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神器水泥

天津水泥廠,巨大的水泥爐佇立在大地之上,猶如一個巨人一般。

水泥廠裡面,身穿統一的水泥廠制服,留着短髮、剃光鬍鬚,帶着口罩的工人們正在忙碌不停。

水泥這種東西在後世很常見,是最爲重要的建造材料,無論是修橋鋪路,建房蓋瓦,水泥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水泥的產量甚至於和鋼鐵產量一樣成爲衡量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一個指標。

對於這樣的神器,劉晉自然是不會放過的。

本來在京城這邊的時候劉晉就想要將水泥弄出來,但是時間太短,西山這邊要忙的事情又特別多,後面又弄出了玻璃和鏡子,根本就沒有時間。

現在到了天津這邊,天津需要建造龐大的港口和碼頭,還需要建諸多的廠房、員工宿舍區,接下來還要修建通往京城的水泥馬路,這些可都是大規模的基建,沒有水泥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劉晉這邊也是投入了巨資,優先重點將水泥先給燒製出來,有了水泥,這搞基建就容易簡單多了。

不然,在沒有水泥的時代,築牆用的粘合劑可是糯米汁,非常的耗費物力、財力,更重要的速度太慢了。

古代的磚都是青磚,這青磚的燒製極爲不易,產量極低,耗時耗工耗力,一般也只有有錢人才能夠用得起,普通老百姓建房子更多時候是用泥土。

先將泥土不斷的用人力或者是牛羊等等進行踩熟,接着倒入一個個小方格之中,再經過太陽的暴曬,蒸發裡面的水分變成了土磚,極爲耗費人力和時間,並且還需要專門挑選好有好天氣的時候,不然下一場雨,土磚就會直接被雨水給打沒。

所以這土磚房需要年年檢修樓頂的瓦片,一旦有漏雨的地方要及時檢修,否則,土磚房被雨水一淋溼,很快就會倒掉。

想要搞大規模的基建,這水泥肯定是不能少的。

好在水泥的燒製並沒有太大的難度,所需要的原材料石灰水、黏土、鐵礦石,煤等等都很常見,大江南北基本上到處都有。

燒製方法,劉晉也是已經掌握,來到天津之後,也是立刻讓人就開始建造燒製水泥的爐子,經過這段時間的建造,這第一爐水泥也是終於要燒出來了。

“老劉,你這神神秘秘的,到底有什麼好東西?”

水泥燒製出來,劉晉自然是要帶朱厚照過來一次見識一下,畢竟水泥這樣的神器,它對大明王朝實在是太重要了。

有了水泥,這無論是用來邊鎮地區建造城牆,還是用來修橋鋪路,它都是絕對的神器。

這邊鎮的城牆修高了,北方的遊牧民族想要南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道路修好了,無論是用來運糧、運物資,還是用來調兵都非常的方便,用後世的話來說,要想富,先修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朱厚照聽到劉晉說有好東西,那也是興致勃勃的跟了過來,想要親自看一看劉晉所說的好東西到底是什麼。

“殿下,等下你就知道了。”

劉晉依然賣着關子,略帶神秘的指着燒製水泥的高爐說道:“這裡面的東西只要一出來,我們大明從此以後就可以再也不用爲修路、築城的事情煩惱了。”

“這可是神器!”

“神器?”

朱厚照聽着劉晉牛氣哄哄的話,也是充滿了好奇說道:“修路?築城?”

他整個人都一頭霧水,實在是搞不清楚眼前這個高爐裡面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神器,能夠讓大明從此以後不再爲修路、築城煩惱。

“開爐吧~”

這第一爐水泥是劉晉特意讓人等自己和朱厚照到了之後再開爐的。

劉晉和朱厚照過來,水泥廠的總管事孫新也是非常聰明的把握好了時間,下令開爐。

很快,有水泥廠的工人們開始將密封的水泥爐打開,開始將一擔擔水泥挑出來,其中就有人挑着一擔水泥來到了劉晉和朱厚照的身邊。

“就這東西?”

“它是神器?”

朱厚照看着眼前灰不溜秋的水泥,無論怎麼看它都和神器似乎毫無任何的聯繫,沒有任何奇特之處,更沒有什麼奪人眼球的地方,就好像是一堆草木灰一樣。

劉晉抓起一把水泥細細的觀察起來,和收拾的水泥差不多,不過劉晉卻是能夠感覺到有明顯的顆粒感。

“看來這水泥燒製最難的反而是最開始的研磨工序,這無論是石灰石還是鐵礦石、煤等等都需要研磨成粉才行,越細越好,現在有顆粒感,顯然還是不夠到位。”

腦海仔細的分析着,石灰石和鐵礦石是最難研磨的,心裡面也是尋思着以後是不是要搞一個水利研磨機器出來,不然是很難燒製出堪比後世的水泥來。

“殿下,你別看這東西灰不溜秋,毫不起眼,但是它卻是最適合用來充當建築粘合劑的東西,有了它,建再高的城牆,再高的樓房都不是問題。”

劉晉拍拍手上的水泥笑着對朱厚照說道。

“他是建築粘合劑?”

朱厚照一聽,眼睛微微眯起來,也是抓起一把水泥,細細的看起來,不過很快也是拍拍手,並沒有研究出什麼東西來。

“我們試一試就知道了。”

劉晉笑了笑,很是自信,接着對孫新使一個眼神,他也是立刻會意,也是早就已經按照劉晉的要求準備好了一切。

很快,有十幾個水泥廠的工人挑着砂石過來,將砂石堆放成一堆,接着再添加水泥當其中,不斷的攪拌均勻,再然後添加水進去,繼續不斷的用鏟子翻來翻去的攪拌均勻,很快就變成了水泥漿。

水泥漿弄好之後,這些水泥廠的工人們也是選擇水泥廠一段坑坑窪窪的道路,用模板支起框架,將水泥漿不斷的倒入其中,然後再磨平。

僅僅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一段長有十多米,寬也有七八米的水泥馬路就鋪好了,速度非常快,效率極高。

“這軟綿綿的,我一腳都能夠踩出一個大腳印出來,這有什麼用?”

朱厚照看路鋪好,也是立刻踩上去,想要試一試,一腳踩上去,立刻就踩出一個深深的腳印。

第85章,規矩真多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03章,回家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390章,獎懲第335章,才子雲集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267章,回京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439章,熱淚盈眶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576章,必須想辦法分一杯羹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88章,夜課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363章,價格戰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532章,涼涼了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573章,真心便宜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153章,又來軍火生意了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552章,入關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1532章,涼涼了第831章,達伽馬第339章,會試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244章,倭國第112章,有話要說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137章,旗幟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143章,日進萬金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133章,玻璃廠第1843章 ,黃金洲第918章,普天同慶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72章,以工代賑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256章,捕鯨第282章,刷題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99章,喜滋滋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480章,下場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018章,再幹掉二十萬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358章,取銀子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367章,繼續降價
第85章,規矩真多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03章,回家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390章,獎懲第335章,才子雲集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267章,回京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439章,熱淚盈眶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576章,必須想辦法分一杯羹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88章,夜課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363章,價格戰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532章,涼涼了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573章,真心便宜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153章,又來軍火生意了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552章,入關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1532章,涼涼了第831章,達伽馬第339章,會試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244章,倭國第112章,有話要說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137章,旗幟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143章,日進萬金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133章,玻璃廠第1843章 ,黃金洲第918章,普天同慶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72章,以工代賑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256章,捕鯨第282章,刷題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99章,喜滋滋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480章,下場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018章,再幹掉二十萬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358章,取銀子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367章,繼續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