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

“你們做不做事啊,我這邊需要一些人~”

劉晉這邊原本還想和他們再繼續聊一聊,多瞭解一些信息,這邊卻是有人走了過來,大呼小叫的喊了起來。

“做,做~”

頭人一聽,看了看劉晉說道:“公子,你這邊要招人嗎?”

“如果不招人的話,我就去和這位老爺商量了。”

“去吧,去吧~沒關係的。”

劉晉笑了笑隨和的說道。

“謝謝公子~”

兩人也是微微鬆口氣,接着又滿臉笑容的走了過去。

“五兩銀子一年?”

“行吧,行吧,我這邊急着用人,過來籤契約,簽好了就去吃飯,吃完飯就開始幹活。”

他們很快就談妥了,一羣人也是跟着那個人離開了奴隸市場。

南洋這邊非常缺人,有多少人都不夠用,這些朝鮮人和倭人非常聽話,幹活又勤快,一向都是大家最喜歡的僱傭的僱工。

逛完了奴隸市場,劉晉又繼續在月牙城這裡隨意的逛起來,作爲現在南洋地區的商業中心,月牙城非常的繁榮。

南來北往的商人,一批、一批從大明遷移到南洋來的移民,再加上現在馬上又要舉行南洋行省的第一次秋闈考試,整個月牙城都熱鬧非凡。

很快,劉晉逛着、逛着就來到了南洋行省府衙這裡,想着去找吳楊再討論下南洋行省這邊的奴隸和移民管理的事情。

他是這裡的父母官,對這方面肯定是非常的瞭解,通過他就能夠更好的知道南洋這邊的情況,爲以後大明的持續擴張制定出更好的政策出來。

只是剛剛到府衙門口這裡,劉晉就發現府衙門口這裡非常的熱鬧,一羣波斯人和中東人正聚集在府衙門口,似乎顯得非常的憤怒和不滿。

“我們抗議~我們抗議~”

“你們大明人不能這樣對待我們~”

“我們要求也可以和朝鮮人、倭人一樣自由在大明定居、貿易~”

“你們大明人必須釋放了所有波斯人和中東人~”

這些波斯人和中東人用有些蹩腳的大明官府在府衙門口不斷的喊着,府衙門口的衙役則是一個個警戒起來,手中的刀槍都已經架了起來。

這些中東、波斯商人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到府衙門口這裡來鬧事。

“怎麼回事?”

劉晉看到門口這幾百號波斯人和中東人,都忍不住微微皺眉,竟然鬧事鬧到府衙這裡來了,聽他們的話,似乎好像是表達了對大明朝廷的不滿。

府衙這裡,很快大門打開,一隊隊衙役也是邁着整齊的步伐走了出來,一個全副武裝,有的手持弓箭、有的穿着鎧甲帶着刀劍,還有一隊隊手持火槍。

南洋行省這裡因爲還有一些矮黑人作亂,所以南洋行省和大明本土的省份有些不同,南洋行省個州府的衙門都配備了強大的武力。

衙役衆多,配備鎧甲、刀劍、火槍,甚至於還有大炮,一旦有土人作亂或者是奴隸造反,他們這些衙役收到消息之後就會立即出動去平息。

作爲南洋行省首府所在地的月牙城這裡,守衛力量更是強大,還有一支兩千人的明軍守衛,衙門這邊有幾百人的衙役隊伍。

看到大量的衙役出來,帶全副武裝,這些中東人和波斯人頓時就立即安靜下來,很多人臉上都露出了恐懼的神色。

很快,一身緋紅衣袍的吳楊就走了出來,面色嚴峻的看着眼前這中東人和波斯人,這波斯人和中東人好端端的竟然聚集了幾百人鬧到自己府衙這裡來。

“你們想幹什麼?”

“這裡可是大明的南洋行省。”

吳楊看着這些波斯人和中東人,厲聲的喝道。

“尊敬的大人~”

波斯人塔斯馬和身邊的互相對視一眼,勇敢的佔出來,非常恭敬的說道。

“嗯~”

吳楊看了看塔斯馬,微微點頭。

“我是來自波斯的商人塔斯馬,我身後的這些人也都和我一樣,都是來自波斯、中東的商人,我們帶着善意和財富來到了大明。”

塔斯馬用還算流利的大明官話說道。

“那你們爲何到衙門口來鬧事,你們可知道,在我們大明,在官府門口鬧事,這可是要殺頭的。”

吳楊微微點頭,然後厲聲的說道。

“尊敬的大人,我們並不是來鬧事的,我們只是來向您提要求,希望能夠獲得合法的權益。”

塔斯馬臉色微微一變,想了想說道。

“合法權益?”

“什麼合法權益?”

吳楊問道。

“大人,爲什麼大明不允許我們在這裡定居?爲什麼不允許我們在大明自由的經商?”

“據我們所知,朝鮮人和倭國人都可以自由的在大明定居和經商。”

“我們有錢,我們也想要在大明這邊定居和經商,我們並沒有任何的惡意,我們希望能夠獲得和朝鮮人、倭國人一樣的權利。”

塔斯馬連忙說道。

這些中東商人和波斯商人來大明這邊經商,最近才發現,他們回不去波斯和中東了。

錫蘭島被大明的西洋聯合商行給佔領了,當然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他們收到了消息,葡萄牙人佔領了古裡,他們封鎖波斯灣,擊沉波斯和中東的商船。

如果他們冒險回去的話,可能危機重重,所以他們就尋思着現在大明這邊定居下來,反正大明這邊的商業氣氛非常的不錯,大明又地域廣闊,往來各地經商,財富也是滾雪球一般的迅速變大。

可是當他們想要在大明這邊購買土地和房屋的時候,他們就受到了限制,因爲他們不是大明人,所以沒有辦法購買大明的土地和房屋。

這讓他們非常的不滿,他們在各地經商,這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以往在任何地方,只要有錢,他們都可以買地,買房子定居下來。

除此之外,錫蘭島這邊大量奴隸販賣到這裡,其中就有很多他們的族人,而且很多人和錫蘭島上面的波斯人和中東人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讓他們又覺得無比的憤怒,大明人竟然強佔了錫蘭島,還將他們的親人、朋友等等當成奴隸販賣。

除此之外,他們來到南洋也是發現,大明朝廷這邊在各地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和思想,嚴厲禁止各種外來宗教的傳遍,爪哇島上面幾個和他們一樣信仰的國家都被劉晉給滅了。

月牙城這裡的寺廟也是被大明人給摧毀的乾乾淨淨,他們都沒有地方做禮拜,這更是讓他們憤怒無比,所以大家商量之後也是來到了府衙這裡表達自己的不滿。

“朝鮮和倭國是我大明的藩屬國,他們簽署了大明藩屬國協議,所以他們纔可以在我們大明自由的貿易和定居。”

“你們波斯人和中東人可不是我們大明的藩屬國,自然是沒有辦法享受和他們一樣的權益。”

吳楊冷冷的說道,就衝你們如此能夠鬧事就絕對不會允許你們過來。

“可是我們有錢,我們是商人,我們在你們這裡交了稅,我們又沒有任何的敵意,你們大明爲什麼要這樣區別對待我們?”

“另外,你們大明人爲什麼要進攻錫蘭島,將我們中東人和波斯人當成奴隸,我們要求你們現在必須立即釋放了所有我們的族人。”

塔斯馬自然是不管這些的,他當然事先也是已經打聽清楚了,他非常理直氣壯的說道。

“哈哈~”

“你以爲你們是誰啊?”

“在本官面前大言不慚~”

吳楊一聽,頓時就忍不住要笑了。

這些中東人和波斯人還真是自信啊,緊靠一張嘴就要求放人?

你們怕是不知道厲害,區區商人而已,在大明算是最沒地位的了,倒是在海外這些國家,這些商人一個個都牛氣的很。

“能夠允許你們來月牙城經商,這已經是我們大明給你們的仁慈了,別不知好歹,得寸進尺。”

聽到吳楊如此強硬的話,塔斯馬也是立即和身邊的人翻譯起來,頓時這羣人就羣情激憤起來,一個個都顯得很憤怒。

他們覺得他們的要求並不過分,他們只是想要在這裡定居而已,他們守法,他們一樣交稅、納稅,他們想要在大明自由經商和定居,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他們是高貴的中東人和波斯人,可不是低賤的天竺低種姓人,他們怎麼可以當奴隸,這大明人實在是不講道理,竟然如此對待他們。

“尊敬的大人~”

“我們認爲我們的要求是非常合理、合法的,我們交了稅,我們也願意遵守大明的法律,爲什麼大明要將我們拒之門外?”

塔斯馬很是不滿的說道。

“因爲這就是我們的大明的法律!”

“想要在我們大明自由的定居、經商,你們國家首先要成爲我們大明的藩屬國才行。”

吳楊有些不耐煩了,這些人簡直就是胡攪蠻纏。

交點錢就想要獲得和朝鮮人、倭人一樣的地位?

你這是做夢呢!

“你們立即馬上離開這裡,念你們初來乍到,不懂我大明之律法,這一次就算了,如果再有下次,還敢聚衆鬧事的話,本官必嚴懲不貸!”

吳楊丟下一句話,也是直接拂袖而去。

PS:推薦輕風千里的新書《帶着倉庫到明末》,推薦大家去閱讀作品~

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2114章,回大明第366章,鹽這東西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748章,波斯帝國的艱難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323章,生意火爆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114章,張家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74章,和我有緣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841章,旁門左道?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18章,密謀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845章,退股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496章,炮擊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406章,舉國之戰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75章,張氏兄弟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1135章,漲、漲、漲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360章,敗家子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269章,猜字謎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869章,標準化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
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2114章,回大明第366章,鹽這東西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748章,波斯帝國的艱難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323章,生意火爆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114章,張家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74章,和我有緣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841章,旁門左道?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18章,密謀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845章,退股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496章,炮擊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406章,舉國之戰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75章,張氏兄弟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1135章,漲、漲、漲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360章,敗家子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269章,猜字謎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869章,標準化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