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招工了

整個天津隨着劉晉和朱厚照的到來彷彿注入一股強大的活力。

這一次,劉晉幾乎是將玻璃廠這段時間以來做賺到的全部銀子都帶了過來,準備將這些銀子全部砸到天津這裡。

劉晉來到天津做的第一件時間就是買地。

靠近海河、靠近渤海的土地,不管價格怎麼樣,只要願意賣,劉晉都派人迅速的開始掃蕩起來。

這靠海的土地是屬於最下等的土地,其中很多都是鹽鹼地,根本就不適合種植糧食,在這個時代,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土地那就是下等的土地。

得知有人大肆購買沿海的土地,有人乘機太高價格然後開始瘋狂的賣地,對此,劉晉也是來者不拒,只要肯賣,劉晉就買。

至於有人故意擡高土地價格,劉晉也是沒有去在意這些,現在縱然是擡高了土地,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不抓住機會大肆收購的土地的話,將來這天津各個方面的建設起來之後,這裡的土地價格將會暴漲,那個時候買就真的不划算了。

大把、大把的銀子砸下去,土地價格也是擡高了很多,以至於原先不想賣地的人都開始拋售手中的土地。

因爲整個天津的士紳、地主、鄉紳都在討論着到底是那個傻瓜在大肆的購買土地,往常賣一兩銀子一畝的鹽鹼地都根本沒人要,現在卻是能夠賣到2兩銀子,好一些的甚至能夠賣到3兩銀子。

這海邊的鹽鹼地根本種不糧食,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用,以往砍砍價,一兩銀子都能夠買到幾畝,有時候甚至於能夠買到好幾畝地。

有銀子好做事,在很短的時間內,劉晉幾乎將天津靠海、靠河一帶的土地買的精光,數量龐大到超乎想象。

劉晉一邊瘋狂的購進天津地區的土地,一邊也是開始複製西山煤業和玻璃廠這邊模式。

首先在天津這邊建立天津海事學院,跟隨過來上千海事學院學員需要繼續在這裡進行學習,理論和實踐的學習。

接着建立了天津水泥作坊,準備燒製水泥,這不管是修建港口、修建碼頭,還是建房子、後面修建通往京城的馬路,水泥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神奇。

沒有水泥的話,在這個時代想要修建建築絕對是非常的耗時、耗力、耗財的,劉晉雖然現在有錢,這個時代的人力也很便宜,但是時間上卻是不允許。

同時天津海洋船舶作坊也是一同建立起來,弘治皇帝找來的十艘福船雖然都比較大,但是有些已經比較老舊,需要進行檢修,也需要進行一番改進。

當然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製造船隻、研究海洋上面的諸多設備、儀器,劉晉相信只要弘治皇帝嚐到了海洋貿易和海外殖民掠奪的諸多好處,到時候這個海禁必定也是會解開的。

這造船是非常有學問的,正所謂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其實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現在就必須要有去打基礎,進行慢慢的積累。

不管是天津海事學院還是天津水泥作坊,又或者天津海洋船舶作坊都是掛着大明太子朱厚照的名頭來做的。

這內部的股份分配方面,同樣也是朱厚照佔大頭,劉晉現在可不敢再和他五五開了,畢竟他是太子,以前裝着不知道他的身份還能夠五五開,現在既然做的了他太子的身份,自然還是聰明點,來個六四開就可以了,免得以後有人專門拿這個事情來攻訐自己。

因爲全部都是複製西山煤業這邊模式,所以自然也是需要大規模的招收工人。

“招工了、招工了~”

“天津海事學院招工了,一日三餐飯管飽,每三天吃一頓肉,每天干活還有工錢拿,乾的越多,拿的越多。”

天津城內靠近城東的街道上,一羣穿着西山海事學院統一校服的壯漢敲鑼打鼓,一邊在街道上走也是一邊不斷的吆喝起來。

隨着這些人的吆喝,頓時成爲了所有人的焦點,大街小巷之中,早就已經餓不行的災民們一聽一日三餐管飽,每三天還有一頓肉吃的話之後,瘋一般的立刻圍了上來。

“一日三餐管飽?”

“這是不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也不看看我們是誰,我們可是西山海事學院的,我們的後面可是當今太子殿下,還能夠騙你們不成,想要去做工的趕緊去城東這邊報名,早去早吃飯,吃完飯賣力幹活。”

周圍的人一聽,頓時一個個撒開了腳丫子朝着城東這邊拼命的奔跑過去,現在這個時候,只要給口飯吃,能夠活下去,什麼都好說。

城西這邊,同樣有人開始敲鑼打鼓的吆喝起來。

“招工了,招工了,天津水泥作坊招工了,長期工、臨時工都收,一日三餐管飽,每三天吃一頓肉,長期工待遇從優,臨時工也有工錢,想要去做工的趕緊去城西外面這邊報名,早去早吃飯,吃完飯賣力幹活。”

城南這邊,有穿着西山煤業服裝的人同樣用力的吆喝着。

“天津海洋作坊招工了,天津海洋作坊招工了。”

“一日三餐管飽,三天有頓肉吃,會造船、會木工的待遇從優,每月工錢不少於三兩銀子,能識字、會算數的待遇同樣從優,每月工錢不少於三兩銀子,想要去做工的速度去城南外這邊報名。”

隨着一隊隊人開始在天津城內不斷敲鑼打鼓的吆喝起來,整個天津城都開始變的擁擠無比,從一個個大街小巷之中,衣着破爛、蓬頭垢面、面黃肌瘦的人羣開始不斷的朝着一個個城門這邊涌去。

城門外面,早就已經有人在等待,同樣也是西山煤業這邊的做事風格,所有人都必須排隊,先是登記領取身份牌。

接着等到人數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後,就開始對這些人變成小隊,每個小隊都有西山煤業這邊的老人帶領,在這些老人帶領下朝着一個個工地這邊去,先熟悉自己工作、吃飯、睡覺的地方,熟悉西山這邊抄過來的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

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70章,皇帝也窮啊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961章,當場貶職第483章,真來了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876章,玩物喪志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879章,意義非凡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414章,魔神第704章,西班牙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76章,曬鹽法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1496章,亂了,真的亂了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679章,思想控制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18章,怎麼辦?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401章,轟動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2115章,全家福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865章,賺錢利器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839章,四方雲聚第520章,都該殺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668章,大淞滬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474章,新兵入伍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69章,新軍制第672章,轟然倒下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16章,回京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
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70章,皇帝也窮啊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961章,當場貶職第483章,真來了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876章,玩物喪志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879章,意義非凡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414章,魔神第704章,西班牙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76章,曬鹽法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1496章,亂了,真的亂了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679章,思想控制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18章,怎麼辦?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401章,轟動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2115章,全家福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865章,賺錢利器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839章,四方雲聚第520章,都該殺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668章,大淞滬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474章,新兵入伍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69章,新軍制第672章,轟然倒下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16章,回京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