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

“哈哈,終於到琉球了,聽說琉球城建設的很不錯,劉公子以後有意在海外也推行琉球城的模式,終於有機會親自去看一看了。”

琉球島北面的海域上面,浩浩蕩蕩的船隊終於抵達了琉球。

‘泰山號’上面,太平侯杜明恩看着眼前的琉球島,忍不住高興的笑了起來。

這一路還是非常順利的,遇到的海盜、倭寇也是沒有造成任何的傷亡,直接用火炮就將海盜倭寇們打的稀巴爛。

第一戰,琉球順利的抵達。

琉球城外面的淡水河河灣這裡變的無比忙碌,纔剛剛擴建不久的碼頭停滿了一艘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幾百艘船差點就要這裡給擠爆。

所幸的是琉球城這裡一直在不斷的擴建碼頭,修建港口,也總算是勉強能夠滿足需求,很多小型的船隻那是直接找個地方停泊就可以了,大的船隻才需要在碼頭上面停泊。

“這裡就是琉球城?”

“書上不是說琉球這個地方乃是法外蠻夷之地,瘴氣橫生,生番蠻夷都會吃人的嗎?”

一艘艘船隻上面,衆人還是第一次來到琉球城,一個個都仔細的看着這裡的一切。

整潔、乾淨,分佈有序的碼頭,規模雖然不算太大,遠沒有辦法和天津港口相比,但是能夠停泊幾百艘船,這裡的港口顯然也還是可以的。

碼頭全部都是用水泥修建的,還有非常寬闊的操場,上面堆滿了一箱子、一箱子的貨物,有大量的搬運工在忙碌着。

不遠處的琉球城,城牆非常的高大,巍峨,寬敞的水泥馬路直通碼頭這裡,同時還能夠看到從城門這裡有一條條寬敞的水泥馬路一直蜿蜒到視線的盡頭。

城外面的田野整整齊齊,星羅棋佈,幾乎所有的農田都是方塊形的,一望無際,沃野千里,農田裡面還有一道道忙碌的身影,同時也能夠看到大量的牛馬。

寬敞的水泥馬路上面,有一輛輛馬車、牛車在緩慢的行走,這種四輪的敞開式的牛車、馬車,運載力非常強大,往往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更遠處的山上,同樣也有一排排種植的果樹,此時也有人在除草,在打理這些果樹;山腳下則是一排排磚瓦房,看起來像是養殖場,裡面養殖了很多的牛羊、雞鴨豬等等。

在更遠處的道路旁,山腳下,還能夠看到有一處處村莊,此時正炊煙裊裊,有忙碌一天的農人在夕陽下,唱着古老的民歌緩緩的回家。

這完全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絲毫看不到一絲莽荒之地的影子,讓所有第一次來到琉球城的人傻眼了。

這和書上所說的完全不一樣啊。

“這就是琉球城?”

祝本端下了船,有些難以置信的看了看眼前的一切,無論從那一個方向看過去,這裡都不像是蠻荒之地,倒是和江南魚米之鄉差不多。

不,江南的魚米之鄉都比不上這裡,因爲這裡非常的乾淨,道路是寬敞的水泥馬路,甚至於連道路兩旁的水渠都用水泥做的,水非常的清澈。

不遠處的琉球城,那更是高樓林立,能夠清楚的看到,裡面高樓很多,所有的房屋全部都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城牆非常的高大,上面修建了一個個炮塔,一門門火炮對準了一個個重要的關卡之地。

“難以置信,聽說這球球城也不過是去年纔開始修建的,這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竟然硬生生的造出了一個世外桃源。”

馮相同樣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有些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整個人也是感嘆道。

“不可思議,簡直就是奇蹟~”

祝本端也是點點頭。

兩人跟隨着大部隊朝琉球城走去。

琉球城和大明所有的城市都不一樣,這裡的城門口沒有人守門,也沒有人收過路費什麼的,往來非常的自由。

兩個人走的很慢,一邊走也是一邊仔細的觀察這裡的一切。

“今天人好多啊~”

“可不是嘛,聽說從天津這邊來了很多的船,要下南洋的,要在我們琉球城這裡休整兩天時間呢。”

“那敢情好啊,也不知道有沒有我們河南的老鄉。”

“肯定有~我們山東的也有,我都聽到熟悉的聲音了。”

幾個農人趕着牛車往琉球城裡面送貨,看到這浩浩蕩蕩的隊伍,也是討論起來。

“幾位大哥,聽你們的口音好像是來自河南、山東?”

祝本端和馮相互相看了看,祝本端連忙拱手問道,有些東西,問一問在這裡生活的這些人才最能夠掌握更準確的信息。

“對,對,我是來自河南,這位秦老哥呢來自山東,還有老陳啊,他是來自陝西。”

王老漢聽到祝本端的話,也是趕緊停下來,看了看祝本端和馮相,拱拱手回道。

“山東,河南、陝西,那可是很遠吶~”

馮相一聽,微微有些吃驚的說道。

“可不是嘛,當初來這裡,我先是差不多走了半個月的路到天津,然後又坐了半個月的船纔到這裡,差點沒把這老骨頭給交代了。”

陳老頭笑着點點頭說道。

“確實是好遠,想回去一趟就好難了。”

秦老三也是跟着點點頭說道。

“怎麼遠的地方,你們爲什麼要來這裡啊?”

祝本端點點頭,接着滿是疑惑的問道。

“爲什麼要來這裡?”

“因爲這裡好過日子唄,去年啊,我兒子來琉球城這裡做事,幫忙建城、種甘蔗,因爲表現突出,做事賣力,所以啊,琉球城呢就獎勵了我們家三百多畝田地,怎麼多田地,我兒子一個人根本就種不過來。”

“我們在老家那邊又都是僱農,沒有自己的田地,所以一番商量之後,一家人就都來到了琉球城這裡了。”

王老漢笑了笑說道,接着想了想又補充道:“他們和我家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兒子來這裡建城,種甘蔗,獎勵了很多的田地,所以一家人都遷移過來了。”

“對,我兒子很爭氣,去年獎勵了兩百多畝田地,兩百多畝田地啊,放在我們老家那邊,那都是地主老財。”

陳老頭也是跟着點點頭說道,臉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對自己的兒子顯然那是相當的自豪。

“可不是嘛,聽到我兒子獎勵了兩百多畝田地之後,我們一家人都一致決定過來這裡,幾百畝田地,怎麼也不能捨棄不是。”

秦老三也是跟着點頭,說到這裡都顯得比較自豪,有一種主人的感覺,這有地和沒地,那是完全兩種不同的心態,有地了,縱然是他鄉那也是可以慢慢的建設成爲自己的家鄉,沒有地,縱然是自己的家鄉,那也是沒有容身之地。

“那你們在這裡過的怎麼樣啊?”

馮相點點頭,想了想問道。

“那還用說,肯定是過的很不錯了~”

王老漢黝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在這裡我們不僅僅有自己的田地,我們家三百多畝田地啊,幾十畝用來種水稻,再用幾畝來種蔬菜和牧草,剩下的全部用來甘蔗,到時候就可以全部賣給琉球城。”

“這裡我們用的水都是自來水,走的路都是水泥馬路,連住的房子那都是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子,粉刷的雪白、雪白。”

“這裡的東西很便宜,大海里面的魚肉兩三文錢一斤,頓頓吃都沒有問題,我們家家戶戶都還有耕牛或者馬。”

“我這一輩子,以前都是白活了,只有到了這裡纔算是真正的活出了個人樣。”

王老頭說到這裡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一種生活在夢中的感覺,總覺得有點不真實,幸福來的太突然了一些。

旁邊的秦老三和陳老頭也是跟着點點頭。

“還是琉球城這裡好啊,我老家陝西哪裡,處在黃土高坡上面,一年到尾都見不多多少雨,喝水都要去很遠的地方挑,到處都是千溝萬壑,出門太難了。”

“人人都說故鄉好,但是我啊,再也不想回去了,死也要死在這裡。”

陳老頭忍不住拿自己的家鄉和這裡相比,對於這裡的一切都很喜歡,已經喜歡上了這裡的生活。

同樣是累,但是這裡累的值。

“對,還是這裡好,日子有盼頭,我的孫子、孫女都上私塾讀書嘞,以前啊,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們老秦家,都已經不知道多少輩子在地裡面刨食,現在到了孫子輩,總算是可以上學讀書,能夠識文斷字了。”

秦老三鄭重的點點頭,對於這裡的生活,很是滿意。

祝本端和馮相聽完三人的話,互相對視,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絲的震驚,這裡不僅僅看起來像世外桃源,而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田地,衣食無憂,小孩子還能夠上學、讀書,連女娃都可以去讀書,這簡直不可思議,讓人難以置信。

然而看着三人一臉幸福、自豪的神情,他們兩人相信,這絕對不是騙他們,更何況船隊在這裡休整兩天,他們有的是時間來仔細的看一看琉球城這裡的一切。

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532章,淞滬第1234章,天竺北方的情況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93章,朱厚照第5章,煮鹽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248章,海魚行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478章,南洋航線第41章,收徒第1791章,大明各地的規劃第1855章,黃金洲過年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869章,標準化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612章,有官做了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85章,規矩真多第544章,先決條件第99章,喜滋滋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843章 ,黃金洲第2083章,糧食控制世界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995章,倫敦條約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298章,大渣男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797章,摩托車開售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321章,金田、銀田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485章,無情屠戮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879章,意義非凡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832章,炮轟古裡第351章,這不可能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264章,鯨魚進京第363章,價格戰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2069章,青黴素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304章,剖腹產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
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532章,淞滬第1234章,天竺北方的情況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93章,朱厚照第5章,煮鹽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248章,海魚行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478章,南洋航線第41章,收徒第1791章,大明各地的規劃第1855章,黃金洲過年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869章,標準化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612章,有官做了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85章,規矩真多第544章,先決條件第99章,喜滋滋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843章 ,黃金洲第2083章,糧食控制世界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995章,倫敦條約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298章,大渣男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797章,摩托車開售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321章,金田、銀田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485章,無情屠戮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879章,意義非凡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832章,炮轟古裡第351章,這不可能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264章,鯨魚進京第363章,價格戰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2069章,青黴素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304章,剖腹產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