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

“爾等身爲國之重臣,竟然連這些基本的東西都不懂,用什麼來輔助君王?”

“依我看,爾等還是自己請辭歸鄉的好,免得誤了國家大事。”

佀鍾看着這些人,氣的無話可說。

“我等忠於天子,時刻謹記天下黎民百姓,故此才大膽向天子請求廢除稅務衙門,不要再徵收商稅。”

“反觀你,身爲堂堂戶部尚書,掌管天下戶籍和錢糧,不思節儉,大肆鋪張浪費,肆意揮霍民脂民膏,你有何臉面對得起天下百姓?”

高元龍、錢啓等人是豁出去了,聽到佀鐘的話,更是來精神了,對着佀鍾就是倒打一耙,說佀鍾這個戶部尚書很不稱職,就知道鋪張浪費,不知道節約。

“我問心無愧,上對得起天子的信任,下對得起大明的萬萬黎民。”

“倒是你們這些人口口聲聲的天下百姓,你們口中的天下百姓,恐怕就是指你們背後江南的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紳吧?”

佀鍾更氣了,一把年紀了,也不怕那麼多了,直接就跟着高元龍、錢啓等人開撕起來。

一時之間,雙方背後各自支持的大臣也是紛紛站立出來,互相指着對方的鼻子罵起來,整個早朝就如同是菜市場一樣,只不過雙方之間的罵人都不帶髒字,沒點水平你都還聽不出來對方是在罵你。

“好了~”

弘治皇帝一直面無表情,等到雙方罵的差不多了,這纔開口說話,頓時整個金鑾殿一下子就變的鴉雀無聲,羣臣紛紛整理下自己的衣冠,恭敬的再次站好。

“稅收之事乃是國之根本,無需再爭~”

“此事因南直隸有人衝擊稅務衙門一事而起,首先必須要徹查此事。”

“蕭敬,此事交給你去徹查清楚。”

弘治皇帝賴得繼續看朝臣爲了此事而爭吵,也不想再繼續來爭論要不要徵商稅的事情,直接就蓋棺論定,同時又將稅務衙門被衝擊一事交給蕭敬負責的廠衛去徹查。

“陛下,萬萬不可啊~”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高元龍、錢啓等人都急了。

這事情要是讓廠衛的人去查的話,到時候,什麼事情肯定都會弄出來,天知道到時候會牽連出多少江南地區的士紳、官員、商人、家族等等,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有多少人要被流放。

“陛下,萬萬不可啊~”

“只是一些民衆衝擊稅務衙門而已,區區小事,不需動用廠衛,只需令南直隸地方官府徹查一番就可以了。”

錢啓也是氣的滿頭大汗,現在都已經不是爭論着要不要廢稅務衙門的問題了,眼前這一關過不去的話,什麼都完蛋了。

“你們都說了,這是民怨,既是民怨那就是大事,必須要高度重視,此事就這樣定了。”

弘治皇帝看了看高元龍、錢啓等人,心裡面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讓你們嚷嚷着要廢除商稅,廢除稅務衙門,首先就要拿你們開刀。

這江南的士紳、商人還真是不怕死,當初開徵商稅的時候就已經殺了一批了,現在竟然又冒出來一批。

讓他們交個稅就有怎麼難嗎?

朕自己麾下的產業都要依法納稅,你們竟然還不願意。

口口聲聲什麼民怨,什麼爲天下黎民。

狗屁,還不是爲了背後江南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紳,眼中哪有真的百姓,哪裡有黎民?

“是~”

一旁的蕭敬連忙恭敬的領命,他很清楚自己這一次的任務。

弘治皇帝對高元龍、錢啓這些人動了殺意,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找出足夠讓他們掉腦袋的證據出來就可以了,順帶着再狠狠掃一掃江南的這些守舊勢力。

很快,早朝就散了。

劉晉、劉健、李東陽等人照舊被弘治皇帝召集到了乾清宮尚書房這裡議事。

“劉晉,南直隸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最富庶之地,也是我大明的稅賦重地,這一次南直隸布政使馮時庸被免職,關於新的人選,你這邊擬好了沒有?”

幾個重臣一坐下,弘治皇帝就率先開口問道。

對於南直隸的問題,弘治皇帝很顯然是已經下定決心要好好的整治一番了。

江南之地,可不能就這樣一直放任下去。

大明想要變的更加繁榮昌盛,那就必須要擁有多核驅動。

現在京津地區已經成爲了大明的一個重要核心,但江南作爲大明一直以來最重要的地方卻是發展緩慢,根本上京津地區發展的腳步,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江南地區的守舊勢力依然非常強大。

從徵稅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江南上至官員,下至地方的士紳、宗族等等都很反對,對於新型的資本主義也是持反對的態度。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已經習慣了以前的那種模式。

兼併土地,依靠土地牢牢掌控一方,同時發展族學,培育自己家族的子弟去考科舉,考功名,這樣一來就可以往上,逐步的掌握朝廷的話語權,進一步鞏固他們的利益,最終就是形成了鹽商、糧商這樣的富可敵國的壟斷商人。

新型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依靠更加先進的技術,提高生產力,從全國乃至全球獲取原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是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對於這種全新的模式,他們非常的陌生,也非常的抗拒,更重要的是這種新型的資本主義模式和他們有着巨大的衝突。

這其中單單是人力的衝突就非常嚴重。

傳統的士紳、地主、商人,他們希望將人牢牢是束縛在田地之上,讓農民世世代代的給他們種糧食,做牛做馬,靠着控制土地所產出的糧食掌控所有的一切。

新型資本主義的興起,工廠需要大量的人手,將大量的勞動力聚集到了工廠,生產出廉價的商品,直接動搖了他們的基礎。

沒有人給你種地,你有再多的田也是隻能夠荒蕪,收不到一分佃租,不再依靠土地和糧食,地主、士紳、宗族又失去了對百姓的控制,動搖了根基。

再加上資本主義的興起,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傳統的依靠壟斷的鹽商、布商、茶商等等自然是更加沒有活路,根本就玩不過新型的資本家。

他們豈能不反對?

想要發揮出江南之地的強大驅動作用就必須要讓江南的資本主義迅猛的發展起來,到時候,形成南北雙核驅動,大明就會變的更加繁榮昌盛。

“陛下,臣已經擬好了新的人選。”

“這江南之地,乃是我大明重地,一直以來也是我大明的稅賦要地,但是現在,江南地區的稅收佔比正在逐年的下降。”

“江南的情況極其的特殊,非能人所不能治。”

“臣推薦現任南直隸稅務總督王守仁出任南直隸布政使。”

劉晉將一份奏疏遞交上去,然後非常認真的說道。

這份奏疏就是劉晉最新擬好的人事安排,這其中涉及了大量封疆大吏的調動,也涉及了大量官員的升遷和任免。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關於封疆大吏的任免、升遷情況,劉晉一個人算了不算,只有推舉的權力,需要經過內閣商議,再經過弘治皇帝這邊批准才能夠生效。

“王守仁?”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仔細的沉吟起來。

他對王守仁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覺得他是一個和劉晉一樣有才能的大臣,而且這一次,高元龍、錢啓等人一上來就是彈劾王守仁,很顯然王守仁在南直隸當稅務總督和他們之間肯定是發生了很多事情。

同時弘治皇帝也知道劉晉和王守仁是同年中舉,彼此還是好友,和太子朱厚照關係也不錯。

“他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想清楚了這些,弘治皇帝也是微微點頭表示了認可。

王守仁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以前和劉晉、張懋出征過倭國、遼東、南洋等地,也是獲得了公爵的爵位。

當南直隸稅務總督的這幾年也是可圈可點,南直隸收上來的稅銀也是連年增長,雖然不如北直隸,但也是大明最爲重要的稅賦之地了。

“陛下,這王守仁會不會太年輕了一些?”

劉健想了想問道。

“任免官員應該是注重能力,而不是看資歷,任人唯賢,南直隸這邊,如果是一般的官員,恐怕是很難有所作爲的。”

李東陽微微搖頭說道。

“李公所言甚是,王守仁雖然年輕,但是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臣以爲他可以勝任。”

張懋也是跟着點點頭說道。

他和王守仁共事過,王守仁在軍事方面的才能也是讓張懋刮目相看,別看他是一個文臣,但是在軍事方面的才能絲毫不屬於大明軍中這些赫赫有名的將帥。

“臣覺得提拔王守仁的話,會不會太快了一些,他也太年輕了一些,他父親王華的官職都還沒他高,而且他當南直隸稅務總督的時候,已經得罪了江南地區的士紳、商人等等,再任命他爲南直隸布政使,恐怕人心不服啊。”

謝遷想了想說道。

他當然是反對王守仁去當南直隸布政使的,要是讓王守仁當了南直隸布政使,這南直隸還不要鬧翻天了,現在弘治皇帝又要徹查稅務衙門被衝擊一事,他都能夠預感到江南地區將會發生巨大的震動了。

“謝公此言差矣~”

“正是因爲江南之地的這些特殊情況,所以才需要任用有才能的人去治理江南,江南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的稅賦重地,如果是像馮時庸這樣的官員,豈不是要耽誤了南直隸的發展?”

劉晉看了看謝遷,笑着說道。

“劉晉說的不錯,江南之地,非能人所不能治,王守仁是非常合適的。”

佀鍾也是跟着鄭重的點頭表示贊同。

“既然大家的意見都差不多,那就這樣辦,大家都看看這份奏疏,商討下上面的一些人事安排~”

弘治皇帝看了看幾人,直接就定了下來。

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3章,母親王氏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70章,皇帝也窮啊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2198章,梁贊府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205章,四輪馬車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259章,偷偷摸摸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279章,刷題大法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413章,述職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2150章,熱氣球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93章,朱厚照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884章,回京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135章,漲、漲、漲第582章,建州女真第629章,熱議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252章,火爆銷售‘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434章,軍制改革第1220章,征戰令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639章,囂張抗稅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005章,虔誠的信徒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483章,真來了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245章,休整第78章,朕好心痛第1631章,血腥復仇的波斯人第276章,曬鹽法第175章,最終目的
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3章,母親王氏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1658章,錢流通的重要性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70章,皇帝也窮啊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2198章,梁贊府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205章,四輪馬車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259章,偷偷摸摸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279章,刷題大法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413章,述職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2150章,熱氣球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93章,朱厚照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884章,回京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135章,漲、漲、漲第582章,建州女真第629章,熱議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252章,火爆銷售‘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434章,軍制改革第1220章,征戰令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639章,囂張抗稅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005章,虔誠的信徒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483章,真來了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245章,休整第78章,朕好心痛第1631章,血腥復仇的波斯人第276章,曬鹽法第175章,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