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挖坑

劉晉看了看周圍衆人一個個臉上洋溢出來的自豪之感,儘管這種自豪在劉晉看來是有點坐井觀天的感覺,但是聯想到後世,華夏遭遇了百年的屈辱歷史,曾經驕傲的脊樑骨都差點被打斷,以至於有太多、太多的人崇洋媚外,自卑、自慚。

像這種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自己的那個時代是很難看到的,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人人臉上都洋溢着這種神情,一副我就是牛叉,我就是天下第一,我大明就是天下最好的。

“或許穿越過來,我應該要做點什麼吧。”

想到這裡,劉晉的腦海中忍不住這樣想道。

“怎麼?你說不出來了吧?”

林書鴻看着微微發愣的劉晉,忍不住笑了笑再次說道。

“對啊,肯定是說不出來了。”

其他的食客也是跟着笑了起來,準備着看劉晉的笑話,看劉晉如何回答。

“終究只是有點小聰明,難成大氣候。”

器宇不凡的中年人看了看劉晉,眼神之中帶着一絲絲的失望,原本還覺得這個年輕人能夠有什麼特別的見解呢,現在看來,也不過是耍小聰明罷了。

“誰說我不知道。”

回過神來的劉晉一聽,頓時回道。

“店小二,麻煩你去買一匹白布過來,另外在準備筆墨紙硯。”

接着劉晉從手中拿出一兩銀子對着看熱鬧的店小二吩咐道。

“好嘞,客官您稍等,馬上就回來。”

店小二拿了銀子,辦事非常利落,徑直下了樓。

此時,整個望月樓聚集着越來越多的看客,大家都聽說了樓上有幾個書生在比拼什麼,非常精彩,這看熱鬧歷來都是不嫌事多,連望月樓的掌櫃也是笑呵呵的一邊招待客人一邊靜待下文。

聽到劉晉的回答,原本想看笑話的衆人一個個也是非常有耐心的等待起來,有的人原本已經吃完了,有好戲看,又是再點上幾個小菜,一壺好茶,來點小酒,繼續慢慢的等待起來。

“我倒是想要看看他能夠說出什麼來。”

原本失望的中年人正打算離開,這人多了,總是人多眼雜,可是聽到劉晉的話,也是回到了自己的桌上,耐心的等待起來。

至於他旁邊的少年則是露出了濃濃的興趣,似乎很想知道這西域以西、韃靼、瓦剌以北、安南暹羅以南、朝鮮倭國以東的情況,這些知識,他的老師卻是從來沒有教過。

衆人並沒有等待太久,店小二辦事非常有效率,很快就拿着一匹白布、筆墨紙硯走了上來。

“有勞了。”

劉晉直接攤開這一匹白布,拿起毛筆就開始在白布上面不斷的畫起來,觀衆們一個個都非常的好奇,有人甚至踮起腳來想看看劉晉到底在畫一些什麼東西。

“虎子,把它掛起來。”

很快,劉晉就放下了手中的毛筆,對趙二虎吩咐道。

“嗯~”

趙二虎一聽,拿起白布就在一根柱子上面掛起來,一下子大家都看到了劉晉白布上面所畫的東西了,赫然是一副堪輿圖。

“大家請看,這是我大明,這是黃河,這個是長江,北京在這裡,南京在這裡,這北面是韃靼和瓦剌,東邊是朝鮮和倭國,還有大海,南面是十萬大山、安南暹羅,西邊是西域。”

劉晉對着堪輿圖,非常簡單的將幾個主要的點都一一指出來。

“這堪輿圖倒是畫的不錯,挺準確的。”

中年人仔細的看了看劉晉畫出來的堪輿圖,點點頭想道。

“不錯,劉兄的堪輿圖畫的很準確,和我看過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林書鴻仔細的看了看,也是點點頭說道。

“那好,我來回答下剛剛的問題。”

“這韃靼和瓦剌區域內有一處北海(也就是貝加爾湖),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漢朝時候蘇武牧羊就到過北海。”

“但這北海它其實並不是海,它只是一個湖,在北海以北是非常廣袤的平原,我們可以叫它西伯利亞平原,這裡的氣候非常寒冷,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冰天雪地之中度過。”

“這裡渺無人煙,人口非常的稀少,只有極其少數耐寒的種族可以在這裡生存,他們是通古斯人,通古斯人並不種植糧食,他們靠狩獵爲生,沒有自己的文字,也沒有自己的文明。”

“這裡天氣雖然寒冷,無法種植作物,但是資源卻極其的豐富,擁有大量的金礦、銀礦、銅礦、鐵礦,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珍貴的動物皮毛,隨隨便便都能夠在我們大明價值幾百上千的銀子。”

劉晉一邊說也是一邊拿着毛筆在白布上面寫寫畫畫,詳細的解說西伯利亞平原的情況。

“再來說東邊,朝鮮和倭國我們都知道一些,這兩個算是我們的藩國,我就挑倭國說一說,倭國和朝鮮相隔一個朝鮮海峽,雖然是一個島國,島嶼衆多,地震、颱風非常多。”

“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倭國也是屬於化外蠻荒之地,非常的貧瘠、窮苦,但事實上倭國的資源非常豐富,別的就不說了,在倭國有一個叫石見的地方,這裡有一座石見銀礦,這座銀礦含有的銀子可能要超過上億兩,而且極其容易開採。”

劉晉繼續在白布上面寫寫畫畫,當說到倭國石見銀礦含有上億兩白銀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氣,接着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根本就不敢相信劉晉的話。

“這不可能,天底下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多銀子,上億兩白銀,我們大明加起來都沒有怎麼多白銀吧。”

有人立刻搖頭說道,覺得劉晉在胡亂吹牛,瞎幾把亂扯淡。

“是啊,怎麼可能一個銀礦有上億兩的白銀,那倭寇豈不是早就已經富的流油了,何必再來騷擾我們大明呢。”

有人跟着附聲說道。

“上億兩白銀?倭國真有這樣的地方?”

中年人聽到了,眼睛同樣睜得的大大的,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看了看身後面白無鬚的中年人,對方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顯然是並不知道這個事情的。

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43章,日進萬金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74章,和我有緣第71章,流民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396章,敗家子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383章,一個不留第619章,美食火鍋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905章,神奇的電燈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879章,意義非凡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335章,才子雲集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1539章,審判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396章,敗家子第248章,海魚行第842章,都有用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731章,教化他們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458章,沙盤和樣板房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337章,狂人唐寅第953章,各地叛亂第325章,被發現了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330章,殷商後裔?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42章,開業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60章,對外擴張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430章,牽連甚廣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90章,燒玻璃第490章,石見銀礦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542章,方法很多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
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43章,日進萬金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74章,和我有緣第71章,流民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396章,敗家子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383章,一個不留第619章,美食火鍋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905章,神奇的電燈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879章,意義非凡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335章,才子雲集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1539章,審判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396章,敗家子第248章,海魚行第842章,都有用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731章,教化他們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458章,沙盤和樣板房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337章,狂人唐寅第953章,各地叛亂第325章,被發現了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330章,殷商後裔?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42章,開業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60章,對外擴張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430章,牽連甚廣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90章,燒玻璃第490章,石見銀礦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542章,方法很多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