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

大明京師乾清宮尚書房內。

“陛下,今年我大明風調雨順,大江南北全部傳來好消息,迎來了大豐收,預計今年收穫的糧食足夠我大明吃上十年!”

戶部尚書童瑞滿臉笑容的向正德皇帝朱厚照彙報起今年的秋收情況來。

前面幾年不是乾旱就是洪澇的,今年總算是迎來了風調雨順的一年,大明各地也是迎來了一個大豐收之年了。

“好啊,一年種的糧食夠吃十年,我大明是再無饑荒之憂了。”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高興直點頭。

農桑乃是國之根本,只有農業發達、糧食充足,社會纔不會出問題,其它各行各業才能夠在這個基礎上繁榮起來。

如果農業都出問題了,連填飽肚子的糧食都不夠的話,談其它的任何東西都是扯淡,首先的任務就是解決大明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

“這一年產的糧食夠吃十年,這可比以往豐收年份產出的糧食要多很多啊。”

劉晉聽完之後,想了想也是說道。

“是的!”

“根據各地統計數據,這幾年我們大明各地糧食的種植面積有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黑土省、河中省、遼東省、兩廣以及北黃金洲。”

“這些地方原本就有着大量的土地沒有開墾,原先的時候糧食大豐收,糧食價格極低還賣不出去,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不高,更多的種植一些棉花等經濟作物。”

“這幾年我們的糧食大幅度的出口到全球各地,尤其是歐洲、奧斯曼帝國、中東等地,糧食的價格雖然還是很低,但能夠賣得出去,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就高很多了。”

“特別是在黑土省和北黃金洲,這兩地離歐洲近,糧食可以輕鬆的運輸到歐洲出售,故而也是有大量的土地開墾出來。”

“黑土省和北黃金洲都有着廣袤的肥沃大平原,非常適合機械化的耕種,耕種效率高、收成好,效率非常不錯。”

“再加上現在我們大明的人口比起以前來也是多了很多,大量新生代的成長,他們逐漸的成爲社會的重要勞動力。”

“這些因素加起來,都促使我們大明的耕地面積比起以前來要大出很多倍,糧食的產量自然而然就大大提升。”

童瑞詳細的向大家彙報起大明農業的狀況來。

總的來說其實就是大明地廣人稀有着大量未開墾的土地,現在這些土地慢慢的開發出來,再加上機械化的耕種方式,這產量自然就蹭蹭的上去了。

以前是農民都不太願意種地,因爲種地收益不好,這種出來的糧食很難賣不出去,還賣不出價來,誰還來種地啊。

還不如將一些土地用來種植牧草,用來飼養牛羊,用上好的糧食來飼養雞鴨鵝豬什麼的,即便是有地都不太想去種地了。

“那今年這糧食的價格肯定又會很低了,這穀賤傷農啊,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將這些糧食給賣出去才行啊。”

王守仁想了想又擔憂的說道。

這糧食大豐收本該是高興的事情,但是這糧食多到吃不完、賣不出去的時候就讓人頭疼了。

農民辛辛苦苦一年可都指望着這糧食能夠賣出去換些銀子回來的,這大明各地都大豐收了,這糧食的價格肯定是會大降,並且很多地方的糧食還根本就賣不出去。

“嗯,是必須要想辦法將這些糧食給賣出去才行。”

劉晉也是點點頭表示了贊同。

大明今年糧食可以大豐收,還不是因爲前面的這幾年堅持大規模的向歐洲、奧斯曼帝國、中東等地區出口糧食。

以極低的價格出口糧食,運到了當地都比當地產出的糧食價格更便宜。

正是這樣的低價,大量的糧食出口到了歐洲、奧斯曼帝國和中東等地區,讓農民的糧食賣出去了,這才提高了積極性。

如果現在又賣不出去的話,農民的種地積極性又會受挫,恐怕明年的糧食種植面積就會大幅度下降了。

“歐洲今年的糧食收成怎麼樣?”

朱厚照想了想問道。

“回陛下,根據現在知曉的情況來說,今年歐洲這邊的糧食產量要銳減。”

“一方面是因爲現在歐洲這邊戰火連綿,很多地方受到戰火的波及,農業影響極大,尤其是西歐產量大國法蘭西,南北兩面遭到西班牙的進攻,目前已經是岌岌可危,糧食種植受到巨大影響。”

“其次就是前面幾年我們在歐洲的佈局,讓歐洲的很多貴族選擇了圈地養羊,大幅度的減少了糧食種植。”

劉晉也是連忙向朱厚照彙報起來。

“那正好今年繼續向歐洲這邊傾銷糧食,我們可以賣的比去年還要更便宜,只要糧食賣出求就行了。”

“先讓他們吃幾年便宜的糧食,等時機到了,我們再一波連本帶利的收回來。”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笑着說道。

“是!”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

現在是小冰河期開始的時候,氣候反覆無常,災荒之年經常都會出現,這想要收購歐洲那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以低價的糧食衝擊歐洲各地的農業,讓他們形成了依賴,等合適的時機在突然的提價,他們即便是不吃也都要吃,即便是價格高昂,他們也都要含淚的買下來。

不吃飯可是不行的。

這一招在後世可是被老美用的滾瓜爛熟,不知道收割多少地方的財富。

糧食絕對是最可怕的武器!

相比起來現在大明都還不算什麼,因爲科技還沒有發展到基因科技的層次,無法弄出轉基因的糧食和種子。

如果科技發展起來了,不僅僅是可以控制糧食,還可以控制糧食的種子,到了那一步的話,纔是最可怕的事情,連種子都給你控制了,你即便是想要自己種地都種不成了。

一旦到了那種地步了,基本上就已經是別人砧板上的肉了,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了。

“陛下,湖廣佈政使啓奏希望能夠在漢陽修建一座跨長江大橋。”

工部尚書方永良站出來向朱厚照彙報起來。

“修長江大橋嗎?”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

這身爲一代帝王,當然是要給後世留下一些東西的,一座能夠造福後世的大橋,這無疑是極好的東西。

弘治皇帝時期修建的南京長江大橋現在可是成爲了大明帝國的標誌性建築,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因爲南京長江大橋的存在,大明長江南北之間的往來變得極爲便捷、快速,火車可以直接從北方開到南方。

現在湖廣漢陽這邊又要修建長江大橋,這絕對是必須要支持的。

“大概要多少的預算?”

朱厚照想了想問道。

預算制度也是劉晉搞出來的,當初劉晉當戶部尚書的時候弄出來預算制度,所有的任何開支都會提前進行規劃,給出一個預算,這樣一來的話,財政支出就會有規劃,也會比較的合理,各個方面都能夠照顧到。

這和以前戶部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前的戶部京城入不敷出,很多時候就知道一味的去節省,錢用不到刀刃上,有些必須要辦的事情又辦不成,導致了大明朝廷對整個國家的控制和影響非常的弱。

預算制度從出現到現在,也是一直延續下去,大家也都已經習慣性的先去看看相關的預算,如果可以就去辦。

“預計大約需要五千萬兩白銀!”

方永良連忙說道:“湖廣當地可以籌集大約2000萬兩白銀,需要朝廷撥款支持3000萬兩白銀。”

“模式也是採用南京長江大橋的模式,誰出資誰受益,在天津交易所上市進行交易。”

“倒也不需要花多少的銀子,這湖廣地處中間區域,有一座大橋也是很不錯的,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朱厚照聽完也是點點頭,銀子花不了多少,現在大明帝國一年的財政收入已經接近20億兩白銀了,花個3000萬兩白銀根本就不算什麼。

況且這個是投資,以後還可以慢慢的有回報的,像南京長江大橋現在的回報率就還算可以,每年都能夠收到幾百萬兩銀子的通行費。

“陛下,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當然是要支持的。”

“不過標準還是要參照南京長江大橋的標準來,修橋可以,要修高一點,不能影響了長江的通航。”

劉晉一聽也是點頭標誌了支持。

大明的基建雖然還算可以了,但是和後世相比,那還是差了很多的,這長江大橋肯定是可以修建的,但不能因爲修橋就影響了長江的通航。

要知道因爲長江,現在湖廣、江西等地都發展的極其迅猛,長劍便利的水運,讓這些地方和沿海地區的差別並不大。

前期又花過大量的資金去疏通長江河道、修建碼頭等等,還不都是爲了發揮出長江黃金航道的價值出來。

事實證明是非常有用的,湖廣、江西的發展非常迅猛,連帶着還帶動了貴州、重慶等地區的發展。

這湖廣也是發展起來了,有錢了,這才能夠起了修建長江大橋的念頭。

第480章,拼了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715章,煤油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1185章,火車熱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698章,勢如破竹第300章,建乾清宮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17章,人太多了第312章,撤兵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377章,先遣隊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264章,鯨魚進京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228章,商討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563章,營銷手段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687章,讀報先生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24章,甩手掌櫃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22章,機會來了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586章,開戰第116章,回京第1798章,過年回家1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1章,唐老虎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209章,羣臣激憤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362章,鹽商聚會第43章,組建船隊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476章,要你命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
第480章,拼了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715章,煤油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1185章,火車熱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698章,勢如破竹第300章,建乾清宮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17章,人太多了第312章,撤兵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377章,先遣隊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264章,鯨魚進京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228章,商討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563章,營銷手段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687章,讀報先生第1233章,奴隸的野望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2173章,科舉改革的提議第24章,甩手掌櫃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22章,機會來了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586章,開戰第116章,回京第1798章,過年回家1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1章,唐老虎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209章,羣臣激憤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362章,鹽商聚會第43章,組建船隊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476章,要你命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