晉沉思一番也是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能不能修,大家說了不算,因爲大家都不是造橋的,不懂造橋的技術,別說是長江了,就是隨便一條河流,叫大家去修,大家也不知道該如何去修。

這事情,還是要讓專業的人員去做專業的事情。

聽到劉晉的話,衆人也是微微點頭。

劉晉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涉及到造橋、修路、挖隧道這些事情,大家是真的說了不算,還是要讓專業的人來說。

“招工部的工匠來問問?”

張懋想了想說道。

“不,我們應該去大明建築工程學院這邊走走、看看,和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們聊一聊、問一問,聽聽他們的意見。”

“工部的工匠,他們的造橋技術是遠不如建築工程學院的,現如今,我大明的公路、鐵路的建設,大部分都是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學生們領隊完成的。”

劉晉搖搖頭提議道。

不能說工部的工匠技術就真的不行,而是工部的這些工匠,技術大多數都是祖傳下來的,儘管有很多精湛的技術。

但是在創新方面是遠不如劉晉建立起來的諸多學院。

劉晉所創辦的諸多學院,參照的是後世的高等教育,所招收的學生又都是經過系統性基礎教育出來的學生。

他們所學的東西都非常的廣泛,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等諸多學科都要學習,同時又要學習大明諸多傳統的技藝,兩者互相集合,這纔有了現如今大明科技技術的突飛猛進,能夠不斷的研究出各種各樣的新機器出來。

造長江大橋可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指望傳統的這些工匠,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還是要看建築工程學院的人。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他也是知道劉晉麾下這些學院的厲害,鐵路都能夠修建起來,一條鐵路的修建也是極其複雜的工程,一直以來也都是建築工程學院的教授、學生來完成的。

“去建築工程學院。”

……

大明建築工程學院坐落於京城南區新城這裡,和大明皇家理工學院、大明理工學院、大明化學院、大明機械學院等等諸多高校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龐大的高校片區。

每一座學院的佔地面積都極大,投資浩大,校園環境極其的優美,每年都要招收大量的學生,爲大明源源不斷的培養理工科人才,促進大明在科技與技術領域的迅猛發展。

弘治皇帝、劉健、李東陽、劉晉、張懋一行人身穿便服來到了大明建築工廠學院,行走在優美的校園之中,隨處可見大量的學子拿着書本在認真的學習。

這個時期和後世是完全不一樣的。

後世之人,很多人對於讀書根本就不上心,不用功,甚至於覺得讀書無用,大學生都在給小學生打工之類的。

這個時期就不一樣,一直以來讀書都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唯有真正有錢的家庭才能夠供應孩子讀書,一般的家庭根本就供應不起。

再者讀書人在這個時代享有超然的地位,縱然是一個秀才,也擁有諸多的特權,遠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夠相比的。

一旦能夠考上舉人、高中進士的話,那就是真的一飛沖天,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了,尊貴非凡。

大家對於讀書人也是相當的敬佩,根本就沒有人會說讀書無用,也不可能會出現說舉人、秀才給泥腿子打工的事情。

所以劉晉創辦新學,給普通的貧寒子弟提供了讀書的機會,無論是這些孩子,還是孩子的父母以及身邊的人,所有人都會告訴你,要好好讀書,珍惜機會。

你要是不好好學,學校裡面老師的戒尺會告訴你什麼叫嚴格,回到家裡面,父母的混合雙打又會告訴你什麼叫恨鐵不成鋼。

再要是調皮搗蛋,學校直接將你開除出去,不想讀書就早點滾蛋,別浪費資源和時間。

所以這個時期的學生,讀書都是極其刻苦,每一個人都在拼命的學習,珍惜這難得的機會,不敢有所懈怠。

不僅僅是因爲讀書的機會難得,學校的要求嚴格,家裡面寄託了父母的希望,而且是因爲讀好書之後,他們確實是能夠獲得一個好的未來。

劉晉所辦的新式教育,只有小學、中學和高等院校三個級別,其中中學畢業考試的時候,如果考不上好的成績,那就沒有辦法進入劉晉所創辦的諸多高等院校之中繼續深造,只能夠出來工作。

一般中學出來工作的時候僅僅只有十幾歲的樣子,不過他們都讀書識字,又都會算數,還懂很多基本的常識,故而也是很受諸多工廠、作坊、商行的歡迎。

招進來,先跟着老師傅學兩年,到了差不多20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也都能夠獨當一面了,成爲工廠、作坊、商行等等之類的中流砥柱了。

真正厲害的還是能夠考進高等院校的這些學生,他們在這個沒有應試教育的年代裡面,純粹就是靠着自己的天賦考進高等院校,可以說都是天才。

在這高等院校之中,他們繼續進行深造,同時也是肩負了研究的使命,研究科技與技術,一般他們出來的話,基本上都是大商行、大工廠、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給搶走,一畢業,基本上都可以獲得很不錯的工作和待遇,生活是絕對不要犯愁的。

特別是這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的學生,因爲他們是專門研究建築工廠,現如今這大明在大搞基建,城市發展又極其的迅猛,對他們這些建築工廠的專業人才需求非常的旺盛。

你建房子需要他們這些人去設計、去把關吧,畢竟現在的大樓隨隨便便都好幾層,可不是以前的泥土房。

你修路建橋需要他們吧,沒有他們,你的路和橋就根本不可能修得好,有了他們這些專業的人才,不僅僅可以修的更好,還可以節省大量的銀子出來。

需要他們的地方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建築學院的學生人還沒有畢業,往往就已經收到了很多的邀請,給出的待遇一個比一個好。

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586章,開戰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586章,開戰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92章,望遠鏡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880章,日進斗金第298章,大渣男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2104章,正德朝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768章,蒸汽機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2198章,梁贊府第533章,足球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339章,會試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750章,驅逐出去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2216章,老來得子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174章,我明白了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761章,厚照城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893章,移三族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561章,辣椒熟了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846章,寸步難行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869章,標準化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
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586章,開戰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586章,開戰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92章,望遠鏡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880章,日進斗金第298章,大渣男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2104章,正德朝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768章,蒸汽機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2198章,梁贊府第533章,足球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339章,會試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750章,驅逐出去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2216章,老來得子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174章,我明白了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761章,厚照城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893章,移三族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561章,辣椒熟了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846章,寸步難行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869章,標準化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