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

內閣,劉晉坐的筆直正在辦公,作爲一名年輕的內閣大臣,自然是少不了要多做一些事情,特別是和自己搭夥的劉健是一個八十歲的老頭子,目前也是計劃着再幹一兩年也回鄉養老了。

八十古來稀,自古以來活到八十的人都很少,他不僅僅活到了八十,還當了怎麼多年的內閣首輔,可以說絕對是人生巔峰了。

他的身體一直都還算硬朗,很不錯,比起李東陽這個六十的小夥子都要好,但是都已經八十了,還能夠活多久誰也不知道了,他也不想將自己全部的餘光都用在朝政上。

內閣首輔也當了多年了,權力的滋味已經嘗夠了,不會有什麼遺憾了。

再加上隨着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大明的科技也是在突飛猛進,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不斷的涌現出來,這也讓劉健覺得自己是越來越老了,已經適應不了時代,退隱之意早就有了,也就是貪戀着手中的權力罷了。

至於李東陽,他的身體一直都不好,早就三番五次的向弘治皇帝請辭了,只是弘治皇帝捨不得李東陽。

李東陽他是真的有才幹的大臣,劉健只能說對天子忠心,至於才幹和能力嘛,其實是很一般,好在爲人正直,忠於國事,也算是一個還不錯的臣子。

真正有才的還是李東陽,謀略過人、智慧超羣,而且還是非常正直、清廉的大臣,只是奈何,身體一直不好,才六十就經常生病,再加上家裡面的一攤子爛事,以至於時常心灰意冷,無心於朝政,總想着回鄉去頤養天年,過幾年小日子就這樣算了。

只是,弘治皇帝很需要李東陽,至少來說在劉晉、王守仁這兩個年輕一輩的人還不能完全撐起大梁的時候,還需要李東陽來穩住朝局。

劉晉雖然有才幹,但畢竟年輕,王守仁也是能臣,但現在還沒有到能入閣的地步,還需要再磨礪幾年。

到時候將王守仁提拔當六部當尚書,幹上幾年再入內閣,到了那個時候,朝中有劉晉和王守仁掌控局勢的話就妥當了。

劉晉才三十多歲,正值壯年,年富力強,又非常有能力,王守仁也才四十多歲,同樣年富力強,有才幹、有能力。

只要形成了這樣的局面,到時候大明未來二十年的局勢都不需要擔心什麼。

這是弘治皇帝的安排和打算。

身爲天子,不僅僅是要考慮這江山的傳承,同樣朝中大臣、關鍵的位置上該如何安排人,這也是同樣需要花費精力去好好思考的事情。

安排對了人,有能力又有忠心的臣子,天子自然而然可以高枕無憂,你要是安排錯了人,臣子不僅僅沒有能力,還喜歡瞎攪和,又野心勃勃的話,到時候你就知道累了。

像以前的周經,他是戶部尚書,他特點是忠心還是有的,但是沒有能力,專門喜歡乾的事情就掏天子的內帑,用沒錢來回懟弘治皇帝,以至於弘治皇帝想要幹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這種臣子一兩個還好,一旦多了,一個個自認爲自己正直敢諫,爲在青史留好名,恨不得懟天子一臉唾沫,這樣才顯得自己敢於直諫。

身爲天子的你就會知道那種滋味了。

你就是吃飯的時候多吃了一碗米飯,你信不信他都可以引經據典的來懟你,說你鋪張浪費,你要是早朝的時候打個哈哈,他都可以寫長篇大論的告訴你不要荒yin無道。

總之遇上這樣沒有能力,又死犟還不怕死,想着青史留名的臣子,你的好日子基本上就到頭了。

還有遇到那些馬屁精臣子,你就更痛苦了。

有些大臣,天天不想着替天子做事,只想着如何靠拍馬屁來升官的,這一天天的閒着沒事做就是給你寫奏疏。

奏疏上面的字數很多,動輒洋洋灑灑的幾千字,辭藻華麗、文采飛揚,然而通篇看下來,你卻只能夠看到,陛下你好嗎?陛下你真帥,陛下你英明神武、陛下你千古聖君等等。

一個兩個這樣的臣子也還好,可是一旦多了的話,這一天天的看奏疏都要看死你。

以前的時候,弘治皇帝天天批閱奏疏到很晚,臣子們都知道弘治皇帝勤勉喜歡批閱奏疏,自然而然沒少寫奏疏拍馬屁。

這極大的增加了天子的工作量,天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天天的看你們這些拍馬屁的奏疏,時間和精力都耗費乾淨了,至於國家大事,卻是什麼也辦不成,也就難怪自古天子都老的快了。

天子最喜歡的臣子就是劉晉這樣的臣子,能力突出又非常的幹練,沒事的時候,你幾個月都看不到劉晉的奏疏,一旦有奏疏上來,那都是國家大事。

這極大的減輕了天子的工作量和負擔,又可以給天子排憂解難,這樣的臣子纔是好臣子,用着舒心,關鍵是還非常的安心。

劉晉沒什麼野心,有錢也是熱衷於教育,下班了也是在家裡陪老婆孩子,用他的話來說,在朝是臣子,回家了就是丈夫和父親,當官就是一份工作,工作完了就要好好的在家陪老婆帶孩子。

這樣的臣子當然是越多也好了,不僅僅輔助君王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且天子也可以變的輕鬆多了。

想一想以前,再想想現在。

這國庫有錢、弘治皇帝的內帑也有錢,朝廷兵強馬壯,政通令的,百姓生活富足,大明蒸蒸日上、氣象萬新,繁榮昌盛,這纔是真正的盛世,關鍵是這個盛世纔剛剛開始,還有着無限的大好未來。

這就是用對了臣子的重要性。

劉備有了諸葛亮才能夠三分天下,沒有諸葛亮,光靠關羽和張飛的話,他還是四處流竄的喪家之犬。

弘治皇帝對此也是深有體會。

以前的時候就吸取了他父親明憲宗的教訓,故而重用了正直的大臣,朝局安定而氣象一新,但是這些大臣卻是缺乏打破朝代更迭命運桎梏的能力和眼光。

故而縱然是弘治皇帝勤勉,朝中大臣們也算正直,但大明卻依舊還是那個大明,所謂盛世也不過是文官們自吹自擂罷了,一場災荒就撕開了這層面紗。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大好的局勢,自然是要延續下去,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臣子的安排就更加重要了。

對於弘治皇帝的安排,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劉健和李東陽顯然都是看得出來的,都知道弘治皇帝是在大力的栽培劉晉。

從劉晉中狀元開始,這升官的速度就如同坐火箭一般,現在才三十多歲就已經是內閣閣老了,估計着再過幾年就是內閣首輔了。

由此可見弘治皇帝對劉晉的器重了,當然劉晉本身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們也都非常的佩服。

現在劉晉入了內閣,他們兩個也都有退隱之意,所以儘管劉晉是新入內閣的閣老,但是現在內閣之中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劉晉在處理。

至於劉健和李東陽,兩人更多的時候還是喝喝茶、看看報紙,遇到什麼大事情了,他們兩個纔會管一管。

事情嘛大部分都給劉晉去做,反正他也年輕,天子也有意栽培,多幹一些事情也是好的。

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869章,標準化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82章,天價糧食第40章,恩師在上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1203章,大明鍾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1340章,放風箏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532章,涼涼了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607章,戶部侍郎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861章,血腥殺戮的開始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405章,變了第713章,割地賠款第581章,前往遼東第856章,一路往西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375章,太子選妃第942章,加強集權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76章,將計就計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90章,燒玻璃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558章,大明魚溪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257章,大西安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429章,朝野震盪第65章,百姓苦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630章,各產業年底總結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533章,足球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695章,瓊州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719章,舉國歡慶第206章,海魚進京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995章,倫敦條約第768章,蒸汽機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98章,殺雞駭猴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1969章,大招工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771章,山民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586章,開戰第249章,銷售宣傳第615章,各方反應
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869章,標準化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82章,天價糧食第40章,恩師在上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1203章,大明鍾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1340章,放風箏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532章,涼涼了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607章,戶部侍郎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861章,血腥殺戮的開始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405章,變了第713章,割地賠款第581章,前往遼東第856章,一路往西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375章,太子選妃第942章,加強集權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76章,將計就計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90章,燒玻璃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558章,大明魚溪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257章,大西安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429章,朝野震盪第65章,百姓苦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630章,各產業年底總結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533章,足球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695章,瓊州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719章,舉國歡慶第206章,海魚進京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995章,倫敦條約第768章,蒸汽機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98章,殺雞駭猴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1969章,大招工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771章,山民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586章,開戰第249章,銷售宣傳第615章,各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