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

因爲科舉考試的到來,整個京城變得熱鬧非凡,來自五湖四海的才子們在京城各地不斷的賣弄着自己的才華,詩會、酒會、文會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也是層出不窮。

朝廷這邊也在爲這一次的科舉考試做着準備,這次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超過五萬人前來京城趕考,舉辦如此龐大的科舉考試,各個方面都是需要做好充足準備的。

貢院,會試舉辦的地方。

此時,劉晉和王守仁正在禮部尚書方永良的陪同下正在視察貢院的準備工作,這是朱厚照登基以來第一次舉辦科舉考試,朱厚照對此事也是尤爲重視,這次的主考官就是內閣大臣王守仁,級別比以往要高不少,也顯示出天子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都多少年了,這貢院怎麼還是沒有絲毫的改變,這樣可不行啊,我大明方方面面都發展了,着貢院也進行一些改變了。”

劉晉在貢院裡面走來走去,不斷的視察着,現在都已經是正德二年了,當年自己科舉考試的時候還是弘治十二年,已經過去了三十年的時間了。

然而這貢院除了規模變大了之外,其它方方面面依然還和以前一樣沒有任何的變化,考位依然狹窄逼仄,坐着還好,要在裡面睡覺的話,根本就展不開身子。

還有貢院這裡的衛生條件依然和幾十年前一樣,靠近茅廁的考位依然臭氣熏天,誰要是倒黴的抽到了臭號,這考試時的戰鬥力都要下降一大半。

看到這些,劉晉那是相當的不滿意。

小小的一個貢院也就可以看得出來古代社會的進步是極其微弱的,幾十年的時間了,大明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可是這裡呢,依然還是如此的簡陋,沒有任何的變化。

“劉公,這科考之所,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這輕易變動的話,不太好吧?”

方永良一聽,想了想說道。

“有什麼不好的?”

“這考生辛辛苦苦的寒窗苦讀數十載,只爲了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可是在這樣的環境如何讓人好好的考試?”

“抓緊時間進行整改,比如安裝電燈,考試的時候已經是冬天了,天晚的早,看不太清,蠟燭的亮度有限,又不太安全和方便,直接全部換成電燈,更亮也更安全和方便。”

“還有這個茅房這裡進行整改,要有自來水沖刷,建排污系統,防止臭氣熏天,影響考生,此外在考場這裡增設開水房,方便考生考試的時候喝開水,冬天的時候喝冷水會拉肚子,影響考試。”

“另外這一次考試的人數非常多,超過5萬人前來京城考試,相關的準備工作也必須要準備好,不要搞的亂七八糟的。”

劉晉看了看四周說道。

“是!”

方永良一聽,也是連忙點頭。

只要劉晉開口就好辦,反正現在朝廷也有錢,這銀子花在科舉考試的事情上,大家也無話可說,況且這個改好了,這以後參加科舉考試的學生也會多有讚譽之詞。

“這條件啊確實是太簡陋了一些。”

王守仁笑了笑感嘆道:“想當年我們也是從這裡走出去的,考試的幾天時間啊,那真的是難熬。”

“現在時代變了,有些東西也確實是該變一變了。”

王守仁也是感慨萬千,當年自己參加科考的時候還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這一轉眼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自己馬上都要花甲之年了。

當初一介書生現在也是已經成了手握大權的內閣大臣,時間過得太快了。

想當年自己在這個小小的考棚裡面,艱難的熬過了幾天的時間,想想都覺得真是不容易。

“是,我一定仔細的進行整改。”

方永良也是連忙說道。

“老王啊,這時間是過得真快啊,當年你我同期,算算時間都已經過去三十年了,歲月不饒人啊!”

劉晉笑着和王守仁回憶起當年一同參加科舉考試的事情來。

“是啊,都已經過去三十年了,不過我依然還記憶猶新,當初我就是在丙字23號考棚,就是這個考棚裡面考試的。”

王守仁也是笑着點點頭,隨即來到一處考棚說道。

“哈哈,那你運氣可不算太好啊,這裡離茅房可不算太遠,我當時的位置可是很不錯的。”

劉晉頓時就笑了起來。

“還好,還好,要是再過去幾個位置的話,我估計我可能就要名落孫山了。”

王守仁也是笑了。

旁邊的方永良以及禮部的官員也是仔細的聽着。

腦海中也都在回憶自己當年參加科舉考試時的場景了,當然和眼前的這兩位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自己都已經一把年紀了才做到了尚書的位置,估計着也幹不了多久了,可是眼前的這兩位呢,不僅僅早早的就位極人臣,關鍵是年級都還很年輕。

王守仁明年才六十歲,劉晉這也纔剛剛四十九歲,人比人氣死人啊。

還有劉晉和王守仁他們那年弘治十二年的科舉考試那也是出了很多的名人,像眼前的劉晉和王守仁就是最有名的。

當年劉晉是狀元,王守仁是榜眼,現在劉晉是內閣首輔,王守仁是次輔,兩人都非常的受天子的重視和信任,又都是才華橫溢,經世治國之能臣,早已經名滿大明瞭。

除了這兩人之外,弘治十二年科舉考試出身的人現在很多都已經做到了中高層的位置了,像天津府的府尹豐熙現在都已經是三品大員了,未來有機會肯定是能夠進六部尚書侍郎的。

還有遼東省的倫文敘,當年是探花,現在也已經是正三品的封疆大吏了,此外還要香港總督唐伯虎,正四品的官員,據說很快就要升三品了。

另外還有河中省的布政使劉龍,那也是三品的封疆大吏了,可以說弘治十二年科舉考試的那一代被後面的這些學子們稱爲黃金一代。

因爲這一代的考生當中出了太多、太多的牛人了。

並且隨着老一輩的人陸續的退下去,他們那一代的人正在快速的不斷涌現出來,成爲大明朝廷的頂樑柱。

當然這也跟劉晉和王守仁有着很大的關係,他們兩個掌握着大權,這自己同期的好友,自然是會多有提攜,只要幹出業績,提拔那是少不了的。

劉晉和王守仁逛完了貢院也是來到皇宮向正德皇帝彙報起來。

“陛下,臣剛剛視察貢院,這貢院和幾十年前完全沒有任何的區別,現如今我大明蒸蒸日上,日新月異,氣象萬千。”

“這科舉考試又關係着我大明的江山社稷,黎明百姓的福祉,臣以爲也是應該適當的進行一些改革,不僅僅是貢院這邊要進行一些改變,在科舉考試的內容上也應該進行一些改革。”

尚書房內,劉晉也是向朱厚照進言道。

“哦?”

“怎麼改?”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來興趣了。

這是自己登基以來第一次舉辦科舉考試,朱厚照很重視,也是希望能夠有一些新的變化和改變。

“首先就是貢院這邊,臣以爲要增設電燈,電燈更亮,使用起來也更加的方便,其次就是對貢院的茅廁改一改,改的更衛生,以免影響周圍的考棚。”

“還有就是要增加開水房,這考試的時候已經是寒冬十月了,天氣非常的寒冷,如果喝冷水的話對考生的身體不好,增加開水房也可以讓考生喝上熱水。”

劉晉也是詳細的將自己一些覺得要改的地方說了出來。

“嗯!”

“你說的有道理,我們大明在快速的發展,日新月異,這貢院的考棚也確實是該與時俱進,進行一些改變了。”

“就按照你說的去做。”

朱厚照聽完也是點點頭同意了,他也是去過貢院的,知道貢院的條件極其的簡陋,考生考試的時候要在裡面一連待幾天的時間,那日子絕對不好受。

現在適當的進行一些改變,那也是與時俱進,也是爲了考生着想。

“其次,在考試內容上,臣以爲應該向新學進行學習,增加一門新學的內容,內容包括數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內容在裡面,並且將這門新學考試的地位提高。”

劉晉想了想又提議道。

到了現在,劉晉覺得也是時候對傳統的科舉考試內容進行改革了,死記硬背,斷章摘句的科舉考試只會束縛人的思想,束縛才能之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毫無用處。

必須要增加新學的內容,讓新學逐漸的慢慢取代舊學,成爲大明的主流,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促進大明帝國的進步和發展。

新學發展到了現在,它不能始終流離於權利中心之外,長期下去,必然會產生巨大的問題和矛盾,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資產階級革命,推翻舊有的一切了。

當然在劉晉看來,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放思想,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的推動大明的科技進步和社會進步,確立大明帝國無敵於天下的根基。

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72章,以工代賑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171章,神器水泥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71章,流民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220章,爭相降價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571章,天竺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325章,被發現了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71章,流民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310章,讓人絕望第845章,退股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953章,各地叛亂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371章,鹹魚產業第460章,衆生皆苦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771章,山民第339章,會試第143章,日進萬金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61章,觀星第256章,捕鯨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636章,東方的詩詞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802章,發兵西域第78章,朕好心痛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206章,海魚進京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419章,密謀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220章,爭相降價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742章,佔領錫蘭島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405章,變了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
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72章,以工代賑第80章,這真是辛苦錢吶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171章,神器水泥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71章,流民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220章,爭相降價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571章,天竺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325章,被發現了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71章,流民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310章,讓人絕望第845章,退股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953章,各地叛亂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371章,鹹魚產業第460章,衆生皆苦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771章,山民第339章,會試第143章,日進萬金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61章,觀星第256章,捕鯨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636章,東方的詩詞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802章,發兵西域第78章,朕好心痛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206章,海魚進京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419章,密謀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220章,爭相降價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742章,佔領錫蘭島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405章,變了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