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銀票和銀元

“有如此的防僞技術,想要僞造確實是太難、太難了。”

朱厚照沉吟一番,也是點點頭說道。

這銀票的防僞,它從各個方面來防僞,材料、油墨、水印、色彩,絕對都是這個時代所沒有掌握的技術,要不是有金手指在,劉晉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造出如此精美的銀票出來。

“有了這樣的銀票,那我們的業務辦理就簡單多了,有人來我們銀行取銀子,我們只需要按照銀票金額給銀子就可以,簡單省事,即便是開遍全大明也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徐光祚想了想,一下子就發現了這種銀票的好處,因爲這種銀票它並不靠密押和背書來防僞,具有普遍的通用性,所以流動性更強,方便在整個大明各地開展業務。

而且劉晉發行這些銀票的時候,很聰明的選擇了小面額,並沒有動不動都是幾百、上千甚至幾萬的票面額。

這意味着,這些銀票其實慢慢的可以在老百姓當中通用,逐漸成爲大家日常使用的貨幣,這可就不得了,這意味着只要印出來就是銀子了,當然了,如果和老朱同志一樣,瘋狂爛印的話,最終也是會成爲一張紙。

“我就是這樣想的,所以纔會研究出這種全新的銀票,我們大明第一銀行未來肯定要遍及大明的每一個角落,沒有一種簡單、方便的銀票肯定是不行的,傳統的銀票很難滿足這種需求,所以就必須要研究出一種新的銀票來。”

“我們銀行這邊工作方便,大家用起來也方便,具有很強的流通性。”

劉晉笑了笑,這盤棋可是下的很大的,最終目的自然還是爲了讓這些銀票無形之中成爲大明的貨幣,將貨幣發行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雖然是號稱銀票,但是它慢慢的流通起來的話,無形之中這貨幣權就掌握在大明第一銀行手中了,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想要收回這個東西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因爲大明第一銀行的大股東是皇帝和當朝的武將勳貴集團。

想要讓他們吐出嘴裡的肥肉,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是遇到了傻子當皇帝。

“我再給你看樣東西。”

接着劉晉又從旁邊的箱子裡面拿出了一塊塊圓形的銀閃閃的東西。

“這又是什麼?”

徐光祚看了看手中的圓形東西,他自然一下子就看出來,這東西是銀子做的,銀光閃閃,一看就知道,但是將銀子做成這個形狀還是第一次見到。

而且這上面正反兩面都刻印着非常精美的圖片,正面上印着的是即將建造的乾清宮玉璽圖案,嗯,這也是劉晉提前進行宣傳,也象徵着大明最高的權力中心。

同時還在上面刻印了大明第一銀行發行,壹元,弘治十二年等字樣,接着就是反面,反面同樣刻印了非常精美的圖片,圖片是弘治皇帝的頭像,上面也寫着大明弘治十二年,壹元,大明第一銀行等的字樣。

“這銀子爲什麼要弄成這樣的形狀?”

朱厚照仔細的看了看手中的銀元,想了想問道。

“我們現在市場上用的銀子,各種各樣,有朝廷鑄的官銀,也有私人鑄的私銀,還有零零碎碎的碎銀,各種各樣,銀子當中含銀量也各不相同,有的含銀量高,有的含銀量低,這非常不利於我們銀行在以後的日常業務開展。”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鑄造一種統一制式的銀元出來,方便市場的流通,同樣也方便我們銀行業務的開展。”

“之所以要鑄造成這個形狀,那是因爲沒有一定的技術,你根本就不可能製造出如此精美的銀元出來。”

劉晉想了想說道,他穿越到大明,覺得這個時代最頭痛還是這個貨幣的換算,各種各樣的貨幣,銅錢都分成無數種。

有前朝鑄的銅錢,有當朝鑄的銅錢,有私人鑄的銅錢,各種各樣,銅的含量也是相差甚大,所以銅錢使用起來的時候,大家還要注意下是哪一種銅錢,如果是含銅量太少的銅錢,大家都不願意接受。

至於這銀子,它的價值更大,所以各種各樣的銀子就更多了,雜七雜八,各種各樣,非常的混亂,劉晉麾下諸多產業每次進行財務彙報的時候,都是一項繁重的工作,劉晉有時候也不太好查出自己麾下產業當中的蛀蟲來。

這既然要開辦銀行,弄出了銀票,那就相應的要弄出銀元來,銀元的製造相對要簡單很多,最主要的還是要依靠壓制機,直接將銀元給壓制出來。

當然別看這個技術很簡單,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依然還是一項先進的技術,這個時代的即便是官方製造的銀元寶,它的質量也奇差無比。

看過銀元寶的人都知道,銀元寶絕對不是像電視裡面所演的那樣,一個個漂漂亮亮,銀光閃閃。

真實的銀元寶其實並不光滑,甚至底部還有諸多的氣孔,這一切歸根結底來說,還是古代的鑄造技術不過關,這也是爲什麼鑄炮是一門技術活的緣故,因爲古代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很難製造出沒有氣泡的鑄件出來。

劉晉這邊製造出來的銀元就不一樣了,它採用的技術是劉晉從金手指裡面兌換出來的技術,鑄造出來的銀元沒有任何的氣泡,圖案非常的精美,銀元當中的含銀量又非常高,輕輕一吹就有清脆的聲音。

“呼~”

劉晉拿起一塊銀元放在手指上,輕輕的對着一吹,然後放到耳朵邊,聽到一陣清脆的聲音,頓時就很滿意的點點頭。

朱厚照和徐光祚也是學着劉晉的樣子,輕輕一吹,聽到了清脆的聲音。

“這銀元含銀量有多少?”

徐光祚眼睛一亮,光聽這個聲音就知道含銀量不低。

“銀八九、銅一一,重量剛好是一兩。”

劉晉回道,意思是銀佔89%,銅佔11%,這個比例也是參考後世袁大頭來鑄造的。

“含銀怎麼多?”

“我們豈不是要虧本?”

朱厚照一聽,想了想說道。

這個時代鑄銀子,即便是官銀,純度一般也就是70%-90%之間,其中涉及到火耗這個東西,下面各省的官員和軍隊將領貪腐腐敗,所以一般含量量大概也就八成左右,少數一些甚至於僅僅只有七成。

劉晉鑄造的這個銀元含銀量達到89%,能夠達到這種程度的非常、非常少,只有極少數官鑄的官銀可以達到這個程度。

至於民間私人鑄造的一些元寶之類的,含銀量就更低了,所以大家在做生意收銀子的時候,也是比較麻煩,需要堅定銀子的成色、重量等等,然後換算單位又不是十進制,沒有一定算數能力的人是很難算清楚這些數目的。

“我們開的畢竟是大明第一銀行,這鑄造出來的銀元自然要像樣子,不然大家是不會接受我們的銀元,可能在這方面會虧損一些,但只要大家能夠慢慢接受它,長遠來說,我們肯定是要大賺、特賺的。”

劉晉想了想點點頭說道,金屬貨幣就是這一點麻煩,比如這個銀元,它重一兩銀子,本來完完整整的,可是有些人就會用刀從下面削一些下來,只要削的銀元夠多,它就可以積少成多,摳出一些銀子出來,至於被削過的銀元又不會影響使用。

後世世界各國鑄造的銀幣、金幣都出現過這樣的問題,這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只有等到紙幣成爲法定貨幣之後,金屬貨幣退出歷史舞臺纔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也是劉晉爲什麼要弄出銀票的緣故,因爲銀票不怕你割,也不怕你切,反正都是紙,損毀太嚴重也沒有關係,但是銀幣和金幣就不一樣了,被削掉了一點就少了一點,價值就變了。

現在也不過是鑄造出一種簡單、方便使用的銀幣出來,爲的也還是方便銀行業務的發展,沒有統一的銀幣,每收一筆銀子就要來區分成色、稱重的話,那實在是太麻煩了。

“有了這銀票和銀元,對於銀行的我倒是不擔心了,現在擔心的就是我們的業務到底能不能開展起來。”

“這真的會有人將銀子存到我們銀行裡面來?”

“大家會願意接受我們的銀票和銀元嗎?”

徐光祚仔細的看了看銀票,再看看這銀元,想了想也是擔憂的說道,說實話,如果是自己有銀子的話,肯定不會將它交給別人,畢竟那樣根本就不保險,這銀子還是自己的口袋裡面更安全。

“是啊,我也在想,老劉你準備怎麼開始開展我們的業務,讓大家能夠迅速接受我們的存在。”

朱厚照想了想也是點點頭,儘管劉晉在銀票和銀元上面花了很多的心思和功夫,但是想要讓別人將銀子存到你的銀行裡面來,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於貸款,這個倒是不急,有的是人需要銀子,只要放出風去,肯定有大把、大把的人過來貸款。

“嘿嘿,山人自有妙計,你們就等着看吧,我保管讓大家很快就接受我們的銀票和銀元。”

劉晉很是神秘、自信的說道。

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615章,各方反應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323章,生意火爆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950章,南州城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2104章,正德朝第698章,勢如破竹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429章,朝野震盪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609章,稅改方案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140章,一鏡難求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737章,就回本了?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420章,論功行賞第223章,天降祥瑞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360章,敗家子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842章 ,鮑魚吃到吐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194章,魯班獎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485章,無情屠戮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976章,懟上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771章,山民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45章,三閣老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571章,天竺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133章,玻璃廠
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615章,各方反應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323章,生意火爆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950章,南州城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2104章,正德朝第698章,勢如破竹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429章,朝野震盪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609章,稅改方案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140章,一鏡難求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737章,就回本了?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420章,論功行賞第223章,天降祥瑞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360章,敗家子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842章 ,鮑魚吃到吐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194章,魯班獎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485章,無情屠戮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976章,懟上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771章,山民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45章,三閣老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571章,天竺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133章,玻璃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