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加強集權

“繼續說下去。”

聽完了劉晉所講的兩個中心點,弘治皇帝頓時就覺得茅塞頓開了,原本的時候還對即將到來的大時代感到迷茫,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現在,聽劉晉講完兩個中心點,弘治皇帝心中就有數,也知道該如何去多了。

只要圍繞着這個中心點來做,縱然是再大的版圖,再多的子民和部族,也不需要慌,因爲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第三個中心就是堅持不懈的貫徹中央集權。”

劉晉微微點頭,又繼續緩緩的開口說道。

“我大明的疆域越大,統治的部族越多,就越要堅持中央集權,所謂中央集權,應該包含四個方面,政治、軍事、財政和資源這四個方面。”

聽到劉晉談起中央集權的事情,衆人頓時就紛紛豎起了自己的耳朵,在這方面還是有歷史可以借鑑的。

華夏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央集權的歷史。

從周天子分封諸侯開始,接着到秦漢再次統一,再慢慢的到魏晉南北朝、隋唐、元宋,整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集權的過程。

一開始分封諸侯王,一個個諸侯在各自的封地那都是土皇帝,所以夏商周的朝代更迭都是一個強大的諸侯推翻了舊王朝的統治。

推翻夏的是商湯,商湯是方國的部落首領,推翻商的周武王本身也是一方諸侯,實力強大。

到春秋戰國的時候,春秋戰國的這些國家,一個個原本也都是周朝的諸侯,像秦國,以前是替周天子牧馬的,因爲抵禦戎狄有功,故而被封諸侯,還有齊國、楚國、韓國、魏國等等也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

諸侯的權力過大,在封國是土皇帝,所以才擁有了推翻中央王朝的實力,當然了,歸根結底來說,還是因爲統治的中央王朝出了問題,所以才了可趁之機。

再到了漢朝的時候,漢的滅亡很大一部分也還是因爲世族門閥的力量太過強大,從中央到地方的權力幾乎都被他們所壟斷,進而將天子的權力給架空。

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事情就體現的淋漓盡致,頻繁更迭的朝代,基本上都是那些領兵將領們頻繁的謀朝篡位,這些領兵將領的基礎還是世族門閥。

一直到了隋唐的建立,世族門閥的力量一直非常強大,爲了中原集權,隋唐的皇帝都在不遺餘力的打擊世族門閥。

世族門閥的力量是衰弱了,但是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又空前強大起來,形成藩鎮割據,最終又導致了唐帝國的滅亡。

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朝代更迭頻繁,同樣還是因爲藩鎮割據的原因,宋太祖就是一個將領通過黃袍加身篡位奪權。

有感於歷朝歷代藩鎮割據和世族門閥、武人謀朝篡位、混戰導致朝代更迭,所以宋太祖就開始不斷的加強中央集權,重文輕武。

整個過程和歷史,其實都是一部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的歷史。

所以越是到了後面,世族門閥和藩鎮割據之類的力量都已經消滅掉,朝代的更迭也不會出現武將謀朝篡位的現象。

但是因爲重文輕武,打擊世族門閥的力量,也是遭到了華夏在對外面的力量越來越薄弱,每當一個朝代的後期,中央王朝衰弱、滅亡的時候,往往都是外族入侵的時候,並且外族入侵的成功率變的越來越高。

以宋朝來說,遼、西夏、金、蒙古都將宋朝按在地上摩擦,最終更是被蒙古給滅了,明朝則是被瞞清所滅。

是因爲這些外族人真的變的更強大了,所以纔可以入住中原?

很顯然並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因爲重文輕武,將漢人的武力給徹底的消磨掉,到了宋朝、明朝末期的時候,起兵造反的都是一些泥腿子,本身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文化和軍事素養,想要成功實在是太難了。

而在以往的朝代,因爲世族門閥的傳承再加上文武並重,漢人的武力始終都存在,所以春秋戰國,隨便一個拉出來都可以打的草原人哇哇叫,守住中原大地,三國時期,縱然是三國打的熱火朝天,可是外族依然不敢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所以說這世族門閥還是有世族門閥的好處,至少來說朝代更迭的時候,這大好的江山不至於便宜了外人,換來換去,最終還是自己漢人來當皇帝。

但歷史發展的趨勢就是要進行集權,進行中央集權。

“所以政治方面的中央集權,那就是所有的權力都必須集中到朝廷中央,集中於王權之上,絕對不允許出現藩鎮割據勢力,出現地方諸侯王,出現國中之國。”

“爲此無論是任何地方官員的任命要經過朝廷,地方官員的權力要進行限制,軍政大權必須進行分離,同時財政稅收權力從地方單獨剝離出來,由朝廷戶部進行統一管理。”

劉晉看了看衆人,想了想也是繼續緩緩的開口說道。

“在這方面尤其需要注意部族首領形成割據勢力,在草原上、在西域,部族首領擁有巨大的權力和影響力,再加上都是遊牧民族,很容易就形成藩鎮割據勢力。”

“以前西南土司反覆無常,經常叛亂就是因爲這些土司掌握了地方的所有大權,雖然一個個土司實力並不強,但也都反覆無常,野心勃勃。”

“如果這樣的問題出現在草原上、出現在西域的話,情況就要比西南土司叛亂更加的嚴重了。”

聽到這裡,弘治皇帝、劉健、李東陽、張懋等人頓時就忍不住紛紛直點頭,一個個臉色也是變的嚴肅起來。

以前的時候,僅僅只是西南土司叛亂的事情就鬧得的朝廷不得安寧,始終找不到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聽劉晉這樣一講,大家都清清楚楚的明白了這西南土司叛亂的根源了,說到底還是因爲這些西南土司掌握了這些地方的所有大權,形成了一個個土皇帝,縱然是實力不行,但也野心勃勃,纔有了西南土司叛亂的問題。

而劉晉提出來的改土歸流的政策,委派流官來治理這些地方,就是斷掉了這些土司們的權力,自然而然就可以慢慢的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而根本上來說,西南地區的問題還是因爲西南地區漢人的數量並不佔優勢,西南地區的這些大小部族形成了國中之國,自然就會滋生叛亂。

而如果這個問題出現在草原上、西域的話,那問題就會嚴重的多。

因爲草原和西域地區多遊牧部族,遊牧民族的特性是全民皆兵,騎上馬就能夠行軍作戰,如果不趁着中央王朝實力強大來解決這個問題。

給他們時間的話,他們很快又可以強大起來,到時候這些地方依然會分裂,依然還會對中原大地虎視眈眈,歷史又會重演。

“原來如此,難怪劉晉你要堅持在這些地方委派流官來管理,同時也是將這些地方的部族給遷移到海外之地去,將這些部族的首領弄到京城來,這一切都是爲了防止他們成爲西南土司。”

劉健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恍然大悟一般的說道。

“是的,這一切都是爲了防止草原和西域的部族成爲西南土司,想要成就的統治這些地方,就絕對不能像以往的朝代一樣,任用他們的部族首領來管理,必須要委派流官來管理,同時將他們的部族首領、貴族等等弄到京城來。”

“另外就是不斷的將他們遷移出去,澳洲也好、黃金洲也罷,甚至於非洲也可以,總之就是要始終控制他們的人口,不能讓他們在同一個地方有太過集中的人口。”

劉晉笑了笑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說的好啊,也是看的很遠,繼續說下去。”

弘治皇帝同樣也是一下子明白了,臉上也是洋溢着笑容,現在是胸有成竹,一點也不擔心大明的疆域版圖過大,統治的部族過多的問題了。

“軍事上的集中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所有的軍隊都必須集中於王權之下,在這方面不僅僅是說這個軍隊指揮權歸於王權,而是包括很多方面。”

“比如軍隊的訓練應該有專門的訓練人員去訓練,而帶兵的軍官和將領則是由專門的軍事學院來進行培養,軍隊必須貫徹忠君愛國的思想,進行思想上的控制。”

“同時軍隊的費用和開支方面也必須集中於王權,所有的開支都必須由天子掌控,而不受制於任何人。”

“另外軍隊的來源方面,不能再和以往的朝代一樣,只在一個地方募兵,而是應該從整個大明各個省份,各個地方進行募兵,根據各個地方的人口數量進行統一的分配名額。”

“統一募集起來的兵再進行統一的訓練和管理,如此一來,就不會形成某個地方的兵太過集中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可以加強軍權的集中。”

聽完劉晉的話,弘治皇帝的眼睛都忍不住亮了起來。

以前的時候只是想到了這個軍隊自己說了算就可以了,將調兵遣將的虎符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了。

現在看來,這裡面的學問大着呢,劉晉所講的纔是真正的集權,設計方方面面,在這樣的方法之下,這軍權就可以始終牢牢控制在天子的手中。

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163章,回港第1766章,李東陽的願望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2048章,大旱2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56章,環境?森林?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18章,怎麼辦?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274章,海貨行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583章,應對方法第516章,馬尼拉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575章,葡萄牙人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04章,換了個人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272章,夫人路線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737章,就回本了?第351章,這不可能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2114章,回大明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2198章,梁贊府第1331章,小公舉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257章,大西安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630章,一團糟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1220章,征戰令第1257章,大西安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838章,鄙視鏈
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163章,回港第1766章,李東陽的願望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2048章,大旱2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56章,環境?森林?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18章,怎麼辦?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803章,總有人去背鍋的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274章,海貨行第804章,青海和烏斯藏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583章,應對方法第516章,馬尼拉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575章,葡萄牙人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04章,換了個人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272章,夫人路線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737章,就回本了?第351章,這不可能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2114章,回大明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2198章,梁贊府第1331章,小公舉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257章,大西安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630章,一團糟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1220章,征戰令第1257章,大西安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838章,鄙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