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章,雲夢糧倉

湖廣荊州,寬闊、厚實的荊州大壩上面,鍾藩、張思安等人漫步而行,看看浩浩蕩蕩的長江水滾滾東去,再看看以前的雲夢澤這裡,繁忙無比,一輛輛插秧機正在廣袤的原野上忙碌無比。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看着眼前的場景,鍾藩也是念起了孟浩然的經典詩句。

依稀還記得自己去年來的時候, 這裡還是一片澤國水鄉,煙波浩渺,雲霧繚繞,滾滾的長江水不斷的席捲沖刷這裡,讓這片廣袤而肥沃的土地只是鳥類的故鄉。

現在,伴隨着荊州大壩修築完成,百里雲夢澤因此受益,變成了一片良田沃野,此時,正值春種之際,良田沃野之中一片忙碌,相信等到秋天的時候,這裡將會是一片金黃的豐收。

“鍾公~”

“有了這個荊州大壩,我們湖廣這一下可就多了三百里良田沃野啊,從此以後湖廣將會變成我大明的第二個江南。”

湖廣佈政使張思安看着眼前忙碌無比的春種景象,也是對鍾藩激動的說道。

湖廣地區一直以來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長江所帶來的水太多了,河網密佈、湖泊衆多, 荊州長江又時常氾濫,導致這一大片的廣袤區域都無法耕種。

故而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有修築河道大壩的傳統,逐漸的在荊州這邊修築出一個個大壩,進而將大量的沼澤之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

“哈哈,江南算什麼。”

“現在江南產的糧食連遼東、河中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南方啊,多以種植水稻爲主,田地並不平整,而且都是水田,不利於機械化的發展和耕種。”

“河中和遼東地圖,以種植小麥爲主,田地都非常平整而開闊,非常有利於機械化的耕種,往往的一個農民能夠耕種幾千畝的良田。”

“哪裡又地廣人稀,土地衆多且非常的肥沃,一到秋天的時候,一眼望去,盡是無邊無際的金色海洋,風一吹,就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樣起伏,非常的美。”

鍾藩一聽,頓時就笑着說道。

他在中亞省當過布政使,見識過河中發達的機械化農業,對於眼前的農業種植說實話是真心沒看上。

大明本土的農業, 北方的要強國南方,因爲北方平原多,種小麥爲主,南方多丘陵,以種水稻爲主,不利於機械化的耕種。

“一個人耕種幾千畝的良田!”

“難怪遼東、河中兩省現在是我大明對富裕的省了。”

張思安一聽,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這在湖廣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個人農民耕種幾千畝地,這怎麼可能,水稻的種植比小麥可是麻煩多了,而且這裡也根本不可能說有那麼多的土地給農民種植。

這裡人多地少,在沒有大規模的移民出去之前,這裡的土地就更加的稀缺了,人地矛盾尖銳,地主士紳手中有大量的土地,而農民卻是往往沒有什麼土地。

家家戶戶能夠耕種的土地僅僅只有少的可憐的幾畝地,這幾千畝的土地,那都是打地主了,根本就不是農民了。

“農業的發展在於積極的探索適合本地區的發展模式,在於更多的運用機械,提高效率。”

“當然了,對於湖廣這樣的地方來說,它不具備遼東、河中、中亞、黑土這些省份的優勢,沒辦法像這些地方一樣發展大農業。”

“想要富裕起來,發展起來,更多的還是要多辦工廠、作坊和商行,這樣才能夠帶動就業,提高經濟,促進發展。”

“現在江西這邊就做的很不錯,他們大力的修築鐵路,連貫南北和東西各地,再加上現在疏通長江河道,修築港口和碼頭,江西南昌這邊也是大量的創辦工廠和作坊。”

“現在也是已經吸引了不少的商行、工廠前去投資,鋼鐵廠、水泥廠、摩托車、紡織廠等等猶如雨後春筍一般的涌現出來,依託越來越便捷的交通和自身的人口優勢,將來或許會發展的很不錯。”

談到農業,鍾藩可就非常的在行了,中亞省的大牧場經濟就是在他的主導下和推動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功推動出了一種全新的大牧場經濟模式出現,讓漢人也可以大規模的養殖牛羊和馬匹,中亞省成爲了重要的肉倉,每年產出的牛羊馬匹源源不斷的銷往大明各地。

“還請鍾公指點迷津~”

張思安一聽,也是連忙再次恭敬的說道。

“你看,我們修築這個大壩,如果是以前的話,需要多少人、多少天才能夠修築成功這個大壩?”

鍾藩了指了指腳下的大壩問道。

“起碼要徵召幾十萬農夫,至少需要花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將個大壩給修築完畢。”

張思安想了想說道。

他很早以前就想要修築這個荊州大壩了,只是一下子要徵召幾十萬農民修築很長的時間,他不敢這樣做。

自古以來,服徭役的時候就很容易出問題,陳勝吳廣就是在服徭役的時候殺了官差起義,服徭役的時候糧食需要自己帶,做事累得要死,遇到颳風下雨什麼的,可能連個躲雨的地方都沒有,大冬天的時候服徭役的話,那更是苦不堪言。

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了在服徭役上面,所以他不敢一下子徵召幾十萬人來修這個荊州大壩,怕出什麼問題,那他自己的烏紗帽就保不住了。

荊州這邊大壩也是歷史上,一點、一點的修築起來,今年修一點、明年修一點,有時候遇到某個朝代強盛的時期就可以好好的修築一番。

但是如果遇到了饑荒之年、兵荒馬亂的時候,這個就根本沒辦法修,故而漫長的歷史下來,這裡的大壩一直都還沒有修好。

直到現在,這個荊州大壩才總算是修築好了。

“那我們現在修築完這個大壩,動用了多少人?又花了多少時間?”

鍾藩微微點頭,又繼續問道。

“前後動用的人力僅僅只有幾萬人,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就修築完成了。”

張思安連忙說道。

“那爲什麼以前幾十萬人需要多年才能夠修築完成的大壩,現在幾萬人幾個月的時間就完工了?”

鍾藩笑了笑又繼續說道。

“因爲有大量的工程機械。”

張思安似乎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什麼一樣,這才說道:“人力是有限的,但是智慧是無窮的,這機械的力量比起我們人力來要強太多了。”

“對嘛~”

“我大明之所以能夠有今日的繁榮鼎盛,有今日的盛世。”

“所依賴其實並不是其它的,而是機械的發展和力量。”

“如果沒有機械,縱然是我大明人可以移民到遼東去,這一人能夠耕種的土地依然有限,縱然是累死在土地上,一個人耕種幾十畝地都已經是極限了。”

“如果沒有機械,這一個婦人一個月也不過只能紡織出不到2匹布,而使用機械,一個工人一天就可以紡織出上百匹布來。”

“以前的時候,一個人走路,即便是再快也不過日行百里,但是現在,有了汽車、有了火車,日行千里也是很輕鬆的事情。”

“這個就是智慧的力量,是科技的力量,是機械的力量。”

鍾藩點點頭笑着說道:“只有真正明白了這些,你纔會明白我大明爲什麼能夠發生翻天覆地的鉅變。”

“而這些都是那些酸臭腐儒們所說的奇巧yin技,是他們所說下三流,旁門左道,他們所提倡的東西在我們這片土地上已經運行了幾千年。”

“但是幾千年的時間來,我大明何曾有今日的繁榮鼎盛,我大明百姓何曾有今日的富足?”

鍾藩算算傳統文官當中的開明分子,他看到了機械的力量,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所以他會積極的去了解和推動這個的發展。

他和一般的酸臭腐儒、迂腐文官是不同的,所以一直以來也是最擁護和支持劉晉新政的官員,他親眼見識了大明由原先內憂外患的大明變成了如今國富民強的鼎盛大帝國。

他也親眼見識了河中地區機械化農業給農民們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鉅變,很多移民去的時候還是一個光棍漢、窮光蛋,但僅僅只是一兩年的時候就有了千畝良田,有了養殖場,家裡面買上了幾個女奴做小妾,孩子生了一大推。

爲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

這一切難道還是以前那些酸臭文官們所提倡的仁義道德所帶來的?

不是,真正給大明帶來翻天覆地鉅變的正是以前大家所根本看不起,不重視,認爲是旁門左道的科技和機械。

沒有科技和機械的力量,大明根本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富饒和繁榮鼎盛,縱然是明軍再強,可以開疆拓土,大明也不過是重新漢唐之風,但卻是依然無法守着這些新開拓的土地,老百姓依然無法真正的富裕起來。

一旦國力衰弱,歷史又會再一次的重演。

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713章,割地賠款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657章,木骨都束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1766章,李東陽的願望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1447章,金島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87章,一本萬利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66章,萬木匠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523章,月牙城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02章,唱大戲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414章,硬槓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469章,新軍制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1242章,輕鬆拿下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775章,獻寶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505章,被發現了~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976章,懟上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71章,神器水泥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25章,孫夫子第127章,必有災荒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
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713章,割地賠款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657章,木骨都束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1766章,李東陽的願望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1447章,金島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87章,一本萬利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66章,萬木匠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523章,月牙城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02章,唱大戲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414章,硬槓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469章,新軍制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1242章,輕鬆拿下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775章,獻寶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505章,被發現了~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976章,懟上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71章,神器水泥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25章,孫夫子第127章,必有災荒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