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

南京,劉晉下榻的金陵大酒店。

劉晉和王守仁正喝着小酒、看着如今蕭條的金陵城。

“劉晉,你一向足智多謀,幫忙想想辦法吧,這金陵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到時候就會變成極其普通的一座城市了。”

王守仁看着外面,說實話,他對於金陵現在的形勢也是憂心忡忡。

大明正是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時期,大明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迅猛的發展之中。

京津就不用說了,淞滬這纔多少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爲了大明第三大的城市,西域這邊的伊犁規模也是越來越大。

湖廣的武昌、江西的南昌、廣東的廣州、南洋的月牙城、河南的開封,這一個個城市都在快速的崛起,發展迅猛。

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時期,南京不僅僅沒有發展,反而在飛速的倒退,再這樣持續下去,估計着再過上幾年的時間,南京就真的沒有任何地位了。

城市的發展,一旦錯過了最佳的時期,那就必然會跟不上,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更何況,南京現在所擁有的諸多優勢在逐漸的被淞滬所取代。

淞滬海河運輸都極其的方便,交通地理位置極其的重要,南來北往、東來西去的商旅現在都選擇到淞滬去而不是來南京來。

以前還可以說靠着秦淮河的漕運來支撐,但是現在漕運已經沒落,正在興起的是海運,新型的蒸汽大輪船一艘都可以頂你好多艘漕運船,再加上鐵路的修建,糧食的運輸並一定需要依賴漕運,漕運地位都在逐漸下降,南京也別指望能夠好到哪裡去。

“變成一座普通的城市不好嗎?”

劉晉看看王守仁,想了想說道。

“但金陵它終歸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啊。”

王守仁感嘆一聲道,這裡是六朝古都,是大明的舊都,在這裡甚至於還有完整的六部建制,天子甚至於直接移到這裡就可以另起鍋爐,這是其它城市所根本不能比的。

“一切皆有因有果,金陵發展不起來,其它城市就可以發展的更好一些。”

“對於我們整個大明來說,其實都是一樣的,人口短時間內就那麼多,你金陵人多了,其它城市就少了。”

“你金陵人少了,其它城市人自然就會更多一些。”

“江南這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紳們終究是要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的。”

劉晉對此倒是完全無所謂的樣子,反正水都在池子裡面,你金陵沒人就沒人吧,人到了淞滬這邊去了,淞滬的發展就可以更快一些。

後世一些大城市爲什麼要出臺政策吸引大學生去落戶就業,其實還不是爲了搶人,終歸來說,有人才有一切,如果連人都沒有了,其它什麼都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聽到劉晉的話,王守仁頓時就無話可說了,事實上也正如劉晉所言。

金陵這邊不行了,周圍的蘇州、揚州、淞滬、杭州之類的倒是發展的更快多了,大量的工廠都遷移到這些地方去了,務工的人也都往這些城市走了。

對於大明來說,金陵的興衰根本就無關緊要。

可是對於金陵人來說,金陵的衰敗那就是切身的利益。

這裡的房子以前多值錢,現在便宜都沒人要;以前這裡是很好找工作的,大大小小工廠成千上萬,隨隨便便都可以找個不錯的工作,還可以做點小買賣之類的;以前的時候金陵熱鬧非凡,每到夜晚的時候,不僅僅秦淮河燈火通明,那是吃燒烤的夜市、商業街同樣熱鬧非凡,然而現在,連秦淮河的花船都開去淞滬了。

兩人吃完了東西,隨即也是坐上了四輪馬車前往建造南京長江大橋的江邊地區。

“長江大橋就是計劃從這裡修往對岸,這一段地區水流平緩、地質結構穩定、再加上週圍還有大片的空曠地帶,能夠很好的將橋樑給升高。”

來到長江邊,王守仁也是詳細的向劉晉介紹起爲什麼要選址在這個地方。

劉晉也是仔細的聽着,結合腦海中的記憶,感覺這處選址的地方和後世建橋的地方差不多,再看看眼前的長江,江面開闊、煙波浩渺,時不時有一艘艘船隻東來西往,也有一艘艘漁船在上面撒網捕魚。

“嗯?”

“竟然有江豚?”

“拿望遠鏡來~”

原本看着江面的劉晉突然間看到江面上有一羣正在追逐喜水的江豚,頓時就來興趣了。

這東西在後世那可是病危的動物,數量極其的稀少,可能整個長江流域也僅僅只有幾百條,後世長江流域的捕魚實在是太過厲害了,差點都讓它絕種了。

沒想到自己來一次江邊,竟然還能夠有幸看到這種精靈。

劉晉拿着望遠鏡仔細的看着江面,一羣數量足足有幾十米的江豚羣正在往長江上游不斷的游去,嘻嘻、打鬧,可以看得出來,它們的種羣數量和質量都非常不錯,也足以說明這個時期的長江有着極爲不錯的生態環境。

這可是極其難得。

後世的長江不僅僅水量大量的減少,長江裡面的魚類也大幅度的銳減,連鄱陽話和洞庭湖都要乾涸了,可以說是岌岌可危了。

到了後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不得不實行全面禁漁,這才慢慢的恢復了一點元氣,但依然還是很難恢復到以前的生態環境去。

“這是江豚,味道極其的鮮美,我讓人給你安排。”

見劉晉對江豚感興趣,一旁的王守仁也是說道。

“不要,不要~”

“你不覺得它們是長江的精靈嗎?”

“多麼可愛,多麼自由的生靈啊!”

“這長江啊,以後要定期禁漁,不能大肆的過度捕撈,否則我們的後輩子孫們要是看不到這些精靈的話,那豈不是一種遺憾。”

劉晉一聽,頓時就趕緊說道。

這個時期的人還真是讓人無語,什麼都吃,也不怕吃光、吃絕種了。

這長江可是有很多珍貴物種,江豚、江鱘、揚子鱷等等,在後世基本上都讓人給弄的差點滅絕了。

“啊~”

王守仁一聽,他也是傻眼了。

劉晉這腦袋到底在想一些什麼,這水裡面的魚不就是用來吃的嗎?

什麼精靈,還要說定期禁漁,真是搞不懂劉晉的腦袋到底再一些什麼東西。

江豚這種東西,漁民時常都有捕撈,在南京這邊也是一道家常菜了,甚至於還有更多種類的魚呢,這都不算什麼。

“啊什麼?”

“回頭我就向天子奏明此事,我大明所有的江河都要定期禁漁、休漁,不能過度捕撈,要給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財富。”

劉晉撇撇嘴,這個時期的人當然還無法理解爲什麼要進行保護。

大明人也纔剛剛吃飽,要是換成以前,別說什麼江豚了,即便是後世的國寶讓人捕抓到了,那也是逃不了一鍋燉的命。

當然了,現在大明是地廣人稀,大量的人口從本土遷移到世界各地去,很多深山老林地區的人都遷移了出來,連雲貴川地區都有大量的人遷移出來。

這樣的好處也顯而易見,人少了,對自然的破壞就更小了,未必就一定要實行特別的保護,這自然環境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但該保護的還要保護,正因爲大明現在有這個條件,那就更應該好好的保護起來,反正現在也不愁糧食,也不愁土地,不愁資源,適當的保護起這些珍貴的資源,那也是給後世子孫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

“原來如此,這是出自《孟子》裡面的思想吧,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王守仁仔細的想了想說道。

“就是這個意思,禁漁、休漁也是爲了長久的生計,爲了後代子孫也能夠看到長江之中的這些精靈。”

劉晉笑了笑點點頭,隨即也是在長江邊這邊隨意的走動起來。

看看眼前的長江,很快劉晉就想起了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啊~”

劉晉忍不住唸了起來。

眼前的長江,古有三國的曹操望江嘆息,後有偉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點評千古帝王,不知道有多少雄才大略者對它感嘆,也不知道有多少文人騷客爲之吟詩弄詞。

“劉公,好詞啊!”

一旁的王守仁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眼前一亮。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妙啊,妙啊,此文足以流傳千古!”

“咳咳~咳咳~”

劉晉一聽,頓時老臉一紅,這抄襲他人的詩詞真是有點丟人。

“劉公,有沒有下闕?”

王守仁卻是看不出劉晉的不好意思,仔細的品味,想了想又問道。

他覺得劉晉這是看長江有感而發,詩興大發,故而寫了此詞。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劉晉老臉更紅了,想了想,既然抄襲了那就乾脆抄襲到底算了,走幾遍就念出一段,也是將這首大名鼎鼎的《臨江仙》給唸了出來。

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31章,比數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496章,炮擊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35章,玻璃鏡子第407章,大明必勝第582章,建州女真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997章,真香(加餐)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1503章,興王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340章,殿試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727章,天津的夜第544章,先決條件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16章,請客吃飯第107章,二牛回家第481章,大買賣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76章,將計就計第1029章,又敗了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589章,朱秀,出列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619章,美食火鍋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300章,建乾清宮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415章,定邊大捷第300章,建乾清宮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301章,免費建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2203章,大明影業
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31章,比數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496章,炮擊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35章,玻璃鏡子第407章,大明必勝第582章,建州女真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997章,真香(加餐)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1503章,興王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340章,殿試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727章,天津的夜第544章,先決條件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16章,請客吃飯第107章,二牛回家第481章,大買賣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76章,將計就計第1029章,又敗了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589章,朱秀,出列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619章,美食火鍋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636章,新年徵稅三千萬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300章,建乾清宮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415章,定邊大捷第300章,建乾清宮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301章,免費建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2203章,大明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