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

南洋。

當北面的遼東地區開始迎來寒冷的冬雪之時,南洋這裡依然炎熱如夏。

呂宋丹河城,趙明的種植園內,趙明騎着馬在自己的種植園巡視。

擡眼望去,除了一條連接外界的水泥馬路之外,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甘蔗林,得益於這裡優越的自然條件,甘蔗在這裡生長的極爲不錯,產量高、含糖量高,效益極爲驚人。

所以種植甘蔗也是成爲了整個南洋幾省種植園的首選,大量的甘蔗種植園遍佈整個南洋,進而也是形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蔗糖產業鏈。

“甘蔗的價格又降低了~”

看着眼前的已經可以收穫的甘蔗林,趙明卻是有些不開心。

因爲甘蔗的價格在逐年下跌,一年比一年低,雖然甘蔗豐收了,但是卻賣不出太好的價錢來。

“種甘蔗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到處都是甘蔗種植園,這價格降低也是正常。”

“或許我應該要嘗試下去種植一些別的東西,不然這以後的日子可不太好過。”

趙明心裡面默默的盤算着。

很快,騎着馬就來到了一片甘蔗林這裡,在這裡有上百個奴隸正在賣力的幹活,不斷的收割甘蔗,然後將甘蔗一捆、一捆的捆綁起來,再將甘蔗搬運到四輪馬車上面,等待着他們的主人趙明前來將甘蔗運到丹河城去出售。

“老爺~”

侯賽因看到趙明過來,連忙滿臉笑容的走了上來。

他是趙明的奴隸,一個波斯商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又善於經營和管理,所以趙明也是將管理奴隸、打理種植園的事情交給他。

“新來的那些奴隸還聽話嗎?”

趙明點點頭,看了看正在幹活的一百多個奴隸。

這一百多個奴隸來源極其的廣泛,有來自南洋本土的爪哇人、也有來自天竺的天竺人,而天竺人當中又分了泰米爾人、達羅毗荼人和膚色白皙的雅利安人,這幾種奴隸是趙明前面通過丹河城的奴隸市場購買回來的。

在後面,趙明陸陸續續的又購買了很多新的奴隸,這些奴隸包括波斯人、阿拉伯人、奧斯曼突厥人。

可以說別看趙明手下僅僅只有一百多個奴隸,但是這一百多個奴隸的來源卻是非常的廣泛,有黑的,有白的,各種各樣。

“還算聽話,幹活也認真、賣力。”

侯賽因連忙回道。

“嗯,那就好。”

趙明滿意的點點頭。

南洋種植園經濟繁榮,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奴隸自然就是最好、最廉價的勞動力,故而南洋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大明最主要的奴隸消費市場。

每年都有數以十萬、百萬的奴隸被販賣到南洋這裡,然後被南洋的種植園主們買回去,價格昂貴的奴隸,刺激奴隸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條非常完整的產業鏈。

奴隸產業鏈最開始的有好幾種,一種是以大明商行爲主,他們主要是在天竺這裡進行殖民,將天竺這裡的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或是直接明火執仗的抓,或是誘騙,又或者是購買的方式,將大量奴隸先是集中到錫蘭島,然後販賣到南洋。

天竺是現在大明最爲重要的奴隸來源地。

除了天竺之外,緬甸、暹羅、南洋的島國,這些地方,大明的商行雖然沒有直接去抓、去搶,但是往往本地的一些地頭蛇合作,地頭蛇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將人變成奴隸販賣給大明的商行。

這些都是離南洋比較近一些的地方,活躍着大量的以從事奴隸貿易爲主的商行、商人、船隊,一個奴隸在南洋可以賣出幾十兩的銀子,這是非常暴利的買賣。

這刺激了無數人投身到這個暴利的行業當中,將大量的奴隸源源不斷的販賣到大明來。

不過這些地方的奴隸大多數皮膚黝黑、又身材矮小,故而被大明人稱爲黑奴,除了黑奴之外,大明這邊對白奴的市場需要也非常大。

大明以白爲美,喜歡白奴。

故而有商人不遠萬里前往地中海、中東、波斯等地購買白奴運到南洋來出售,白奴普遍身材高大,身強體壯,價格高,如果是女奴隸,只要長相還可以的,往往還能夠賣出極高的價錢來。

這也就導致了在中東、波斯、奧斯曼帝國等地,有大量的商人從事奴隸貿易,用各種手段將白奴販賣給大明人,一轉手就可以獲取豐厚的利潤。

這也成爲了這些地區極爲重要的一條產業。

很多奴隸甚至於都來自非常遙遠的歐洲,從歐洲販賣到地中海,然後被阿拉伯商人購買,再運到紅海或者波斯灣,轉手賣給大明商人,大明商人再將這些奴隸販賣到了南洋。

趙明的種植園面積很大,且一直在不斷的擴張,故而他經常都會去奴隸市場這裡購買奴隸,少則一個兩個,多則五個六個,慢慢的手下就有一百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了。

“走吧,跟我去丹河城。”

趙明看了看已經裝的滿滿的幾兩四輪馬車,騎着馬就往丹河城這邊走去。

丹河城這邊有幾家專門的蔗糖商行,收購甘蔗或者甘蔗水,種植園主可以直接將甘蔗出售給他們,或者是自己將甘蔗榨汁之後出售糖水給商行。

騎着馬帶着自己的奴隸,趕着幾車的甘蔗慢慢悠悠的往丹河城這邊走去,沒走多久在路上就遇到了自己的鄰居孫宏禮,說是鄰居,也僅僅只是兩家的種植園連在一起,但彼此之間住的莊園還是離的有些遠。

“孫秀才,你也去丹河城?”

趙明笑着和孫宏禮打招呼。

“是啊,這甘蔗熟了,不賣了,難道留着爛掉?”

孫秀才笑了笑,兩人也是經常往來,都是老熟人了。

“孫秀才,這甘蔗的價格有降低了,在這樣下去的話,到時候我們都要喝西北風啊。”

“可不是嘛,沒辦法,種甘蔗的人太多了。”

“現在種植園遍地開花,到處都是種甘蔗的,這糖的價格都一降再降,這甘蔗能不降價?”

“孫秀才,你讀書多,又經常看報紙,有沒有發現一些新的東西,我想重點別的東西,這甘蔗我估計以後價格還會更低。”

“你有這想法就對了,甘蔗以後啊肯定還會降價的。”

“前兩天我看了最新的大明商報,上面說啊,今年上半年賣到歐洲的糖下降了不少,而且價格也降低很多,我們本土的糖也在降價,那些商行自然是要壓低甘蔗的價格才能夠有利潤。”

“所以啊,有些新的種植園現在都已經不種甘蔗了。”

“那他們種什麼?總不至於去種水稻吧?”

“嘿嘿,在南邊的一些島嶼上,有些種植園在種植香料,香料這東西,在歐洲最受歡迎,而且價格非常高。”

“歐洲人身上的狐臭味太大了,他們需要這東西來掩蓋,所以一直以來歐洲對香料的需求都非常旺盛。”

“另外就是我們大明京津地區現在也是開始流行使用香水,故而有人分析,以後這香料市場肯定非常不錯。”

“所以我是準備種一些香料,先試試看,反正地也多,適當的進行規劃。”

“另外我還聽說了,現在有一些商行,專門購買那些快船,往返南洋、琉球和京津地區,普通船需要十幾天才能夠走一趟,這種快船隻需要七天就可以。”

“這些商行啊,專門收購我們南洋這邊的水果、蔬菜之類的販賣到京津地區去,你也知道,這北方一到了冬天,大雪紛飛,什麼東西都種不了,蔬菜、水果比肉都貴。”

“真的?這幾天的時間,水果蔬菜不會都爛了吧?”

“聽說他們是提前採摘,還沒有完全成熟就採摘下來,然後一邊運輸一邊自然就熟了,雖然運到京津地區之後不算太新鮮了,但是價格依然非常的昂貴。”

“所以接下來我也準備種一些蔬菜,這馬上要過冬了,京津地區對蔬菜的需求可是非常旺盛的。”

“還是你們讀書人厲害,看看報紙就知道天下事,我這大字不識幾個的,什麼都不懂。”

“我也就多在私塾裡面待了幾年,都考不上舉人。”

“那是你不去考,只要去考,還不輕輕鬆鬆就考上了。”

“不去了,舉人也就那樣,當官又有什麼好的,還不如我現在輕鬆自在。”

“倒也是~”

“對了,去年說的那個橡膠,現在怎麼沒有消息了?”

“別提那個橡膠了,我有朋友跟投了不少銀子種了一些,結果呢,到現在都還是小樹苗,連大明遠洋貿易行麾下的橡膠種植園都一直在虧錢呢,聽說要七八年的時間才能夠產膠呢。”

“需要七八年啊,還好我沒有種,不然這銀子都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夠回來呢。”

“那是有錢人才能夠玩得動的,不過上次看報紙,這橡膠的價格倒是很貴,都需要從黃金洲這邊運回來,聽說橡膠的用途很多,估計這種橡膠以後應該是不錯的,畢竟劉尚書麾下的產業都在種橡膠呢。”

“七八年的時間太久了,而且我們現在都還不知道怎麼種呢,風險太大了。”

“……”

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977章,關於年貨第569章,買下淞滬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2108章,效仿大明的查理五世第1539章,審判第681章,歐洲人?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135章,漲、漲、漲第1843章 ,黃金洲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60章,對外擴張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217章,頂不住了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719章,舉國歡慶第796章,五萬騎兵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575章,葡萄牙人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59章,暈船第1381章,兩腳車?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503章,興王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380章,遭遇倭寇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66章,真是好用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142章,開業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961章,當場貶職第893章,移三族第637章,徵稅開始第516章,馬尼拉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414章,魔神第74章,和我有緣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
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977章,關於年貨第569章,買下淞滬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2108章,效仿大明的查理五世第1539章,審判第681章,歐洲人?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135章,漲、漲、漲第1843章 ,黃金洲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60章,對外擴張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217章,頂不住了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719章,舉國歡慶第796章,五萬騎兵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575章,葡萄牙人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59章,暈船第1381章,兩腳車?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503章,興王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380章,遭遇倭寇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66章,真是好用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142章,開業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961章,當場貶職第893章,移三族第637章,徵稅開始第516章,馬尼拉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414章,魔神第74章,和我有緣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