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唱大戲

今天是二十六,天氣非常不錯,陽光明媚並且非常難得沒有寒風呼嘯,儘管氣溫依然非常低,但是西山這邊卻是非常的熱鬧。

在一個個大禮堂內敲鑼打鼓唱起了大戲,禮堂前面的舞臺上戲子們唱着流轉千古的經典戲劇,什麼梁祝的恩愛、窮書生高中狀元收拾地主惡霸、八仙過海等等。

禮堂之中,西山的工人們則是一個個看的目不轉睛,時不時唱到精彩處也是爆發出一陣陣的叫好聲,甚至於有人還會往上面扔上一兩個銅板算是打賞。

在這個缺乏娛樂項目的年代,唱戲絕對是不容錯過的節目,就連一向神龍見尾不見首的劉晉也是非常難得的坐在了最前面,看的津津有味。

這唱戲其實花不了幾個錢,請一個戲班唱一天戲也不過2兩銀子,而且這還是京城這邊最好的戲班纔有這個價,要是一般的戲班子還花不了2兩銀子。

2兩銀子的購買力自然是強大的,但是這戲班子要掙這2兩銀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必須提前一天過來佈置好戲臺,唱戲那也是要從早上一直唱到晚上,必須要唱滿三場才行。

唱戲的時候還必須要非常的賣力,唱功必須要好,這敲鑼打鼓,吹喇叭、拉二胡的也必須要到尾,如果唱不好可不僅僅是砸了自己的招牌,這銀子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這戲,來自後世的劉晉本來是根本就不感興趣,在後世那個年代,娛樂活動多的很,這唱戲不管是城裡的,還是農村的都在漸漸的沒落,唱的人少,看的人更少。

但是來到了這個時代,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想聽歌也不行,所以閒來無事也是跑過來湊熱鬧。

等劉晉真正靜下心來仔細的聽一聽、看一看的時候,劉晉很快就發現這戲真的不愧是國粹,確實是非常不錯。

wωω .ttκan .Сo

當然也有可能是這個時代有培養戲劇的土壤,因爲缺乏娛樂,所以唱戲纔會比較流行,到了蟎清的時候,更是形成了諸多的流派,像什麼黃梅戲、京劇、越劇、崑曲、粵劇、秦腔等等幾百種,足見戲劇是何等的繁榮昌盛。

此時,劉晉正全神貫注的看着戲臺上面的戲,故事講的是一個窮書生被自己的親戚各種嫌棄,最後成功考上狀元,狠狠打臉曾經那些看不起書生的人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其實非常的簡單、老套,在後世看過了無數網文的人來說,根本就一點都不新鮮,可是這戲子的唱功非常不錯,表演比起後世的小鮮肉來強了不知道多少倍,一旁吹喇叭、拉二胡、敲鑼打鼓配樂的也是相當到位,這故事演起來就非常的生動。

書生的善良、勤奮、努力讓人非常感動,親戚的勢利眼讓人看了恨不得上臺狠狠揍他一頓,還有患難之時對書生伸出援手的善良人們,每一個角色都演的非常生動、到尾。

但劉晉覺得更重要的是這個戲傳遞了很多的正能量,比如書生勤奮、努力考上了狀元實現了鹹魚翻身,這就是告訴大家要勤奮、要努力,要善良。

欺負書生的壞人最後都沒有好報,幫助書生的好人最後都得到了好報,也是同樣傳遞了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一個理念在裡面。

一邊看戲,劉晉也是一邊在思索這個問題,戲劇能夠風靡中華大地,肯定是有它積極的一面,很顯然這傳遞的正能量就是它能夠風靡的真正原因,自古以來能夠被大家廣泛所接受的東西,它一定是傳遞正能量的東西。

“好~”

就在劉晉沉思之際,劉晉的身邊,同樣看的非常入迷的趙二虎看到精彩之處也是忍不住叫了出來,整個禮堂當中,叫喊聲也是此起彼伏,氣氛非常的不錯。

“真不錯~”

此時已經快要唱完了,劉晉從自己的懷中摸出了一錠銀子往上面扔了過去。

嗯,這就是古代的打賞了(~~瘋狂的暗示~~),簡單粗暴,隨着劉晉這邊的打賞,禮堂當中,前面的一些人也是紛紛往戲臺上面打賞,一個銅板、兩個銅板的。

雖然一個人打賞的不多,但是架不住整個禮堂當中的人數衆多啊,一時之間,戲臺上面竟然猶如下雨一般,轉眼間就鋪了很多的銅錢在上面。

這唱戲有打賞也是戲班重要的一個收入來源,這也是唱戲的爲什麼會非常賣力的原因,因爲唱的好,遇到有錢的主,這打賞的錢就比唱戲的工錢還要多很多。

“謝謝~謝謝~”

“謝謝劉公子的打賞~”

“謝謝西山各位父老鄉親們賞臉。”

戲很快就唱完了,按照慣例,這一次上臺演出的人都要上臺表示感謝,同時在禮堂的外面,鞭炮聲也是開始不斷的響起,禮堂內的衆人這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這戲唱的真好看~我都恨不得上臺打死那個書生的叔叔來,明明有錢,卻是一文錢都不願意借給書生~”

“可不是嘛,實在是太氣人了,不過最後壞人有壞報,書生的叔叔因爲賭博輸光了家產,流落街頭,看的實在是大快人心。”

“趕緊吃完飯,下午和晚上還有兩場,看完這戲,明天就放假了,還真是捨不得這裡。”

“我也是捨不得西山這裡,劉公子待我們不薄,這有吃有喝,還有工錢,還請戲班唱戲給我們看。”

“過完年我就回來,繼續給劉公子幹活。”

“我也是~”

衆人一邊走出禮堂也是一邊討論着剛剛的大戲,回味無窮。

“這方法果然不錯,花小錢就辦了大事,讓大家對西山有了歸屬感,難怪後世的企業都喜歡搞點什麼新年晚會之類的。”

至於劉晉自然是聽到了衆人的討論聲,大家喜歡,劉晉也是很高興,這找戲班唱戲給自己的工人看,顯然也是學後世的一些管理方法,現在看來效果顯然是非常不錯的。

“明天就二十七了,終於要回去了,算一算,這來京城也是已經2個多月了。”

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95章,玩物喪志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69章,董小山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2104章,正德朝第878章,長見識了第296章,傻眼了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667章,國士無雙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203章,大明鍾第372章,對道路的思索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989章,快速發展的四川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61章,觀星第315章,賺錢的買賣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731章,教化他們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989章,快速發展的四川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525章,蘇祿第879章,意義非凡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2152章,電話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903章,買女人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
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95章,玩物喪志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69章,董小山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2104章,正德朝第878章,長見識了第296章,傻眼了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667章,國士無雙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203章,大明鍾第372章,對道路的思索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989章,快速發展的四川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61章,觀星第315章,賺錢的買賣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731章,教化他們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989章,快速發展的四川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525章,蘇祿第879章,意義非凡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2152章,電話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903章,買女人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