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抵達淞滬

長江的入海口這裡,十多艘大型的船隻從北方緩緩的駛來,朝着淞滬黃浦江港口這邊開去。

劉晉站在船頭,思緒萬千。

他好好的一個戶部侍郎這一次又被弘治皇帝抓壯丁了,竟然又再次披掛上陣,伴隨着大軍出征南洋。

安南夜郎自大,肆意挑釁大明,兵犯龍州,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大明朝野上下震怒,天子發兵十萬征討安南。

這一次,還是英國公張懋當主帥,劉晉、王守仁兩人當狗頭軍師,破虜候楊雲當先鋒大將,摔了九萬新軍、一萬海軍從陸地和海洋兩個方向同時進攻安南。

張懋、楊雲兩人很早就率領大軍從陸地向廣西這邊集結,至於劉晉和王守仁則是統領一萬海軍從天津這邊出發準備到瓊州這邊集結,然後再會和到一起進攻安南。

這一次和以往歷史上任何一次攻打安南都是不同的,因爲劉晉和張懋他們商議過之後,不再是傳統的打法。

以往攻打安南,基本上都集結大軍從雲南、廣西兩地,越過十萬大山之後進攻安南,但這個方案有個很大弊端。

那就是十萬大山的存在。

十萬大山,單單是從名字就可以,有十萬座大山。

在交通條件極其落後的年代,大軍要通過瘴氣橫生、茂密原始的十萬大山是極其艱難的,縱然是有千軍萬馬,在這樣的地方也很難施展開來,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通過。

而且安南在十萬大山的關隘之處修建了城關,在城關上一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你大軍再多,再強,想要打下來都很難、很難。

這也是爲什麼歷朝歷代疆域版圖擴張到雲南、廣西之後就很難在繼續往南擴張的原因了,因爲從雲南、四川這邊往緬甸,遇到的是橫斷山脈,橫斷山脈比起十萬大山來還要更加的險峻。

縱然是到了後世科技和交通如此發達的年代,橫斷山脈這裡依然人煙罕至,交通閉塞,你就可以想象下在古代,你縱然是有再強的大軍,你也很難、很難繼續擴張下去。

往南,雲南、廣西的南邊就被十萬大山做阻隔,這裡基本上都是原始的森林,人煙稀少,瘴氣橫生,以至於有了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的祖訓。

自然而然的華夏的影響力到了這裡也就是極限了,歷朝歷代的版圖都沒有辦繼續擴張下去,最主要的還是因爲這地理的緣故。

仔細的研究了這種情況,所以張懋和劉晉這邊就決定採用一種全新的進攻方法,那就是殖民時代的打法。

從海上進攻安南。

安南的地勢是北面和西面高,東面和南面則是平原地帶,東臨北部灣,從海上進攻的話,可以直接繞過十萬大山,進攻安南的核心之地東京(後世的河內,在這個事情它改名比較頻繁,先後有過龍淵、龍編、中京、京都、東郡、東京、中都、上京、北城等名字,千萬不要以爲是後世倭國的東京)。

安南在北面的十萬大山這裡建立了諸多的關隘,防備着明朝的進攻,藉助十萬大山的有利地勢,一向也是有恃無恐。

經常挑釁明朝,主要是覺得明朝這邊也不能將它怎麼樣,十萬大山的存在,明朝這邊幾萬大軍根本就過不來。

至於說一下子發兵幾十萬,好像除了永樂帝之外,歷代帝王都沒有這樣的魄力,因爲安南這個地方,根本就不值得發兵幾十萬來攻打。

打下來了又沒有什麼用,稅銀收不到幾個,打不下來的話,損兵折將不說,還要丟了大明的威嚴。

這就是安南有恃無恐,屢屢挑釁大明的重要原因。

一旦從海上繞過安南重兵防守的十萬大山,直接進攻地勢平原的核心紅河三角洲地區就等於是一刀捅進了安南的心臟裡面。

根本不需要什麼幾十萬大軍,有幾萬大軍就足夠了。

當然,這一次也不僅僅只是爲了掃平安南,還有要順帶着吞併了占城,掃蕩南洋那些小國,吞併更多的土地和島嶼,再加上要將新軍拉出去連連,所以也是發兵十萬。

這十萬都是實數,不是以前那種,明明只有十萬人,卻是硬要號稱百萬大軍,十萬就是十萬,九萬新軍和一萬海軍。

“終於到淞滬了!”

劉晉微微搖頭,沒有辦法當臣子的就是如此,皇帝一句話,下面的人跑斷腿。

不過能夠出來走一走,看一看,這也是一件好事。

看了看前面的淞滬,劉晉頓時就笑了起來。

這還是自己第一次來大明南方,第一次來淞滬。

後世的淞滬,劉晉是去過好多次,黃浦江兩岸,高樓林立、寸土寸金,上海都已經全球性的頂級大都市了。

再看看眼前的淞滬,似乎好像更像是民國時期的上海,黃浦江的兩岸雖然已經有了大量的工廠、作坊、高樓,但依然能夠看到一片片廣袤的農田。

它纔剛剛開始起步而已。

船隻緩緩的停靠在黃浦江邊的碼頭上面,此時的黃浦江兩岸已經初見繁華,一棟棟高樓佇立在江邊,一條條寬敞的水泥馬路延伸到視野的盡頭。

在規劃好的一片片區域內,一座座龐大的工廠、作坊正在忙碌不停,淞滬鋼鐵廠的一根根高爐直插雲霄,滾滾的黑煙從中冒出。

水泥馬路上,車水馬龍,四輪馬車來來往往,雖然不及天津的繁華,但也是相當的忙碌。

“纔不到一年的時間,淞滬就已經發展到這規模了,果然不愧是後世的魔都,這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優越了,這海運一帶發展起來,它就會迅猛的發展起來,超過天津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看着眼前的淞滬,劉晉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它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

地處長江的出海口,又有黃浦江,地勢開闊、平坦,背靠着大明最繁華的江南地區,依託長江又可以輻射到湖廣、江西、南直隸。

同時又地處大明南北的中間區域,北上可以到山東、北直隸、遼東,南下又可以去福建、琉球、廣東、廣西。

如果是對外,北面的朝鮮、倭國、往南還可以去南洋、西洋和澳洲,未來和黃金洲這邊往來密切之後,又可以前往黃金洲。

這樣的地理位置,在整個大明也就獨一無二,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地方來了。

這伴隨着海禁解開,遠洋貿易和造船技術、航海技術的發展,這淞滬縱然不是南方的開放口岸,它也遲早會迅猛的發展起來。

用點比較玄的話來說那就是這裡匯聚了天下氣運。

從去年開始,劉晉就在淞滬這裡佈局,先是將淞滬這邊的土地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接着也是開始大規模的將一些產業轉移到淞滬這裡。

天津造船廠在這裡開設了淞滬造船廠,主要承接南方這邊訂單,密雲鐵廠也是在淞滬這裡開設了淞滬鐵廠,鐵礦主要來自馬鞍山鐵礦和湖北大冶鐵礦。

另外還在淞滬這邊開班了淞滬玻璃廠、淞滬機械廠、淞滬水泥廠等等,一系列的工廠和產業都在淞滬這邊開設了新的分廠。

大明的南方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裡一旦發力的話,它的速度會迅速的超過北方的京津地區,劉晉怎麼可能會放過這裡。

經過差不多將近一年時間的建設,這些工廠也是陸陸續續的開始投入使用和產出,頓時就如同給淞滬裝上了強勁的動力一般。

大量的人口和資本開始源源不斷的流入到淞滬這邊來。

不僅僅有大量北方的資本家來淞滬這裡投資建廠、建作坊,江南地區的這些大地主、大商人、大家族等等也是紛紛聚集到淞滬來,建商行、建工廠等等。

因爲他們本身就比北方人要落後一步,所以在這方面更是積極,生怕錯了新一輪的財富盛宴。

在很短的時間內,淞滬這裡建起來的大大小小的工廠就要上千家,幾十萬的人口從南方各地匯聚到淞滬這裡,並且還在源源不斷、迅猛的增長,讓原先落後的鬆湖縣也是立即變成了一個堪比南京的超級大都市。

並且因爲淞滬這邊本身就沒有什麼限制,比起天津來限制都更少,這裡又不用擔心什麼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之類的。

所以從一開始淞滬的規劃上面,它就完全參照天津來做的,沒有城牆,只有一條條四通八達的水泥公路,將整個淞滬劃分成一個個區域,沿着黃浦江兩岸,一座完全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座城市的大都市在迅猛的發展起來。

“這淞滬發展起來了,南方的這些大商人、大家族差不多就可以綁到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戰車上面了,以後縱然是有人再提海禁什麼,估計不用自己出手,這些人也足以將他們給清理的乾乾淨淨了。”

看着眼前的淞滬,劉晉不自覺的就露出了笑容。

想到這一次朝野上下一致認爲該出兵安南,劉晉就笑了,以前那些反對動武的人都消失不見了,是他們都死了?

當然不是,只是他們的利益階層變了。

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2069章,青黴素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420章,論功行賞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348章,工匠學校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557章,中轉點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522章,眼紅了第736章,輕鬆拿下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33章,挖坑第672章,轟然倒下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142章,開業第485章,無情屠戮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865章,賺錢利器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219章,有貓膩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960章,述職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99章,喜滋滋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問題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569章,買下淞滬第861章,血腥殺戮的開始第710章,幾封信第1220章,征戰令第450章,雪糖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40章,恩師在上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16章,回京第121章,人手問題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14章,張家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704章,西班牙第217章,頂不住了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603章,黃金熱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
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2069章,青黴素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420章,論功行賞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348章,工匠學校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557章,中轉點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522章,眼紅了第736章,輕鬆拿下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33章,挖坑第672章,轟然倒下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142章,開業第485章,無情屠戮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865章,賺錢利器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219章,有貓膩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960章,述職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99章,喜滋滋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1747章,波斯灣油田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問題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569章,買下淞滬第861章,血腥殺戮的開始第710章,幾封信第1220章,征戰令第450章,雪糖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40章,恩師在上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16章,回京第121章,人手問題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14章,張家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704章,西班牙第217章,頂不住了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603章,黃金熱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