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

在寶島琉球這邊,弘治皇帝待了幾天,隨即又直接乘船抵達了南洋月牙城。

月牙城原先是呂宋國的都城,後來呂宋國因爲殺害大明子民遭到了杜明恩率領的大軍進攻,直接就差點滅國了,整個北呂宋諸島全部歸屬大明,變成了大明的南洋省, 只有南呂宋的少部分區域依然歸屬呂宋,變成了如今的大明藩屬國呂宋。

原先的都城也是變成了如今的月牙城,是整個南洋地區的第一大城。

月牙城的沙灘上,弘治皇帝和劉晉兩人和這裡的人一樣,穿着短褲衩,手捧着椰子, 喝着椰汁,悠閒的看着在月牙灣這裡衝浪的大明少年。

“這南洋可真熱啊, 這都已經馬上要入冬了, 這裡竟然跟夏天一樣炎熱,報紙上果然沒有騙人,這維度越低的地方氣候就越熱。”

弘治皇帝擦擦自己額頭上的汗珠,這習慣了京城涼爽的氣候,來到南洋這邊的時候,還真是有些不習慣了。

這馬上都要大冬天了,這裡竟然還如此的炎熱。

“陛下,這裡可是熱帶地區,一年四季都是這樣炎熱的,根本就沒有春夏秋冬之分,所以這裡特別適合發展農業。”

“這南洋、交趾、象林、暹羅的大米在我們大明可是非常有名氣的,因爲這裡的光熱充足, 降雨充沛, 故而這裡種植水稻,一年可以種三季,兩年甚至於可以做到七季, 水稻種植才次數多,產量又高,品質又好。”

“現在這裡可是我大明水稻最爲重要的產區,種出來的水稻遠銷全球各地。”

劉晉也是擦擦自己額頭上的汗珠說道:“除了水稻種植之外,這裡的蔗糖也是僅次於琉球的,蔬菜種植也是非常的多,水果更是我大明出產最多的地方,這裡的榴蓮、山竹、椰子之類的水果,陛下一定要嘗一嘗,味道極爲不錯的。”

“是嘛!”

弘治皇帝笑着點點頭,隨即想了想說道:“聽說這南洋有我大明最大的奴隸市場,朕倒是想去看看這裡的奴隸市場,瞭解下這裡奴隸的情況。”

“陛下,南洋的月牙城確實是有着我大明最大的奴隸市場,在這裡可以購買到來自全球各個地區的奴隸。”

“整個南洋各省,擁有的奴隸數量已經超過千萬,大大小小的種植園,基本上都是靠奴隸在支撐起來的。”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全世界的奴隸, 以前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到了南洋這裡, 現在嘛, 大明各個殖民地、藩國的奴隸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南洋這邊開始有些飽和了。

“走,去奴隸市場逛逛。”

弘治皇帝頓時就來興趣了,見手中的椰子往身邊的小太監手上一放,就往奴隸市場這邊走去。

月牙城的奴隸市場位於月牙港附近,主要是爲了方便奴隸的集散。

一船又一船的奴隸運輸到這裡,在這裡賣給種植園主或者是分銷商,之後又通過船隻運輸到南洋各地的種植園去。

當弘治皇帝和劉晉來到奴隸市場的時候,這裡早已經人山人海了,一船船的奴隸被奴隸販子從船上趕下來,然後找到一處空地就開始拍賣起來。

“歐洲白奴、歐洲白奴,上等的好貨色,大家看看,這皮膚跟羊脂玉一般,還有這身材高大,胸大屁股大,買回去又可以幹活,又可以暖牀生娃娃。”

有奴隸販子將一羣歐洲女奴的衣服給扒光,拿着鐵皮喇叭大聲的喊叫起來,這樣的一幕,立即就吸引了大量的人前來圍觀,一個個雙眼放光的看着這些女奴了。

“話不多說~”

“拍賣現在開始~”

“這個女奴僅僅只有16歲,還是完璧之身,大家可以看看,發育的極好。”

“現在起價30兩銀子,價高者得。”

“30兩~”

“32兩~”

“35兩~”

“40兩~”

“.......”

伴隨着一聲聲出價聲,奴隸主興奮的喊了起來。

“60兩一次,60兩兩次,60兩三次,恭喜這位老爺成功的買下了這個奴隸,請旁邊交錢,辦理相關的手續。”

奴隸販子對着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說道,衆人看着這個老頭,頓時就忍不住起鬨起來。

“老王頭,你行不行啊?”

“是啊,你這都五十多歲了,還隔三差五的過來買女奴,你這不是浪費資源嗎?”

“就是啊,這樣的一個小姑娘到了你手裡,多可惜啊。”

“呸~”

“老子會不行,老子買回去的那個沒有給我老王家開枝散葉,老子現在有幾十個兒子,你們竟然說我不行?”

“倒是你這個孫矮子,前前後後你買了十幾個女奴了吧,也沒見你生出個蛋來,你是不是真的不行啊?”

聽到周圍人的話,老王頭那是氣的鬍子都歪了,竟然說自己不行,真是氣死人了,不行我會隔三差五的過來買女奴嗎?

“你纔不行,老子是不想生出來的孩子不像我,你看看你生的那些兒子,一個個金髮碧眼的,有幾個像伱的,這以後娶老婆都是問題,估計着只能夠買女奴給你兒子當老婆了。”

聽到老王頭的話,孫矮子頓時就氣急了,連忙說道。

“且~”

“不像怎麼了,不像也是我的種,也是我大明人,老子有的是錢,還愁沒辦法給我兒子娶媳婦嗎?”

老王頭不削一顧的說道。

作爲最早移民到南洋來的老移民,年輕的時候又是海員,走南闖北的,積攢了一筆龐大的家業,如今擁有幾個大型的種植園,麾下的奴隸都有上千人,小日子過的舒服的很。

“哈哈~”

“來,來,繼續,繼續~”

“這一次拍賣的是一隊姐妹花,大家看看這個長相,幾乎是一模一樣,又漂亮,這身材又好,又高大,來自阿爾卑斯山下。”

“一起拍賣,起拍價60兩銀子~”

奴隸販子可沒有耽誤時間,繼續拍賣起自己的奴隸來。

現在南洋這邊最好賣的就是女奴了,歐洲的白奴運到這裡,轉手至少都是一倍的差價,遇到好貨的時候,賺的還要更多。

男奴在這裡反而不太好賣了,而且還麻煩,因爲要對男奴進行閹割,這個過程需要浪費時間,而且還會導致部分男奴的死亡。

一般來說,男奴現在多是販賣到各大殖民地、藩國去,這些地方對勞動力的需求大,而且也沒有要求閹割之類的。

“男奴了、男奴了!”

“上好的斯拉夫男奴了,體格強壯、力大如牛,全部都已經閹割好、訓練好的,非常聽話,做事認真,絕對是種植園裡面最好的奴隸。”

另外一處奴隸販子這裡,一個個身體強壯的男奴站立的整整齊齊,奴隸主在不斷的喊着,吆喝着吸引了大量前來購買奴隸的種植園主。

“黑奴、黑奴了~”

“來自非洲的黑奴了。”

“價格便宜,只要30兩銀子一個,30兩銀子一個,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買回去一樣能幹活。”

在一處奴隸販子這裡,一羣黑漆漆的黑奴們聚集在一起,用好奇的眼神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

奴隸主拿着鐵皮喇叭賣了的喊着。

然而前來購買奴隸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大明人以白爲美,喜歡白奴而討厭黑奴,覺得黑漆漆的長的很嚇人很不好看,而且買過黑奴的人也是漸漸的發展,這些黑奴非常的懶散,好吃懶做,懶得很,人在的時候還會認真做給你看,一旦奴隸主離開,這些黑奴立即就會坐下來休息。

這一點上面,白奴相對要好很多,適當的給一些激烈,這些白奴做事還是很勤快的,而且白奴也更聰明,很多東西隨便一教,他們就會了。

可是黑奴就苯的要死,無論怎麼教都教不會,只能夠幹一些體力活、粗活,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這也導致了市場上的黑奴價格一直都很低,往往低就算了,還都沒有人要。

一般奴隸都可以賣四五十兩銀子,這黑土一般都是30兩銀子就可以買到了。

弘治皇帝饒有興趣的看着眼前的奴隸市場,整個奴隸市場的規模很大,販賣奴隸的商人也很多,前來購買奴隸的人就更多了。

大量的種植園主閒着沒事做的時候就會來這裡看一看,買點奴隸回去。

月牙城是南洋地區最大的城市,吸引着大量的商人、商行之類的,有不少的商行也會來這裡買一些奴隸回去,然後將這些奴隸培養成自己商行的腳伕、夥計之類的。

僱傭一個大明人做事可是非常昂貴的,幾十兩銀子一年都未必有人願意給你做,所以買奴隸來當腳伕、夥計什麼的,反倒是很划算的事情。

不需要給銀子,只需要給伙食,這些奴隸一樣可以做事情,甚至於還要比大明人更加的賣力,畢竟能夠進商行的話,比進種植園總是要更好一些的。

這些都造就了整個奴隸市場的繁榮,大量來自歐洲各地、中東、非洲的奴隸被販賣至此,最終又流向了南洋各地,變成了種植園裡面的奴隸,或者是商行裡面的夥計、腳伕、又或是成爲了大明人的小妾、丫鬟之類的。

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1496章,亂了,真的亂了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65章,百姓苦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34章,黃金洲第1447章,金島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565章,淞滬買地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276章,曬鹽法第1856章,勤儉忠厚傳家第485章,無情屠戮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71章,流民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375章,蔗糖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390章,獎懲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960章,述職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415章,定邊大捷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1537章,無解的陽謀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698章,勢如破竹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503章,興王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696章,後黎王朝第814章,大明威武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306章,開爐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342章,狀元及第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
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1496章,亂了,真的亂了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65章,百姓苦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34章,黃金洲第1447章,金島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565章,淞滬買地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276章,曬鹽法第1856章,勤儉忠厚傳家第485章,無情屠戮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71章,流民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375章,蔗糖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390章,獎懲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960章,述職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415章,定邊大捷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1537章,無解的陽謀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698章,勢如破竹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503章,興王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696章,後黎王朝第814章,大明威武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306章,開爐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342章,狀元及第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