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

“劉晉,繼續說下去吧。”

弘治皇帝點點頭說道。

“是~”

劉晉連忙點頭,繼續開口說道。

“既然我們對外策略的核心是以我大明之利益我核心與根本,那我們首先就要拋棄以往的好大喜功、打腫臉充胖子的外交策略。”

“核心是以我大明利益爲核心與根本,其次則是以推行和傳播我華夏文明價值觀,所有的外交策略都應該圍繞着這兩點實行。”

“具體來說,那就是一手棗子,一手大棒。”

“一手棗子,一手大棒?”

衆人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微微一笑。

劉晉很多時候沒有辦法像其他的大臣那樣引經據典,說出一些讓人覺得文采飛揚的話來,時不時都來一些新鮮詞句,往往卻是能夠非常簡單的說出一些深刻的大道理。

“對,一手棗子,一手大棒。”

“所謂棗子是對那些臣服於我大明,願意真正成爲大明藩屬國的國家,比如朝鮮,這是我們大明忠實的小弟,那就應該要有獎賞。”

“如果朝鮮被人欺負了,我大明自當出兵爲其出頭,保護自己小弟的利益。”

“同樣的,在海外方面,我們也是可以帶一帶朝鮮在海外進行擴張,讓他們也跟着嘗一些甜頭,這就是棗子。”

“所謂大棒,那就是我們大明時刻都要保持強盛的國力和軍力,時刻都能夠對這些藩屬國保持足夠的震懾力。”

“如果這些藩屬國,像安南、倭國、呂宋這樣的,他們如果敢於損害我大明的利益,我們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狠狠的懲處他們。”

“割地,賠款都是最輕的,要讓他們知道我大明的厲害,內心之中對我大明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老實實的做我大明的藩屬國。”

“這就是大棒。”

“一手棗子、一手大棒,只有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的豎立起以我大明爲中心,崇尚和學習我華夏文明價值觀的藩屬國。”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將後世山姆大叔的那一套拿出來。

簡單的來說,那就是順我者生逆我者亡,行的還是王道。

“一手棗子,一手大棒~”

“推行華夏文明價值核心觀~”

“嗯,不錯~”

弘治皇帝忍不住直點頭。

這一點所謂的帝王之術也是相同的。

帝王御下,也是要一手棗子,一手大棒。

對於聽自己話,認真辦事的官員,那應該要獎賞,對於陽奉陰違、虛與委蛇,甚至於是野心勃勃的臣子,那就應該要用大棒來對待。

沒有棗子,底下的大臣看不到好處,也不會有積極性幫你做事,沒有大棒,手底下的這些臣子就不會怕你,事事不聽你的就算了,還處處跟你懟着來。

以前的弘治皇帝,那是兩隻手都拿着棗子,好處給的足夠多,所以也是獲得老好人的卡片。

但是老好人歸老好人,弘治皇帝的話卻並不管用,大臣們都不怕他,甚至於都還想着來限制皇權。

弘治皇帝想辦點事去都很難辦到,大部分時候都是佛系皇帝,政務上聽文臣的,他們說了算,生活上那些勤儉節約到了極點,皇宮都不捨得修葺,老婆也只有一個,當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估計也是隻有他了。

現在就不一樣了,弘治皇帝啓用廠衛,手底下的人想瞞過弘治皇帝都不可能,接連通過幾個大案,狠狠地殺了一批大臣,再將兵權收歸自己手中。

這大棒狠狠的敲打下去,下面的大臣們明顯聽話多了,辦事也利索了,對自己也不敢陽奉陰違了。

不僅如此,弘治皇帝的日子好過多了,這大明的日子也是好過了,不僅僅腳踩北方草原人,拳打倭寇,還能夠橫行南洋。

差距很明顯,對比很到位,弘治皇帝就感觸良多。

“說得好,一手棗子,一手大棒。”

“哼哼,那些蠻夷、外族之人,他們只會臣服於拳頭和武力,就像草原人一樣,打怕了他們,就會老老實實給我們放羊牧馬,而不敢對我們亮彎刀。”

英國公張懋也是跟着點頭道。

這個可以有,他是武將勳貴集團的代表。

以前弘治皇帝重文輕武,一味的偏信文臣,放任文官集團打壓武將勳貴集團,他這個英國公在朝野也沒有什麼話語權。

現在不一樣了,弘治皇帝文武並重,武將勳貴集團也是得到了重用,這地位大大提升,他張懋也是能夠來參加這種小會議,有了話語權。

現在劉晉提出一手棗子,一手大棒,這也是符合武將勳貴集團們的利益。

大棒嘛,靠的就不是大明的軍隊,靠的不就是他們這些武將勳貴集團。

只要制定了這樣的策略,那以後就不用擔心武將勳貴集團們的地位了,不用再擔心又會被文官集團們給徹底打壓下去了。

至於以劉健、李東陽、謝遷等人爲首的文官們,一個個都沉默不語。

劉晉的話肯定是沒有錯的,他們都是朝廷大臣,一個個手下都有很多人,御下之道他們當然懂。

也清楚劉晉所說不錯,大明對外就該推行這樣的政策,以大明利益爲根本與核心,一手棗子,一手大棒。

但是他們是文官,又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一直以來也是信奉禮義廉恥、道德之類的,覺得這治國就該讓他們這些文臣來。

武將們只會打打殺殺,他們哪裡懂如何治國,更何況一直以來他們也是覺得好戰必亡,窮兵黷武什麼的。

這樣的策略之下,文官集團們的地位肯定是要動搖的,武將勳貴集團的地位和勢力畢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以後想要再騎在武將勳貴們的頭上就難了。

沉默歸沉默,但卻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因爲大家都明眼人,都知道弘治皇帝很贊同劉晉的這個策略,劉晉深的帝心,深受弘治皇帝器重。

這個策略本質上也是爲了大明的利益,也並不是爲了劉晉自己的利益。

他劉晉就是一個文官,他不是武將勳貴集團,不然你還能夠以此來抨擊他。

另外從這些文官個人的利益來說,這也是好事,也是應該如此。

大家在天津的各大商行當中可都有不少的股份,有些商行甚至於都是他們自己成立的。

南洋的利益也是他們的利益。

南洋的航線能夠源源不斷的爲他們白花花的銀子。

南洋的種植園種出來的甘蔗、大米,難道不香嗎?

這些東西,如果沒有強大武力來保證,到時候南洋這些國家指不定就會洗劫你大明的商船,侵佔你的種植園,殺戮你大明子民。

到時候難道真的靠着手中的筆墨紙硯,寫一篇錦繡文章就能夠讓他們聽你話?

說到底,劉晉提出的這個策略,是真正符合大明的利益。

不僅僅是武將勳貴集團們的利益,也包括了他們這些文官們的利益,沒有理由反對。

反對了也沒有什麼用,只會讓弘治皇帝疏遠自己,同時也會得罪更多的人,到時候連去南洋發財都沒你的份了。

“那對於更加遙遠,更加陌生的國家和地區呢?”

這時,禮部尚書傅瀚想了想問道。

他算是記住了劉晉的的話,也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了,該如何對待這些來大明朝貢的使團了。

“對於更加遙遠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的國家和我們大明一直以來都沒有往來,彼此之間的文化也沒有什麼接觸。”

“所以我們就應該徹徹底底的以我大明的利益爲中心。”

“有黃金、白銀的,我們就去搶他們的黃金白銀,搶不到就去做生意,賺他們的黃金、白銀。”

“土地肥沃,國力弱小,實力低下的,我們就要掃平這些地方人,搶佔他們的土地,用來遷移我們華夏子民。”

“像黃金洲,整個黃金洲非常的龐大,差不多是好幾個我大明大小。”

“這裡遍地是黃金和白銀,這裡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又一望無際的平原,還有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牧場。”

“而這裡的土著,他們的人口非常的稀少,整個黃金洲的人加起來都還沒有我大明多,他們又非常的落後,至今還是部落,都很少有自己建立的國家。”

“對於這樣的地方,它就是上天賜給我們華夏子孫的寶地,如果我們不去佔領,不需要多少年,它也同樣會被其他人給佔了。”

“還有像澳洲,這裡也是和黃金洲的情況差不多,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地廣人稀,我們大明甚至於不需要多少人,有個幾萬大軍就足以輕鬆的橫掃這些地方,爲華夏子孫獲得廣袤無盡的土地。”

“至於歐洲、中東這些地方,他們的文明不會比我們差,有着自己的文明,隨着我們大明的擴展,未來我們和這些地方的國家必然會產生文明之間的衝突。”

“在這方面我們一方面要推行華夏文明,另外一個方面也是要警惕異族文明對我們的入侵。”

“我推斷,在未來,我們大明對強勁的對手就在歐洲和中東。”

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24章,甩手掌櫃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634章,牛耕田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563章,營銷手段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518章,殺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566章,炒作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60章,拖網捕魚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742章,佔領錫蘭島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32章,地理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2150章,熱氣球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169章,董小山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1149章,英奸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66章,真是好用第328章,抵達黃金洲
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24章,甩手掌櫃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634章,牛耕田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563章,營銷手段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518章,殺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566章,炒作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60章,拖網捕魚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742章,佔領錫蘭島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32章,地理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2150章,熱氣球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169章,董小山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1168章,挖運河的難題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1149章,英奸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66章,真是好用第328章,抵達黃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