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各方反應

“賣報~賣報~”

“朝廷實行稅務改制,提出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納稅光榮,逃稅漏稅可恥~”

京城的大街小巷,伴隨着新一天的開始,在寒冷的冬日裡面,報童的聲音依然非常的響亮。

伴隨着報紙逐漸成爲了京津地區老少爺們喝早茶、吃早點必看的東西,報紙的銷量也是越來越大。

起初的時候,大明早報第一期僅僅只是印刷了一萬份,天津和京城各銷售五千份,到了現在,僅僅只是京津地區每天報紙的銷量就已經超過五十萬份。

五十萬份,這是極其可怕的速度。

這還僅僅只是京津地區,事實上現在大明早報已經開始銷往大明各地,儘管存在時間差,但這依然沒有關係,依然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看大明早報。

大明早報也是已經開始在南京這邊設置南京分部,每天都有快馬將京城這邊編輯好的內容送到南京,然後南京這邊加緊印刷,銷往南京以及江南地區。

每天五十萬份報紙的銷量,也是養活了很多京津地區的孩童。

這些報童賣一份報紙,能夠有一個銅板的收入,有時候遇到大方的老爺,還會多賞幾個銅板,一天賣個幾十份報紙就足以輕鬆的養活自己。

所以對於賣報,這些報童是充滿了熱情,風雨無阻,報童的聲音必然在京津地區的大街小巷響起。

“什麼?”

“朝廷稅務改制?”

伴隨着報童聲音的響起,京城的老少爺們頓時就一驚,接着趕緊紛紛開始買報紙。

稅務改制,這可是一個大事情,關係到每一個人切身利益的事情來。

“朝廷稅務改制,該死的,那些當官的一個個都腦滿肥腸了,難道還要將我們這些老百姓都給敲骨吸髓才甘心嗎?”

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抵制,都不想交稅,人人都是如此。

畢竟稅涉及到的就是自己的財富,沒有人願意乖乖的將自己的財富交出去,這就是本性,自己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都不願意交給別人。

所以自古以來,稅收都是強制性的。

大明早報上面詳細的刊登了新的稅務制度,也詳細的說明了各行各業需要繳納的稅額,同時也重點強調了稅收的作用。

這稅並不是爲了給官老爺享福的、更不是給皇帝的,天子有自己的產業,錢多的很,必須要國庫的錢,也不需要老百姓來養活。

國庫裡面的錢糧,它是用來給老百姓辦事的。

修橋鋪路、修築河提、修建水庫、國防開支、開設更多的學堂、維護國家穩定等等,反之就是向大家灌輸一個思想,那就是這稅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大家交稅是光榮的,不交稅、偷稅、漏稅是可恥的。

洗腦嘛,劉晉很清楚,不單單是要給官員、官吏洗腦,更要給老百姓洗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嘭~”

“完了,朝廷改稅制,以後還不知道要交多少稅。”

“這好不容易纔過上幾天好日子,這一下子又要回到從前了。”

“可不是嘛,以前雖然說三十稅一,但基本上都可以不用交稅,大家才能夠勉強的活下去,這生意買賣哪有那麼容易做的。”

“現在好了,大家看看,這各種各樣的稅,什麼工廠稅、作坊稅、營業稅等等,各種各樣的稅加起來有幾十種呢。”

“大家以後都被這些稅給壓死了呢。”

毫無疑問,消息一出,整個京津地區是一片嗚呼哀哉,無數人都覺得大難臨頭一般,覺得馬上就要過不下去了。

習慣了不交稅的好日子,現在聽到要稅務改制了,頓時間就覺得這日子不好過了。

“報紙上面說的也是很有道理~”

“朝廷沒有銀子,很多事情都辦不成,以前老是被草原人欺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銀子,邊關將軍困頓,戰力低下。”

“這幾年,進行了軍制改革,改軍戶製爲義務兵役制度,軍隊的開支也從皇帝的內帑出,有了足夠的錢糧來保證軍隊的需要。”

“所以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就逐漸提高,不僅僅打贏了草原人,現在更是將草原納入我大明的版圖,而且還狠狠的教訓了倭國,從此東南沿海再無倭寇。”

“這所謂有錢好辦事,對於朝廷和國家來說也是如此。”

“還有這京津之間的水泥馬路,這極大的方便了京津地區的往來,朝廷也是準備在大明各地修建這樣的水泥公路,方便各個地區的交通往來。”

“這一切都是需要銀子,從這個方面來說,這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倒也說得過去。”

當然,這其中也還是有一些人看了報紙之後,覺得報紙上面所說的還是有些道理。

朝廷沒錢,就沒有辦法養活精銳的大軍,這沒有強大大軍的保護,大明就會受人欺辱,以前的草原人、遼東地區的女真人、東南沿海的倭寇。

這就是最好的說明。

現在朝廷有錢了,軍隊強大了,大明就一一掃平了這些禍患,還大明百姓一個晴空,給大家穩定安全的生活。

這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不過明事理的終究是少數,而且一直以來在大家的印象當中,這稅收就不是好事,最好的狀態就是朝廷不用收稅,大家不用交稅。

更何況,自古以來,每當國家動盪、朝代的更迭的時候,文人們總是喜歡將這一切歸咎於皇帝的昏庸無道、朝廷的橫徵暴斂。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國家的興盛是因爲輕徭薄賦,朝代的更迭是因爲朝廷徵稅太多,導致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紛紛揭竿而起,推翻了原由的腐敗朝廷。

離的最近的元朝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元末的時候,橫徵暴斂,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都已經徵收到幾十年之後去了,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才紛紛揭竿而起,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這大明的開國皇帝老朱同志,他不就是被逼的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他是最懂元朝橫徵暴斂的。

所以很多人看到這消息之後,紛紛大喊,朝廷如果這樣橫徵暴斂的話,必然會走上元朝的不歸路,恐怕會導致社稷動盪。

甚至於有一些不明事理的國子監書生也是聚集起來,高喊着口號,跑到皇宮外面去,想要向弘治皇帝進言,認爲朝廷不用幹改革稅制。

一旦朝廷改革稅制,必然會導致大明朝野動盪,民不聊生等等之類的。

除此之外,還有商家、工廠主、商行等等,也是意見很大,紛紛表達自己的不滿。

以前都不用交稅,現在突然間就說要進行改革稅制,讓大家做好交稅的準備來,大家自然是不願意幹了。

這做買賣賺錢也不容易,也挺辛苦的,還要交稅?

他們以前就根本不知道要交稅這事情。

不過工廠主、作坊主、商行這些雖然有意見,但卻是都還算穩定,因爲這些行業確實是很賺錢。

特別是天津的各大商行,這隨隨便便走一艘船去南洋、去朝鮮、去倭國,這換回來的就是真金白銀,各大商行,一個個都賺的盆滿鉢滿,有錢的很。

還有那些工廠主、作坊主,水泥廠、紡織廠、造船廠等等都非常的賺錢,生產出來的東西根本不愁賣,工廠一開動,銀子就嘩啦啦的流進口袋裡面。

他們儘管反對交稅,但是也不敢鬧事,真要是鬧事起來,朝廷這邊那他們開刀的話,那自己的就完蛋了。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這一次主導稅制改制的是劉晉。

劉晉他是什麼人啊,他是大明最大的資本家之一,他麾下的產業,隨隨便便拿出一個來都是行業裡面的領頭羊。

這稅制改革,如果真的要交稅,劉晉麾下的產業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大家也都看着劉晉,如果你劉晉自己不交的話,大家自然也就跟着不交。

如果你劉晉都交,那大家也都跟着交,反正京津地區的人都知道,跟着劉晉不會錯的,沒有劉晉帶頭,自然也就沒有京津地區現在的繁榮昌盛。

除了這些之外,京城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在看戲,因爲新的稅制改革當中,根本就沒有提到任何向普通老百姓徵稅的事情。

開賭坊的自然都是地頭蛇,混江湖的,一個個都狠辣的很,聽到朝廷要對賭坊徵收重稅,京津地區賭坊的老闆一個個都氣炸了。

至於青樓楚館這邊,那更是放出話來,如果劉晉要是真的敢派人去他們青樓楚館徵稅,她們就會讓自己手下的姐兒們天天到劉晉的府上去鬧,還要讓人編出各種各樣關於劉晉的風流雅事來,女人可不好欺負!

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228章,商討第1505章,被發現了~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795章,吃和穿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989章,快速發展的四川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656章,朝鮮商行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847章,越演越烈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96章,傻眼了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419章,舉國歡慶第274章,海貨行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60章,對外擴張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879章,意義非凡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856章,一路往西第629章,熱議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1228章,商討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385章,忙碌建城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390章,獎懲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93章,朱厚照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358章,取銀子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73章,真心便宜第118章,怎麼辦?第293章,魚溪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82章,好巧啊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1928章,拜訪劉晉
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228章,商討第1505章,被發現了~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795章,吃和穿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989章,快速發展的四川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656章,朝鮮商行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847章,越演越烈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96章,傻眼了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419章,舉國歡慶第274章,海貨行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60章,對外擴張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879章,意義非凡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856章,一路往西第629章,熱議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1228章,商討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385章,忙碌建城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390章,獎懲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93章,朱厚照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358章,取銀子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73章,真心便宜第118章,怎麼辦?第293章,魚溪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82章,好巧啊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1928章,拜訪劉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